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今天起至28日,“专科批”填报志愿!(附操作手册)

?今天起至28日,“专科批”填报志愿!(附操作手册)

月26日—28日(每天9:00—18:00)进行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未完成的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填报。


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均可参加第2次志愿填报,可同时填报本科缺额计划志愿和专科计划志愿(见《填报志愿指南》专科)。


志愿填报要求

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本科和专科志愿都包含在内)。

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

公费专科医学生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阶段招生,总成绩达到或超过普通类一段线下50分(即387分)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包含在96个志愿内。

操作手册

1、登录系统

考生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wsbm.sdzk.cn,进入山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系统主页,如下图:


点击“考生点击此处进入平台”进入操作选择界面,如下图:


点击“网上填报志愿<点击进入>”进入志愿填报说明界面,如下图:

点击“操作手册(点击此处下载)”可下载本使用手册。



认真阅读上述重要提示、勾选“我已认真阅读上述内容”、“点击此处开始填报志愿”,进入登录界面,如下图:


考生若忘记登录密码或手机短信密码,均可在此页面点击“找回密码”通过手机号码自行找回,“手机短信找回密码”操作页面如下图:


在考生登录页面,输入证件号码、登录密码、手机短信密码、图片验证码,点击“考生登录”,成功登录后进入志愿填报界面。


以6月30日第一次填报提前批志愿为例,普通类考生可填报志愿类型包括省属公费生、市级委托培养师范生、民航招收飞行学员等,特殊类型批及常规批不可填报,如下图:


2、志愿填报/修改

(1)志愿菜单

系统以颜色区分不同内容:红色字体显示本批次志愿填报注意事项、黑色字体显示考生可填报的志愿菜单、灰色字体显示本阶段未开始或已结束的志愿菜单、蓝色字体显示已填报的志愿菜单。


以艺术类考生7月5日填报本科批志愿为例,考生登录系统后,各志愿菜单显示如下图:


(2)填报唯一志愿

以普通类考生填报提前批第1次志愿为例,点击志愿菜单,打开志愿填报页面、输入拟报考院校代号及专业代号后,如下图:


考生正确输入报考院校、专业后,点击“提交保存志愿”,系统提醒考生确认,如下图:


输入个人登录密码后点击“确定”,系统提示保存志愿操作成功,如下图:

考生如放弃此类志愿只需清空志愿后重新提交保存即可。


(3)填报平行志愿

普通类常规批、艺术本科批统考、艺术本科批联考、艺术专科批、体育类常规批,实行“专业(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即一个专业(专业类)+院校为一条志愿。普通类常规批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其他最多可填报60个志愿


考生打开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菜单,如下图:


这里可手工输入志愿信息,如在志愿辅助系统保存过志愿预填表,可点击“导入志愿预填表”,系统提醒考生确认,如下图:


输入个人登录密码后、点击“确定”导入志愿预填表,如下图:


这里,考生还可对志愿进行增加、修改、插入、删除、上移、下移、调整顺序等操作。在调整顺序时,考生可输入“调整为第_志愿”直接调整志愿顺序,例如:输入1,按“回车”键或点击“调整”,志愿将调整到第1志愿。


点击页面最下的“提交保存志愿”,系统提醒考生确认,如下图:


输入考生登录密码、点击“确定”系统提示志愿保存成功,如下图:


如放弃志愿,请删除所有志愿后,点击“提交保存志愿”,系统提示如下图:


输入考生登录密码、点击“确定”系统提示放弃志愿操作成功。


(4)填报内容校验提示

当考生输入的院校、专业不存在,或者不符合专业选科要求时,系统红色字体提示,也无法保存和提交,如下图:


(5)修改志愿颜色提示

提交志愿后再次进入志愿修改页面,已填报的院校、专业数据显示为黑色,如下图:


如果修改过志愿则变为蓝色,如下图:


这里再对艺术专业报考做一特殊说明:考生填报使用校考成绩或联考成绩的专业志愿,会检查并提醒考生是否取得该专业校考合格证,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该考生没有取得报考专业的合格证,系统红色显示:无该专业校考成绩,请慎重填报!这里只是提醒考生慎重填报,并非不允许考生填报。如果该考生取得了该专业校考合格证,系统显示其校考成绩为XX分,如下图:


3、志愿查看

点击菜单栏“志愿查看”链接,可以查看已填报志愿。

注意:填报志愿系统仅保留本次填报志愿信息。

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简称:CSS)是为网页添加样式的代码。本节将介绍 CSS 的基础知识,并解答类似问题:怎样将文本设置为黑色或红色?怎样将内容显示在屏幕的特定位置?怎样用背景图片或颜色来装饰网页?

CSS 究竟什么来头?

和 HTML 类似,CSS 也不是真正的编程语言,甚至不是标记语言。它是一门样式表语言,这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它来选择性地为 HTML 元素添加样式。举例来说,要选择一个 HTML 页面里所有的段落元素,然后将其中的文本改成红色,可以这样写 CSS:

p {
  color: red;
}

不妨试一下:首先新建一个 styles 文件夹,在其中新建一个 style.css 文件,将这三行 CSS 保存在这个新文件中。

然后再将该 CSS 文件连接至 HTML 文档,否则 CSS 代码不会对 HTML 文档在浏览器里的显示效果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没有完成前几节的实践,请复习处理文件 和 HTML 基础。在笔记本里有这个方面的内容!)

1、打开 index.html 文件,然后将下面一行粘贴到文档头(也就是 <head></head> 标签之间)。

<link href="styles/style.css" rel="stylesheet">

2、保存 index.html 并用浏览器将其打开。应该看到以下页面:

如果段落文字变红,那么祝贺你,你已经成功地迈出了 CSS 学习的第一步。

“CSS 规则集”详解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上述CSS:

整个结构称为 规则集(通常简称“规则”),各部分释义如下:

  • 选择器(Selector
  • HTML 元素的名称位于规则集开始。它选择了一个或者多个需要添加样式的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就是 p 元素)。要给不同元素添加样式只需要更改选择器就行了。
  • 声明(Declaration
  • 一个单独的规则,比如说 color: red; 用来指定添加样式元素的属性
  • 属性(Properties
  • 改变 HTML 元素样式的途径。(本例中 color 就是 `` 元素的属性。)CSS 中,由编写人员决定修改哪个属性以改变规则。
  • 属性的值(Property value
  • 在属性的右边,冒号后面即属性的值,它从指定属性的众多外观中选择一个值(我们除了 red 之外还有很多属性值可以用于 color )。

注意其他重要的语法:

  • 每个规则集(除了选择器的部分)都应该包含在成对的大括号里({})。
  • 在每个声明里要用冒号(:)将属性与属性值分隔开。
  • 在每个规则集里要用分号(;)将各个声明分隔开。

如果要同时修改多个属性,只需要将它们用分号隔开,就像这样:

p {
  color: red;
  width: 500px;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多元素选择

也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元素并为它们添加一组相同的样式。将不同的选择器用逗号分开。例如:

p, li, h1 {
  color: red;
}

不同类型的选择器

选择器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上面只介绍了元素选择器,用来选择 HTML 文档中给定的元素。但是选择的操作可以更加具体。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选择器类型:

选择器名称

选择的内容

示例

元素选择器(也称作标签或类型选择器)

所有指定(该)类型的 HTML 元素

p 选择 <p>

ID 选择器

具有特定 ID 的元素(单一 HTML 页面中,每个 ID 只对应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只对应一个 ID)

#my-id 选择 <p id="my-id"><a id="my-id">

类选择器

具有特定类的元素(单一页面中,一个类可以有多个实例)

.my-class 选择 <p class="my-class"><a class="my-class">

属性选择器

拥有特定属性的元素

img[src] 选择 <img src="myimage.png"> 而不是 <img>

伪(Pseudo)类选择器

特定状态下的特定元素(比如鼠标指针悬停)

a:hover 仅在鼠标指针悬停在链接上时选择 <a>

选择器的种类远不止于此,更多信息请参阅 选择器。

字体和文本

译注:再一次说明,中文字体文件较大,不适合直接用于 Web Font。

在探索了一些 CSS 基础后,我们来把更多规则和信息添加至 style.css 中,从而让示例更美观。首先,让字体和文本变得更漂亮。

第一步:找到之前Google Font 输出的地址。并以<link>元素的形式添加进index.html文档头(<head></head>之间的任意位置)。代码如下:

 <link href="https://fonts.font.im/css?family=Open+San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以上代码为当前网页下载 Open Sans 字体,从而使自定义 CSS 中可以对 HTML 元素应用这个字体。

第二步:接下来,删除 style.css 文件中已有的规则。虽然测试是成功的了,但是红字看起来并不太舒服。

第三步:将下列代码添加到相应的位置,用你在 Google Fonts 找到的字体替代 font-family 中的占位行。( font-family 意味着你想要你的文本使用的字体。)这条规则首先为整个页面设定了一个全局字体和字号(因为 <html> 是整个页面的父元素,而且它所有的子元素都会继承相同的 font-sizefont-family):

html {
  /* px 表示 “像素(pixels)”: 基础字号为 10 像素 */
  font-size: 10px;
  /* Google fonts 输出的 CSS */
  font-family: 'Open Sans', sans-serif;
}

注:CSS 文档中所有位于 /**/ 之间的内容都是 CSS 注释,它会被浏览器在渲染代码时忽略。你可以在这里写下对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有帮助的笔记。

译注:/*``*/ 不可嵌套,/*这样的注释是/*不行*/的*/。CSS 不接受 // 注释。

接下来为文档体内的元素(<h1> (en-US)、<li><p>)设置字号。将标题居中显示,并为正文设置行高和字间距,从而提高页面的可读性。

   h1 {
     font-size: 60px;
     text-align: center;
   }
   
   p, li {
     font-size: 16px;
     /* line-height 后而可以跟不同的参数,如果是数字,就是当前字体大小乘上数字 */
     line-height: 2;
     letter-spacing: 1px;
   }

可以随时调整这些 px 值来获得满意的结果,以下是大体效果:

一切皆盒子

编写 CSS 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好像是围绕着一个一个盒子展开的——设置尺寸、颜色、位置,等等。页面里大部分 HTML 元素都可以被看作若干层叠的盒子。



并不意外,CSS 布局主要就是基于盒模型的。每个占据页面空间的块都有这样的属性:

  • padding:即内边距,围绕着内容(比如段落)的空间。
  • border:即边框,紧接着内边距的线。
  • margin:即外边距,围绕元素外部的空间。



这里还使用了:

  • width :元素的宽度
  • background-color :元素内容和内边距底下的颜色
  • color :元素内容(通常是文本)的颜色
  • text-shadow :为元素内的文本设置阴影
  • display :设置元素的显示模式(暂略)

开始在页面中添加更多 CSS 吧!大胆将这些新规则都添加到页面的底部,而不要纠结改变属性值会带来什么结果。

更改页面颜色

html{
  background-color:#00539f;
}

这条规则将整个页面的背景颜色设置为 所计划的颜色。

文档体格式设置

body{
   width:600px;
   margin:0 auto;
   background-color:#ff9500;
   padding:0 20px 20px 20px;
   border:5px solid black;
}

现在是 <body> 元素。以上条声明,我们来逐条查看:

  • width: 600px; —— 强制页面永远保持 600 像素宽。
  • margin: 0 auto; —— 为 marginpadding 等属性设置两个值时,第一个值代表元素的上方下方(在这个例子中设置为 0),而第二个值代表左边右边(在这里,auto 是一个特殊的值,意思是水平方向上左右对称)。你也可以使用一个,三个或四个值,参考 这里 。
  • background-color: #FF9500; —— 如前文所述,指定元素的背景颜色。我们给 body 用了一种略微偏红的橘色以与深蓝色的 `` 元素形成反差,你也可以尝试其它颜色。
  • padding: 0 20px 20px 20px; —— 我们给内边距设置了四个值来让内容四周产生一点空间。这一次我们不设置上方的内边距,设置右边,下方,左边的内边距为20像素。值以上、右、下、左的顺序排列。
  • border: 5px solid black; —— 直接为 body 设置 5 像素的黑色实线边框。

定位页面主标题并添加样式

h1{
  margin: 0;
  padding:20px 0;
  color: #00539f;
  text-shadow:3px 3px 1px black
}

你可能发现页面的顶部有一个难看的间隙,那是因为浏览器会在没有任何 CSS 的情况下 给 <h1>en-US等元素设置一些默认样式。但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我们希望一个没有任何样式的网页也有基本的可读性。为了去掉那个间隙,我们通过设置margin: 0;来覆盖默认样式。

至此,我们已经把标题的上下内边距设置为 20 像素,并且将标题文本与 HTML 的背景颜色设为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了一个 text-shadow 属性,它可以为元素中的文本提供阴影。四个值含义如下:

  • 第一个值设置水平偏移值 —— 即阴影右移的像素数(负值左移)。
  • 第二个值设置垂直偏移值 —— 即阴影下移的像素数(负值上移)。
  • 第三个值设置阴影的模糊半径 —— 值越大产生的阴影越模糊。
  • 第四个值设置阴影的基色。

不妨尝试不同的值看看能得出什么结果。

图像居中

img{
  display:block;
  margin:0 auto;
}

最后,我们把图像居中来使页面更美观。可以复用 body 的margin: 0 auto,但是需要一点点调整。<body>元素是块级元素,意味着它占据了页面的空间并且能够赋予外边距和其他改变间距的值。而图片是内联元素,不具备块级元素的一些功能。所以为了使图像有外边距,我们必须使用display: block 给予其块级行为。

注:以上说明假定所选图片小于页面宽度(600 pixels)。更大的图片会溢出 body 并占据页面的其他位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

1)使用 图片编辑器 来减小图片宽度; 2)用 CSS 限制图片大小,即减小 <img> 元素 width 属性的值(比如 400 px)。

注:如果你暂时不能理解 display: block 和块级元素与行内元素的差别也没关系;随着你对 CSS 学习的深入,你将明白这个问题。

小结

如果你按部就班完成本文的实践,那么最终可以得到以下页面


相关推荐:

前端新手看过来,手把手带你轻松上手html的实操

、问题:元素浮动导致的父元素高度塌陷

父元素在文档流中高度默认是被子元素撑开的,当子元素脱离文档流以后,将无法撑起父元素的高度,也就会导致父元素的高度塌陷。父元素的高度一旦塌陷, 所有标准流中元素的位置将会上移,导致整个页面的布局混乱。

例如:

的效果是:

二、为了解决问题,这里先介绍一下浮动元素的特点:

(1)元素浮动以后会完全脱离文档流,浮动以后元素会一直向父元素的最上方移动,直到遇到父元素的边框或者其他的浮动元素,会停止移动。

(2)如果浮动元素的上边是一个块元素,则浮动元素不会覆盖块元素。

(3)浮动元素不会超过它上边的浮动的兄弟元素,最多一边齐。

(4)浮动元素不会覆盖文字,文字会自动环绕在浮动元素的周围,可以通过浮动来实现文字环绕的效果。

(5)块元素脱离文档流以后,不会独自占一行,宽度和高度都被内容撑开。

(6)内联元素脱离文档流以后会变成块元素


三、解决方法

(1)浮动元素后添加<div class="clear"></div>添加清除浮动样式,使用这种方式会在页面中添加多余的结构。

(2)使用after伪类,向父元素后添加一个块元素,并对其清除浮动。该种方式的原理和方法一原理一样,但是不用向页面中添加多余的结构。

(3)为父元素添加样式overflow:hidden。这种方法对于有子元素有定位并且要求超出父容器范围的情况不适用。

(4)手动为父元素添加高度,需要计算内容的高度,不便于页面调整。

四种方法都可以实现调整,调整后的效果:

这里推荐第二种方法,使用after伪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