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JavaScript-Object对象属性的增、删、

JavaScript-Object对象属性的增、删、改、查与循环遍历

avaScript —— 极简主义


点关注,不迷路~

一篇文章我给大家说明了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node的服务端框架,我们用到了Egg框架。Egg框架我不再过多介绍,如果有小伙伴想了解,可以回去看我以前写的文章,会有相关的介绍。这次我将在上次搭建的框架上进行延伸,讲一下如果用Egg框架连接数据库,并且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查改。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安装数据库插件

我本次选用的数据库是MySQL。所以我们安装Egg官方的数据库插件即可,首先我们安装插件 egg-mysql我们在项目根目录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命令行:npm i --save egg-mysql 。回车等待插件下载安装完成。

npm i --save egg-mysql

配置插件

命令行下载安装插件完成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项目中开启并配置egg-mysql插件。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我们要在项目中开启数据库。找到项目中的/config/plugin.js文件我们需要在里面添加几行代码,如下所示。

//开启数据库插件
  mysql : {
    enable: true,
    package: 'egg-mysql',
  }

然后我们还要在 config/config.default.js 中配置各个环境的数据库连接信息。具体配置如下。

//添加数据库连接信息
  config.mysql={
    // 单数据库信息配置
    client: {
      // host
      host: 'localhost',
      // 端口号
      port: '3306',
      // 用户名
      user: 'root',
      // 密码
      password: '123456',
      // 数据库名
      database: 'testdb',
    },
    // 是否加载到 app 上,默认开启
    app: true,
    // 是否加载到 agent 上,默认关闭
    agent: false,
  };

到此步骤我们的数据库插件已经安装完成并且配置好了。那我们怎么实现数据的增删查改呢?大家请继续往下看。

数据操作-新增用户

首先我们看一下怎么新增数据。我们在mysql的testdb实例中新建一个user空表。如下图所示。

我们的egg框架也遵循MVC的架构所以我们一般会在service层里面写我们逻辑处理的代码,而controller层则是获取前端数据,回传数据的控制层。所以我们操作数据库的代码是写在service文件夹里面的。

我们在app/service文件夹里面新建一个user.js文件。在里面写个新增用户的方法,该方法就是把数据存到数据库中。具体代码如下。

const Service=require('egg').Service;

class User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新增用户data是有controller层传递过来的数据记录。
  async addUser(data) {

    const {ctx, app}=this;
    let result={};
    try {
      data.id=0;//定义id=0,因为数据库已经设置id为主键,并且自增。所以只需要赋值0即可。
      // 在 user 表中,插入前端提交上来的数据记录
      const info=await app.mysql.insert('user', data); 
  
      //插入成功后。
      if(info.affectedRows===1){
        //给前端返回一个Json的对象
        result={
          state: 0, //自定义的状态码
          msg: "添加成功", //返回的消息
          data: info.insertId, //新增的记录的id
        }
      }

    } catch (err) {
      //插入数据失败的返回结果
      result={
        state: 1, 
        msg: err,
        data: null,
      }
    }
    
    return result
  }
};
module.exports=UserService;

然后我们在app/controller文件夹里新建一个user.js文件。在这里我们需要获取前端提交上来的数据,并且将数据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前端。具体代码如下。

'use strict';

const Controller=require('egg').Controller;
/**
 * @Controller 用户管理
 */
class User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
  * @summary 新增用户
  * @router post /user/add
  * @request body userAddRequest 
  * @response 200 
  */
  async addUser() {
    const { ctx }=this;

    //通过ctx.request.body的方式,可以获取到前端post方式提交上来的数据
    const data=ctx.request.body;

    //调用service层的addUser方法。并且返回相应的结果
    const userInfo=await ctx.service.user.addUser(data);
    
    //向前端接口响应数据。
    ctx.body=userInfo;
  }

}

module.exports=UserController;

最后我们定义一个路由,让前端请求访问此路由。框架会监听路由是否被访问,如果被访问了则会调用我们定义在controller层的新增用户的方法。我们在app/router.js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即可完成路由的定义。

//新增用户路由
  router.post('/user/add', controller.user.addUser);

完成这步骤后,我们一个新增用户的功能就已经完成了。接下里我们就测试一下它的实际效果。我们运行命令:npm run dev。启动项目,然后打开网页http://127.0.0.1:7001,可以直接在swagger-ui.html页面中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经过测试,数据已经添加完成。所以数据库连接也是正常的。

本次分享暂时先告一段落。请各位小伙伴抬起你们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呗。下次我将会进行和大家分享对数据查改删的方法。关注我!!!更多精彩分享不迷路。

.MySQL客户端下,操作MySQL的步骤

第一步:连接到MySQL数据库服务器 mysql –uroot -root

第二步:选择要操作的数据库(当前数据库) use db_name

第三步:设置字符集 set names gbk

第四步:执行SQL语句:增、删、改、查

增加:INSERT INTO table_name(title,author,addate) VALUES(‘标题’,’admin’,now())

删除: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条件表达式

修改:UPDATE table_name SET title=“新的标题” WHERE 条件表达式

查询: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条件 ORDER BY LIMIT

2.PHP操作MySQL的步骤(MySQL的函数)

第一步:连接MySQL数据库服务器

mysql_connect()

含义:连接到MySQL数据库服务器

格式:resource mysql_connect(主机地址,用户名,用户密码)

返回值:如果连接成功返回资源标识符,如果连接失败,返回false

举例:$link=mysql_connect(“localhost”,”root”,”root”);

exit()

含义:输出信息后中断脚本继续向下运行

格式:void exit([$string])

说明:$string参数是可选的,如果没有参数,则直接中断;如果有参数,则先输出,再中断

举例:exit(“连接MySQL失败”);

header()

含义:通过header()函数,向浏览器客户端发送一些信息,如:字符集设置、网页跳转等。

格式:void header($string)

注意:header()函数前,不能有任何的输出,包括:空格、空行、以及任何的HTML代码。一般来说,header()函数应该写在第一行代码之前。

举例: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设置字符集

header(“location:http://www.sina.com.cn”); //跳转网页

以上是连接MySQL失败的系统信息。一般情况下,不要将系统的出错信息暴露给“黑客”。解决的办法,可以将错误信息进行屏蔽。屏蔽用的符号是“@”符。

举例:$link=@mysql_connect("localhost","r9oot","root");

mysql_get_host_info()

含义:如果连通MySQL后,显示服务器的一些信息。

格式:mysql_get_host_info()

第二步:选择要操作的数据库

提示:一个中小型网站,只有一个数据库,不会太多。

mysql_select_db()

含义:选择当前做为操作的数据库。

格式:bool mysql_select_db(db_name[,$link])

参数:db_name就是要选择的数据库名称

$link是可选项,代表当前活动连接。如果$link省略,则以上一次连接MySQL成功时的那个连接(资源)为准。

举例:mysql_select_db(“saixinjituan”)

mysql_error()

含义:显示最近一次操作MySQL的出错信息。

格式:string mysql_error()

第三步:设置MySQL返回的数据字符集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

提示:设置字符集,应在“选择数据库”之后,在其它的SQL语句执行之前。

第四步:执行SQL语句

mysql_query()

含义:执行SQL语句,包括任何合法的SQL语句。

格式:resource mysql_query(string $sql[,$link])

参数:$sql是任何合法的SQL语句;$link是当前活动连接

举例:

查询前10条的新闻: $result=mysql_query(“select * from 007_news id<=10”);

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有权限):mysql_query(“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

删除ID=10的记录:mysql_query(“DELETE FROM 007_news WHERE id=10”);

注意:mysql_query()对于select、describe、show返回资源标识符;对于其它的命令成功返回true,失败返回false

mysql_fetch_row()

含义: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枚举数组返回。

格式:array mysql_fetch_row(结果集$result)

返回值:是一个枚举数组,可通过print_r()来打印。

mysql_fetch_array()

含义: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混合数组返回

格式:array mysql_fetch_array($result)

mysql_fetch_assoc()

含义: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关联数组返回

格式:array mysql_fetch_assoc($result)

3.综合案例

企业网站的开发、制作基本分为前台和后台。

前台功能相对简单,就是读取数据(SELECT)。

前台功能相对复杂,方方面面都牵扯到了。

网站后台登录的一个流程图

网站后台的文件结构

include文件夹:公共功能的文件夹(核心文件)

config.php 公共配置文件

conn.php 连接数据库的公共文件

functions.php 常用的函数定义文件

第一功能模块:先做登录模块

(1)文件列表:

login.php 登录的静态页面

login_check.php 获取登录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

(2)数据表:007_admin

Username:用户名

Password:密码,经过md5()函数加密码

Name:真实姓名

Tel:联系手机

Lastloginip:最后登录的客户端的IP地址

Lastlogintime:最后登录成功的时间

Loginhits:登录的总次数

Status:账号的状态,1为启用,0为禁用。

Addate:账号的创建时间

4.PHP全局数组

如何获取表单提交的数据?我们需要使用PHP全局数组来获取。

1
$_SERVER[ ]:获取服务器的一些相关信息$_SERVER[“SERVER_NAME”],网站的域名$_SERVER[“SERVER_ADDR”],服务的IP地址$_SERVER[“REMOTE_ADDR”],客户端的IP地址$_POST[ ]:获取method=post的表单提交的值$username=$_POST[“username”];$password=$_POST[“password”];$_GET[ ]:获取 method=get 的表单提交的值$username=$_GET[“username”];$password=$_GET[“password”];

5.包含文件:将其它的文件代码包含(复制)进来

include(fileName)包含外部文件,如:include(“cofig.php”)

require(fileName)包含外部文件,如:require(“config.php”)

include()和require()的区别(面试题)

这两个函数除了在出错时处理方式不一样,其它方面都一样。

include()如果包含文件中存在错误代码,包含进来后,会输出一个“警告错误信息”,程序会继续向下运行。

Require()如果包含文件中存储错误代码,包含进来后,会输出一个“致命错误信息”,并终止程序继续向下运行。

6.URL编码函数

Urlencode():此字符串中除了 -_.之外的所有非字母数字字符都将被替换成百分号(%)后跟两位十六进制数,空格则编码为加号(+)。此编码与 WWW 表单 POST 数据的编码方式是一样的

urlencode(“非法用户”)的结果是“%E9%9D%9E%E6%B3%95%E7%94%A8%E6%88%B7”

urldecode():对使用urlencode()编码后的字符进行解码。

md5()对字符进行加密,返回一个32位的字符串,单向加密。

7.mysql_num_row($result):取出返回的字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