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基本标记-设置作者信息

TML自学视频教程(p20):

2.3.3设置作者信息

在页面的源代码中,可以显示页面制作者的姓名及个人信息,这可以在源代码中保留作者希望保留的信息。


语法格式:

<meta name="author" content="作者的姓名"

在该语法中,name为属性值,这里设置为author,也就是设置作者信息,在content中定义具体信息。

实例代码:

<html>

<head>
    <title>设置页面描述</title>
    <meta name="keyword" content="html,元信息,关键字">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关于HTML的使用">
</head>

<body>
</body>

</html>

在这一实例中,将作者姓名“王小力”添加到了网页的源代码中。

者 | 徐悦东

据《卫报》报道,6月7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因在个人推特上发表了具有争议性的推文,被英美网友批评为反跨性别者,引起网友的“围剿”。对此,《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对此发声,希望J·K·罗琳的发言不要影响了读者对《哈利·波特》的观感。

当日,J·K·罗琳在推特上转发了一条美国新闻网站devex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文章的题目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为来月经的人们创造一个更平等的世界”。该文章指出,在西方的抗疫一线,许多医护人员都是女性。但是,在这场疫情中,人们很少考虑经期用品是否充足的问题,所以文章作者呼吁大家关注所有来月经的人的经期健康和卫生用品需求。

J·K·罗琳的推特页面

不过,J·K·罗琳在转发这条评论文章的时候,留言讽刺道:“‘来月经的人’?我知道有一些词可以代表这些人,谁来帮我找找这些词?Wumben? Wimpund? Woomud?”

(这几个词是Women的谐音)

J·K·罗琳的推文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谴责她恶意歧视跨性别者。有网友留言:“现在都是2020年了,跨性别者也可以来月经的。是时候做出反思了,好吗?”还有网友称:“我是因为我想看完哈利·波特完结,才打消自杀念头。当时,你的书是我活着的理由,直到我丈夫的出现,他让我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但是,你却当我的面侮辱了我丈夫。”

J·K·罗琳

还有网友翻出旧帐,重提J·K·罗琳在塑造秋·张这个角色的争议。有网友指出,秋·张与其他白人女性角色相比,她被塑造为为恋爱而生,是映衬白人男性的“亚裔女友”,摆脱不了西方人对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而且,J·K·罗琳在给秋·张起名的时候,采用了歧视华裔的发音“ching chang”而相似的“Cho Chang”,与其小说里其他角色的名字相比,起名明显不如其他角色用心。这使得“Cho Chang”也一时冲上推特热搜。

面对指责,J·K·罗琳在推特上回应道,“如果生理性别不存在,那就没有同性相吸。如果生理性别不存在,那么全球女性的生活体验也就会被抹去。我理解并尊重跨性别者,但剥夺生理性别的概念会让很多人不能有意义地讨论他们的生活。我在说真话,而不是发泄仇恨。”

很多人指责这个辩解。LGBTQ维权组织GLAAD回应道,J·K·罗琳在歪曲有关性别认同的事实,现在是2020年了,我们没有借口歧视跨性别者了。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批评J·K·罗琳,“男人变性成女人也是女人。任何与此相反的声明都会抹除这些跨性别者的身份和尊严,并根专业医疗保健协会所提供的声明相抵触,这些专业协会比J·K·罗琳更专业。”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还向《哈利·波特》的粉丝呼吁,大家需要做更多工作来支持跨性别者,不要对他们造成进一步伤害。“对于现在觉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因为J·K·罗琳的言论而被破坏的读者们,我为J·K·罗琳的言论给大家带来的痛苦而深感抱歉。”

其实,这也不是J·K·罗琳第一次被指歧视跨性别者了。去年12月,英国税务专家Maya Forstater因在个人推特上发表“生理性别只有男女两种”“男人绝对不可能变成女人”等言论而被公司解雇,Maya Forstater将公司告上法庭后败诉。J·K·罗琳就在推特上表示支持Maya Forstater的言论,并还发起了“我和Maya一起”的话题,而遭到网友的强烈批评。

参考链接: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0/jun/08/daniel-radcliffe-jk-rowling-transgender-tweets,https://edition.cnn.com/2020/06/08/entertainment/daniel-radcliffe-responds-jk-rowling-trans-tweets-trnd/index.html

作者 | 徐悦东

编辑|罗东

校对|柳宝庆

文 | 聂丽平

澳大利亚裔英籍作家克莱夫·詹姆斯

(Clive James)

于11月24日在英国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他的文学代理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首次确诊绝症近十年之后,克莱夫去世了,他已经停笔一个月。”

克莱夫·詹姆斯拥有众多身份,是文学评论人、电视主持人、诗人、小说家、译者和传记作者,曾被《纽约客》形容为“一群才子的集合体”。评论家德怀特·加纳

(Dwight Garner)

曾撰文称:“当英国失去克莱夫·詹姆斯,就好像一架有五六名最优秀的作家乘坐的飞机坠毁了。”

1972年,克莱夫·詹姆斯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

(Edmund Wilson)

的文章,广受好评。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格雷厄姆·格林曾写信建议他,或许可以考虑一直写作这种 “散文式的评论文章”。

1972年至1982年,他担任《观察家报》的电视评论员,他的评论幽默简洁。英国的电视评论员常常对流行节目嗤之以鼻,而克莱夫·詹姆斯认为,整个电视节目是等待挖掘的珍贵原材料。他在回忆录的第五部《晦暗之焰》

(The Blaze of Obscurity)

中写道,《观察家》专栏是“我作为作家职业生涯的真正支柱。”

之后,他开始出现在英国的商业电视台和BBC上,主持了多档节目,包括《周六晚克莱夫谈》

(Saturday Night Clive)

、《周日晚克莱夫谈》

(Sunday Night Clive)

和《克莱夫·詹姆斯秀》

(The Clive James Show)

等。《克莱夫·詹姆斯电视秀》

(Clive James On Television)

是一档针对国外电视剧和广告的电视评论节目,这档节目使他家喻户晓,并制作了几部续集和旅行系列节目《克莱夫·詹姆斯的明信片》

(Clive James’ Postcard)

20世纪90年代初,他主持的BBC电视纪录片《二十世纪名人》

(Fame in the 20th Century)

探讨了1900年至1980年之间的名人,如玛丽莲·梦露、穆罕默德·阿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这部纪录片也在PBS播出,他因此开始为美国观众所熟知。

他的电视节目幽默搞笑,曾在电视上说老布什“不应该发表国情咨文,应该送比萨”;曾将施瓦辛格比作“装满核桃的避孕套”。克莱夫·詹姆斯还取笑过自己的外表,他将他自己比作忘了把袜子从头上取下来的银行抢劫犯。

与此同时,克莱夫·詹姆斯也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出版了几本诗集,包括关于政治和伦敦文学景观的讽刺诗。他还写词,与歌手、词曲作者皮特·阿特金

(Pete Atkin)

合作制作了六张专辑。他创作了四部小说,包括《Brilliant Creatures》《The Remake》等。但他的著作以文学批评为主,他出版过四十余部著作,文章散见于《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纽约书评》等杂志。

2007年,克莱夫·詹姆斯出版了自己认为最雄心勃勃的著作《文化失忆》

(Cultural Amnesia)

,他在书中评论了100多位20世纪的代表性人物,大部分是文学圈的人,按字母顺序排列,从安娜·阿赫玛托娃到斯蒂芬·茨威格。克莱夫·詹姆斯在《晦暗之焰》写道,电视名人的身份对他的文学生涯造成了影响,“它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即使是现在,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它才刚刚开始恢复。”而《文化失忆》,是詹姆斯有意识地试图重新确立自己作为严肃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库切将这本书称为“文明的速成课程”。

克莱夫·詹姆斯学识渊博,但厌恶理论。他懂八种语言,包括俄语,而他学俄语是为了能读懂普希金的诗歌原文。他曾写道,“幽默感是常识”,“缺乏幽默感的人没有判断力,不值得被信任。”他的写作追求趣味和可读性。

《阅读者》,克莱夫·詹姆斯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2010年,他被诊断患有癌症,并因此长期接受治疗。在此期间,他继续为专栏撰写文章,并出版著作,包括已被引进中文版的《阅读者》。在书中,克莱夫·詹姆斯重新审视了自身与文学、世界,在书中写了康拉德、海明威、莎士比亚、奈保尔等他认为在人生倒计时的时候应该好好阅读的作家。《纽约书评》称:“如果世界上存在所谓天才读者,那詹姆斯就是了。书中没有长篇大论,其巧致如百达翡丽牌手表——结构细密,匠心独运,熠熠有光。”

确诊白血病以来,克莱夫·詹姆斯常常预言自己即将死亡。2014年,他发表了广受好评的告别诗《日本枫叶》

(Japanese Maple)

,很多人将此视为他即将死亡的标志。但诗歌发表后他使自己陷入了某种有些尴尬的境地。

他决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境况,花两年时间为《卫报》写《我的死亡报告》专栏,他在专栏中反思,接近一个人生命的尽头意味着什么。

在他的网站上,他给撰写他讣告的记者和编辑们提供了建议,告诉他们要牢记,当谈到传记细节时,他们应该意识到“越短越好,只有一句话是最好的”。他承诺保证在他的简介他死前会是最新的,“我会一直更新它,直到他们把我抬到板子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试着更新我最后一次治疗的细节。”

2019年2月,他做了一次去除脸部癌细胞的手术并最终失败,这使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变得虚弱,几乎失明。在春天和夏天,克莱夫·詹姆斯撰写并编辑了一本自传体选集,名为“欢乐之火”

(The Fire Of Joy)

,该书已于一个月前完成,将于2020年出版。

参考链接: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obituaries/clive-james-australian-born-tv-host-writer-critic-and-all-around-wit-dies-at-80/2019/11/27/abcbf7b8-7c02-11e4-84d4-7c896b90abdc_story.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19/11/27/world/europe/clive-james-dead.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19/nov/27/clive-james-writer-broadcaster-and-tv-critic-dies-aged-80

https://www.nytimes.com/2019/11/27/books/clive-james-appraisal.html

作者丨聂丽平

编辑丨徐悦东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