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源:北京青年报

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共8方面32项实事项目 包括新增学位2万个、解决10万套房产证、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等

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建成至少25万个电动车充电接口……2022年,北京将继续为市民办理一批重要民生实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提出8个方面32项实事项目,包括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方便市民出行、营造宜居环境、丰富文体生活、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8方面32项实事项目。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2月1日至12月7日,市民可参与投票“赞成”、“不赞成”、“弃权”。投票网址为:http://www.beijing.gov.cn/hudong/jpzt/2022sstp/index.html

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共包括5项实事。其中,教育领域将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同时继续为有需求的小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服务。

医疗卫生领域,将加强门诊号源精细化管理,优化门诊预约诊疗和基层转诊预约服务,推动居民更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在全市3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品需求登记服务,精准补充药品种类。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开放个人查询功能。

此外,本市还将完善孕产妇及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成母婴友好医院30家,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病种有望从3种提升至10种以上。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扩大到25家以上。创建示范性托育机构50家。

养老领域,完善就近精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建设4家安宁疗护中心,增加床位200张。

推进解决10万套住宅“办证难”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是民生实事的重要方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计划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工100个小区;规范物业服务,继续对12345热线物业管理问题诉求量前100名的小区进行专项治理。

今年,本市推进“每月一题”机制,解决了不少房产证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明年,这项工作还将持续推进,计划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破解群众因无房产证造成的落户难、子女入学难、房产买卖难等难题。

此外,明年还将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有效解决群众生活不便问题。

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个停车位

方便市民出行方面,本市将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以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等场所周边地区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综合整治。通过平交路口优化、瓶颈路段拓宽等方式,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升级改造450处路口信号灯,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同时,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5条,推广定制公交服务,让市民出行更顺畅更便捷 。

“停车难”问题也在民生实事的解决之列,本市将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办公、商场等各类公共建筑的停车资源供给现状,建立共享停车协商机制,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个停车位,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题。

此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帮扶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子病历在优化医疗流程、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电子病历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紧紧围绕上述技术展开的。

电子病历采集技术

根据国内病历书写规范和病历管理规范要求,国外基于语音和填空式病历模式很难适应国情,基于XML的电子病历专用编辑器,重点解决了病历模板嵌套技术、图像标记技术、表格技术、所见即所得排版技术、结构化智能XML录入技术、XML结构化存储、三级检诊痕迹保留、解决不当病历复制、特殊打印技术等一系列采集关键技术,解决了高端电子病历的基础技术瓶颈。此项技术在解决XML和自然叙述语言混合书写的同时,解决了中国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需要解决的诸多其他问题,如快捷性问题、图形图像标注问题、表格制作问题等。

临床医护人员在病历文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的病历书写工具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的文字工作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病人的沟通和照护上,从而提高医疗效率。

电子病历储存技术

电子病历采用文件方式存储还是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一直是业界厂商争论的话题,完全采用数据库方式来保存电子病历的缺陷在于:

1. 很难满足动态的电子病历保存及样式显示 电子病历由于有字体、表格等格式的存在,同时几乎没有一个病人的病历内容相同,因此实现样式和XML数据分离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困难,比如怀孕39+3周这种描述,对XML来说是只一个元素,要在一个元素中定义多种选项是比较困难的。在专科检查单中元素合并的情况更难以描述,再如病历中有很多的症状分阴性和阳性,如果是阳性,则需要弹出更详细的描述。以上临床实际发生的问题都说明单纯数据库方式保存病历的复杂性。

2. 很难满足电子病历系统升级后数据兼容的需要 国内出现过很多基于数据库存储电子病历升级不兼容的问题,由于这种方式的开发都是基于既定的scheme进行,为了满足新的scheme不得不放弃兼容原来的数据。某些医院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如果因为系统升级就导致电子病历原有数据不能兼容,查看老病历还得用老系统进行,电子病历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3. 各历史阶段病历样式版本管理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历样式和内容的变换,电子病历系统需要管理大量的样式,如何很好地管理这些样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一旦样式丢失,就不能正确按原来格式复原显示病历,这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4. 电子病历痕迹管理困难 痕迹实际上是一种样式,这种样式的随机性非常大,几乎事先不可预计,而且相同的概率几乎为零,导致的后果就是不得不为每个病历文件都保留一份样式,因此数据库的样式和内容分离的优势就彻底消失了。

总而言之,基于数据库的方式存储电子病历,只能说比较适合国外的病历书写,它们格式固定、内容简洁。对于国内来说,因为病历的书写采用的是文章的书写方式,因此基于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满足不了我国对病历书写的要求,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国外电子病历系统直接引进国内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

结合我国国情,同时满足结构化电子病历的要求,自主研发了电子病历专用编辑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

1. 电子病历文件采用加密的XML文件,XML满足病历内容和样式保存,由于XML文件的压缩率很高,可高达70%,即100K可以压缩到30K,因此压缩XMIL文件:①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在非授权的情况下,不可查看和更改病历;②大大缓解了医院的网络压力,同时加密传输,保证了病历传输的安全性。XML文件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解决了海量存储问题的同时,保证了系统快速响应。

2. 电子病历可以直接输出XML数据、HTML等各种格式,满足了电子病历的各种应用。电子病历存储和科研流程可以直接输出XML数据、HTML等格式,很好地解决了国内电子病历深层次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基于XML.科研查询的需求。

病历数据共享交换

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相比,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对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反复利用,在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这个目的,电子病历的标准化是最为重要的。

病历数据共享交换分院内系统共享交换和区域共享交换。院内系统共享主要通过信息集成逐步消除医院内部的“信息孤岛”,优化医疗信息供给流程,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数据中心,服务医护工作者。

区域共享交换实现了医院病人就诊信息常态化的正确上传和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数据的调阅查询功能,完成病案首页和出院小结的标准化上传和共享。医院医生可在工作站实时获取病人在区域内医疗机构的门急诊、住院、手术等就诊史和疾病诊断,以及既往放射报告、检验结果、出院小结、病案首页和门诊处方等诊疗参考信息,实现了电子病历共享模式,方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病人的历史就诊信息,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

图源:图虫创意

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建成至少25万个电动车充电接口……2022年,北京将继续为市民办理一批重要民生实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提出8个方面32项实事项目,包括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方便市民出行、营造宜居环境、丰富文体生活、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8方面32项实事项目。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2月1日至12月7日,市民可参与投票“赞成”、“不赞成”、“弃权”。投票网址为:http://www.beijing.gov.cn/hudong/jpzt/2022sstp/index.html

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共包括5项实事。其中,教育领域将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同时继续为有需求的小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服务。

医疗卫生领域,将加强门诊号源精细化管理,优化门诊预约诊疗和基层转诊预约服务,推动居民更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在全市3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品需求登记服务,精准补充药品种类。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开放个人查询功能。

此外,本市还将完善孕产妇及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成母婴友好医院30家,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病种有望从3种提升至10种以上。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扩大到25家以上。创建示范性托育机构50家。

养老领域,完善就近精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建设4家安宁疗护中心,增加床位200张。

推进解决10万套住宅“办证难”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是民生实事的重要方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计划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工100个小区;规范物业服务,继续对12345热线物业管理问题诉求量前100名的小区进行专项治理。

今年,本市推进“每月一题”机制,解决了不少房产证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明年,这项工作还将持续推进,计划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破解群众因无房产证造成的落户难、子女入学难、房产买卖难等难题。

此外,明年还将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有效解决群众生活不便问题。

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个停车位

方便市民出行方面,本市将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以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等场所周边地区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综合整治。通过平交路口优化、瓶颈路段拓宽等方式,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升级改造450处路口信号灯,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同时,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5条,推广定制公交服务,让市民出行更顺畅更便捷 。

“停车难”问题也在民生实事的解决之列,本市将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办公、商场等各类公共建筑的停车资源供给现状,建立共享停车协商机制,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个停车位,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题。

此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帮扶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