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赛过神仙之李白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赛过神仙之李白

事业单位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文学考点,其中作者与作品对应考查是较为经典的考法,所以各位同学在复习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即要知道作者、别称、作品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咱们今天学习一下李白这位伟大的唐代诗人。

一、李白

(一)生平事迹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他的诗雄奇飘逸,所描写的祖国山河,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他擅长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进诗句中,所以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能同时写好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二)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李白出游金陵时途经庐山时所作。李白对于庐山的描写运用了大量写作、修辞手法,大大提升了全诗的艺术造诣。诗中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又似云卷风清,体现出纯粹的自然美。

(三)历史评价

唐代诗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写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形容李白才华横溢,学才无限。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写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指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借着庾信、鲍照的作品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唐朝唐文宗李昂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写到:“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指出,五七言绝句李白、王昌龄最为擅长,在唐朝无人可比。杜甫就算功力深厚,诗句风韵也不可能完全捕捉到其中的真谛。

二、考查形式

文学常识中人物考查较为简单,但是容易混淆。一般属于常规型记忆性考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个作者的背景和作品,分类去记忆才会事半功倍。

三、例题展示

1. (单选)李白,字太白,号( ),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A. 易安居士

B. 青莲居士

C. 香山居士

D. 六一居士

解析: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易安居士是李清照;香山居士是白居易;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故本题答案选B。

2. (单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句诗是对( )的称赞?

A. 白居易

B. 李白

C. 庾信

D. 鲍照

解析:B。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写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指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借着庾信、鲍照的作品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故本题答案选B。

3. (多选)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写到:“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这句诗描写了哪些著名诗人?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王昌龄

解析:BCD。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写到:“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指出,五七言绝句李白、王昌龄最为擅长,在唐朝无人可比。杜甫就算功力深厚,诗句风韵也不可能完全捕捉到其中的真谛。故本题答案选BCD。

更多事业单位备考资料:http://chenzhou.offcn.com/html/2020/04/33440.html?jyx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经济不断跨越,广大婺商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用科技创新、用更低能耗、登上更大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8%,增速比营业收入增速高27.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8%,而综合能源消费持续下降,同比下降2.6%。新兴产业持续稳步增长。节能环保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1.0%、17.1%、9.3%和8.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11个月居全省首位。

窥一斑而知全豹,金华经济呈现出“高科技、低碳环保、大产业、小而强”等特点,朝着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不断迈进。

高精尖,托起金华民企的“创新脊梁”

新一代工业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颠覆现有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处在“量转质”关键跃升期的我市工业经济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转型蜕变。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主要科技经济指标中,我市有7项指标排名居全省前三,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从重点推进到全局铺开,从建章立制到成果突破,我市已经掀起了产业创新的浪潮,一批聚焦高精尖行业技术,彰显创新实力的企业和项目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引领金华制造脱颖而出。

▼数据传真:

今年1—9月我市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率、创新券发放数增幅两项指标居全省首位;三季度技术交易额增速、1—9月创新券使用数增速居全省第二;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技术交易额增速、技术交易额年度任务完成率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三。对标比拼五项指标中,有三项指标实现阶段性赶超目标,四项指标实现全省排名进位目标。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首批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28家,完成省任务的219%。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4家,1—9月累计认定1027家,任务完成率居全省首位。

点击该链接 阅读完整报道:

http://epaper.jhnews.com.cn/jrwb/jhwbpaper/pc/con/201911/15/content_163888.html

我市经济发展的“低字诀”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经历了高速发展,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峻挑战。市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市民福祉的民心工程,在治理污染、低碳节能、发展环保产业等方面精准发力,让浙中的天更蓝、水更美。

▼数据传真:

2017年以来,我市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250余家,关停拆除砖瓦窑83座;淘汰改造燃煤锅炉481台、煤气发生炉207台;淘汰老旧车16685辆,推广新能源汽车17028辆标准车。

2018年,金华成为全国首批12座“达到治理目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的地市。

2018年浙江省“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名单中,我市4家公司被评为“隐形冠军”,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点击该链接 阅读完整报道:

http://epaper.jhnews.com.cn/jrwb/jhwbpaper/pc/con/201911/15/content_163892.html

大市场大平台大机遇书写经济“大文章”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形容金华的气势。在新时代,我市利用大市场,抢抓大机遇,搭建大平台书写了新时代的大气势、大气象、大文章。

▼数据传真:

据市市场监管局统计,2018年,全市共有亿元以上市场91家,成交额3164.65亿元,同比增长3.12%。这其中,年成交额超百亿元的市场有5家。数据显示,每年有1万多外商常驻我市,入境外商超过55万人次,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义新欧”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通,2017年往返开行168列,2018年320列,今年预计开行至500列。

点击该链接 阅读完整报道:

http://epaper.jhnews.com.cn/jrwb/jhwbpaper/pc/con/201911/15/content_163896.html

“微小”到“裂变”蕴含怎样的金华能量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细胞”。当源源不断涌现的小微企业与一群善于创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小到强奇迹的创业者风云际会。金华的未来令人向往。

▼数据传真:

全市市场主体在册总量103万户,超过宁波、温州列全省第二。其中,企业总量31万户,居全省第三;个体总量72万户,列全省第二。截至9月底,金华今年新增市场主体达20万户。

全市已建成小微企业园112个,入驻企业5641家,在建拟建小微企业园155个。在已建成的小微企业园中,经省级认定的小微企业园累计102个,数量居全省第三。

点击该链接 阅读完整报道:

http://epaper.jhnews.com.cn/jrwb/jhwbpaper/pc/con/201911/15/content_163901.html

来源:金华晚报

文字:方令航、 赵如芳、戴伟文、陈浩洋

摄影:洪兵、李建林

制图:黄露

编辑:徐健勇

—— THEEND——

爆料、吐槽、分享,请在微信后台留言

爆料热线:0579-82374110

商务合作:0579-83186125


段历史被人记住了,有时倒不是因为哪个帝王。正如知道吴越,只是因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诗句;一样的,知道后蜀,是因为在这页发黄的史册深处有一位惊艳的“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那一段纷乱的历史,因她,而平添了另一种妩媚和风骨!

花蕊夫人姓徐。据《十国春秋·慧妃徐氏传》记载,她是蜀中青城人。因其色艺双绝,尤善诗词而得宠于后主孟昶。

她美,连花蕊都逊三分。

四川古来出美女,而后蜀主孟昶不惜以“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来称赞其美貌,赐号“花蕊夫人”。可想,她的容貌怎么一个“美”字了得!

大才子苏轼也曾写诗赞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种娇艳之姿,妩媚之态,再带着一点随意的慵懒,让人顿生爱怜之情却无亵渎之心,这是一种了无尘俗的美!

有美人如斯,夫生何求!

不但如此,她还才艺双绝,文坛也让她一席之位。

熟悉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自古才华和美貌很少统一于同一个女子。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李清照、谢道韫,面容只能称得上是平凡;而鱼玄机和薛涛,其文才和智慧却又远不及男儿。

但花蕊夫人是个例外。花蕊堪差拟花容,才艺比月照后庭。芙蓉花开铺锦绣,纤手玉笔笑风流。

《全唐诗》里收录了她的《宫词》一百五十多首,仅从这个数字,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位美女具有多高的才情。相传她到了汴京后,赵匡胤想验证她究竟有没有才气,询问后蜀国之事,命她即席作诗。她不假思索,立刻写成一首七绝《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军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自古陪伴在帝王身边的美貌女子,总免不了“红颜祸水”的注脚。当初孟昶宠爱花蕊夫人,不理朝政,不惜财力,在宫中开辟“牡丹苑”;不久花蕊夫人又喜欢芙蓉花,孟昶便让成都城内无论官民,家家都要种植芙蓉花,每当芙蓉盛开,沿城40里,都如铺了锦绣一般,成都也因此得名“芙蓉城”,又称“锦城”。两人花前月下,日夜盘桓。所以当蜀国灭亡,人们自然就把这笔帐记在了花蕊夫人身上,于是就有了赵匡胤询问后蜀国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花蕊夫人不卑不亢,在深沉的亡国之悲中给那些所谓的史学家、政治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十四万军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那种不战而降的悲愤之情在这个柔弱的女子体内波涛翻滚,但神态上她依然静若娇花!

这是一个才高气傲的女子!既没有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性和锋芒,也不是如杨玉环面对"红颜误国”这一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时,如花泥一般只剩下泪眼婆娑;花蕊夫人一首《述亡国诗》,连同她的人格魅力流传千古!

当时宋军攻克成都,后蜀国灭,花蕊夫人也随孟昶被俘送汴梁,北行至葭萌,夜宿驿站,花蕊夫人感怀国破家亡,在馆壁上题下了半阙《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大厦倾覆花易主,咽泪承欢夜听雨。

据史料记载,后蜀灭亡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不久便被杀害,赵匡胤见花蕊夫人美丽,收她做了自己的妃子,并对她宠爱有加。然而一个女子,特别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女子,在强大的帝王面前,她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和笑容,但是,她却能知道自己的心灵。她知道,她咽泪承欢的背后,是故国不堪回首,是一江春水东流。她想念她的国家,那个自由美丽的锦城;她想念她的孟昶,那个把她当花蕊一般捧在手心里的人,那个能够和她一起把酒言欢,吟诗填词的人。这个人,岂是一个粗俗的赵匡胤可比。他收了她的国家,他降了她的十四万将士,但他降不了她的心。

这就是一个女子的爱情,她就是这么爱着,与江山无关,与财富无关,甚至与风月无关!

她亲手画了一张孟昶的人物肖像挂在宫里,对着画像诉说她对他无尽的思念,却不料被人撞见,据说这个人还是赵匡胤,于是,她巧妙地回答说:这是我们蜀中的“宜子神”。赵匡胤一听那叫一个心花怒放,却不知被一个小女子所嘲讽着!但从那以后,“送子娘娘”便流传至今了!

终是,她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质来洁来还洁去,赵光义的箭镝,使一代才貌双绝的女子香消玉殒,然而,她那段传奇的人生,却透过厚厚的历史,依然彰显着她的娇艳而庄重,优雅而淡定!

(作者:亦僮)

?亦僮,河南省内乡县人,生于70年代,中学语文老师。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同步于昆明论坛,原文链接:http://bbs.5akm.com/thread-41460-1-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公众号:wenxuere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