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在现代网页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HTML中,href属性在anchor标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跳转到其他页面或特定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href属性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一些高级技巧,帮助您提升网站用户体验。
HTML中,anchor标签用于创建超链接,其基本结构如下:
<a href="链接地址">链接文本</a>
其中,href属性指定了跳转的目标地址,而链接文本则是用户在页面上看到的可点击的文本。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是href属性中常见的两种取值类型。
外部链接指向不同域名的页面,而内部链接则是指向同一域名内的页面或部分。在创建链接时,确保使用正确的协议(如http://或https://)以避免链接无法正常跳转。
通过使用target属性,您可以控制超链接的打开方式。常见的取值有:
rel属性用于在超链接中添加关联信息,如:
为了提升网站的访问性和 SEO 排名,请确保链接文本清晰、描述性,避免使用过于短的单词(如 "点击这里")。此外,使用有意义的 URL 以便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您的网页内容。
通过CSS,您可以对超链接进行样式定义,使其与网站设计相一致。例如,更改链接的颜色、字体、下划线等。
掌握href属性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您可以创建更加易于导航且访问性较好的网站。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够为搜索引擎提供更多关于网页内容的信息,从而提高网站的 SEO 排名。
置字符编码
属性:http-equiv 值:Content-Type 内容:text/html;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设置有效期
设置网页的有效期之后, 过期网页将无法脱机浏览, 只有重新登录并连接该网页才可以再次浏览。
属性:http-equiv 值:expires 内容:Sun,1 Dec 2012 12:00:00 GMT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Sun,1 Dec 2012 12:00:00 GMT" />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php gmdate('D, d M Y H:i:s',time()+3600).' GMT'; ?>" />
设置禁止缓存
网页制作者希望随时都能查看到最新的网页内容,则可以设置禁止页面缓存
属性:http-equiv 值:cache-control 内容:no-cache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 />
设置自动刷新
设置页面自动刷新,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实时显示(秒)
属性:http-equiv 值:refresh 内容:5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 />
设置自动跳转
属性:http-equiv 值:refresh 内容:5;url=http://www.xxx.com/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URL=http://www.xxx.com/" />
设置网页关键词
属性:name 值:keywords 内容:油漆,涂料,涂料行业,汽车涂料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油漆,涂料,涂料行业,汽车涂料" />
设置搜索限制
属性:name 值:robots 内容:All
All 表示能搜索当前网页与其链接的网页,系统默认设置
Index 表示能搜素当前页面
Nofollow 表示不能搜素与当前网页链接的网页
Noindex 表示不能搜素当前网页
None 表示不能搜索当前网页与其链接的网页
<meta name="robots" content="All" />
设置网页说明
属性:name 值:description 内容:中国油漆网--您的油漆专家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中国油漆网--您的油漆专家" />
设置网页的作者
属性: name 值: author 内容: LAMP Brother UI Team
<meta name="author" content="LAMP Brother UI Team" />
设置网页的版权
属性: name 值: copyright 内容: 2012-2014 EDU.
<meta name="copyright" content="2012-2014 EDU." />
设置移动网站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html5;url=http://www.xxxxxx.com/mobile/">
<base> 标签
base 元素可规定页面中所有链接的基准 URL。
通常情况下,浏览器会从当前文档的 URL 中提取相应的元素来填写相对 URL 中的空白。
使用 <base> 标签可以改变这一点。浏览器随后将不再使用当前文档的 URL,而使用指定的基本 URL 来解析所有的相对 URL。
这其中包括 <a>、<img>、<link>、<form> 标签中的 URL。
<base href="文件路径" target="目标窗口"/>
必需的属性
href URL 规定页面中所有链接的基准 URL。
target _blank 在何处打开页面中所有的链接。可通过在每个链接中使用 target 属性来覆盖此属性。
_parent
_self
_top
_blank 在一个新的未命名的窗口载入文档
_self 在相同的框架或窗口中载入目标文档
_parent 把文档载入父窗口或包含了超链接引用的框架的框架集
_top 把文档载入包含该超链接的窗口,取代任何当前正在窗口中显示的框架
实例:
<base target="_blank"/>
可以将该页面的所有<a>链接的默认属性设置为_blank
<base href="http://www.xxxxxx.com" />
在网页出现的相对链接"test.html"将对应htp://www.xxxxxx.com/test.html的页面
<basefont face="" size="" color=""/>
face属性可以用于设置文字的名称,可以是宋体、隶书、楷体等;
size属性用于设置字号的大小(单位:字号),从 1 到 7 的数字,或h1-h6。浏览器默认值是 3。
color用于设置字体的颜色
近因为一些网页的需要,需要比较深入的使用了CSS 的「伪元素」( Pseudo Element ),发现原来不只是用用before或after 而已,可以玩的东西还真是不少,所以就来篇文章,把这些比较不常玩的用法归纳整理下,希望对你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伪元素」之所以称作「伪」,除了英文从「Pseudo」翻译过来之外,就是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网页里的元素,但行为与表现又和真正网页元素一样,也可以对其使用CSS 操控。
跟伪元素类似的还有「伪类」( Pseudo classes ),在W3C的定义里总共有五个伪元素(其他仍在测试阶段),分别是::before、::after、::first-line、::first-letter和::selection,为了和伪类区分,伪元素使用两个冒号「::」开头,而伪类使用一个冒号「:」开头(像是:hover、:target...等)。
虽然现在的浏览器就算写一个冒号也可以正常运作,不过为了方便区分,用两个冒号还是比较好的,而且不论浏览器是什么,::selection必须是两个冒号才能正常运作。
参考:MDN Pseudo-elements、伪类child和of-type
::before、::after大概是最常使用的伪元素,两者都是以display:inline-block的属性存在,::before是在原本的元素「之前」加入内容,::after则是在原本的元素「之后」加入内容,同时伪元素也会「继承」原本元素的属性,如果原本文字是黑色,伪元素的文字也会是黑色。
举例来说,下面这段程式码,有一个div 内容是「大家好,我是div」,使用::before、::after 之后,会在原本div 的前后各添加一段文字,并且让这两段文字都呈现红色。
div::before{ content:"我是 before"; color:red; } div::after{ content:"我是 after"; color:red; }
上述的内容乍看之下很容易理解,比较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具备content的属性,就算是只有content:"";都可以,因为没有content的伪元素是不会出现在画面上的,然而content是个很特别的属性,它可以使用attr直接获取内容元素的属性值( attribute ),举例来说,在HTML里有一个超连结,点击后会弹出新视窗并连结至Google:
<a href="https://www.google.com" target="_blank">google</a>
使用下列的程式码用法,将会把超连结的href 内容与target 内容,透过伪元素一前一后的显示出来。
a::before{ content: attr(href); color:red; } a::after{ content: attr(target); color:green; }
此外content内容是可以「相加」的,不过用法不像JavaScript使用+号来相连,而是直接用一个空白键就可以不断的累加下去,以下面的程式码来说,可以在刚刚撷取的超连结文字后方和target属性前方,加入标点符号。
a::before{ content: "( " attr(href) " ) < "; color:red; } a::after{ content: " > ( " attr(target) " ) "; color:green; }
content 甚至可以使用url 放入图片的功能,下列的程式码会呈现出三张图片。
div::before{ content:url(图片网址) url(图片网址) url(图片网址); }
通过调整border的属性,我们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的三角形,再结合伪元素before,after,content可以绘制多种多边形,笔者在这篇文章有过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只用1个div,你能用CSS绘制:正3、4、5、6、7、8边形吗?
在CSS里有个不常用的属性就是quotes,这是做为定义「括号格式」的属性,也就是如果在一段文字被包住,这段文字的前后就会出现自定义的标签替换(可以是括号、特殊符合、文字等),而且quotes支持多层嵌套,也就是你可以一层层的写下去,以下面这段HTML文字举例:
最外层<q>第一层<q>第二层</q><q>第二层<q>第三层</q></q></q>
quotes 的属性如果只写一层,就会看到只出现一种括号,前后括号使用空白分隔,两组为一个单位,前后可以不同符号。
q{ quotes: ' < ' ' > '; }
如果写了三层,就会看到出现三种括号,也会把文字当作括号使用。
q{ quotes: ' < ' ' > ' ' ya ' ' ya ' ' ( ' ' ) ' ; }
(请注意开合标签的就近分配原则)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应用在content里面,而且通过伪元素::before和::after处于前后的预设位置,甚至不用就实现前后括号的效果,以下面这段HTML文字举例,把刚刚的q全部换成span:
最外层<span>第一层<span>第二层</span><span>第二层<span>第三层</span></span></span>
CSS的部分比较特别,在伪元素content里使用了open-quote (启始括号)和close-quote (结束括号)这两个有趣的值,换句话说open-quote对应到,close-quote对应到,此外也由于括号是在伪元素内,就可以指定不同的颜色或样式了。
span{ quotes: ' < ' ' > ' ' ya ' ' ya ' ' ( ' ' ) ' ; } span::before{ content:open-quote; color:red; } span::after{ content:close-quote; color:#aaa; }
文章来源:https://www.oxxostudio.tw/articles/201706/pseudo-element-1.html
原文作者:oxxostudio
由于网页为繁体内容,术语描述和标点话术的差异的问题,笔者在保证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并且内容页进行了验证确认无误,欢迎大家指正。
虽然说伪元素很好用,但伪元素的内容实际上不存在网页里( 如果打开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是看不到内容的),所以如果在里头塞了太多的重要的内容,反而会影响到SEO 的成效,因此对于使用伪元素的定位,还是当作「辅助」性质会比较恰当。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