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北京日报社硬核招聘(22个岗位含“长安街知事”)

北京日报社硬核招聘(22个岗位含“长安街知事”)

用直播记录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全程

↓↓↓



在大兴国际机场

飞飞飞

见证“凤凰展翅”

↓↓↓


他们

在全国两会、北京市两会

关注国计民生

↓↓↓


他们

行走京华大地

见证发展变迁

↓↓↓


他们

与亿万网友互动

创造一个个热搜

↓↓↓


他们是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怦然心动了吗

想不想加入他们

一起精彩

一起行


现在

机会来了!

北京日报社

招贤纳士

22个正式编制

就等你来!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是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正局级事业单位,是首都党报媒体集团,是北京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北京日报》创刊初期,毛泽东同志曾三次亲笔题写报头。

(点击图片了解题词故事)


近年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内容生产覆盖图文、视频、音频、直播等全媒体形态,传播力、影响力取得跨越式发展。

如今,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是名副其实的全媒体传媒集团。集团旗下有《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及北京日报APP、长安街知事、艺绽、官方微博微信、都视频、京直播等新媒体品牌及其他经营实体。


期待有才华、有梦想的你

在这个极具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的大舞台

用你的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发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详细招聘信息

↓↓↓


招聘对象及相关要求


1、全国普通高校统招统分的2020年应届毕业生,本科生须为北京生源,研究生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须符合北京市相关引进落户条件;


2、社会人员需具有北京市户口,具备岗位要求的相关工作能力和经验;


3、报考人员需符合相关回避制度的要求;


4、报考人员需身心健康。


招聘岗位及基本条件


采编部门


记者编辑 3人(经济新闻部、社会热线部、群工内参部各 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关心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热点,对新闻敏感,热爱新闻事业,有新闻理想;


3、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文、新闻、科技、国际关系(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等专业优先;


4、文字功底扎实,写作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5、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新媒体相关经验;


6、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论部


评论员 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关心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热点,对新闻敏感,热爱新闻事业,有新闻理想;


3、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文、新闻、法律、社会学等专业优先;


4、文字功底扎实,写作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对社会热点有独到见解;


5、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长安街知事编辑部


时政记者 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关心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热点,对新闻敏感,热爱新闻事业,有新闻理想;


3、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文、新闻、法律、社会学等专业优先;


4、文字功底扎实,写作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对社会热点有独到见解;


5、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新闻记者 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


2、出色的英语水平,可准确编译外媒新闻;


3、长期关注国际时事,有相关经验优先;


4、文笔好效率高,有较强分析能力;


5、新媒体产品策划思路丰富灵活,有创新精神;


6、责任心强,具备一定抗压能力,适应新媒体工作节奏。


微博编辑 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


2、熟悉社交媒体,了解微博传播规律,有微博大号运营经验优先;


3、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4、多元化思维,对品牌敏感,对内容敏感,对数据敏感;


5、亲和力强,能积极与粉丝互动交流。


微博微信编辑部


微博编辑 2人、微信编辑 2人,基本条件:


1、认同党报价值观、有新闻热情;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理科不限,法律、科技、财经等专业优先;


3、文字流畅,图片、视频处理软件使用熟练;


4、善于多线程工作,思维活跃,能深度思考,学习力强;


5、亲和力强,有表达欲,善于与粉丝交流互动;


6、有相关新媒体工作经验者优先。


视频直播编辑部


视频直播导播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制作等专业优先;


3、拥有直播后台操作相关技能,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4、具备摄影、灯光等实操技能;


5、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视频编导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影创作、广告设计、传媒、影视导演、编导专业等专业优先;


3、有新闻媒体从业经验,熟悉社会、民生、文娱等领域新闻;


4、熟练掌握PS等视觉传达设计软件、支持视频元素和美术效果加工;


5、熟练使用premiere、final cut pro等剪辑软件,了解视觉包装,能用AE制作特效;


6、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媒体视频摄影师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摄影、影视摄制、影视制作等专业优先;


3、熟练掌握佳能、索尼等主流摄影机器(5D系列、A7系列)的运用;


4、熟练掌握布灯、美术等技能。


视频剪辑2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新闻事业,认同党报价值观;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剪辑、影视、新闻等专业优先;


3、熟悉各类剪辑软件及剪辑风格;


4、有视频后期包装、美术加工、动画制作经验者优先。


技术部


JAVA开发工程师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


2、具有扎实的Java基础,优秀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能力,逻辑思维缜密,熟练使用IDEA、Maven、Git等主流开发工具;


3、熟练掌握Spring Boot,对框架原理、Spring Cloud有一定了解;


4、 熟练应用Web前端技术,如HTML、JS、Jquery、CSS等,熟悉Nginx;


5、熟悉Linux常用命令,能够熟练地在Linux上进行程序的部署、测试,能够对Linux进行基本的操作。


IOS开发工程师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


2、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熟悉IOS架构体系,熟悉Objective C、Swift语言特性;


4、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需求分析能力,有网络通讯、数据库、编码及软件性能优化等开发或操作经验者优先;


5、英语水平良好,具有一定的英文文档阅读能力。


Android开发工程师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


2、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熟悉Android平台UI设计,熟悉常用布局;包括各种控件、布局方式、动画和自定义控件的使用方法;


4、熟悉常用Android应用开发框架,并深入了解实现原理;


5、熟悉Android系统体系结构,熟练掌握多线程、同步异步、IO、网络以及数据库开发。


前端工程师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


2、熟悉html css JavaScript、Ajax等Web开发技术、HTML5/XHTML、CSS3等网页制作技术,能独立完成前端开发工作;


3、熟悉当前流行的 JavaScript 类库,熟悉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方法、熟悉Jquery、bootstrap等前端框架;


4、掌握VUE/Angular JS/React等开发框架,熟悉主流移动浏览器的技术特点,熟练掌握移动端H5开发;


5、掌握微信小程序开发流程和相关API以及兼容性处理;


6、了解PS,AI,flash等软件,完成UI交互,动画效果的实现。


UI设计工程师1人,基本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艺术设计、美术、动画、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有较强的美术功底;


2、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创造力,对界面视觉规范和用户交互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能够把控项目的整体UI形象;


3、两年以上UI设计工作经验,熟悉移动端UI产品设计,有线上项目案例,具备产品意识,主动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熟悉MAC操作系统,熟练使用Photoshop、Sketch、AE、AI等设计软件;


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协作精神,优秀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能与产品、开发人员进行高效的沟通与协作;


6、热爱移动互联网,有新闻类APP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编辑 1人,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党报党刊价值观;


2、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优先;


3、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信息采编写作能力,具备稿件策划、专题报道活动策划能力,具有采编岗位工作经历者优先;


4、心理素质好,沟通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


5、具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作运营经验者优先。


还等什么?

快来加入我们吧!

贝网7月5日,盈峰环境(000967)发公告称,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收到两个项目中标合作通知,项目一为垃圾转运设备采购项目(盘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合同总额预计4,548万;项目二为环卫服务项目(新宁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特许经营权出让服务),年化收入预计3,065万,合同总额预计为45,972万。

项目一:垃圾转运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名称:盘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项目编号:GZST-2020-CG-0029

招标单位:盘州市捷通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金额:合同总额预计4,548万元

项目内容:提供三立方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配套中转箱、固定式垃圾压缩站;所有设备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运输、现场开箱交货、指导安装、参加安装阶段的质量检查、现场试验、试运行、技术服务和验收等工作。

公司与招标单位盘州市捷通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项目二:环卫服务项目:

项目名称:新宁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特许经营权出让服务

项目编号:2021GC04XN0048

招标单位:新宁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项目年限:15年(含建设期1年)

项目金额:合同总额预计45,972万元,年化收入预计3,065万元。

项目内容:新宁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特许经营权出让服务第一期、第二期,新宁县城区内指定区域清扫保洁、垃圾收转运,垃圾中转站的运营、维修、维护;县城夫夷江河道清理服务等。

公司与招标单位新宁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不存在关联关系。

据了解,公司中标上述项目将增强公司环卫装备及环卫一体化服务业务的市场影响力,有利于巩固公司在环卫装备及环卫一体化服务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挖贝网资料显示,盈峰环境是以“智慧环卫”为核心的环卫服务投资及运营商,公司智慧环卫服务运用灵活的商业模式进行投资和运营,依托新能源装备、无人驾驶等智慧环卫装备,结合物联大数据技术和专用环卫分类设备强化分类全过程动态管控的智慧平台,为客户在城乡保洁消毒、生活垃圾分类、固废垃圾清扫运处、环卫人员管理、餐厨垃圾收运、渣土运输监管、渗滤液处理、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提供全新维度的全生命周期物联网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智慧平台运营服务。

来源链接:http://www.szse.cn/disclosure/listed/bulletinDetail/index.html?d25b9726-3a5f-4d79-bb83-d49808027280

本文源自挖贝网

|《中国科学报》记者 沈春蕾

编辑|贺涛

4月25日,紫光股份、同方股份、学大教育、启迪环境等7家“清华系”上市公司齐刷刷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4月18日,清华大学与四川省国资委、四川能投签订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之补充协议》,将其持有的清华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四川省国资委,实现校属企业的体制改革。

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整合旗下校办产业的枢纽,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一旦清华控股顺利无偿划转,或意味着清华大学名下再无校办企业,有利于聚焦教学科研主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划转尚需获得主管部门审批批复。

这些年来,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文件的要求,高校校企改革大多以无偿划转的形式稳步推进。当前全国高校校企改革进入倒计时,有望在2022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但改革成效还需要时间来认证。


校办企业浪潮


校办企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让高校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市场产品,政府鼓励高校创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甚至被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列为大学办学的重要评估指标。校办企业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一些成为同行业里的佼佼者。

1993年1月,以复旦大学为背景的复旦复华登陆上交所,掀起了校办企业上市的浪潮,如交大南洋、同济科技、工大高新等一批来自高校的校办企业相继上市。这些校办企业大多掌握先进技术,在股市上也被归类为高科技概念股,被寄予厚望。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头部高校为依托,一批明星校办企业陆续上市。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北大医药、紫光股份等,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随后,清华和北大旗下的校办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占据了全国校办企业的半壁江山。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涉39家上市公司,其中清华大学控股上市企业12家,北京大学控股上市企业4家,分列第一和第二。

《中国科学报》从清华大学官网查询到,2019年,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总收入1364.76亿元,营业利润79.99亿元,利润总额80.04亿元。所投资企业42家,其中控股企业22家。

校办企业在惊人的规模数字背后,也隐藏着严峻的问题。事企不分、监管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在部分校办企业中突出显现,有些知名校企也面临着负债率畸高、濒临破产重组的局面。

以方正集团为例,其前身是北京大学1986年注资成立的“北京理科新技术公司”,鼎盛期是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团的总负债高达30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3%,已经连续3年超过80%。其中有1900多亿元都是银行的有息贷款,1100多亿元是证券债务,而这些债务基本上都在2020~2022年到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于2021年8月17日发布公告称,无条件批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股权。

曾经如日中天的校办企业最终走下神坛。


清北改革试点


早在2001年,校企改革就拉开帷幕。

2001年10月,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教育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后,同年11月1日由国务院发布文件决定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起点,开始对高校校办企业进行改制。

国务院发文要求,相关机构理清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通过资本连接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高校在其校办企业中的进入以及退出方式,扩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径,明晰高校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撰文称,高校校办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一些校办企业也暴露出管理体制不科学、运营管理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产监管不到位等系列问题,并导致校办企业风险失控的局面不断显现,针对高校校办企业设置监管机制也提上日程。

2003年3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职能为监管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5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指导高校科技产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清产核资、关停并转,按时组建国有独资的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各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提供了依据,并明确要求各高校在2006年底前完成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

截至2009年底,68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组建了资产公司。清华大学启迪控股也在2012年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结构变为清华大学和非公经济股东共同持股。

此后,在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领导下,启迪控股聚焦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主业,剥离非相关业务,缩减总资产规模近800亿元,成为通过改革压缩资产规模的大型校办企业转型中的典范。


效果有待认证


校企改革在摸索中前行。2015年,中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文件指出方向,要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企业剥离。

2018年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高等学校所属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校办企业进入新一轮体制改革。

该指导意见提出,高校对所属企业按照清理关闭、脱钩剥离和保留管理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处置,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促使高校聚焦教学科研主业。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原则,校企改革拟分两步推进。

第一步,2018年起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步,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高校与所属企业的改革任务。

截至2021年6月,本轮中央高校校办企业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高校校办企业正在终结粗放式的发展。

此次7家“清华系”上市公司的无偿划转并非没有先兆。

2018年8月底,清华控股发布《关于产业改革事宜的提示性公告》称,清华大学正着手制定相关产业体制改革方案。2021年12月10日,清华大学就与四川能投签署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

《证券日报》的报道称,清华大学校企改革主要有三种方案:一是以公开挂牌或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的形式,减持大部分股份,以使自身失去控股权;二是清华控股曾试图为紫光集团引入其他投资者,以实现共同控股,最终失败,当前无进展;三是清华控股拟为启迪控股引入雄安新区管委会,使上市公司成为无主状态。

清华大学选择了第一种方案:无偿划转,并引起业界关注。

至于为什么选择无偿划转,《中国科学报》从相关知情人士获悉:“都是国资,划转就是左右手的事,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就行。”

在最近发生的高校改革案例中,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无偿划转给地方国资的方式明显增多。

公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山东大学将上市公司山大华特的实际控制权无偿划转给山东国资委下属企业。2019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将其持有的复旦复华1.28亿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74%)无偿划转给上海市奉贤区国资委下属企业奉投集团。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将享有所有权的全部资产无偿划转变更,变更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从校办企业到地方国资,无偿划转能否实现双赢?还有待进一步认证。

参考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1/293709.shtm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811641

https://www.maigoo.com/news/461979.html

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3/t20140320_515120639.shtml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16/83591.htm

http://www.founder.com/about/dev.htm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6M2S9P055258DU.html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1.08.13

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133/moe_1171/tnull_15653.html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04/20/content_14680514.html

http://static.stockstar.com/announcement/stock/2022-04-26/1213097457.PDF

http://disc.static.szse.cn/disc/disk03/finalpage/2022-04-26/449aafc0-6191-40f9-9e9c-aafa3498e0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