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前端系列-css盒子模型

前端系列-css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

下图中可以看到,在设置width的时候,标准的盒子模型是不包括border和padding的,而在IE浏览器中是包括这两项的。

盒模型是有两种标准的,一个是标准模型,一个是IE模型。

标准模型中,盒模型的宽高只是内容(content)的宽高,默认正是W3C标准盒模型。

而在IE模型中盒模型的宽高是内容(content)+填充(padding)+边框(border)的总宽高。

/* 标准模型 */

box-sizing:content-box;

/*IE模型 */

box-sizing:border-box;

box-sizing:content-box padding和border都会撑开盒子,改变盒子的宽度高度

box-sizing:border-box padding和border都不会撑开盒子,不会改变盒子的宽度,盒子的内容会相应缩小。

2、盒子模型属性

(1)border

border:width style color

style属性

none 没有边框

solid 边框为实线

dashed 边框为虚线

dotted 边框为点线

double 边框为双实线

表格的细线边框合并:border-collapse:collapse

圆角边框(CSS3):border-radius:左上角 右上角 右下角 左下角

(2)padding

可以分开设置:padding-left padding-top padding-right padding-bottom

也可以放在一起设置:padding:10px 20px 30px 40px;

顺序为↑→↓←

如果设置1个值,表示四个方向是同一个值

如果设置两个值,表示上下 右左

如果设置三个值,表示上 右左 下

(3)margin

设置方法和padding相同,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放在一起设置。

行内元素只有左右外边距,没有上下外边距。在ie6等低版本中是没有内边距的。

外边距可以实现盒子居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必须是块级元素

2. 盒子必须指定宽度

然后设置左右外边距为auto,就可以实现水平居中

清除元素默认内外边距

padding: 0;

margin: 0;

外边距合并

场景一:

 使用margin定义块元素的垂直外边距时,可能会出现外边距的合并。当上下相邻的两个块元素相遇时,如果上面的元素有margin-bottom,下面的元素有margin-top,则他们之间的垂直间距不是margin-bottom和margin-top的和,而是取两者中的较大的值作为两个元素的边距,这种现象称为相邻块元素垂直外边距的合并。

解决方法:

避免!(如此羞涩的解决方案)

场景二:

 对于两个嵌套关系的块元素,如果父元素没有padding-top和border,则父元素的margin-top会与子元素的margin-top发生合并,合并后的外边距为两者中的较大者。

解决方法:

1. 为父元素设定1px的border或padding-top

2. 为父元素添加overflow:hidden

3、盒子阴影

box-shadow: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模糊距离 阴影尺寸 阴影颜色 内/外阴影

h-shadow 必选,水平阴影的位置,允许负值

v-shadow 必选,垂直阴影的位置,允许负值

blur 可选,模糊距离

spread 可选,阴影的尺寸(影子大小)

color 可选,阴影的颜色

inset 可选,将外部阴影改为内部阴影(外阴影为默认属性,不需要写,没有outset属性)

本文参考自https://www.jianshu.com/p/83cfe1a343fd。

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技能如下:

? 怎样用word做论文要求的三线表

? 三线表中辅助线的断开

? 表格或者图片自动编号

1. 先普及一下,论文中的三线表吧。

三线表以其形式简洁、功能分明、阅读方便而在科技论文中被推荐使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见图,注意:没有竖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栏目线为细线。当然,三线表并不一定只有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但无论加多少条辅助线,仍称做三线表。三线表的组成要素包括:表序、表题、项目栏、表体、表注。



普通三线表


有辅助线的三线表


2. 下面讲解一下三线表制作过程。

三线表的制作,各种搜索引擎都能搜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贴个图,大家自己看吧。



纠正一下,一般我们的论文要求上下线条粗细是1.5磅,中间的线条是0.75磅,与上图有所区别。注意一下哦。

给大家一个链接方便查看: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1709ad80bdf9ea4634c4f022.html

这个相对于其他的方法要规范很多。各种不同版本的Word方法基本类似。

3. 再来说一下论文中三线表中辅助线的中断办法

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常常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看出两个表的差别了吗?上表的辅助线是断开的,下表的辅助线不是断开的。论文要求的可是上一个图的形式哦。

我们在网上找了很多方法,但是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而且很多人也问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办法。最后自己摸索出一套好的方法,今天免费分享给大家。





最后结果就出来了:



还有一种方法:



然后




第二种方法可以参考这个网址: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f16e003e69f6a2591c10327.html?qq-pf-to=pcqq.c2c (复制到浏览器打开就可以)

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更倾向于第一种方法。(小编文中举例用的工具是Word 2016)

4. 接下来说一下论文中的图表自动编号(来自百度经验)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论文都需要插入图片、表格等,而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会经常在中间增加或者删除一些图片和表格,那么此时图片的编号也会跟着变动,如果手动去修改的话那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图表比较多的时候,不仅需要经常改动,而且改动量也很大。所以如果图表能够自动编号的话就会大大减少工作量。

要实现图表自动编号,可以使用word里面的题注功能。

插入题注功能有两个方式:

方式一:

选中需要插入题注的图片后,执行如下图1所示操作



图1

以上步骤是需要新建标签的执行步骤,用于第一次插入题注或者需要使用新的题注名称时,如果需要选择已经存在的题注直接插入,可执行如下图2所示步骤:



图2

在位置选项中,一般图片是选择:所选项目下方,如果是表格一般选择:所选项目上方。

方式二:

选中需要插入题注的图片后执行如下图3所示操作:



图3

弹出对话框如图4所示,并相应的选项内进行设置。



图4

重复方式一中的对话框中的步骤即可。

在了解题注的使用方法之后就可以使用题注功能来实现图表自动编号了。

首先,一般规定图表的编号规则如下:图+章节序号+图/表序号,如第二章的第五张图片的编号为:图2-5,那么在写论文过程中有多少章内容就建多少个标签,在插入题注的时候选择相应章所对应的表签,然后系统就会实现自动编码,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有增减图片时会发生编号变动,这时可以选择全文,然后按F9即可实现自动重新编号。

系统插入的题注的字体格式一般不符合论文要求,所以需要修改题注的样式设置,如图5所示:



图5

另外,如果需要使用之前已经创建的标签,在某一章当中插入图片,可以直接选择已经创建好的标签即可,如下图6所示:



图6

如果需要不同的编号显示数字等可以在编号选项框里进行设置,同时编号的显示格式可以设置是否包含章节号、是否显示标签等。如下图7、图8所示



图7


图8

以上是实现自动编号的方法,能够使用于图片、表格、公式等方面的自动编号设置,遇到类似的自动编号设置都可以进行套用。

5. 文章自动生成目录方法:

(1)设置标题样式

什么是标题样式,对于一个正规的文档,如果希望Word可以自动根据文档的内容来生成目录,就需要把所有的文档标题设置成标题样式。

? 首先我们要选中Word默认样式里的标题1。在开始→样式→标题1。(其他的级别选择方式以此类推)



? 默认的样式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那么就在标题1那里右键→修改,然后设置你需要的文字格式。




设置的标题是不含有自动编号的,如果你需要自动编号,可以设置将标题样式和自动编号进行关联,让所有设置的标题都可以自动进行编号。

? 设置方法:

选中需要关联的标题→开始→多级列表→选择列表库里面第一种列表→再次点击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多级列表的位置还记得吗?



点开定义新的多级列表之后弹出的窗口可以设置标题样式和自动编号关联。

在①处可以选择不同级别的数字;在②处可以设置这个编号的格式,这里支持中文;在③处可以选择编号的样式,1、2、3还是一、二、三还是A、B、C等等。



最后一步很重要,不要着急点确定,点左下角的更多。然后选择将级别链接到样式,然后在①处对1级编号链接到标题1,2级编号链接到标题2,以此类推。



(2)自动生成目录

设置好了标题样式,自动生成目录就会非常方便,点击菜单栏的引用→目录→自动目录,就可以生成了。



如果内容调整了,需要更新目录,只需要点击一下目录边上的更新按钮即可。



目录生成以后,我们需要让目录和正文真正的分隔开,这里如果用分页符就错啦,分页符只能换页,但是无法从本质上把目录和正文隔开,会对后面工作造成不便。所以我们要用分节符。

方法:

先将光标放在目录的最后,点击菜单栏页面布局→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



(3)设置页眉页脚

我们在需要打印并装订成册的文档里需要设置页眉页脚,还需要奇偶页对称的页码设置,我们一步步来。

先设置页眉页脚

? 方法:菜单栏插入→页眉/页脚→选择合适的奇数页页眉/页脚



? 选好之后,如果想要奇数页页眉和偶数页页眉不同,双击进入页眉/页脚,勾选奇偶页不同,然后再将文档下拉到偶数页,再编辑偶数页的页眉页脚。



接下来看设置页码

? 双击进入正文第一页的页眉/页脚,如果前面设置目录的时候插入了分节符,我们就要点击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



? 然后点击页码下拉条——设置页码格式,起始页码设置为1。




然后将正文之前的页码删掉即可。



小编一般是将正文标题自己建一个格式





最后根据需要调整目录字体、间距等格式即可。

新的 Photoshop 是有跟 Sketch 一样的输出切图功能的(Generator),用 2x 的 PSD 输出 3x 的切图也可以。而且 Photoshop 配合 Slicy 输出切图比 Sketch 3 快捷很多。

Sketch 相当棒,但目前(v3.1)还是有不少小问题,加上对中文支持不够好,在界面设计中还不能完全取代 Photoshop。

关于题目的问题,首先一份设计稿就不能适用于 iOS 各手机屏幕尺寸。以下是 Bjango 把目前各 iOS 手机屏幕还原为 1x 的对比图,可见在设计稿中四种屏幕尺寸宽高都不一样,不是简单地把 iPhone 5 界面缩放一下就变成 iPhone 6 的设计稿了。

如何支持多个尺寸屏幕,这个要分情况讨论。

对于常规界面我们可以偷个懒,只做 iPhone 5 屏幕尺寸的设计稿,请开发在其它屏幕上自适应,最终检查实机效果没问题就行。

苹果官网上屏幕对比页面里用到的都是常规界面:

对于一些定制的界面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屏幕重新适配,比如下面是个简单的 profile 页面示例,自动适配到大屏幕的效果挺糟糕的。

此时设计师应该手动为大屏幕重新调整设计,像下图一样。

在上图中可看出 iPhone 6 Plus 界面中部分切图尺寸比 3x 更大,要单独切图,所以不是说简单地给 iPhone 6 Plus 统一切 3x 图就 OK 的了。这时矢量切图在开发中优势很明显,只要把大屏幕中切图的尺寸告诉开发即可,无需针对非 3x 元素额外输出切图。

* 手机屏幕毕竟还是像素位图,像细线图标即使是矢量的在缩放后仍可能会出现虚化模糊的现象(类似 HTML 里的 icon font),理论上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用矢量切图。但是,iPhone 6 Plus 屏幕本身又是 downscale 的,导致原本 pixel perfect 的切图也会在缩放后发虚,完全没有 pixel perfect 而言,究竟是不是 iPhone 6 Plus 屏幕已经优化的看不出像素点了,要等看到实机才能确定。

切图方面用 Sketch 的话可以尽量试试 PDF 矢量切图(但要在实机上确认效果)。Photoshop 就只能输出位图了,上面提到定制界面里的一些切图得单独输出,其他常规的用 2x 的 PSD 输出 1-3x 切图即可。

做小放大

之前做 @2x 的时候很多设计师在争执做大缩小、还是做小放大的问题。原本在 @2x 的情况下只要保持数值都是双数就可以了,但现在 @3x 出现,要保持所有的数值都要能是 3 的倍数…乖乖地做小放大最安全。当然也可以大缩小,但几乎每一个组件都有4个数值:X、Y、Width、Height,还有字级。要保证这些数值都是3的 倍数,我真的觉得做 @1x 比较快。

做小放大好处多喔!

  1. 不用担心小图放大细节会糊掉。
  2. 图文件尺寸小,效能吃得少,计算机跑得顺。
  3. 标示尺寸 1:1 ,方便快速。
  4. 完全不用烦恼数学问题除不尽算错怎么办。

翻译版见微博:http://weibo.com

标示尺寸

你知道 RD 刻界面都是用 @1x 的数值吗?即使设计师给的标示尺寸是 @2x ,RD 还是得除以 2 才能动工。现在有 @3x 的尺寸。设计师普遍数学不好,你确定自己做大缩小设计出来所有的切图和标示尺寸都能被 3 整除吗?万一算错被 RD 退件来回修改的时间是谁要吞下去?

明知自己算数学有危险就不要拿自己弱项硬上了吧

补充:真的、数学不好不要硬上…(遮脸)

向量

向量的好处就是不管怎么放大缩小都能保持图档锐利,真需要像素图也有智能型对象这样的功能,做小放大绝对能保持页面锐利。除非你做图习惯不好到必需用更破烂的数学去补救,不然做小放大会遇到的意外远远少于做大缩小。

先求能做到正确无误,再来考虑创意美观。

就像写考卷一样,字再怎么漂亮答案填错还不是 0 分?团队合作不是写考卷,自己出包耍笨就算了,设计师背后还有 RD 要接手啊…

兵来将挡

某:「中午 RD 过来:iPhone 6 的适配你怎么看?」

我:「没问题,大家把官方出的 HIG 研读下,我们来好好讨论。」

(关掉还没放出完整文件的官网网页,结束这个回合。)

某:「他刚刚又跑来跟我说审核要兼容 6 的尺寸。」

我:「说自己对 iOS 8 非常不熟,请他们提供完整 Guideline 避免再被退。然后 4小时就去戳他一次请问有Guideline了吗?我在等着改版耶!」

(官方文件还在 Updated:2014-09-08 ,发表会前的事。)

某:「策划又过来问了,天真的想用 pad 的尺寸来压缩直接用到手机…」 我:「跟他说,如果规范出来不能这样搞,时程和人力成本的浪费是你自己要吞下去喔~~~」

某:「早上老板念叨了一句,6 的适配要考虑说了…」

某:「老大,你样机什么时候给我我什么时候弄。」

(GOOD JOB!)

以上是群里对话…愿贾伯斯在天之灵能保佑所有 UI 设计师(还有我的数学)。

Photoshop 支持用矢量(而且应该只用矢量)元素设计界面,只是无法输出矢量资源(可以通过脚本用 AI 输出 SVG,但相对不那么方便)。

原文地址:zhihu、akanelee.me

作者:@imneway、@Akane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