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网站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炫酷的效果,比如一些导航栏用平行四边形的格式排版,一看到平行四边形,一般都会想到用图片做背景来实现,虽然图片方式可以实现,但是有时要改变某些效果时候不是很方便,比如想改变第二个导航的背景颜色,那样你就只能又要切多一张图片。所以今天主要来讲解用另一种方法即纯CSS样式来实现平行四边形。
效果图如下:
构建的html:
CSS样式:
首先用到了CSS的伪类元素添加一个长方形,然后通过transform:skew的属性来做扭曲变化45°,就可以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效果!当然,你可以随时调整skew()属性内的角度来变化自己的平行四边形方向!
一小节给大家分享了各种椭圆的实现方法,此时我们来说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实现方法。
基本变形属性transform有很多,接下来我们用到哪一个说哪一个。
我们一般用skew属性来对矩形进行斜向拉伸,变成平行四边形,但是如果直接对元素使用的话,它里面的内容也会跟着斜向变动。
嵌套元素方案
对容器内容再应用一次反向的skewX()变形,从而抵消容器的变形效果
来看一下html和css具体代码
伪元素方法
上面方法需要添加额外的HTML元素。这里提供一个不用添加额外的HTML元素的。
这种方法的思路是把所有的样式(背景、边框等)应用到伪元素上,然后对伪元素进行变形。
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给宿主元素设置position: relative,并给伪类元素设置position: absolute,且偏移量都为0,以便让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被拉伸至宿主元素的尺寸。
二是伪元素生成的方块是重叠在内容之上的,一旦设置背景,就会遮住内容,应该设置z-index: -1或者更小的数,宿主没有设置z-index默认为0;
想学习更多案例效果的小伙伴可以加我Q群:142991222,一起探索更多前端干货。
就这样一个平行四边形效果就实现了,后还会补充更多多边形效果,大家多多支持,多多鼓励!
于平行网页寻源,前面我们对其做了一些最基本的介绍,包括什么是平行网页、怎么去寻找平行网页。
我们知道,平行网页找到了,任务已经完成一半了,剩下的任务你只需要把分站间的内容互译页面找出来提交即可,看似简单,其实这一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平台要求3对互译页面,并且只要有一对不满足互译页面的要求,平台也不会采纳,我们前期做的工作都将功亏一篑。
也许你会说可以使用语言翻译工具,看下页面是否是互译的,在我看来,这也有些不太现实,做过平行网页寻源任务的同学知道,平行网页要求的语言有很多,比如西班牙语、俄语、越南语、葡萄牙语、法语、土耳其等语言,这么多语言如何去翻译,并且任务的数量是一定的,每个任务也有一定时间的限制,很显然,使用翻译工具不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是否有其他办法呢?
今天,我们就聊这个话题。找到平行网页后,如何快速找到分站间的内容互译页面?
其实,浏览器在打开网页后,我们是有办法查看到此网页的源代码的,例如:Apple 的主站https://www.apple.com/, 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打开,在页面上点击右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可以看到“查看网页源代码”一项。
点击会重新弹出一个页面,这个页面就是 https://www.apple.com/ 主站的源代码了。
仔细看下这个网页的源代码,不难发现,这些信息非常有助于我们去确定网页的内容是否是互译的。现在,以 Apple 的中国主站与西班牙主站为例,来介绍如何通过网页源码来初步定位页面内容是否是互译的。
Apple 中国分站的源码片段:
Apple 西班牙分站的源码片段:
对比这两个分站,红色方框的内容,我们会注意到有一个关键字 href, HTML 语法中较常见,其属性值可以是任何有效文档的相对或绝对的 URL,换句话说href 后面的值指向的是另一个站点,分别点击 href 后面的值 ”cn/mac”, ” es/mac”, 我们会看到重新弹出两个网页。
大致看下页面,尽管我们不懂西班牙语,但是从图片以及显示的内容看,这就是一对标准的互译页面。
同时,从 href 后面的值”cn/mac”, ” es/mac”, 也能够发现,cn, es 后面紧跟的 “mac”, 这个链接下面的内容大概率是跟 mac 内容强相关, 也能够初步判断这两个链接下面的内容是互译的。
所以,从上面的描述看, 快速找到分站间的内容互译页面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网页主站对应的分站;
(2) 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打开分站,查看分站的源代码;
(3) 搜索关键字 href, 找到其后面的属性值,并点击打开其对应的链接;
(4) 对打开的链接网页内容进行查看,确定是否是互译页面;
作者简介:一个专注于记录互联网兼职 任务的学生,公众号《做点事吧》,欢迎关注。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