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JavaScript浏览器端数据存储方案之Web S

JavaScript浏览器端数据存储方案之Web Storage篇

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把信息存储在本地的情况,比如权限验证的token、用户信息、埋点计数、客户配置的皮肤信息或语言种类等,我们可以暂存一下避免浏览器不必要的请求和客户多余操作,给客户使用带来方便。

上一篇讲了JavaScript浏览器端数据存储方案之Cookie篇,这篇文章主要介绍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

HTML5中 Web Storage 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使用 Cookie 作为本地存储的不足。Cookie 存储的数据量非常小,而且数据会自动携带到请求头里,但服务器端可能并不关心这些数据,所以会造成带宽的浪费。

Web Storage 提供了两个存储对象: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sessionStorage 存储的数据仅在本次会话有用,会话结束后会自动失效,而且数据仅在当前窗口有效,同一源下新窗口也访问不到其他窗口基于sessionStorage 存储的数据。也是由于这些特性,导致 sessionStorage 的使用场景会比较少。

localStorage 可以永久存储,而且同源下数据多窗口也能共享。看起来很美好,但 localStorage 也有短板,绝大多数浏览器有 5M 的大小限制。但是这不足以成为大家使用 localStorage 的障碍,要知道 Cookie 只有 4K 的大小,多了一千多倍

localStorage 的基本使用

localStorage.setItem("b","isaac");//设置b为"isaac"
var b=localStorage.getItem("b");//获取b的值,为"isaac"
var a=localStorage.key(0); // 获取第0个数据项的键名,此处即为“b”
localStorage.removeItem("b");//清除c的值
localStorage.clear();//清除当前域名下的所有localstorage数据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段我们在VUE项目中封装使用的localStorage,大家可以借鉴实现的思路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下。在 setItem 时,可能会达到大小限制,最好加上错误捕捉

另外在存储容量快满时,会造成 getItem 性能急剧下降。我们下面看看 localStorage 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用法

缓存静态文件

你不禁要问,HTTP 协议不是本来就支持缓存文件吗,为什么还要使用 localStorage 来缓存?为了可编程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HTTP 协议的缓存,可以由用户浏览器清除或禁用缓存,也可以由 Web 服务器设置过期时间或不缓存。对于前端工程师,这更像是一个黑盒,想要决定文件是访问缓存还是访问远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使用 localStorage 控制文件缓存的方式有两种:

  1. 使用 Loader 加载静态文件
  2. 借助服务器端将静态文件 inline 化

这两种方式一般都会提前做好缓存过期策略,通常是使用版本号来控制,下面还会细讲。否则文件新版上线,用户客户端还是旧版,这就麻烦大了,而且这类问题,还不好调试不好重现。

使用 Loader 加载静态文件

由于请求都是动态发出的,所以可以对请求拦截处理。大致流程如下:

  1. 查看请求的文件 url 是否有缓存到 localStorage
  2. 如果没有,到第 2 大步
  3. 如果有,判断文件是否过期或版本号是否匹配
  4. 过期或不匹配,到第 2 大步
  5. 文件内容有效,到第 4 大步
  6. 请求远程文件
  7. 缓存最新文件内容
  8. 执行文件内容

这个方式有个开源库:basket.js(可以在github上访问)

借助服务器端将静态文件 inline 化

这个方式比上面那种更进一步,在第一次响应时把需要放入 localStorage 的文件都内联进 html 中,后面每次响应只要文件版本没有变化,都是渲染一段从 localStorage 加载该文件的代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减少请求次数,即使是第一次。

版本号不匹配(版本号可记在 Cookie 中,第一次访问没有版本号),服务端响应内容:

<script> 
function script2ls(id) { 
 var 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if (script) {
 localStorage[id]=script.innerHTML;
 }
}
</script>
<script id="jquery.js">...jquery source code...</script> 
<script>script2ls('jquery.js')</script> 

版本号匹配,服务端响应内容:

<script> 
function ls2script(id) { 
 var script=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text=localStorage[id];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
</script>
<script>ls2script('jquery.js')</script> 

不过使用 localStorage 缓存文件会有 XSS 的风险,而且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永久的

同源窗口通信

你可能不禁又要问,不是有 postMessage 吗?没错 postMessage 确实可以用于窗口或 iframe 间通信,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拿到打开新窗或 iframe 的句柄对象:

var popup=window.open(...popup details...); 
popup.postMessage("hello there!", "http://example.com"); 

这样在新窗中再打开新窗,似乎就不好传递消息了。

你可能还想问,为什么要在窗口间通信?好问题,没有应用场景的技术都是耍流氓。像多窗口共用的一些组件,而且对数据实时同步都有较高要求的都会是这个技术的应用场景。比如通知中心上面的未读数量,两个窗口,A 窗口更新为 8,切到 B 窗口还是 9,这就造成了体验不一致,这个例子可能还觉得无关痛痒;再比如购物车,两个产品窗口,A 窗口添加到购物车,切到 B 窗口添加到购物车,发现没有 A 添加的产品,这样就比较严重了。这当然也可以通过每个窗口都与后台建立连接来更新,但用户如果开十几个窗口就开销大了。

有了同源窗口通信,我们就可以只有一个窗口与后台建立连接,收到更新后,广播给其他窗口就可以。说了这么多,实现原理是怎样的呢?

其实原理也简单,每次 localStorage 中有任何变动都会触发一个 storage 事件,所有窗口都监听这个事件,一旦有窗口更新 localStorage,其他窗口都会收到通知,根据事件中的 key 把不关心的变动过滤掉。原理是很简单,但是要实现一套完整的广播机制还是有些复杂,你需要:

  • 管理好每个窗口的唯一 ID
  • 防止消息重复
  • 防止消息发给不关心的窗口
  • 窗口心跳 keep alive
  • 主窗口选举
  • ...

不用担心,已经有了不错的开源实现:diy/intercom.js、tejacques/crosstab

作为前端 DB 的存储介质

你可能不满足于用键值对保存数据,你还想保存更复杂的数据结构。

灵活存取 json 格式的数据:typicode/lowdb

通过 sql 对数据 CURD 操作:agershun/alasql

表单自动持久化

在填写表单时,遇到浏览器奔溃或者误操作导致填写内容丢失,此刻用户的内心也应该是奔溃的。误操作还可以加一个 beforeunload 事件,在关闭浏览器或跳出当前页前提醒一下用户。那浏览器崩溃呢,将数据变更实时保存到后台,这样似乎开销很大,实时保存到 localStorage 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真巧,也有一个开源实现:simsalabim/sisyphus

ebStorage的目的是克服由cookie所带来的一些限制,当数据需要被严格控制在客户端时,不需要持续的将数据发回服务器。

WebStorage两个主要目标:

(1)提供一种在cookie之外存储会话数据的路径。

(2)提供一种存储大量可以跨会话存在的数据的机制。

web存储更加安全与快速,这些数据还不会保存到服务器,还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而不影响网站性能。

web 存储类型

  1. localStorage - 用于长久保存数据,没有有效期,直到手动清除。
  2. sessionStorage - 临时保存当前窗口的数据,窗口关闭之后自动清除。

不管是 localStorage 还是 sessionStorage 使用方法都是一样的语法,对常见操作语法进行示范。以下就以localStorage为例:

常见操作语法:

  • 保存数据:

localStorage.key=value

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

  • 获取数据

localStorage.key

localStorage.getItem(key)

  • 删除单个数据: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delete localStorage.key

  • 删除全部:localStorage.clear()
  • 获取某个索引的键值:localStorage.key(index)

数据都是以键值对形式存在的,操作的时候与json有点类似。

web存储数据应用

应用1:取出本地存储的所有数据,以localStorage为例。

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是两个对象,类似json。可遍历取出数据,如:

localStorage.user="倩倩"
localStorage.age="18"
localStorage.job="打杂"
console.log(localStorage)// {job: "打杂", age: "18", user: "倩倩", length: 3}
for(key in localStorage){
 console.log(`${key}--${localStorage[key]}`)
}

运行程序之后,结果如图:


我们发现遍历的时候把localStorage的属性和方法全部打印出来了,而我们需要的只是我们存储的三个数据,其余的都不要,此时我们换个方法。

localStorage.user="倩倩"
localStorage.age="18"
localStorage.job="打杂"
console.log(localStorage)// {job: "打杂", age: "18", user: "倩倩", length: 3}
for(let i=0;i<localStorage.length;i++){
 let key=localStorage.key(i)
 console.log(`${key}:${localStorage[key]}`)
}

此时运行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了!

记住用户登录信息、存草稿、存邮件等经常会使用 localStorage,我们介绍下几种存储方式的区别,可以更好地根据需求选择存储方式。

几种存储方式区别

cookies 和 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区别如图:

上述看三者存储大小有很大差异,存储内容上也不同,cookie只能保存字符串类型,但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能够支持任何类型的对象存储。如果保存复杂json数据时,可以转成字符串保存,取出时通过JSON.parse()转成json格式。

安全性方面,web 存储不会发送到服务器端,不用担心被截获,所以相对cookie安全些。

实例:网页中写信,自动保存草稿,网页关闭重新打开之后数据依旧存在。

<textarea name="" id="email" cols="30" rows="10" oninput="save()"></textarea>
<script>
 function save(){
  var x=document.getElementById("email")
  localStorage.setItem('email',x.value)
 }
 window.onload=function(){
  var x=document.getElementById("email")
  x.value=localStorage.getItem("email")
 }
</script>

注意:如果你是直接使用浏览器打开html文件,此时发现并不会存储,需要声明下存储是针对域的,所以我们需要放到服务内,服务内访问才可以进行缓存。

需要的同学自己去下载个nginx。

TML本地存储有cookies、 localStorage 、sessionStorage、Web SQL、IndexedDB。

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 cookies: 在HTML5标准前本地储存的主要方式,优点是兼容性好,请求头自带cookie方便,缺点是大小只有4k,自动请求头加入cookie浪费流量,每个domain限制20个cookie,使用起来麻烦需要自行封装
  2. localStorage:HTML5加入的以键值对(Key-Value)为标准的方式,优点是操作方便,永久性储存(除非手动删除),大小为5M,兼容IE8+
  3. 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基本类似,区别是sessionStorage当页面关闭后会被清理,而且与cookie、localStorage不同,他不能在所有同源窗口中共享,是会话级别的储存方式
  4. Web SQL:2010年被W3C废弃的本地数据库数据存储方案,但是主流浏览器(火狐除外)都已经有了相关的实现,web sql类似于SQLite,是真正意义上的关系型数据库,用sql进行操作,当我们用JavaScript时要进行转换,较为繁琐。
  5. IndexedDB: 是被正式纳入HTML5标准的数据库储存方案,它是NoSQL数据库,用键值对进行储存,可以进行快速读取操作,非常适合web场景,同时用JavaScript进行操作会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