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原文《移动搜索该死?BAT说不!》作者庐陵子村,微信公众号书客(shukewenzhai)。
(非常欢迎各位读者来稿,我们的投稿邮箱是:tips@36kr.com)
Web is dead? 那么基于Web的移动搜索又该何去何从?
2012 年,创新工场点心 OS 创始人张磊就曾撰文认为," 这是一个以 APP 为主要载体的时代,Web 网页完全不是市场的主流。”他解释,大众用手机常用的服务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微博”“看小说”“炮微信”“用点评”“查地图”“玩游戏”“下应用”...... 但搜索可能连前十都算不上,全被各类 APP 给分流了。且应用之间的信息流动又是一个个孤岛,搜索赖以存在的信息链接的基础正在被蚕食、打破......
诚然,在前几年,安德森的论调就像一种病毒,已将移动搜索“感染”。因为那时很少有人相信,在 APP 为主宰的时代,基于 Web 的移动搜索可以逆势而为。
直到2014年,因为BAT的“抢滩”,移动搜索开始“重见天日”——
2014 年 4 月 28 日,阿里巴巴联合UC优视(后双方整合)推出神马搜索;5 月 8 日,腾讯公司入股的搜狗正式发布移动搜索APP, 6 月 9 日,发布微信搜索功能;同年,百度不断加大移动搜索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其独立搜索 APP 手机百度,营销公关层面非常明显。
似乎,这是 BAT 对“移动搜索该死”论的一次联合反击。
是什么原因让BAT“达成共识”?
1)Web 不死,浏览器永生
回到安德森的论调,Web 真的会死吗?让我们从四个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浏览器本身就是个超级 APP,它可以从 App Store 下载,是全球最通用的 APP 之一。其次,对用户而言,打开一个网页的成本和风险远远小于安装一个应用程序。再次,HTML5 标准的推行将大大增强 Web 的功能和表现力,
同时,基于浏览器之上的 Web APP 应运而生。最后, Web 网站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连接世界的一切。早在 2011 年,作为 Scripting News 的创办人,戴夫·温纳(Dave Winer)就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
若把每个安装在iPad或者iPhone上的APP现实化的话,它们应该是一座座笔直高耸的大楼,你们或许会觉得它巨大无比,但是它们无法和外界进行内容交换或者连接,这就太糟糕了!
显然,在某种现实意义上说,Web 不死,浏览器永生。所以,基于 Web 的移动搜索自然不死。
2)APP只是“分流”,不是“截流”
张磊认为,用户的搜索需求全被各类 APP 给分流了。的确,近年来,随着智能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 APP 开始“入驻”我们的手机。除了微信、微博、QQ、地图、团购这些工具 APP,内容型的 APP 也越来越多,如知乎日报、豆瓣一刻、...... 不用怀疑,这些 APP 肯定会对用户需求形成“分流”。
但是,会“分流”就代表会“截流”吗?
不一定。APP 会让用户减少使用移动搜索的次数,但并不会让用户不用移动搜索。因为,用户对于移动搜索的需求是即时性、碎片化的,而大部分 APP 则是垂直性、固定性的。比如新闻客户端,他的新闻源只是自己的渠道的,很多没有与其合作的媒体新闻,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搜索却不一样,它是开源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检索的到。所以,封闭的 APP 内容肯定不能全部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时候,用户的移动搜索需求依然存在。
3)移动搜索市场正在不断变大
智能机普及,很多人看到的是 APP 越来越多,但却忽略了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手机上网用户越来越多。
这就像一块蛋糕,以前功能机时代,手机上网用户很少,而且上网时间也短,当时虽然大部分手机网民的时间都用在移动搜索和浏览器上,但毕竟蛋糕小,市场肯定也小。现在不一样了,手机网民越来越多,手机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时候,蛋糕比以前大了很多,虽然移动搜索占比没有以前高,但分下来的蛋糕却比以前多很多。
4)搜索是互联网变现最有效的商业模式
这一点,百度在 PC 端的成功已经证明。所以,才会有 360 在 12 年强推搜索,与百度殊死一战。如果不是因为搜索最容易变现,我相信周鸿祎也不会轻易挑战百度。
不过,因为百度的先发优势,搜索想从 PC 端与百度平分天下,很难。但在移动端,正如前文分析,搜索的增量市场还非常巨大。所以,阿里巴巴、腾讯要想在搜索这一块抢滩,移动端是非常现实的切入口。
所以,对于百度之外的厂商来说,移动搜索“还是一块肥肉”。
当然,这个时候,也正是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机会。 因为移动搜索其实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即便你是创业公司,你也是和巨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这里有新的用户,他们有很多新需求。这些需求,传统 PC 厂商不一定能够理解并很好的满足。但创业者却不一样,你可以站在纯移动的角度,思考全新的用户体验,建立一套更健康、完善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自读者的投稿,不代表36氪立场]
工信部公布的我国通信业运行情况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有大约6.2亿人口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接近中国人口的一半。地铁里,餐厅里,处处可见低头一族的身影。
移动网络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流量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催生出许多移动端的应用app。相比app的轰轰烈烈,传统PC网站却安静很多,大部分企业的网站还是老样子,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举个栗子,我拿起手机想找网站看漫画,在百度搜索后点击个漫画网站,出现了下面的页面:
没有出现我想看的内容,接下来可以选择下载app和网页浏览,不知道网站内容就费流量下载app,95%的人不会这么干,那就“继续使用网页版”,由于移动网速慢,足足等待半分钟。接下来出现下面这个揪心的页面:
几乎每个人用手机上网,都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对于用户来说是降低了上网冲浪的使用体验,对于企业来说放弃移动网站就等同于放弃未来90%的市场,有多少传统大网站死在移动端没有跟上?去看看豆瓣就是活生生的教训,特别想问下上面漫画网站的老板,为什么不做成HTML5网站呢?
HTML5网站是一种会根据浏览终端自动调整页面布局的新型网站。还是以纸媒类行业网站举例,下面是中国作家杂志在明月H5平台建设的HTML5网站:
可以看到,无论哪种浏览方式,用户都获得了最佳的使用体验,HTML5另一个突破是—让移动云成为可能。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家里的电脑上看了15.28分钟的某个视频节目,出门后坐上公交车,用手机上网登录这家支持HTML5的网站,进入你的账户后可以从15.28分开始继续收看这一视频。这就是移动云存储,它实现了视频在不同终端上续播。
HTML5是为移动网络而生,以前企业想做手机网站会投资十几万做一个app,如今HTML5网站将取代app成为首选,HTML5网站不仅移动PC通用,造价仅是app的几十分之一,而且省去了频繁的系统升级和高昂的推广费用。明月H5平台是国内企业级HTML5网站的老牌建站商,提供五千套美国企业最新HTML5网站模板在线预览。
在移动互联网最美好的时光里,企业不能迷失方向,一定要找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app已成昨日黄花,HTML5是企业抢跑的先机。
知道哪些网站可以学习吗?
你可能常常为了找到学习的小技巧而焦头烂额~
今天我就要分享给你很多实用的网站哦
小伙伴们喜欢的话可以收藏哦!
写论文的时候,
你会感谢自己收藏了这几个数据库。
?数据库
1.中国知网
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年鉴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http://www.cnki.net/
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检索在国内期刊发表过的论文被引用情况。
http://sdb.csdl.ac.cn/
3.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查询国内学位论文全文。
http://www.calis.edu.cn/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查询国外专利文献。
http://www.wipo.int/portal/en/index.html
5.中国统计网
提供数据分析行业资讯和技能学习资料。
http://www.itongji.cn/
多逛、多看、多学多思考...
也很有意思的。
?知识
1.果壳网
泛科技主题网站,提供有智趣的内容,可以阅读、分享、交流、提问。
http://www.guokr.com/
2.36氪
提供科技以及新兴互联网公司信息、评论和分析。
http://36kr.com/
3.虎嗅网
个性化商业资讯网站和交流平台。
http://www.huxiu.com/
4.知乎
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分享真实优质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社区。http://www.zhihu.com/
5.创客空间
开放的DIY实验室,共享资源和知识。
http://maker.eefocus.com/
6.科学松鼠会
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网站。
http://songshuhui.net/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养成喜欢读书的爱好,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
1.书格
提供古籍阅读的数字图书馆。
http://shuge.org/
2.十五言
高质量的阅读和写作社区。
http://www.15yan.com/
3.豆瓣阅读
优秀数字作品的阅读、出版平台,提供个人作者原创作品和出版社精品电子书。
http://read.douban.com/
4.读写人
一个聚合了书评杂志、书评博客、中英文读写资源的读书网站。
http://www.duxieren.com/
窝在宿舍也可以蹭蹭的提升自己...
?课程学习
1.网易公开课
中文公开课网站,不仅有国内众多公开课,ted、可汗学院等国外网站课程也有翻译。
http://open.163.com/
2.万门大学
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课程。
http://www.wanmen.org/
3.云课堂
提供海量免费、优质课程,部分课程付费。
http://study.163.com/find.htm
4.Coursera
免费学习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100多所顶尖大学的课程有提供认证证书的专项课程。
https://www.coursera.org/
5.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
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开放课程。
http://www.class.cn/index/open
6.粉笔网
关注全国各地知名老师并与其互动,下载原创的学习资料和题目。覆盖考研、四六级、雅思、托福、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
http://www.fenbi.com/
7.MOOC学院
点评课程,记录作业、资料和学习心得,相互探讨问题。可以在课程列表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课程。
http://mooc.guokr.com/
8.edX
免费学习来自全球顶尖大学(包括MIT和哈佛大学)的课程,提供付费的认证证书。
https://www.edx.org/
9.Open Yale Courses
提供耶鲁大学的课程,既有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也有MOOC。
http://oyc.yale.edu/
10.Harvard Extension School: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哈佛大学的线上课程视频精选。
http://www.extension.harvard.edu/open-learning-initiative
等你来学习,计算机二级可一定要过的哦!
?IT、计算机教程
1.51CTO
一个专注于综合IT技术领域的在线教育平台,需要注册,大量免费课程可在线学习。
http://www.51cto.com/
2.我要自学网
视频教学网站,学习电脑技术,涉及网页设计、PS、AE等软件。
http://www.51zxw.net/
3.W3school
网站建设教程,从基础的HTML到XHTML,到进阶的XML、SQL、数据库、多媒体和WAP。
http://www.w3school.com.cn/
4.AppCan-HTML5
移动应用开发平台。
http://edu.appcan.cn/
5.翼虎网
提供主流应用软件的教学以及插件工具等资源下载。
http://www.yiihuu.com/
6.慕课网
IT技能学习平台,移动端开发、web前端、html5教程课程资源。富有交互性及趣味性,可以和同伴一起编程。
http://www.imooc.com/
7.Big Data University
教你如何做大数据分析。
http://bigdatauniversity.com/
8.Hack Design
全球顶级设计师教你网页、App设计,免费。
https://hackdesign.org/
9.Udacity
职业编程学习的不二之选,提供微学位。
http://www.udacity.com/
其实收藏的网站不在多,而在精。
你可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网站,
充实而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熟练掌握技能,
这对你未来的生活可是一笔大财富。
你给我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晚安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