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收获更多GIS精彩
2009年,SuperMap发布了首款二三维一体化GIS软件,首次提出了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随后,二三维一体化的应用系统不断涌现,二三维一体化技术逐步成为三维GIS发展和研究的主流。2017年,SuperMap在二三维一体化 GIS 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对三维GIS进行了全新定义、全新架构,二维GIS作为三维GIS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些全新的理念和架构,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并且,SuperMap在2018年凭借《新一代三维GIS平台软件研发及产业化》获得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新一代三维GIS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GIS的应用发展方向,赋能更多行业创新应用。
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以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为基础框架,进一步拓展全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分析计算能力,完善了三维GIS理论体系;在数据层面,融合倾斜摄影、BIM、激光点云、三维场等多源异构数据,并制定了开放的《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S3M)标准,推动三维数据的开放、共享与互操作;在IT新技术方面,集成WebGL、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IT新技术,带来更真实、更便捷的三维体验,推动三维GIS 实现室外室内一体化、宏观微观一体化与空天/地表/地下一体化。
我们推出SuperMap新一代三维GIS技术创新应用系列文章,为大家介绍在各行各业中的典型创新应用,旨在推动更多行业创新应用。
本期推出系列文章之《构建统一CIM数字底盘,实现基于BIM的全流程管控》。
在我国,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基于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智慧城市建设悄然而至。CIM集合了BIM、GIS和IoT等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对城市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汇聚管理,地上地下、室外室内的全方位城市空间表达,便于城市管理者全面掌控城市运行状态。通过构建城市CIM数字底盘,开展面向各行业的应用,可实现对城市的一体化、精细化管理,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流程管控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本文以某国家级新区的CIM建设实践为例,分享CIM数字底盘的构建、基于规则库的BIM自动化分析计算和审核等创新应用。
01 BIM+GIS构建全空间的CIM数字底盘
CIM数字底盘是全空间、全要素的数字管控平台,需要BIM+GIS赋能。通过BIM+GIS实现全空间、全要素的数据整合汇聚、数据承载、分析计算和展示应用。
全空间全要素的数据汇聚
? 统一坐标系实现城市信息的对齐
城市规划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城市现状、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经济和绿化、人口等各种数据。为了方便用户管理收集到的多源多维城市规划数据,SuperMap采用逐顶点坐标转换、坐标配准、镶嵌压平等方法和操作,将BIM模型与倾斜摄影模型、地形等多源数据统一到一个坐标系,实现各种城市信息对齐,实现BIM模型与倾斜摄影模型等不同精度、异构数据之间的融合匹配和平滑衔接。
? 提供二三维一体化的基础底图
基于GIS技术实现对多源空间数据的管理,可将遥感测绘数据、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二维数据与倾斜摄影模型、点云等三维GIS数据整合汇聚,为CIM数字化底盘提供二三维一体化的基础底图。
? 三维网络模型实现BIM单体之间链接网络的管理
BIM单体对象之间的链接网络,如道路、管廊与管线等,可以用三维网络数据模型表示,基于此可以进行爆管分析等三维网络分析,实现对道路、管廊与管线等对象的管理。
? 三维体模型支撑城市设计规则的计算
BIM数据导入SuperMap GIS平台软件后使用三维体数据模型表达,可实现BIM数据在SuperMap GIS平台软件中的三维空间关系判断(包含、相交、相离)、三维空间运算(交、并、差)、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三维空间查询、三维空间分析等多种操作,为灵活定制城市设计规则提供技术支撑。
? 提供大规模建筑群的BIM管理能力
GIS在整合及管理大规模建筑群体等宏观空间信息方面具有优势。SuperMap通过实例化存储与绘制、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ial,LOD)、批次绘制、BIM模型轻量化等技术实现了海量BIM模型的高效加载、实时绘制和轻量化处理。
? 提供多终端的支持,全方位满足CIM应用
基于HTML5 WebGL技术,实现在Web端支持城市大场景2D/3D空间数据的轻量化、流畅浏览展现,并支持城市大场景下的应用综合展现。并且通过开源的S3M标准实现对海量、多源异构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在离线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与解析。基于AR与BIM、GIS的结合,实现在GIS移动端平台上将数字化的BIM投放到任何场景中,如施工现场,将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02 基于CIM数字底盘,实现全流程、全自动规划审批
SuperMap提供BIM数据自动分层解析、BIM数据的轻量化、指标计算规则库、三维缓存自动生成等技术,帮助用户实现从BIM数据接收、BIM数据入库、指标计算到项目设计方案在线浏览和审批成果等一整套审批流程的全自动化,打造智慧规划一站式审批服务。
从入库到审批全流程示意图
? 统一数据模型,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指标计算
SuperMap GIS软件平台提供了CATIA、Bentley、Revit、AutoCAD、Civil3D等当前主流BIM软件到GIS软件的数据无损接入技术,也直接支持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建筑工程数据交换标准)和3DXML格式(CATIA的BIM数据交换格式)、RVT格式。将BIM数据接入后,统一到三维体数据模型进行管理,实现各类空间分析计算,以支撑规划审批中的指标计算。
三维体对象支持规划指标计算
? 创建规则库奠定自动审批基础
基于SuperMap GIS的二三维数据模型及基于数据模型的降维计算、规则建模、场景表达、三维空间运算、三维空间关系判断以及三维空间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实现了数字化规则库的构建。支持用地红线、容积率、建筑高度、地下建筑范围、总建筑面积、贴线率等刚性规则和贴线率、开敞度、可视域、天际线、道路高宽比等柔性规则,实现城市智能化管控。
基于二三维模型与算法构建规则库
? 基于规则库实现审批指标自动计算
日常规划审批业务涉及建筑、市政、轨道交通等类型的项目审批,而每个项目的待审批指标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指标计算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基于指标计算规则库,实现了全量规划审批指标的自动计算。当用户将项目设计方案导入智慧规划审批平台,平台自动根据待审批项目类型、待审核指标进行审批指标自动计算。
? 全流程、全自动规划审批,提升智慧审批效率
项目设计方案自动入库后,智慧规划审批平台后台将自动基于规则库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接口,在Linux环境下基于BIM数据进行项目设计方案全量指标计算,减少人为误差。同时,将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存入数据库,并提醒工作人员查看并确认计算结果。整个计算过程不影响前端用户的审批业务,全部由计算机后台完成,后台计算完毕,前端自动显示该方案的指标计算结果。
通常一个待审批项目从项目设计方案BIM数据上传、自动分层解析、指标计算、入库到真实展现在用户面前,仅需要1小时。相比较传统的指标计算方式,全自动全流程的智慧规划审批平台指标计算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在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百万级BIM模型高效加载,实现大型方案直接审批
将全BIM数据导入到智慧规划审批平台后,如何实现百万级BIM数据的高效加载、快速显示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SuperMap通过多层次细节LOD、实例化存储与绘制、简化冗余三角网、生成三维切片等技术实现了海量BIM数据的轻量化处理与高效渲染,解决了BIM与GIS结合应用的性能瓶颈,完成了百万级BIM模型数据加载,帮助用户实现BIM、倾斜摄影、地下管线、地质数据、DEM、DOM、矢量等TB级数据的融合和展示。
大场景BIM数据加载示意图
03 CIM数字底盘支撑更广泛应用
随着三维立体时空数据不断地丰富,全空间二三维数字化底盘技术会愈加成熟,成为助力数字孪生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来城市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杨滔认为,“CIM建设既是智慧城市跨行业融合的基石和底板,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带动我国21世纪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国内现阶段CIM建设情况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未来CIM建设是国内外发展大趋势。CIM集合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的城市管理手段,CIM建设将会扩展出‘数字空间领地’,探索基于信息融合创新的新产业培育发展路径,为我国产业融合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SuperMap新一代三维GIS技术已经在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中进行了实践。例如支持国家自然资源时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也支持完成了香港规划署在线建筑规划设计系统、北京副中心智慧监管平台、上海中心BIM运营管理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已经在不同的项目中实现了智慧城市“规、建、管、养、用、维”各个环节的实践。同时也支持了国家、省、市、县到园区、楼宇不同尺度信息平台的建设。CIM数字底盘在自然资源、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治理、交通、公安、应急、环保、水利、国防、电力等行业领域都能够提供广泛应用支持。
全空间三维数字化底盘
未来,SuperMap GIS技术会不断创新发展并与其他应用有机结合,持续为“全流程、全自动、全周期”规建管、智慧园区,乃至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输送新的能力,为我国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 | 平台大客户一中心 企划与行业咨询部
eaflet是近几年新兴的广受欢迎的前端地图可视化开源框架,在Github上有高达19000多颗星,比老牌开源地图框架OpenLayers还要多哦,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Leaflet以简单易用高效为开发理念,设计轻巧灵活,非常易于理解和上手,这也是它被众多开发喜爱的原因之一。
Leaflet虽然设计简单,易于上手,可是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实现的效果和功能一点也不输其他前端地图框架。并且由于其灵活的可扩展性,和纷繁众多的插件,足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功能需求。
移动端友好
Leaflet是轻量级、跨平台的,其压缩库包只有38kB,对移动端友好,并且PC上的所有效果均能在移动端上无缝呈现。它能够轻松的在iPad、iPhone和Android等手机上构建全视口应用。提供特有的locate接口让开发者能够轻松的获取到当前的定位信息并使用它。
丰富的可视化效果
Leaflet可以轻松的构建自定义marker在图上展示,支持图上视频;
Leaflet提供的L.Icon接口可以设置图标图片和阴影图片,让图标更加立体,并且设置锚点的位置,让图标定位更加精准;通过L.ImageOverlays接口你可以像添加一个地图图层一样添加视频文件并在地图上展示。此外还有很多诸如时空动画、热力图、聚合点等效果都可以轻松实现。
其和SuperMapiClient 9D forLeaflet结合后,同时支持矢量分块图层,让你轻松配置想要的地图风格。矢量分块属于客户端的矢量地图,地图的渲染全部都在客户端完成。服务器提供地图矢量数据,以及地图的渲染风格属性信息,客户端负责地图渲染出来,这样就可以轻松修改地图风格而不必关心地图服务器和服务端缓存。
出众的渲染性能
Leaflet采用html5实现高性能渲染,地图呈现细腻流畅,和SuperMapiClient 9D for Leaflet结合可以轻松渲染10万以上的点数据。
多种数据格式支持
Leaflet支持市面上大部分服务标准,让你在项目对接上无后顾之忧。GeoJSON是一种用来web传输编码各种地理数据的结构格式。Leaflet提供L.geoJSON接口可以轻松的对GeoJSON进行编码转换并呈现在地图上;对OGC服务也支持非常全面,基于L.TileLayer接口可以对接WMS、WMTS等服务。同时可以对L.TileLayer进行扩展构建自定义图层。
灵活的可扩展性—与
Leaflet受欢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灵活的可扩展性,这让其在社区上拥有众多的扩展插件,满足各种功能需求,SuperMapiClient 9D产品也对其做了全面对接,并且被Leaflet收录为官方推荐插件。
使用SuperMap iClient 9D forLeaflet可以在Leaflet上轻松构建SuperMap图层,并且使用SuperMap提供的诸如网络分析、空间分析、交通换乘等各种服务,SuperMap9D还新增实时数据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访问http://iclient.supermap.io或在Leaflet官网插件页即可获取SuperMapiClient for Leaflet插件库。SuperMapiClient 9D forLeaflet不仅仅可以在Leaflet上使用SuperMap的地图服务,我们还对其做了更多扩展,您可以方便的在SuperMapiClient forLeaflet上使用ECharts图表轻松绘制诸如折现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各种图表;使用MapV和D3.js绘制OD图、蜂巢图、格网图、流向图等动静结合的炫酷的可视化效果;使用OSMBuildings即刻展现建筑立体效果;使用Turf.js实现客户端空间拓扑分析;并且可以使用超图云、天地图、百度地图等互联网地图作为底图数据,十分方便。
Leaflet拥有众多的插件,,这里介绍几款我们webGIS开发中好用的插件。
Leaflet.markercluster- 为Leaflet提供漂亮动态聚类功能
Leaflet.awesome-markers漂亮的高清markers,基于Glyphicons/ Font-Awesome icons
Leaflet.draw - 矢量画图工具
Leaflet.hash位置哈希表
Leaflet.fullscreen全屏功能
Leaflet.editable几何编辑工具
Leaflet.providers底图提供者设置
BIM+”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型设计、施工企业产业化转型升级。BIM与GIS是如何跨界融合的?期间遇到了哪些技术难点?本文将结合超图经验回顾BIM+GIS的深度融合之路,一起探究未来发展方向。
图1 立交桥的BIM数据与天地图影像数据叠加显示
近年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全产业链的变革。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续发布指导性文件和政策,大力推进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领域的集成应用,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互联网+”思维,建筑行业将BIM与其他先进技术或与应用系统集成,以期发挥更大的综合价值,相对应地提出了“BIM+”的概念,例如:BIM+VR/AR、BIM+3D打印、BIM+大数据、BIM+IoT、BIM+GIS等。其中,BIM与GIS融合应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BIM与GIS的融合,使微观领域的BIM信息和宏观领域的GIS信息实现交换和相互操作,将GIS从宏观领域引入了微观领域,拓展了三维GIS的应用领域,为GIS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将剖析BIM+GIS跨界融合的意义,围绕BIM全生命周期,介绍BIM与GIS在应用中的结合点和价值点,并从SuperMap GIS软件技术的角度指明BIM与GIS融合的关键技术,展望BIM+GIS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市场前景。
BIM与GIS跨界融合
BIM与GIS能跨界融合,是因为它们有一种天然的互补关系:BIM是用来整合和管理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GIS则是用来整合及管理建筑外部环境信息。BIM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要GIS的参与,BIM也将开拓三维GIS的应用领域,把GIS从宏观领域带入微观领域。
? GIS让BIM从微观走向宏观
BIM的整个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维,都是针对建筑本身,但是,周边宏观的地理环境要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建楼、修路等都需要兼顾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信息。三维GIS研究宏观地理环境,可提供各种空间查询及空间分析能力。在BIM的各个阶段,三维GIS都可以为其提供可视化展示、管理、决策支持等技术方法。
三维GIS集成了大量的多源数据,如影像、地形、倾斜摄影模型、激光点云、地下管线等,我们可以在三维GIS系统中将BIM数据与多源数据相融合,实现更宏观、更全面的可视化展示与管理。如图1,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GIS系统中将立交桥的BIM数据叠加到天地图的影像数据上,可视化展示立交桥周边的宏观地理环境。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三维GIS在智慧城市、园区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如图2),将3D Max模型替换成BIM数据,这些方案即可套用到BIM+GIS的项目中。这大大拓展了BIM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周期,尤其可以将设计、施工阶段积累的BIM模型数据,继续运用在后期运营维护阶段中,有效延长了BIM数据的应用周期。
图2 校园设施管理系统
? BIM将GIS从宏观带入微观
BIM技术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积累的大量BIM模型数据,可以作为三维GIS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相比3D Max模型数据,BIM模型数据更精细、精度更高,并且有完整的语义及属性信息,可以满足GIS应用中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另外,BIM模型数据拓扑结构更完整,更适合做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BIM为三维GIS更深入的应用提供了三维数据支撑。
BIM也拓展了GIS的应用领域,两者的融合已经应用到桥梁、管廊、建筑、道路、水利大坝、隧道等领域。同时,BIM与GIS的跨界融合也为超图等GIS厂商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BIM+GIS应用涵盖BIM全生命周期
BIM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数字化表达,是一个共享的资源,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实现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纵观BIM+GIS在各行业的应用,可以总结:BIM+GIS涵盖BIM的全生命周期,即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各个阶段都有BIM与GIS深度融合的应用和价值。
? 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BIM+GIS技术可以应用于场地分析、规划审批、方案论证等。例如,将设计方案叠加到倾斜摄影模型上,进行方案对比论证。另外,规划报建系统中的自动化审批也需要BIM与GIS融合,实现更加精确的分析与决策,比如:精确估算周边服务区、医院床位数、学校建筑面积等。
?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BIM+GIS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BIM与GIS协同设计领域,BIM设计软件公司和GIS软件公司都在积极开展软件技术层面的合作,以推动BIM与GIS在协同设计领域的技术发展。在前期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参考更多源的GIS数据和空间信息,更方便、更直观地在宏观场景中设计建筑、道路等。
?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BIM+GIS技术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施工组织模拟等。例如: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监管项目平台(如图3)是典型的大型建筑施工管理项目,采用了超图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主要业务包括视频监控与视频会商、劳务监控与进度监控、环境监测与设备监控,其中BIM监管平台通过前期预判、过程记录、事后追溯来实现全建造过程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进度管理子系统、劳务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型设备监控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等。
图3 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监管项目平台
? 运维阶段
在运维阶段,BIM+GIS技术可进行竣工模型交付、维护计划、资产管理、灾害应急模拟等。上海建坤基于SuperMap GIS基础软件开发的上海中心运营平台是BIM+GIS在运维阶段的典型应用,囊括了252GB上海中心大厦BIM模型数据量和315万个模型构件数,项目还集成了多种物联网设备,包括:安防、一卡通、楼宇自控、电能、消防、能源及环境系统、停车库等,系统支持对于BIM构造的各个资产管理部件进行显隐查询,设置了关键词模糊查询、分类定位查询等功能,通过数据可视化,辅助管理者分析与决策,为业主运营管理提供安全智慧保障,如图4。
图4 上海中心大厦BIM运营平台
BIM与GIS融合的技术难点
BIM+GIS应用涵盖BIM的全生命周期,在BIM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个阶段,超图的合作伙伴基于SuperMap GIS也已完成了很多典型的应用案例,同时发现BIM与GIS融合在数据接入、数据管理、数据匹配、模型实时绘制等方面存在技术难题。
为了应对BIM+GIS融合的技术难题,SuperMap GIS研发了BIM主流数据的无损接入、BIM数据到GIS平台厘米级精准匹配、超百万级BIM模型实时绘制等关键技术,开拓了三维GIS向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大坝等大型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为BIM+GIS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 BIM数据与GIS平台的无缝衔接
国内外BIM软件很多,但是文件格式各不相同,为了突破BIM数据接入GIS软件平台的瓶颈,SuperMap率先在三维GIS平台中实现了对三款主流BIM设计软件(Revit、Bentley、CATIA)的原生无损接入,成功研发了Revit、Bentley、CATIA三款BIM设计软件的数据导出插件,实现了一键式导入rvt、dgn、CATProduct等BIM模型格式数据,实现了BIM与GIS数据接口的跨领域无缝衔接,为BIM与GIS融合应用奠定了基础。
SuperMap GIS基础软件通过导入原生的多层次细节BIM模型、将同享的部件通过实例化方式绘制、简化冗余三角网、生成缓存等,充分利用图形硬件加速,实现了百万级BIM模型的实时绘制,解决了BIM与GIS结合应用的性能瓶颈。
SuperMap研发的三款BIM导出插件具有三大优势:
1、一键式导入BIM的顶点信息和属性信息,保证了BIM模型信息的完整性,支持按族分类导出,提供快捷的BIM分组管理;
2、支持大规模数据的高效渲染,支持导出带原生的多细节层次(LOD)模型,支持实例化绘制;
3、支持导出拓扑闭合的BIM三维实体数据模型,可以计算其体积、表面积及任意剖面,同时可以进行空间关系判断、空间运算和空间分析,支持3D打印。
图5 获取BIM剖面
? BIM数据在GIS平台的查询与分析
不同于3D Max数据,BIM数据具备完善的拓扑完整性及闭合性,不能简单地作为模型数据导入,要兼顾到BIM数据的拓扑结构。BIM数据进入SuperMap GIS平台存储成三维实体数据模型,借助GIS技术可以进行交、并、差等布尔运算,支持获取剖面(如图5),支持计算体积、表面积,支持三维空间关系判定和三维空间查询,支持BIM与地形、倾斜数据进行裁剪、镶嵌、挖洞操作。例如:隧道模型构建凸包后与地形进行布尔运算,实现在山体模型中挖出贯通的隧道。除此之外,BIM模型通过GIS平台还可导出STL模型格式,实现对BIM模型的3D打印。
? 多源数据融合和坐标转换
SuperMap GIS平台支持地形、影像、3D Max等精细模型、倾斜摄影建模、激光点云、三维管线、三维场数据、三维水面特效等多源数据(如图6),可以很方便地实现BIM与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
图6 多源数据融合
目前,SuperMap GIS提供七参数转换功能,方便工程坐标系下的BIM模型自动匹配到地理坐标系。例如,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项目中,基于SuperMap GIS,我们完美解决了设计的BIM模型和地形数据在平面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可实现在地球曲率影响下的模型和地形精确匹配,避免渲染时的裂缝和漏洞等问题,满足水电企业建设、运营、管理对数据的精度需求(如图7)。2017年底,超图软件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院、天津大学携手共同获得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如图8)。
图7 BIM模型与地形的精确匹配
图8 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基于WebGL的“零”客户端三维GIS技术
SuperMap采用前沿的HTML5 WebGL技术,推出了“零”客户端三维产品——SuperMap iClient3D for WebGL。SuperMap iClient3D for WebGL是一款轻量级的三维客户端开发平台,支持硬件加速的可视化渲染技术,免除了三维渲染对插件的依赖,用户无需下载、安装插件,即可高效浏览三维服务,提升了用户的Web开发及终端访问体验。WebGL技术提供的硬件加速渲染可借助系统显卡在浏览器流畅显示三维场景和模型,前端开发者通过WebGL技术可以方便地在浏览器上实现Web端三维效果(如图9)。
SuperMap iClient3D for WebGL通过S3M图层,可加载倾斜摄影模型、BIM、精模、点云、矢量、地下管线、地形、动态水面、场模型等多源数据,提供了实用的三维量测及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包括距离量测和面积量测,日照分析、剖面分析、等高线分析、坡度分析、淹没分析、通视分析、可视域分析、天际线分析等三维空间分析功能。
图9 BIM在WebGL客户端的展示
从BIM到CIM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BIM的技术上提出了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动态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将微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宏观地理空间数据(GeoSpatial Data,简称GSD)、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数据进行统一,形成综合数据处理计算平台。
我们可以用CIM=BIM+GIS+IoT的公式来表达这几者之间的关系。BIM、GIS、物联网的融合应用,给BIM与GIS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随着三维GIS与BIM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三维地理模型构建、三维空间分析为主的三维GIS与BIM结合的技术日益成熟,并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在BIM领域,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维管理,整个产业链条上,很多单位都期望借助“BIM+”实现产业化升级,各个环节都能找到GIS参与的机会,这将给三维GIS应用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SuperMap提供了BIM+GIS无缝对接ABC三款BIM设计软件的插件,支持海量BIM的流畅绘制;导入的BIM模型支持三维空间分析、运算;支持多源数据融合和坐标转换,可以将BIM、倾斜摄影、地形、影像等各类数据融合和匹配到一起。超图和合作伙伴一起,实现了很多行业典型的BIM+GIS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
SuperMap切入三维GIS新兴市场——BIM+GIS,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GIS软件产品和产业化,保障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安全性、可控性,大幅提升我国国产GIS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