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文档由HTML元素组成,一个HTML元素由一个标签和一组属性组成。一个标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属性,属性以名称和值成对出现。Web 浏览器读取HTML 文档,并以网页的形式显示出来,浏览器不会显示 HTML 标签,而是通过标签来解释网页的内容。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不是编程语言,而是一种描述性的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中内容的显示方式,比如文字以什么颜色、大小来显示等,这些都是利用Html标记来实现。
HTML标签是由尖括号(“<”和“>”)包围的关键词,如标签 <p>。标签不区分大小写,故 <p> 和 <P> 的含义相同,不过推荐使用小写。
HTML标签通常成对出现,一个是开始标签,一个是结束标签。开始标签告诉浏览器,从这里开始执行该标签所表示的功能;结束标签告诉浏览器,该功能到这里结束。在开始标签前加一个斜杠(/)即成为结束标签。如,html 元素的开始标签是 <html>,结束标签是</html>。也就是说,一个HTML 元素由开始标签、内容、结束标签组成。开始标签是放在一对尖括号中的元素名称及可能包含的属性,结束标签是放在一对尖括号中的斜杠加元素的名称。语法格式为:<开始标签>内容</结束标签>。如,em 元素的开始标签为<em>,结束标签为 </em>,在<em> 和 </em> 标签之间是元素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所有的网页文件,通过都是四对标记来构成文档的骨架,它们是:
小结:
1. 单标记
一.<标记名称>
单一型,无属性值
如:<br/>——表示换行符
二.<标记名称属性=”属性值”>
单一型,有属性值
如:<hr width=”80%”/>
2. 双标记
三.<标记名称>…</标记名称>
没有属性值
如:<title>…<title>
四.<标记名称属性=”属性值”>…</标记名称>
有属性值
如:<body bgcolor=”red”>…</body>
注释
格式:
<!—注释内容-->
Body属性
<body bgcolor=”背景颜色” background=”背景图像” text=”文本颜色” link=”链接文本颜色” vlink=”访问过的文本颜色” alink=”激活的连接文本颜色” leftmargin=”左边界”>
语法:
<font color=”文本颜色” size=“字号”>文本</font>
格式:
<p align=“对齐方式”>…</p>
修饰标记
水平直线<hr/>
有小伙伴私信小编,零基础入门前端很吃力,许多地方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进行下去。
因此小编收集了一套前端零基础入门的视频教程(学完就可以去找工作哦)今天免费分享给大家。
希望小伙伴们可以对照着小编文中提到的知识点一步步学习,最终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努力,就算有千万个人帮助你,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教程目录大纲:
TML 语法
书写规范:
全局属性
补充上一节HTML发展史:
TML5的语法变化
HTML5中,语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许有人会抱着异常惊讶和不安地问“HTML普及到何种程度”“根本的语法发生了变化,会有多大影响”。
只是,HTML5的“语法变化”和其他编程语言所谓的语法变更意义有所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比较特殊,因为以前的HTML几乎没有遵循规范实现的Web浏览器。
现有浏览器与规范背离
HTML的语法是在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基础上来规定的。但是由于SGML的语法非常复杂,文档结构解析程序的开发也不太容易,多数Web浏览器不作为SGML解析器运行。由此,HTML规范中虽然要求“应遵循SGML的语法”,但实际情况却是遵循规范实现的Web浏览器几乎不存在。
规范向实现靠拢
如上所述,HTML5中提高Web浏览器间的兼容性是重大的目标之一。要确保兼容性,必须消除规范与实现的背离。因此HTML5以近似现有的实现,重新定义了新的HTML语法,使规范向实现靠拢。
由于文档结构解析的算法也有着详细的记载,使得Web浏览器开发者可以专注于遵循规范去进行实现工作。在新版本的FireFox和WebKit(Nightly Builder版)中,已经内置了遵循HTML5规范的解析器。IE(Internet Explorer)和Opera也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实现而紧锣密鼓地努力着。
了解更多前端知识,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和小编一起学习哟~
「链接」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