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有非常多的语言,例如中文、英语、法语等。实际上,计算机也有很多语言,例如C、C++、Java等。简单来说,JavaScript就是众多计算机语言(也叫编程语言)中的一种。跟人类语言类似,计算机语言也有一些共性,例如我们可以将用C语言写的代码转化为JavaScript代码,这就像将英语翻译成中文一样,虽然语言不一样了,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一样的。
当我们把JavaScript学完,再去学另外一门语言(如C、Java等),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因为两门计算机语言之间,是有非常多共性的。因此,认真把JavaScript学了,以后再想去学其他编程语言就会变得非常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都知道,学习任何一门人类语言,都得学这门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同样的,想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也需要学习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呢,这些在编程语言中不是叫词汇、语法、结构,而是叫变量、表达式、运算符等。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学习JavaScript以下三个基础语法。
变量
在JavaScript中,每一条语句都是以英文分号(;)作为结束符。每一条语句都有它特定的功能,跟英语每一句话都有它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道理。在JavaScript中,变量与常量就像是英语中的词汇。
使用变量,首先得进行命名;一般名字不会改变但是会改变值。
在JavaScript中,给一个变量命名,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
在JavaScript中,如果想要使用一个变量,我们一般需要进行两步:
所有JavaScript变量都是由var声明。在这一点上,JavaScript跟C、Java这些是不同的。
常量
在JavaScript中,常量指的是一个不能改变的量。也就是说,常量的值从定义开始就是固定的,一直到程序结束都不会改变。
常量,形象地说,就像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名称,这个名称是定下来的,不能随便改变。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把常量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的值是不会变的。一般情况下,常量名全部大写,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值很特殊,有特殊用途,如:
var DEBUG = 1;
我们都知道,程序是会变化的,因此变量比常量有用得多。常量在JavaScript中用得比较少。我们简单了解常量是这么一回事就行了,不需要做过多的深入了解。
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数据类型”,另外一种是“引用数据类型”。其中,基本数据类型只有一个值,而引用数据类型可以含有多个值。
在JavaScript中,基本数据类型有五种:数字、字符串、布尔值、未定义值和空值。而常见的引用数据类型有两种:数组、对象。这一节,我们先来介绍基本数据类型。后面章节会逐渐介绍“数组”和“对象”这两种引用数据类型。
在JavaScript中,要完成各种各样的运算,是离不开运算符的。运算符用于将一个或几个值进行运算从而得出所需要的结果值。就像我们数学上,也需要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符才可以运算。不过对于JavaScript来说,我们需要遵循计算机语言运算的一套方法。
在JavaScript中,运算符指的是“变量”或“值”进行运算操作的符号。在JavaScript中,常见的运算符有五种: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绍
cJinja 是一个使用cpp编写的轻量html模版解析库,依赖 ejson 来实现模版的数据替换(在jinja中称为context,上下文)。模版的语法基本与django jinja一致,功能还算丰富。源码仅有700行,适合学习,觉得不错的点个star吧。
(该程序为 https://github.com/HuangHongkai/tinyserver 中的一个模块)
编译
使用cmake来编译,windows和linux下均可编译。推荐使用clion作为IDE。
编译成功后在build目录下会有libcjinja.a和cjinja_test.exe这2个文件。libcjinja.a是静态库,cjinja_test.exe是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
运行测试程序后会出现output.html(该文件是tmp.html解析后的结果。)
已经完成的功能
需要注意,表达式之间不能含有空格,例如{{ 1 + 1 }}是非法的,而{{ 1+1 }}是合法的。
使用方法
1. 变量和变量索引
简单的例子如下,
HtmlTemplate html("username:{{ username }}\n" "parm.list[1][2]: {{parm.list[1][2] }} \n" "parm.key: {{ parm.key }}", 1); // 参数1表示传入的是模版字符串,0表示传入的是文件名,默认为0 JSONObject obj = { {"username", 1234}, {"parm", { {"key", "cde"}, {"list", {1, {1,2.3, "abcd"}, "hahaha"}}, }} }; html.setValue(obj); cout << html.render() << endl << endl; /* 运行后打印如下 username:1234 parm.list[1]: abcd parm.key: cde */
HtmlTemplate是一个库的主要类,构造函数为
explicit HtmlTemplate(const string& str, int flag = 0); // flag=0是str表示文件路径,不为0是表示传入的模版字符串
其中str参数为字符串,可以表示html模板原始串,也可也表示为文件的路径,flag默认为0。
setValue 方法表示传入数据给模版对象。
render() 方法表示将模版解析成字符串。
JSONObject来源于 ejson 库,用来模拟python的dict,构造函数也比较容易看懂。
2. 列表迭代
HtmlTemplate html("{% for x in list %}{{ x }}\n{%endfor%}" "此时x已经是临时变量了,不可以在打印了 {{x}}\n" , 1); JSONObject obj = OBJECT( KEYVALUE("list", LIST(1,2,3,4,5)) ); cout << html.setValue(obj).render() << endl << endl; /*运行后输出如下 1 2 3 4 5 此时x已经是临时变量了,不可以在打印了 */
注意到在迭代过程中x是作为临时变量,在外部的话是无法打印出来的。
3. 字典迭代
HtmlTemplate html("{% for key in dict %}迭代1: 字典的key值为 {{ key }}\n{% endfor %}" "{% for key,value in dict %}迭代2: 字典的key值为 {{ key }}, value值为 {{ value}}\n{% endfor %}" "{% for ,value in dict %}迭代3: 字典的value值为 {{ value }}\n{% endfor %}", 1); JSONObject obj = OBJECT( KEYVALUE("dict", OBJECT( KEYVALUE("key1", "value1"), KEYVALUE("key2", 1234), KEYVALUE("key3", nullptr), )) ); cout << html.setValue(obj).render() << endl << endl; /*运行后输出 迭代1: 字典的key值为 key1 迭代1: 字典的key值为 key2 迭代1: 字典的key值为 key3 迭代2: 字典的key值为 key1, value值为 value1 迭代2: 字典的key值为 key2, value值为 1234 迭代2: 字典的key值为 key3, value值为 null 迭代3: 字典的value值为 value1 迭代3: 字典的value值为 1234 迭代3: 字典的value值为 null */
4. 字符串拼接与表达式计算
HtmlTemplate html("{{ a+b+c+\"444\" }}\n" "{{x}} * {{y}} + 2 * 3 - 4 / {{x}} = {{ x*y+2*3-4/x }}\n", 1); JSONObject obj = OBJECT( KEYVALUE("a", "111"), KEYVALUE("b", "222"), KEYVALUE("c", "333"), KEYVALUE("x", 12), KEYVALUE("y", 34) ); cout << html.setValue(obj).render() << endl << endl; /*运行后输出 111222333444 12 * 34 + 2 * 3 - 4 / 12 = 413.667 */
5. if-else-endif语句
HtmlTemplate html("{% if 1==1 %} 1==1 成立 {% else %} 1==1不成立 {%endif %}\n" "{% if !x %} x为空 {% else %} x不为空 {%endif %}\n" "{% if x==2 %} x==2 成立 {% endif %}\n" "{% if x+1!=2 %} x+1!=2 成立 {% endif %}\n" "{% if x<3 %} x<3 成立 {% endif %}\n" "{% if x>1 %} x>1 成立 {% endif %}\n" "{% if str==\"abcd\" %} str为abcd {% endif %}\n" "{% if 1 %} 常量表达式1 {% endif %}\n" "{% if 0 %} 常量表达式0,此处不会输出 {%endif%}", 1); JSONObject obj = { {"x", 2}, {"str", "abcd"} }; cout << html.setValue(obj).render() << endl; /*运行后输出 1==1 成立 x不为空 x==2 成立 x+1!=2 成立 x<3 成立 x>1 成立 str为abcd 常量表达式1 */
6.for与if嵌套使用
HtmlTemplate html("{%for x in list%}" "{%if x %}" "{% for y in list2%}" "{{x}} * {{y}} = {{ x*y }}\n" "{% endfor %}" "{% else %}" "x的值为空\n" "{%endif%}" "{% endfor%}", 1); JSONObject obj = OBJECT( KEYVALUE("list", LIST(1,2,3,4,5)), KEYVALUE("list2", LIST(1,2,3)), ); cout << html.setValue(obj).render() << endl << endl; /*运行后输出 1 * 1 = 1 1 * 2 = 2 1 * 3 = 3 2 * 1 = 2 2 * 2 = 4 2 * 3 = 6 3 * 1 = 3 3 * 2 = 6 3 * 3 = 9 4 * 1 = 4 4 * 2 = 8 4 * 3 = 12 5 * 1 = 5 5 * 2 = 10 5 * 3 = 15 */
7.模版文件作为输出
HtmlTemplate html("tmpl.html"); JSONObject context = OBJECT( ... ); FILE* f = fopen("output.html", "w"); // 写入到文件中 string&& str = html.setValue(context).render(); fwrite(str.c_str(), 1, str.size(), f); fclose(f); /*运行后,代开当前目录的tmpl.html文件作为输入,输出文件为output.html*/ /*如果tmpl.html不存在则抛出异常*/
8. 异常处理
HtmlTemplate html("{% if 1 %} xxx ", 1); // 不传入context try { cout << html.render() << endl; } catch(exception& e) { cerr << e.what() << endl; } cout << endl;
运行后终端上打印如下,
会提示异常的类名,异常文件所在位置,代码行数,以及一些错误的信息。
讨论
1. 实现一个简单的表达式计算器用什么方法比较好?(例如 {{ 2.3*3+4/5*x }} 这类表达式)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一起讨论一下。
double cJinja::HtmlTemplate::calculator(vector<any>& number, vector<char>& op) { // 例如下表达式会成为 // 1 - 2 - 3 + 2 *3 * 4 - 4*5 // vector<char> op = { '-', '-', '+', '*', '*', '-', '*' }; // vector<any> number = { 1, 2, 3, 2, 3, 4, 4, 5 }; if (number.size() != op.size() + 1) throwException(TemplateParseException, "运算符号数和操作数不匹配"); /* 定义计算器的内部函数 */ auto calc = [](any& var1, double var2, char op) -> double{ // var2 + var1 // var2 * var1 // var2 - var1 // var2 / var1 // 注意顺序 #define CALC(op2) \ if(#op2[0] == op) { \ if (var1.type() == typeid(int)) \ return var2 op2 static_cast<double>(any_cast<int>(var1)); \ else if (var1.type() == typeid(float)) \ return var2 op2 static_cast<double>(any_cast<float>(var1)) ; \ else if (var1.type() == typeid(double)) \ return var2 op2 static_cast<double>(any_cast<double>(var1)) ; \ } CALC(+); CALC(-); CALC(*); CALC(/); throwException(TemplateParseException, "不允许对空指针进行运算"); #undef CALC }; vector<double> num_stack; // 计算中间结果存储栈 num_stack.push_back(calc(number[0], 0, '+')); // 获取值 number[i+1] + 0 (加法运算零元为0,乘法运算零元为1) /* 计算 * / 法*/ for (size_t i = 0; i < op.size(); i++) { if (op[i] == '+' || op[i] == '-') { num_stack.push_back(calc(number[i + 1], 0, '+')); // number[i+1] + 0 } else if (op[i] == '*' || op[i] == '/') { double var1 = num_stack.back(); num_stack.pop_back(); num_stack.push_back(calc(number[i + 1], var1, op[i])); // var1/number[i+1] 或者是 var1/number[i+1] } else throwException(TemplateParseException, str_format("非法操作符 %d", op[i])); } /* 计算 + - 法*/ double result = num_stack[0]; size_t i = 1; for (auto& ch : op) { if (ch == '+') { result += num_stack[i++]; } else if(ch == '-') { result -= num_stack[i++]; } } return result; }
2. 抛出异常包含更多的信息
我定义了一个throwException宏,如下
#define throwException(Exception, ...) { \ std::cerr << "[" << #Exception << "] : FILE: " << string(__FILE__).substr(string(__FILE__).find_last_of('/') + 1) << " LINE: " << __LINE__ << " FUNCTION: " <<__FUNCTION__ << std::endl; \ throw Exception(__VA_ARGS__); \ }
其中__FILE__ 为文件名,__LINE__ 为当前代码行数,这些都是C中的内置宏,__VA_ARGS__是可变参数,对应于宏函数参数中的....
日常工作计算中,我们如履薄冰,但是 JavaScript 总能给我们这样那样的 surprise~
如果小伙伴给出内心的结果:
那么小伙伴会被事实狠狠地扇脸:
console.log(0.1 + 0.2); // 0.30000000000000004 console.log(1 - 0.9); // 0.09999999999999998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咱们一探究竟!
三 问题复现
返回目录
下面,我们会通过探讨 IEEE 754 标准,以及 JavaScript 加减的计算过程,来复现问题。
3.1 根源:IEEE 754 标准
返回目录
JavaScript 里面的数字采用 IEEE 754 标准的 64 位双精度浮点数。该规范定义了浮点数的格式,对于 64 位的浮点数在内存中表示,最高的 1 位是符号为,接着的 11 位是指数,剩下的 52 位为有效数字,具体:
符号位决定一个数的正负,指数部分决定数值的大小,小数部分决定数值的精度。
IEEE 754 规定,有效数字第一位默认总是 1,不保存在 64 位浮点数之中。
也就是说,有效数字总是 1.XX......XX的形式,其中 XX......XX 的部分保存在 64 位浮点数之中,最长可能为 52 位。
因此,JavaScript 提供的有效数字最长为 53 个二进制位(64 位浮点的后 52 位 + 有效数字第一位的 1)。
3.2 复现:计算过程
返回目录
通过 JavaScript 计算 0.1 + 0.2 时,会发生什么?
1、 将 0.1 和 0.2 换成二进制表示:
0.1 -> 0.0001100110011001...(无限) 0.2 -> 0.0011001100110011...(无限
浮点数用二进制表达式是无穷的
我自己是一名从事了多年开发的web前端老程序员,目前辞职在做自己的web前端私人定制课程,今年年初我花了一个月整理了一份最适合2019年学习的web前端学习干货,各种框架都有整理,送给每一位前端小伙伴,想要获取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并在后台私信我:前端,即可免费获取。
2、 因为 IEEE 754 标准的 64 位双精度浮点数的小数部分最多支持 53 位二进制位,所以两者相加之后得到二进制为:
0.0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
因为浮点数小数位的限制,这个二进制数字被截断了,用这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就成了 0.30000000000000004,从而在进行算数计算时产生误差。
3.3 扩展:数字安全
返回目录
在看完上面小数的计算不精确后,jsliang 觉得有必要再聊聊整数,因为整数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console.log(19571992547450991); // 19571992547450990 console.log(19571992547450991 === 19571992547450994); // true
是不是很惊奇!
因为 JavaScript 中 Number 类型统一按浮点数处理,整数也不能逃避这个问题:
// 最大值 const MaxNumber = Math.pow(2, 53) - 1; console.log(MaxNumber); // 9007199254740991 console.log(Number.MAX_SAFE_INTEGER); // 9007199254740991 // 最小值 const MinNumber = -(Math.pow(2, 53) - 1); console.log(MinNumber); // -9007199254740991 console.log(Number.MIN_SAFE_INTEGER); // -9007199254740991
即整数的安全范围是: [-9007199254740991, 9007199254740991]。
超过这个范围的,就存在被舍去的精度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 JavaScript 中,几乎所有采用了 IEEE-745 标准的编程语言,都会有这个问题,只不过在很多其他语言中已经封装好了方法来避免精度的问题。
而因为 JavaScript 是一门弱类型的语言,从设计思想上就没有对浮点数有个严格的数据类型,所以精度误差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 JavaScript 在处理数字类型的操作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事实上,工作中还真会有问题!
某天我处理了一个工作表格的计算,然后第二天被告知线上有问题,之后被产品小姐姐问话:
默哀三秒,产生上面的找到探索,最终找到下面的解决方案。
四 解决问题
返回目录
下面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浮点数计算的问题。
4.1 toFixed()
返回目录
toFixed() 方法使用定点表示法来格式化一个数值。
语法:numObj.toFixed(digits)
参数:digits。小数点后数字的个数;介于 0 到 20(包括)之间,实现环境可能支持更大范围。如果忽略该参数,则默认为 0。
const num = 12345.6789; num.toFixed(); // '12346':进行四舍五入,不包括小数部分。 num.toFixed(1); // '12345.7':进行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 1 个数字。 num.toFixed(6); // '12345.678900':保留小数点后 6 个数字,长度不足时用 0 填充。 (1.23e+20).toFixed(2); // 123000000000000000000.00 科学计数法变成正常数字类型
toFixed() 得出的结果是 String 类型,记得转换 Number 类型。
toFixed() 方法使用定点表示法来格式化一个数,会对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通过 toFixed() 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原加减乘数:
console.log(1.0 - 0.9); // 0.09999999999999998 console.log(0.3 / 0.1); // 2.9999999999999996 console.log(9.7 * 100); // 969.9999999999999 console.log(2.22 + 0.1); // 2.3200000000000003
使用 toFixed():
// 公式:parseFloat((数学表达式).toFixed(digits)); // toFixed() 精度参数须在 0 与20 之间 parseFloat((1.0 - 0.9).toFixed(10)); // 0.1 parseFloat((0.3 / 0.1).toFixed(10)); // 3 parseFloat((9.7 * 100).toFixed(10)); // 970 parseFloat((2.22 + 0.1).toFixed(10)); // 2.32
那么,讲到这里,问题来了:
会得到什么呢,你的反应是不是 1.01 ?
然而并不是,结果是:1。
这么说的话,enm...摔!o(╥﹏╥)o
toFixed() 被证明了也不是最保险的解决方式。
4.2 手写简易加减乘除
返回目录
既然 JavaScript 自带的方法不能自救,那么我们只能换个思路:
/** * @name 检测数据是否超限 * @param {Number} number */ const checkSafeNumber = (number) => { if (number > Number.MAX_SAFE_INTEGER || number < Number.MIN_SAFE_INTEGER) { console.log(`数字 ${number} 超限,请注意风险!`); } }; /** * @name 修正数据 * @param {Number} number 需要修正的数字 * @param {Number} precision 端正的位数 */ const revise = (number, precision = 12) => { return +parseFloat(number.toPrecision(precision)); } /** * @name 获取小数点后面的长度 * @param {Number} 需要转换的数字 */ const digitLength = (number) => { return (number.toString().split('.')[1] || '').length; }; /** * @name 将数字的小数点去掉 * @param {Number} 需要转换的数字 */ const floatToInt = (number) => { return Number(number.toString().replace('.', '')); }; /** * @name 精度计算乘法 * @param {Number} arg1 乘数 1 * @param {Number} arg2 乘数 2 */ const multiplication = (arg1, arg2) => { const baseNum = digitLength(arg1) + digitLength(arg2); const result = floatToInt(arg1) * floatToInt(arg2); checkSafeNumber(result); return result / Math.pow(10, baseNum); // 整数安全范围内的两个整数进行除法是没问题的 // 如果有,证明给我看 }; console.log('------\n乘法:'); console.log(9.7 * 100); // 969.9999999999999 console.log(multiplication(9.7, 100)); // 970 console.log(0.01 * 0.07); // 0.0007000000000000001 console.log(multiplication(0.01, 0.07)); // 0.0007 console.log(1207.41 * 100); // 120741.00000000001 console.log(multiplication(1207.41, 100)); // 0.0007 /** * @name 精度计算加法 * @description JavaScript 的加法结果存在误差,两个浮点数 0.1 + 0.2 !== 0.3,使用这方法能去除误差。 * @param {Number} arg1 加数 1 * @param {Number} arg2 加数 2 * @return arg1 + arg2 */ const add = (arg1, arg2) => { const baseNum = Math.pow(10, Math.max(digitLength(arg1), digitLength(arg2))); return (multiplication(arg1, baseNum) + multiplication(arg2, baseNum)) / baseNum; } console.log('------\n加法:'); console.log(1.001 + 0.003); // 1.0039999999999998 console.log(add(1.001, 0.003)); // 1.004 console.log(3.001 + 0.07); // 3.0709999999999997 console.log(add(3.001, 0.07)); // 3.071 /** * @name 精度计算减法 * @param {Number} arg1 减数 1 * @param {Number} arg2 减数 2 */ const subtraction = (arg1, arg2) => { const baseNum = Math.pow(10, Math.max(digitLength(arg1), digitLength(arg2))); return (multiplication(arg1, baseNum) - multiplication(arg2, baseNum)) / baseNum; }; console.log('------\n减法:'); console.log(0.3 - 0.1); // 0.19999999999999998 console.log(subtraction(0.3, 0.1)); // 0.2 /** * @name 精度计算除法 * @param {Number} arg1 除数 1 * @param {Number} arg2 除数 2 */ const division = (arg1, arg2) => { const baseNum = Math.pow(10, Math.max(digitLength(arg1), digitLength(arg2))); return multiplication(arg1, baseNum) / multiplication(arg2, baseNum); }; console.log('------\n除法:'); console.log(0.3 / 0.1); // 2.9999999999999996 console.log(division(0.3, 0.1)); // 3 console.log(1.21 / 1.1); // 1.0999999999999999 console.log(division(1.21, 1.1)); // 1.1 console.log(1.02 / 1.1); // 0.9272727272727272 console.log(division(1.02, 1.1)); // 数字 9272727272727272 超限,请注意风险!0.9272727272727272 console.log(1207.41 / 100); // 12.074100000000001 console.log(division(1207.41, 100)); // 12.0741 /** * @name 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 * @param {Number} number 需要取舍的数字 * @param {Number} ratio 精确到多少位小数 */ const round = (number, ratio) => { const baseNum = Math.pow(10, ratio); return division(Math.round(multiplication(number, baseNum)), baseNum); // Math.round() 进行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是否有问题,如果有,请证明出来 //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Math/round } console.log('------\n四舍五入:'); console.log(0.105.toFixed(2)); // '0.10' console.log(round(0.105, 2)); // 0.11 console.log(1.335.toFixed(2)); // '1.33' console.log(round(1.335, 2)); // 1.34 console.log(-round(2.5, 0)); // -3 console.log(-round(20.51, 0)); // -21
在这份代码中,我们先通过石锤乘法的计算,通过将数字转成整数进行计算,从而产生了 安全 的数据。
JavaScript 整数运算会不会出问题呢?
乘法计算好后,假设乘法已经没问题,然后通过乘法推出 加法、减法 以及 除法 这三则运算。
最后,通过乘法和除法做出四舍五入的规则。
JavaScript Math.round() 产生的数字会不会有问题呢、
这样,我们就搞定了两个数的加减乘除和四舍五入(保留指定的长度),那么,里面会不会有问题呢?
如果有,请例举出来。
如果没有,那么你能不能依据上面两个数的加减乘除,实现三个数甚至多个数的加减乘除?
五 现成框架
返回目录
这么重要的计算,如果自己写的话你总会感觉惶惶不安,感觉充满着危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大佬们写好的 JavaScript 计算库,因为这些问题大佬已经帮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了,大大减少了我们手写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调用别人写好的类库。
下面推荐几款不错的类库:
Math.js 是一个用于 JavaScript 和 Node.js 的扩展数学库。
它具有支持符号计算的灵活表达式解析器,大量内置函数和常量,并提供了集成的解决方案来处理不同的数据类型,例如数字,大数,复数,分数,单位和矩阵。
强大且易于使用。
JavaScript 的任意精度的十进制类型。
一个小型,快速,易于使用的库,用于任意精度的十进制算术运算。
一个用于任意精度算术的 JavaScript 库。
最后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对数字的计算非常严格,或许你可以将参数丢给后端,让后端进行计算,再返回给你结果。
例如涉及到比特币、商城商品价格等的计算~
作者:jsliang
链接:https://juejin.im/post/5ddc7fa66fb9a07ad665b1f0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