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靠近地球会发生什么?
星空科普者号。
我们都知道月球是围绕地球公转的,那么假设一下月球突然离开原来的轨道向地球慢慢靠近会怎么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将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你想象中的是不是这个画面?接下来一起来看下地球上到底会发生什么。
首先你会发现到月亮比之前大了很多,潮汐也会变得比平时更强烈,海平面也会随之上升。沉睡了300多年的富士山突然开始喷发了,动物们开始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地面上的东西可能会受到月球引力而悬浮起来的。
但是你可能无法感受到这种月球贴着你的头顶飞行的场景了,因为当月球距离地球达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会被地球强大的引力撕得粉碎,然后这些碎片会被地球的引力拉入大气层落到地面上。地球的磁场可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失去了磁场的保护也就无法抵御太阳风,大气会慢慢被太阳风吹走,直到变得非常稀薄或者消失。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倾斜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会在这次灾难中消失,地球将会重新回到冰河时代,最终地球会向几十亿年前的火星一样失去碳基生物,必须得水资源,变成一片荒芜最终慢慢死去。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欢迎评论区讨论。
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最近,学院君看了一集纪录片,不夸张地说,每一秒都美得不像话!随手截一些剧照,简单感受一下:
这部“神作”,就是BBC本年度的最引人注目的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2》。前几天,第一集才正式开播,豆瓣上的评分就迅速攀升至9.9:
去年,学院君给大家推荐过《地球脉动2》,当时我们说:如果今年只看一部纪录片,那必须是它!今天,我们也要说——如果今年只打算陪孩子看一部纪录片的话,那必须是《蓝色星球2》。
这两部纪录片,都在第一集播出后就斩获了9.9分,不一样的是,《地球脉动2》以潮起潮落、日升月落和四季更迭展现陆地上的动物,而《蓝色星球2》则以海洋为主体,利用最新科技潜入海底探险,记录那些潜伏在蓝色世界里的生物们如何精彩地活着……
接下来,学院君就为您揭开“蓝色星球”的神秘面纱。
不计成本地呈现大自然的奇幻
纪录片是拓宽孩子眼界的武器
BBC出品的纪录片向来是“良心之作”,是家长的好朋友。因为它不仅帮助孩子开拓眼界,而且特别“涨知识”:
在《蓝色星球2》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还知道了它们的“生存秘诀”:
一条猪齿鱼,知道怎么翻开珊瑚堆、吹开细沙,四处寻找蛤蜊,然后叼起蛤蜊,狠狠地被甩向珊瑚礁的特定位置……直到被蛤蜊外壳破碎。
在红海,宽吻海豚会用身体摩擦特定的珊瑚,珊瑚有某种抗炎的特性让海豚感到舒服,然后,一只小海豚跟着父母也学会了“珊瑚按摩”:
……
如此珍贵的画面,可不是舒服地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做到的。制作团队足足进行了 125 次、60000多个小时的海底探险、拜访了 39 个国家,足迹遍布五大洋的所有海域,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 1000 米深的海底。
潜入如此深的海底,不危险吗?当然危险,但是值得。
有一次,摄制团队把潜水艇开到了南极,水温达到零下1.8度,在450米的水下,潜水艇开始漏水……制片人奥拉·多尔蒂开玩笑道:“如果把这个故事讲完,你就不敢和我去潜水了……”
就连《地球脉动2》执行制片人冈顿都说:“聚焦海洋题材的《蓝色星球 2》是拍摄陆地难度的五倍。”
很多镜头,需要摄制组花费数周,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各种身体上的不适,才能拿下,但在正片中可能只出现几十秒,介绍也是寥寥数句。
据说,在拍摄浪人鲹时,导演组几乎是一头雾水,仅仅是听了当地渔夫的几句描述,就大胆尝试了。他们“任性”地带着800公斤的拍摄装置,来到印度洋中西部地一个偏远环礁拍摄。
在海滩潜伏了几个星期,终于拍到了捕食海鸟的珍贵一幕:
为了拍摄虎鲸跃过巨浪,摄影师们长时间站在摇摇曳曳的小船上:
为了展现海象宝宝们的生存处境,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水里:
摄像设备也是一流——用拖曳摄像机拍摄鱼儿如何激烈争斗,把吸盘摄像机放在座头鲸的身上,让观众获得以不一样的视角“傲视海洋”:
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的探测摄像头,能够深入珊瑚礁的各个角落和缝隙:
令人敬佩的,还有这位还有91岁的“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可爱的 David Attenborough老爷爷,本纪录片的主持人。头发和胡子都花白了,还坚持拍纪录片,不把攀山涉水、历经冒险当回事……
(David Attenborough)
不计一切代价,都只为了讲好关于海洋的故事。从片中看到的,是艰苦危险的客观条件,但摄制团队表现出来的,却是“乐在其中”。这份精神,不仅是对事业的执着,更源自人类最原始的那股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怪不得,孩子们都这么喜欢BBC。
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
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
当然,仅仅是不遗余力地因为呈现美丽,还不足以造就BBC的伟大。可贵的是,它们总是能勇敢地揭开脆弱。比如以下几部作品,均为BBC出品的经典海洋纪录片,豆瓣评分清一色8.5以上,不仅可看性很强,还有很强大的精神内核:
1、《老爵爷的大堡礁之旅》
Great Barrier Reef with David Attenborough
豆瓣评分:9.2
1981年,大堡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60年后,David Attenborough再次到访,利用最新科技的深水潜球探索前人未至的神秘深度。潜艇在幽暗海底和奇妙景观紧密接触,宛如卡梅隆的科幻电影——更重要的是,影片揭示了珊瑚日益严峻的生存处境。
观看地址:https://v.qq.com/x/page/x0525h1gqez.html
2、《向深海出发》
Oceans
豆瓣评分:8.9
在本片中,科学工作者对地球上的7大地区海洋的近1000多处海底深处进行了此前没有进行过的探索,记录下了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最新发现。整个探险科考耗时一年,总共经历了8次大大小小的远征探险。
观看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kl299k.html
3、《南太平洋》
South Pacific
豆瓣评分:9.7
展现了南太平洋的的整个生态系统,从自然地理到人类社会,摄制团队同样非常走心——为了拍咸水食人鳄鱼在荒无人烟的湖边潜伏、在水上水下费尽心机拍摄虎鲨扑向有正在学飞的小信天翁、在火山溶洞里拍小企鹅英勇抵御螃蟹、跳进渔网拍摄150吨的金枪鱼在渔网中垂死挣扎……
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ecbt4fi138suw09.html
4、《海洋奥德赛》
Ocean Odyssey
豆瓣评分:9.0
纪录片追踪一只八十岁且四十五吨重的雄性抹香鲸一生的旅程,一窥大西洋与大西洋的壮丽深海景观。途中还能看见不少奇妙壮观:从失落古城的高塔螺旋,到巨大的海底峡谷以及广袤平地上冒着黑烟的烟囱……
观看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674815/
5、《深蓝》
Deep Blue
豆瓣评分:9.1
由《蓝色星球》系列纪录片原班人马拍摄,潜到海洋5000米深处,用清晰绝美的镜头呈现了世界各地大约200个不同地方的海洋生命,围绕一只名叫深蓝的抹香鲸展开了深海的故事。
观看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776845/
……
BBC的经典,不计其数,它们重新阐释了纪录片的真正价值,不仅要带孩子“观世界”,更要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就拿本文的主角——《蓝色星球2》而言,在第一集,主持人就告诉我们:
在我的脚下,便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生灵在游弋。技术的革命性更新,我们得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并拍摄到一些十多年前无法拍摄到的动物行为,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如今海洋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蓝色星球2》。
地球的表面积,有70%都是海洋,而人类即使飞到了太空之外,却鲜少对这片深邃而危险的地方多加留意。于是,《蓝色星球2》就通过真实的故事,娓娓道来海洋的危机: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北极的海象被北极熊驱赶到海里,在海中,成块的海冰越来越少——海象妈妈不得不抱着海象宝宝到处寻找可以落脚的海冰,到处碰壁:
2016年,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海水温度升高,珊瑚出现白化现象,从而导致死亡,而摄制组也曾经在蜥蜴岛亲眼见证了珊瑚的大量死亡,遗憾的是,根本无能为力。
……
这大概就是《蓝色星球2》和BBC真正打动人心的原因吧。好的纪录片,不仅有美丽的外壳,更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开阔视野、思维升级之余,也给孩子带来一些思考:我们对自然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感谢《蓝色星球2》,让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那么多可爱的海洋生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精彩地、努力地活着。更知道,人类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步伐保持一致,才能走得更远。
附《蓝色星球2》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t6udtxyvbhbbxv2/z0024xgmy6h.html?ptag=baidu.aladdin.doco
科幻画报》杂志社2021年12月13日举办“我眼中的元宇宙”征文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第三期入围作品共33篇。网友可登录“科幻网”官方网站(www.khhbw.com.cn/channel/44-64.html),或关注“科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读入围作品,后续入选作品也将持续更新上线,敬请关注!
活动时间至2022年10月13日止,欢迎关注元宇宙,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校学生及各类科幻、科技、科普爱好者积极投稿。
附:“我眼中的元宇宙”征文活动第三期入选作品目录(排序不分先后)
《末日危机:元宇宙》 曾婉珍
《宇宙》 冬夏翼荷春
《腾讯拟收购黑鲨,和元宇宙有关?》 漠上风
《元宇宙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生活,值得在其中消费吗?》 黎星
《进入元宇宙的不只有人类,奶牛也开始体验元宇宙》 月溪三岁半
《元宇宙在未来或将成为人类星球之间的中转站》 烛梦
《在元宇宙中的一天》 月溪三岁半
《在元宇宙中传扬戏曲文化》 笙歌已沫
《元宇宙中会有自己的虚拟分身吗?》 琉璃盏
《元宇宙会为传统娱乐行业注入活力吗?》 苜蓿草
《元宇宙中超越想象的出行导航方式》 鸣鸟不飞
《元宇宙实现“穿越”的概率有多大》 兔子不吃萝卜
《元宇宙+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苜蓿草
《元宇宙中的定制化教育》 谈宇
《元宇宙与“艾泽拉斯”》 子书
《虚拟人层出不穷,会抢占就业岗位吗?》 漠上风
《元宇宙如此“上头”,未来人们能分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吗?》 芝世
《元宇宙食物,能吃吗?》 DuMono
《源》 许晨
《Meta打造机械仿生眼,能代替人眼吗?》 宋里白
《元宇宙发展的四大阶段》 猫不吃鱼
《第一个元宇宙——伊甸》 绿灯侠
《在元宇宙中“穿越”到游戏世界》 芝世
《元宇宙中数字藏品有收藏价值吗?》 希良梨
《进入元宇宙,来一场古代深度游》 踏云而上
《元宇宙里的通货膨胀》 八百万种死法
《看病挂号排队难?元宇宙医疗或解决这些烦恼》 星弦
《未来可通过进入元宇宙提高脑部精神力》 烛梦
《元宇宙让知识共享,让教育更公平》 薄一冰
《“元宇宙夜店”里蹦迪,你会来吗?》 月溪三岁半
《元宇宙天气自由调控,下雨下雪任你变化》 芝世
《元宇宙中的“警察”》 烛梦
《要元宇宙还是宇宙,这是一个问题》不会游泳的鱼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