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实现三栏布局的几种方法

三栏布局,顾名思义就是两边固定,中间自适应。三栏布局在实际的开发十分常见,比如淘宝网的首页,就是个典型的三栏布局:即左边商品导航和右边导航固定宽度,中间的主要内容随浏览器宽度自适应。

我们不妨假定这样一个布局:高度已知,其中左栏、右栏宽度各为300px,中间自适应,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本文源代码请猛戳三栏布局源码,欢迎star和fork

一、浮动布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Layout</title>
 <style media="screen">
 html * {
 padding: 0;
 margin: 0;
 }
 .layout article div {
 min-height: 150px;
 }
 </style>
</head>
<body>
 <!--浮动布局 -->
 <section class="layout float">
 <style media="screen">
 .layout.float .left {
 float: left;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float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float .right {
 float: right;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栏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right-center">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right"></div> // 右栏部分要写在中间内容之前
 <div class="center">
 <h2>浮动解决方案</h2>
 1.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2.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3.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4.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5.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6.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div>
 </article>
 </section>
</body>
</html>

这种布局方式,dom结构必须是先写浮动部分,然后再中间块,否则右浮动块会掉到下一行。

浮动布局的优点就是比较简单,兼容性也比较好。但浮动布局是有局限性的,浮动元素脱离文档流,要做清除浮动,这个处理不好的话,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父容器高度塌陷等。

二、绝对布局

 <!--绝对布局 -->
 <section class="layout absolute">
 <style>
 .layout.absolute .left-center-right>div{
 position: absolute;//三块都是绝对定位
 }
 .layout.absolute .left {
 left:0;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absolute .center {
 right: 300px;
 left: 300px;//离左右各三百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absolute .right {
 right: 0;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栏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绝对定位解决方案</h2>
 1.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2.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3.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4.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5.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6.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绝对定位布局优点就是快捷,设置很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出问题。缺点就是,容器脱离了文档流,后代元素也脱离了文档流,高度未知的时候,会有问题,这就导致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使用性是比较差的。

三、flexbox布局

 <!--flexbox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flexbox">
 <style>
 .layout.flexbox .left-center-right{
 display: flex;
 }
 .layout.flexbox .lef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flexbox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flex: 1;
 }
 .layout.flexbox .righ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栏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flexbox解决方案</h2>
 1.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2.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3.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4.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5.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6.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flexbox布局是css3里新出的一个,它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式的不足出现的,是比较完美的一个。目前移动端的布局也都是用flexbox。 flexbox的缺点就是IE10开始支持,但是IE10的是-ms形式的。

四、表格布局

<!--表格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table">
 <style>
 .layout.table .left-center-right {
 display: table;
 height: 150px;
 width: 100%;
 }
 .layout.table .left-center-right>div {
 display: table-cell;
 }
 .layout.table .lef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table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table .righ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栏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表格布局解决方案</h2>
 1.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2.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3.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4.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5.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6.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表格布局的兼容性很好(见下图),在flex布局不兼容的时候,可以尝试表格布局。当内容溢出时会自动撑开父元素。

表格布局也是有缺陷:①无法设置栏边距;②对seo不友好;③当其中一个单元格高度超出的时候,两侧的单元格也是会跟着一起变高的,然而有时候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五、网格布局

 <!--网格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grid">
 <style>
 .layout.grid .left-center-right {
 display: grid;
 width: 100%;
 grid-template-columns: 300px auto 300px;
 grid-template-rows: 150px;//行高
 }
 .layout.grid .left {
 background: red;
 }
 .layout.grid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grid .right {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栏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网格布局解决方案</h2>
 1.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2.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3.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4.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5.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6.这是三栏布局的浮动解决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CSS Grid是创建网格布局最强大和最简单的工具。就像表格一样,网格布局可以让Web设计师根据元素按列或行对齐排列,但他和表格不同,网格布局没有内容结构,从而使各种布局不可能与表格一样。例如,一个网格布局中的子元素都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这样他们可以重叠和类似元素定位。

但网格布局的兼容性不好。IE10+上支持,而且也仅支持部分属性。

六、总结

通过上面详细介绍五种布局的优缺点,在实际开发中最优选择哪种布局?相信读者心中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觉得flex和grid布局就可以搞定实际开发中的布局,假设浏览器都支持这两个模块,你将选择grid还是flexbox来给页面布局?flexbox是一维布局,他只能在一条直线上放置你的内容区块;而grid是一个二维布局。前面也简单说到,你可以根据你的设计需求,将内容区块放置到任何你想要放的地方。那么不用多说,你应该知道哪一种更适合你的布局。此外,如果要兼容低版本的IE(比如IE8+),可以考虑table布局。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中间部分被内容高度撑开,需要左右栏也撑开,这五种布局哪些布局还可以用?

答案:flex布局和table布局

作者:人心思动

链接:http://www.imooc.com/article/details/id/79718

上篇文章分享了一款史上最没用的中文版的CSS渐变色库,今天再来分享一篇它的兄弟库chinese-layout。

chinese-layout是一款利用CSS自定义属性来制作的中文布局CSS库,由于grid布局十分强大,强大到甚至只需要两行CSS代码就可以完成一个基本的布局。不过grid属性较多较为复杂,并且不支持IE浏览器等特点导致了许多人并不很了解它。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IE浏览器的逐步退出市场,兼容性已经不再是特别需要纠结的一件事情了:

可以看到各大浏览器的支持情况已经较为乐观了,为了让大家快速体验grid布局的强大之处,chinese-layout就此诞生!


该库的尺寸十分轻量级,只有不到1KB的大小(653字节),并且使用起来也是十分的方便。


使用方式

假设现在有一个ul元素,我们想要它变为一个九宫格的布局,首先需要在ul元素上写:

ul {
    /* 这个是固定写法,必须先指定display为grid */
    display: grid;
  
  /* grid属性需要指定哪种布局 */
  grid: var(--九宫格);
  
  /* 加入一点间距,让九个元素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
  gap: 10px;
}

然后在父元素里面添加九个元素:

<ul>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ul>

这就完事啦:

当然这里其实是省略了一些父元素上的宽高以及子元素的颜色等细节。

这些细节就交给你们来决定,在此案例中chinese-layout只负责将父元素分割成九等分。


本文采用了chinese-gradient来作为背景色

安装

要记得先引入这个库才能够去正常使用。如果你的项目是一个工程化的项目,那么:

npm i chinese-layout


记得要在主文件中引入:

import 'chinese-layout'


同时也支持sassless等,如:

import 'chinese-layout/chinese-layout.scss'


如果你只是想在<link>标签里引入的话,那么: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unpkg.zhimg.com/chinese-layout">


全部布局


声明 display: grid;

首先一定要记得声明 display: grid;

因为chinese-layout底层依赖的就是grid布局。


居中

grid: var(--居中)


DOM结构:

<parent>
  <child/>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这种布局需要先在父元素上写这么两行代码: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居中);
}

然后再在子元素上写上:

child {
  grid-area: 中;
} 

但是看起来除了灰蒙蒙一片的背景好像啥也没有是吧,那是因为我们没给子元素加上宽高,而且子元素里也没有任何的内容,导致子元素宽高为0不可见,那么现在我们来给子元素一个宽高再来看看:

child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grid-area: 中;
} 

子元素便会在父元素里水平垂直居中:


双列

grid: var(--双列)

DOM结构: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列);
}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来看看语法: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列);
}

可以看到现在两列紧紧的贴合在一起了,不过有时候这两列我们并不想它们紧贴在一起,这时我们可以使用 gap 属性来控制列与列之间的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列);
  gap: 10px;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列与列直接距离变成我们设置的10px了,但 gap 属性只会改变列与列之间的距离,并不会改变与父元素之间的距离,所以之前紧贴着父元素的现在还是紧贴着父元素,如果想与父元素有间距的话可以给父元素加padding:

双列布局是不需要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属性的,不过你要是非要想指定一下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child1 {
    grid-area: 左;
}

child2 {
  grid-area: 右;
}

运行结果:

(可以通过指定grid-area来颠倒DOM位置,没事可以去试试)


三列

grid: var(--三列)


咦?这不是双列吗?说好的三列呢?

其实是这样,三列中的最中间一列被做成了自适应了,如果不给宽度并且也没有任何带宽度的子元素的话宽度就会为0,所以就看不到最中间那列啦!


那咱们给中间的DOM元素一个宽度吧: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三列);
}
child2 {
    width: 800px;
}

运行结果:

也可以不给宽度,直接用内容去撑开:

<parent>
  <child1/>
  <child2>child2</child2>
  <child3/>
</parent>

运行结果:


也同样可以用gap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三列);
  gap: 10px;
}
child2 {
    width: 800px;
}

运行结果:


三列布局是不需要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属性的,不过你要是非要想指定一下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child1 {
    grid-area: 左;
}

child2 {
  grid-area: 中;
}

child2 {
  grid-area: 右;
}

运行结果:

(可以通过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属性来颠倒DOM位置,没事可以去试试)


吕形

grid: var(--吕形)


可是这看起来也不像吕形啊,吕不是应该上面一个口下面一个口吗?

其实还是那个原理:上面的盒子如果不给高度的话默认为0。


那咱们给个高度再看看:

<parent>
  <child1/>
  <child2/>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吕形);
}
child1 {
    height: 10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运行结果:


还可以通过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吕形);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


也可以通过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属性来颠倒DOM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吕形);
  gap: 10px;
}
child1 {
  grid-area: 下;
  overflow-y: auto;
}
child2 {
  height: 100px;
  grid-area: 上;
}

运行结果:


上下栏

grid: var(--上下栏)


看过前面几种布局的朋友应该猜到了,是因为上盒子和下盒子没给高度导致现在只能看见中间那栏,咱们给个高度再来看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栏);
}
child1 {
    height: 8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child3 {
  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


还可以通过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栏);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child3 {
  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


也可以通过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属性来颠倒DOM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栏);
  gap: 10px;
}
child1 {
  grid-area: 中;
  overflow-y: auto;
}
child2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3 {
  height: 100px;
  grid-area: 下;
}

运行结果:


四宫格

grid: var(--四宫格)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四宫格);
}

如果不想各个宫格紧贴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四宫格);
  gap: 10px;
}

运行结果:

gap 属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间间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间距和列间距不一样的话,就要用到下面两个属性了:

  • row-gap:行与行之间的间距
  • column-gap:列与列之间的间距


也可以通过 grid-area 属性来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右上; }
child3 { grid-area: 左下; }
child4 { grid-area: 右下; }

运行结果:


六宫格

grid: var(--六宫格)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child6/>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六宫格);
}

如果不想各个宫格紧贴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六宫格);
  gap: 10px;
}

运行结果:

gap 属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间间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间距和列间距不一样的话,就要用到下面两个属性了:

  • row-gap:行与行之间的间距
  • column-gap:列与列之间的间距


也可以通过 grid-area 属性来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右上; }
child3 { grid-area: 左下; }
child4 { grid-area: 右下; }

运行结果:


九宫格

grid: var(--九宫格)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child6/>
  <child7/>
  <child8/>
  <child9/>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九宫格);
}

如果不想各个宫格紧贴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九宫格);
  gap: 10px;
}

运行结果:

gap 属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间间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间距和列间距不一样的话,就要用到下面两个属性了:

  • row-gap:行与行之间的间距
  • column-gap:列与列之间的间距


也可以通过 grid-area 属性来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中上; }
child3 { grid-area: 右上; }
child4 { grid-area: 左中; }
child5 { grid-area: 中中; }
child6 { grid-area: 右中; }
child7 { grid-area: 左下; }
child8 { grid-area: 中下; }
child9 { grid-area: 右下; }

运行结果:


铺满

grid: var(--铺满)


看起来貌似啥也没有,那是因为顾名思义,铺满就是子元素和父元素的大小一样大嘛,来看看DOM结构:

<parent>
  <child/>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ird: var(--铺满);
}


圣杯

grid: var(--圣杯)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圣杯布局的子元素必须指定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
child1 { grid-area: 上; }
child2 {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grid-area: 右; }
child5 { grid-area: 下; }

但是看起来并没有看到圣杯布局的影子,灰蒙蒙的一片,还是那个原因,把上下左右的宽高控制权都留给用户,如果子元素里没有任何内容并且没有指定宽高的话就不会显示在屏幕上,我们来给个合适的宽高再看看: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width: 100px;
  grid-area: 右;
}
child5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运行结果:

再给个间距看看效果: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gap: 10px;
}

运行结果:

不给宽高只靠子元素的内容撑起来也可以,而且可以缺少某一个DOM元素,比如我们不想要"右"了: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运行结果:

虽然看起来"中"的右侧受 gap 属性的影响导致有一定的间距,但我们可以不加 gap,靠 margin 来控制间距:

parent > child {
  margin: 10px;
}

运行结果:

即使不给"中"设置宽高,"中"也会根据父元素的宽高来自动调整自己的宽高大小。

也可以靠 row-gap column-gap 属性来单独控制横、纵间距:


双飞翼

grid: var(--双飞翼)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双飞翼布局的子元素必须指定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飞翼);
}
child1 { grid-area: 上; }
child2 {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grid-area: 右; }
child5 { grid-area: 下; }

但是看起来并没有看到双飞翼布局的影子,灰蒙蒙的一片,还是那个原因,把上下左右的宽高控制权都留给用户,如果子元素里没有任何内容并且没有指定宽高的话就不会显示在屏幕上,我们来给个合适的宽高再看看: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飞翼);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width: 100px;
  grid-area: 右;
}
child5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运行结果:

再给个间距看看效果: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飞翼);
  gap: 10px;
}

运行结果:

不给宽高只靠子元素的内容撑起来也可以,而且可以缺少某一个DOM元素,比如我们不想要"右"了: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双飞翼);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运行结果:

虽然看起来"中"的右侧受 gap 属性的影响导致有一定的间距,但我们可以不加 gap ,靠 margin 来控制间距:

parent > child {
  margin: 10px;
}

运行结果:

即使不给"中"设置宽高,"中"也会根据父元素的宽高来自动调整自己的宽高大小。

也可以靠 row-gap column-gap 属性来单独控制横、纵间距:


响应式

grid: var(--响应式)


响应式布局会根据父元素的大小以及子元素的数量来自行决定如何排版


DOM结构:

<parent>
  <child1/>
    <child2/>
   ......
    <child-N/>
</parent>

DOM结构只是示意,真实布局时要把parent和child换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响应式);
}

不过每列的最小宽度默认是100px,如果想改变这一大小的话需要在 :root 选择器上定义一个 --宽 变量,比如想要宽变成30px:

:root {
  --宽: 30px;
}

如果每个子元素之间的距离太近了的话别忘记用 gap 属性来控制间距哦: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响应式);
  gap: 10px;
}

总结

整体来说这款插件还是不错的,使用简单方便,中文命名虽然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但命名太多比较依赖文档。

还在为布局头疼的朋友可以快速入手哦!

么是column-count文本多列布局?

我们可以看到当使用多列布局column-count属性后,可以将文本分成2两列,column-count属性的参数为整数型,即写入数字几,就代表分成几列。

列与列之间的间隔column-gap属性

我们设置column-gap属性为80px,从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文本列与列之间的间隔为80px。

列间隔的样式column-rule

column-rule属性有三个参数,分别是设置宽度,间隔样式,颜色。

CSS多列column-count的应用场景

CSS多列column-count一般运用在分段文章上,如看过老式报纸的人应该知道,一篇文章从左到右,从上往下在一个小区域内进行阅读。而不是一篇文章占用整个页面的宽度。

总结

相对于前端CSS的column-count多列属性,该属性比较冷门了,因为很少有场景需要像老式报纸那样。但是也可以编写与其他功能部分的作用。

该案例中的文字导航栏,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具有相同距离的导航栏多列布局。同时根据多列column-count的属性,我们可以轻松修改多列的宽度,以及列与列之间的样式,颜色,宽度。使用column-count多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属性主要作用于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