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烂牌翻盘:一个外贸跟单员如何逆袭为产品经理?

烂牌翻盘:一个外贸跟单员如何逆袭为产品经理?

文作者分享了其一次次转变自己的求职方向,不断地优化自身,提高自我价值,成功地从一个外贸跟单员逆袭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的故事。

最重要的产品就是你自己,请把自己当作产品来打造!

终于要开始写一下文章了。

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想开始写一下文章,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或者是不足吧。但一直都没有动手,要说原因的话,可能是因为懒吧(不是可能,就是)。也因为觉得自己一个初级的产品经理,知识储备也不够,好像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

直到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观点:

“打造你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让市场的认可,回归到你得个人价值,而不是你待过的企业、参与过的项目的名声。所以,把自己打造成产品的终极目标,是个人的产品化、IP化、品牌化。”

企业招聘是看中求职者的能力,而求职者的能力可以通过面试,以及以前所在的公司所参与的项目来体现。

但假如我们个人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还需要通过公司项目等东西来背书吗?

我觉得不需要了,所以,我非常赞同上面提到的观点。

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够将个人产品化、IP化、品牌化呢?

种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以,那篇文章也给了我们建议——那就是从现在开始积极的进行输出。

一方面,输出可以促使自己能够更有质量的输入,对自己学到的东西能够进行沉淀内化;另一方面,输出尤其是图文形式的输出,如果内容足够好,具备长期传播的价值,能够逐步的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对于打造个人品牌、向上管理和企业招聘,是非常有利和性价比的。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电脑(手机),打开记事本,切换输入法,然后把自己所思所想通过键盘呈现出来。

人人有功练!这就是我决定开始真正写作的原因。

但一开始也不知道要分享什么内容,索性就讲讲自己到现在为止的职业之路吧——我是如何从一名外贸跟单员成为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

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再慢慢的打回来?

我13年的时候毕业于湖南省的中南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在国内也算是排得上一些名次的。

但由于大学比较贪玩,毕业的时候找工作也没有太上心,就找了一份外贸跟单员的工作就没有继续找了。

工作半年后,为了追求梦想,就跟朋友去了厦门开了一家小店。

当时也是偷偷去的,瞒着家里人,家里人知道之后也一直劝我回去,觉得我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人生,浪费了自己的学历。不过确实,现在审视回去的话,自己确实太冲动,太多东西没有考虑,但那一段时间也确实是快乐的,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过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我回到了广州。

当时我的状况是:985大学毕业一年多、半年实际工作经验、大半年无工作经验,还有欠了一些外债。

我这样的烂牌还能翻盘吗?

幸好我不是一个抱怨的人,幸好我是一个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知道我的选择特别少。但是,我知道我当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活下来。

然后我就开始到处投递简历,到处面试。最终在一家外资银行(A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入职,成为了一个电话客服——就是每天接来自香港消费者的电话,解答他们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

每天吃饭的时间半小时(有时候甚至不足),每天的工作就是接电话,第一句就是“你好,这是xx银行信用卡中心,我叫xx,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每天接的电话大概是70个,不会有空闲的时候的。然后按月轮班,有时候是通宵上班。

到这个时候,我的牌已经打得很烂了!

但我知道,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以后要做什么?我现在能够做什么?

也在那个时候了解到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我在想:我是否可以转行成为一个产品经理呢?

但这个职位,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实在是风牛马不相及。

在开始工作的时间,我的时间基本都是放在熟悉工作,应对工作上。然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工作比较上手了,也开始有一点时间考虑了。

我开始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这个职位是到底是做什么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当时对于产品经理的理解比较浅显,觉得需要成为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需求分析。

终于在做了客服9个月后,有一个面试的机会,而职位就是需求分析师。

这家公司(B公司)是专门给银行做绩效考核系统的,可能觉得我有在银行工作的背景,以及沟通协调能力还有逻辑能力都不错,最后也成功入职了。

我很感激这一次的机会,而我手上的牌现在好像也不算烂得无法翻盘了。

在B公司,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咨询师给银行制定的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与银行各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工资计算的规则,工资每一项组成所需要的数据,对应的人员等等进行细化沟通确认。最终输出需求成果物(需求规格说明说、接口文档等等),再与研发人员进行需求澄清。

工作半年后,成为了一名项目经理,除了管理项目外,还要负责管理项目的需求分析工作。

在做了半年的项目经理,成功管理了两个项目后,我再对自己以后的方向进行了思考,可能现在做的事情不是我所想的。

第一,在做需求分析师以及项目经理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外出差,一年365天,大概有300是在外省度过。而我当时已经准备结婚,生小孩了,这样天天在外的生活,对我的家庭一定会造成影响。

第二,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产品经理,而不是一名项目经理,同时天天在外出差,跟研发基本很少沟通,这也导致了我对技术不甚了解。

所以,我就申请了公司内部调岗,调岗到公司产品部门,再次成为一名需求分析师,而这一次做的公司标准化产品——一款银行职员使用的手机app。

在产品部半年后,由于公司发展比较快,急需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部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我能够再次成为一名项目经理管理项目。

我考虑再三后,婉拒了邀请,同时也提出了离职。

手上的牌好像没那么烂了,稍微能打了吧,那就成为一名真正的产品经理吧!

当时是裸辞的,也结了婚,小孩也快出生,其实当时的压力真的挺大。可能有人会觉得太冒险了,对家庭不够负责人吧。

我当时也再次考虑了自己的情况:将近三年的工作经验,一年半的需求分析经验,而目标是产品经理。

如果要进大厂,我可以吗?

机会很渺茫,但值得一试。

如果是进创业公司,我有机会?

如果可以的话,也可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结果呢,大厂当时对我好像都没有面试的机会,最后去了一家创业公司(C公司),人数很少40多号人,而我们部门也只有10多号人。

没关系,起码现在成为一名真正的产品经理了!而在C公司,却是我野蛮生长的一段经历。

刚进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负责公司的官网建设。

可能对各位读者来说很简单,但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最终还是完成了目标,也了解一些技术上的知识。

接着就是接手公司的旧项目,在工作半年左右,从旧项目中脱胎出一个全新的产品,暂且叫这个产品为PDX吧。

我需要负责这个产品从0-1的设计,并且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幸好在接手旧项目的时间里,写了比较多的需求文档,同时也自学一些后端的基础知识,例如:服务器端、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还有自学了前端HTML&CSS。

在编写1.0版本需求的时候也比较得心应手,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了需求书的编写,以及跟老板的确认还有跟开发的澄清。

接着就是剩下一个月的开发时间,还需要预留小程序的审核上线时间。所以,准确的说开发时间只有18个工作日左右。

在经历了连续23天的加班后,在多位(4位后端、1位前端、1位测试、1位UI)研发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1.0版本也终于如期上线了。同时我还自己敲前端代码(HTML&CSS)搭建全新产品官网。

后续就是多种版本的迭代开发,而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UI设计图与真正落地的产品展示,总会有一定的差别。

恰好,我们的UI设计师离职了,公司好像也没有再招UI设计师的打算。所以,我开始学习UI设计方面的知识,看了一些书,比如:《不一样的UI设计师》、《视界无界》、《破茧成蝶》、《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等等,还参加了网易云课堂出的一个微专业课程《初级UI设计师》。

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Sketch来进行UI设计。

自此以后,产品的UI设计工作也由我来兼任,我对产品整个UI都进行了一个重构,并且分时间迭代优化上线。虽然我不敢说十分酷炫,但对于一款工具类的产品来说,起码可以保证干净简洁,看着不难受。

同时,我也知道怎么跟前端工程师进行沟通,保证产品落地的展示与UI设计图一致,而不是只是丢一堆设计图给到前端工程师。在测试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我还兼任测试人员的工作。

就这样,我对产品从0-1的整个流程都十分的了解,对一整个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知道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去沟通,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接着,公司又接到一个项目,需要给一个客户做一个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而我成为这个产品的负责人,暂且就把这个产品叫做CH吧。

这个产品一开始客户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通过跟客户进行沟通,慢慢了解到客户真正的需要。然后再大概规划产品的功能,再进行流程的设计,出到原型图再跟客户确认大体的功能框架以及流程后,再通过墨刀制作出高保真的原型,给到客户确认,以及让客户能够在手机端演示给领导汇报。

这所有的工作,都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然后我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由于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效率也比较高,117页的需求文档在一周内就已经完成,跟客户确认后也基本不需要做什么变更。

但由于开发资源严重不足,公司最后觉得把这个项目的开发工作外包给其他公司。

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外包开发有多么地不靠谱——在功能验收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导致经常返工修改,我还需要跟客户沟通,安抚客户情绪,确实是一个心累的过程。

交给自有开发团队开发可能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而外包团队到最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虽然最后,也成功的交付给客户完成验收,但外包团队在我心里着实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阴影。

但遗憾的是:产品交付给客户并且培训使用之后,正当客户准备推动项目时,客户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些变更——客户的大领导换了,导致这个产品搁置并没有真正的使用起来。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精心料理培育的一颗种子终于发芽了,但却突然间被一只小猫叼走了,你看不到它成长开花的样子。说实话,是有点失落的。

现在在C公司已经一年半了,确实是我野蛮生长的一年半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累的很多的产品经验,对于产品经理也有了更加深的认识。但我自己知道我才刚刚开始,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所以,我也很感激在C公司能够有这么一些机会,但由于现在公司的一些管理的问题,还有公司的发展状况,跟我现在的目标已经不太符合了。

打一个比喻:在小鱼塘里面,我可能是一条大鱼,但我想到大海里面看看,能够在大海里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我现在也在寻找更好的机会,目标就是能够进到大厂。

我这手牌能够继续打好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可以,我也会尽力的去打好现在手上的这手牌。

最后,贴一句张小龙的话:“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的用户。”

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我们自己,而这个产品的用户就是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通过产品思维来打造吧。

希望跟各位读者朋友共勉,能够打出自己的一首好牌,加油!

本文由 @LC-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0 岁的时候,我转行成为一名前端开发者。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技术相关的工作经验,没有相关专业学位。我完全是通过免费的资源自学编程,几乎没有为此花费什么钱,而且学习的时候我做着一份全职工作。

“外面下着雨,我正坐在马德里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敲着键盘。不久后我将以前端开发者的身份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就在 10 个月前,我还在 Granada(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当英语老师,对编程一窍不通。而现在,我即将成为一名软件开发者,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几个月前,我在入职新工作的第一天写下了上面这段激动人心的话语。跟我来吧,我将和你们分享我是如何实现这一切的。

特别的感觉

当我刚开始考虑成为一个开发者的时候,我会将信将疑地阅读类似这篇文章的故事。我会试图找出这些文章作者所拥有的而我所没有的特殊的背景——可能是这种背景使得他们适合这种工作。

后来,我慢慢明白事情不是那样的。成为一名开发人员不需要任何的 "特殊" 背景。我不会告诉你这非常容易,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但好消息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要求。你必须非常努力工作,学习很多东西,不能半途而废。当出现困难的时候,更不能退缩。当你自己觉得不适合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服自己不要陷入绝望。以上就是你所需要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来做这些事情。

我起步的时候没有任何相关背景。我并没有把钱花在昂贵的课程上面,在忙碌的一天工作之后我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同时我也已经步入中年。

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就能做到。

背景

在写下第一行代码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编程,也从来没做过相关工作。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我从事餐饮工作,然后我获得了音乐相关专业的学位,之后在西班牙当了十年的英语老师。我甚至对电脑的基本操作也不是很熟练,但总是对新兴科技感到好奇与兴奋。我认为程序员是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

不过,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程序员。部分原因是我认为编程只有精英才能做。这种工作是为那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聪明人准备的。虽然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好莱坞电影里面的那种有天赋的天才。开发远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故事起源

一切源于我和妻子之间一次热切的交谈。她当时正在探索在 STEM 领域尤其是技术领域女性人数减少的原因。她决定通过成为一名程序员来改变这一现状,并且成为我们家族中年轻女孩的榜样。就这样,她开始学习了解了。

这很快也让我兴奋起来,因为我们意识到有很多可用的资源。这不是什么黑魔法,而是一种我们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剧透一下,她成功地从人力资源方向转行,比我早一个月获得了开发的工作。

某一天,我们在一个科学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本有关儿童编程的书籍。一回到家我们就打开 Notepad,写下 <h1>Hello World</h1>,在浏览器里面打开,然后将页面颜色更改为红色。我们兴奋地尖叫着:这是什么魔法!

我彻底迷上了编程。我想要用电脑和代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之前的工作

那时我已经做英语老师八年了。这不是典型的一个人在谈论他的没有前途的工作的场景。相反我非常热爱这份教学工作,喜欢工作的时候和孩子们在一起,而且我在工作时很自在。

但是有时候,即使你爱上了某样事情,你心里也知道是时候该继续前进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我有了新的展望和抱负。最重要的是,我想要一个新的挑战,让自己远离舒适区。

通往成功的真正路径

显然并不存在什么通往成功的标准路径。我们三个人(我的妻子、我和我的好朋友)为了转行几乎同时开始学习编程。我们三个人现在都是开发者,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风格的方法。如果说我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我们没有放弃,没有半途而废。我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所以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是一个通用的方法,而是我自己所特有的方法。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可能也不是最好的,但是这对我很有效。

开始

首先,我在 YouTube 上观看关于编程的视频,找到切入点。然后我开始学习 HTML 和 CSS,按照教程构建了一些基本的 Web 网页。我开始明白这是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

设定目标

我向两个在这个领域工作的朋友寻求建议。那些鼓励的话语对我在前行的路上专注于一个明确的目标至关重要。

我花了些时间整理所有的选项,并设定了对我有用的现实目标。我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转行成功。我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这意味着我要继续做之前的工作直到能转行为止。

我认为前端开发是初学者最容易进入同时是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方向。我专注于初创公司所需要的技能而不是自由职业,这样我进一步缩小了范围。

然后我设定了最后期限。我不希望这个目标只停留在待办事项清单的末尾。2017 年的春天,我向自己承诺接下来的教学将是我老师生涯的最后一站。就是说到 2018 年 9 月份,我将不会继续做教学相关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能够使一切尽在掌握中么?显然不可能的。在做出如此具有冒险的职业选择时,肯定会存在不确定性。在那个阶段和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关键是能否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一旦做出决定,我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看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学习

我明白不断进步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我有一份全职工作,所以永远都不可能等到有时间的时候。我必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要么就干脆不做。幸运的是,我的妻子同时也在学习。这有助于安排我们自己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时间。首先,我们给自己制定了一个 "周末训练营" 计划,就是说我们会花整个周末来编程。

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 8:00 am:起床,吃早饭
  • 8:30 am:开始编程
  • 12:30 pm:去健身房
  • 1:30 pm:吃午饭,休息
  • 3:00/4:00 pm:继续敲代码
  • 8:00/11:00 pm:完成一天的工作

暑期来了,我将 "周末训练营" 变成了 "每日训练营",从而充分利用了这个假期。尽管有享受夏天和放松的诱惑,我还是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计划。

九月份,我又得回去工作了。我有意识地决定减少工作时间,接受了更少的收入以换取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也是我在转行的路上踏出的更为坚实的一步。

暂停敲代码去工作的时候,我感觉很难受,我想要回到电脑面前解决某个问题或是 bug。但是现实生活开始了,一学年的开始总是需要很多时间来准备和组织。正如其他老师会告诉你的,这些工作也占用很多个人时间。

就在那个阶段,我感觉我平常的任务要偏离原有的目标了。尽管我尽最大努力,但是我编写代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开始失去动力。我试着坚持下去,但是有时候就是没有时间来写。即使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动机,生活也会使事情变得复杂。

我的 GitHub 上显示了十月份活跃度下降

然而,你可以从我的 GitHub 活跃度显示中看到,我一直在尝试。我不停地投入时间,哪怕是一小时,哪怕是读一篇文章。我做了所能做的一切来养成这个习惯。当你把一件事拖得太久,可能会失去原来的习惯。

随着 12 月的临近,眼看着新年即将到来,最后的期限也越来越近,我再次振作起来,做事变得井井有条。我开始努力工作,不管我有多累,时间有多少,我都要坚持几小时。有时我会早点起来敲代码,有时会熬夜。

这意味着我的生活几乎被压缩到只能一边做一份付房租的工作一边学习。我基本上保持着这种节奏,一直到我收拾行李搬到马德里的那一天为止。那是 2018 年的春天,距离截止日期还有几个月。

工具和资源

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编程的这 10 个月中,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编程上面,我在 Twitter 上面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使用了那些资源”。我写了另一篇文章,深入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我列一个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列表(包含最重要的工具和资源)。

课程

  • freeCodeCamp相关课程
  • Udemy 上面 Cassidy Williams 、Colt Steele 的课程
  • Wes Bos 上的 JavaScript 30 以及其他的课程
  • YouTube 上面的资源:Traversy Media,LevelUpTuts
  • Lynda.com 上面 Christina Truong 的课程
  • Udacity 上面的前端纳米课程(这是一个付费课程,但是我从 Google 获得了奖学金)

仅仅学习这些课程是不够的,所以我还通过这些工具或方式来学习,进而找到工作:

  • Twitter:这是我所有知识来源的地方,尤其是 #100DaysOfCode 社区,它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和支持
  • GitHub: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也是我免费托管所有项目的地方,通常这是雇主重点关注的地方
  • 个人作品集:通过构建开发项目和其他项目,我学习了最重要的开发技能

你可以在 GitHub 上面查看我的学习轨迹,其中包含我前 10 个月学习路径和使用资源的完整列表。

找到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找工作对我而言并不太复杂。我没有海投,也没有花很多很多时间找工作。相反,我是有选择性并且专注的。

最后,我获得了五个面试邀请。其中一个拒绝了我,有一个未能完成,完成了其余三个并获得 offer。其中一个我不感兴趣,其余两个很有吸引力,其中之一就是我目前的工作。

我并不是对找工作不上心,实际上我不知道自己的技能是否能够胜任开发相关工作:我会不会因为经验太少而被嘲笑?那段时间我很紧张,同时也很兴奋,充满希望。当我最终获得两份心仪的 offer 的时候,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

我会永远感谢那些做出决定给我机会的人。

那两家公司的面试过程很不一样。其中一个是视频电话,我可以与公司里不同的人交谈。这是一家规模不大但是实力雄厚的公司,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前端开发团队。经过几周的沟通,他们给了我一个不错的 offer。

另外一家是处于高速成长中的年轻初创公司。在一次电话面试之后,我收到了一项技术挑战,需要在几天之内完成。它包含构建组件、进行 API 调用以及显示正确的信息。然后视频聊天,讨论我写的代码。然后,技术团队邀请我一起聚餐,以便更了解我。之后,我拿到了 offer 。

最后我不得不从这两家之间做出选择,这是我不敢相信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接受了初创公司的邀请。这家公司有一点比较吸引我:他们非常清楚导师的重要性,并给我提供成长和学习的指导。这点很关键,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在马德里的一个下雨天,我喝完咖啡之后走进了商务区的办公室,介绍自己是新来的开发人员,然后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希望你喜欢我的故事。如果你能给本文点赞,我会非常高兴,你也可以分享文章,让更多的人来阅读,从中找到动力。我想继续写更多的此类文章,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以及哪方面的细节,请在 Twitter 和我沟通吧。

原文:How I switched careers and got a developer job in 10 months: a true story,作者:Syk Houdeib

其实很能理解各位同学们看到很多营销号写的前端什么薪资高,好就业,门槛低就想要转行试试。想到要转行就开始纠结了,无非就是纠结:

  1. 前端前景到底好不好,每天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2. 我能行么,学历/数学/英语是否影响我去学习前端呢?
  3. 自学还是培训?自学不知道学什么?培训不知道是否靠谱?

接下来的正文内容,会从前端的环境以及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出发,解答前端是否为转行的最佳选择。其次就是自学什么,以及培训机构的选择。——>如果你有心要转行,麻烦给我5分钟

一、前端有前途吗?我们转行有前途吗?

我不会告诉大家100%的有前途,市场和行业是有前景的,但是针对到每个人是不一定的。换位思考,计算机行业现在发展态势大好,但是很多科班生毕业了不做相关专业的工作。培训班每年那么多同学培训前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好的结果。

(1)前端前景

刚整理完,我们前端学科的就业情况,愿意信的同学可以参考,不愿意信的下面更新一下全球的web开发薪资。

  • 上海校区85期,平均薪资:14400元,最高薪资19000元;就业率94%;
  • 长沙校区1120期平均薪资10589元,最高薪资15000元;毕业17个工作日,就业率100%
  • 北京校区0325期平均薪资:11895元,最高薪资19000元,就业率95.38%
  • 深圳校区73期平均薪资:12173元,最高薪资18000元,就业率96.91%;

如果大家觉得培训班的就业不想作为参考依据,我们看全球数据:

各位老牌前端开发,薪资在2021年的全球报告中增长了21.3%,平均薪资达到98912美元。

全球数据看完在来看国内数据:

接下来是职友集的数据当中按学历/工作年限的薪资统计:

看了这么多数据,我们其实可以大概了解到,前端这个行业发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另外就是去年年底大火的元宇宙,带火了一个概念web 3.0;技术方向上面也可以作证前端前景非常好

(2)怎么判断自己适合不适合学习前端?

这个事情真的要去辩证的看待了。我们也不是建议所有学生都要转行的,之前遇到一个人在知乎上问“做了很多年会计,要转行开发吗?

针对上面我说的这种,我只有一个观点不建议转行了。自己的行业首先没有问题,其次是岗位没有问题非常稳定,有问题的是自己。在一个公司时间久了开始温水煮青蛙,会计该考的证不想考了,心血来潮要改变了直接转行??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是职场非常宝贵的财富。所以行业/岗位/收入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不建议盲目转行!就算不考证去了,是不是可以学习python,将一些繁琐重复的工作自动化呢?

同类的还有很多30+的功能测试,越来越迷茫,天天担心淘汰,要不要转前端或者是开发。我每次看到这种也是很无语,不能学学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么?

结论:如果你的行业/岗位/薪资都没有问题,不要盲目转行。多多咨询行业内的大牛有没有晋升学习的机会!!如果压根行业也不好,岗位是淘汰边缘,薪资也不满意!对互联网感兴趣,再说转行的事情!!

结论我们说完了,既然已经判断好自己要不要转行了,面对转行的人第二问题又来了,我是自学还是培训呢?自学应该学什么呢?

二、自学还是培训?

同学们,我不管大家有钱没有,我都建议你们“先”自学!原因如下:

  1. 自学会迫使我们更多的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个岗位的日常;(你只有知道的越多才保证自己不迷茫)
  2. 自学可以让我们认清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我们当初科班出身的同学这么多年过去了,留在这个行业的也就20%左右。为什么??
  3. 自学可以让大家更好对培训机构作出判断,你说现在的广告文案天花乱坠,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判断师资/课程/项目?这都是无法量化的,只有你对前端有一定了解后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断。

基于以上种种,我都建议你们自学,不必脱产自学,每天能够抽出来3小时的时间就够了

前端自学课程

HTML+CSS-->移动web->JavaScript基础-->Web APIs->数据交互&异步编程-->Node.js-->Vue2+Vue3-->React核心技术-->微信小程序

详细的基础应该学习的顺序为:

  • 认识网页 / HTML标签大全 / 表格 / 列表
  • CSS入门笔记 / Css样式表 / emmet语法 / CSS的复合选择器 / 显示模式 /
  • CSS背景 / CSS三大特性 / 盒子模型 / 圆角边框、盒子阴影、文字阴影
  • 浮动知识点汇总 / PS切图 / CSS属性书写顺序(重点) / CSS练手之学成在线页面制作
  • CSS定位的4种分类 / 学成在线模块添加 / HTML+CSS之定位(position)的应用
  • 案例:淘宝轮播图 / 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 土豆网鼠标经过显示遮罩 /
  • 【重点】CSS之精灵图 / 字体图标 / 用户界面样式源码 / vertical-align 属性应用 /
  • 溢出的文字省略号显示 / 常见布局技巧+案例 / CSS新增选择器 / 盒子模型和其他新特性

最后可以用一个项目的首页来作为学习的成果检验。

三、前端培训机构怎么选择

要知道我们培训最后的目标一定是就业!大家课程都大同小异的时候,我们就要看培训机构所拿出来的项目是什么。

选择前端培训要看自己机构是否以完成高含金量项目为检验学习的标准:

所有项目都是从需求分析,到团队协作,代码实现&修复bug到项目上线:

希望对于你们来说,本文解答了一些疑问。


上一篇:form表单常用功能
下一篇:文件上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