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篇之前建议先看 概述篇。
————致力于最简单的前端教程,每天一篇文章,轻松进阶前端
jsx简单的理解就是在js里写html。
它是react对js的语法扩展,虽然长的跟html一样,但实际并不是,你可以把它看出一个对象(编译后才是对象)。
比如上篇的例子,直接在js里定义了一个变量,值是一个html标签 :
const hello=<h1>Hello, world!</h1>;
使用jsx前需要在文件中导入 React: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1. 表达式
jsx不仅仅是可以在js写html,html里也可以嵌套表达式,规定嵌套在{}里面。
let name='world'; const hello=<h1>Hello, {name}!</h1>; //<h1>Hello, world!</h1>
2. 属性
jsx属性就像html里的属性一样,可以是原有的,也可以自定义属性。
const link=<a url='www.toutiao.com' urlName=''></a>
上面例子的url属性就是原来html的属性,urlName是我们自己添加的属性。
3. 嵌套
jsx最外层只有一个标签,但内部可以嵌套多层。
const element=( <div> <h1>Hello!</h1> <h2>Good to see you here.</h2> </div> );
1. 使用 () 包裹html标签
上面的例子,div外层用括号包裹,主要为了解决自动加分号可能引入的bug
2. jsx内写注释
类似html的注释,但是需要放在{}里面
const element=( <div> {/*注释...*/} <h1>Hello!</h1> <h2>Good to see you here.</h2> </div> );
可复用,html模块化,可以复制给js变量,自然可以复用
防止xss攻击
React DOM在渲染前会把内容转换为字符串,所以可以防止xss攻击(对xss有兴趣的以后会单独讲)
标签语义化
比如上面的element例子,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标签使用,不限于html里的标签,div,p等等
实际上JSX是js(es6)的语法糖,JSX会在编译时转被 React.createElement() 调用,生成一个普通的js对象,下面两种写法完全等价:
const element=( <h1 className="greeting"> Hello, world! </h1> );
const element=React.createElement( 'h1', {className: 'greeting'}, 'Hello, world!' );
按照上面讲的例子,进入创建的项目代码目录,找到App.js,如下:
项目目录截图
然后把App.js中render函数里的内容修改为本篇文章的代码:
修改后截图
让我们切到浏览器看看效果:
浏览器截图
本篇文章到此结束,下篇具体说说JSX的属性。
【提示,关注后就能收到文章更新推送了】
【前方雾大,关注一下不迷路=。=】
【html】【css】【html】【css】【html】【javascript】【html】【javascript】【javacsript】【css】【javascript】【css】【javascript】
击上方蓝字关注“小郑搞码事”,每天都能学到知识,搞懂一个问题!
从写React项目开始,我们熟悉了一种语法,叫JSX,它很好的将逻辑和模板融合在一起。当然,有一点我们应该很清楚,在React项目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JSX来编写代码,也可以使用纯JavaScript来编写代码,这样的话,即使不学JSX也可以正常开发React项目。
然而,facebook官方推荐我们使用JSX来写React代码。为什么呢?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带你学会使用JSX。
HTML类型的标签第一个字母用小写来表示,React组件标签第一个字母用大写来表示。
比如:
上面代码是一个HTML类型的标签定义,需要知道两点:
第一,当一个标签里面内容为空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自闭和标签;
第二,因为JSX本身是JavaScript语法,所以一些JavaScript中的保留字要用其他的方式书写,就像上面class要写成className。
这里写的是一个React组件,注意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标签对标签(或组件名),{}对JS代码,无属性默认为true
什么意思了?就是说在JSX语法中,当遇到标签的时候就解释成组件或HTML标签,当遇到{}包裹的时候就当成JavaScript代码来执行。
比如:
上面代码中,{}内会当表达式处理,isLoggIn为true时输出组件<Nav/>
否则输出<LoginForm/>
当省略一个属性的值的时候,如<Nav isDisable/>
。JSX会自动把它的值认为是true(isDisable=true)。
在子组件中写注释的时候要用{}
比如:
用“三点”操作符来简化多个属性的编写。举个例子:
显然,上面这种写法,当出现更多属性的时候,会显得很难看。下面看一个更优雅的写法。
React框架推荐使用的DOM语法格式为JSX语法,属于一种JavaScript扩展,React使用JSX来描述用户界面。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JSX是JavaScript和HTML的结合,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定的细节区别。本文就带领大家系统的学习JSX语法的格式。
const element=<div>你好,React!</div>;
这里需要注意,上述代码不是JavaScript字符串,所以没有用任何引号引住;也不是HTML代码。而是JSX语法格式。
React应用的最小单位是“元素”,JSX语法格式就是React推荐用来声明元素的。
对于相互嵌套的JSX元素,JSX语法推荐使用()扩住。
const ulElement=(
<ul>
<li>第一名</li>
<li>第二名</li>
</ul>
)
使用()扩住嵌套的JSX元素,让格式更加清晰。从实际的操作来看,不书写()也是可以的。
在JSX元素中使用变量必须使用{}扩住,变量可以用于JSX元素的内容中,也可以用于JSX元素的HTML属性取值上。
let name='张三';
const strongElement=<strong>你好,{name}</strong>
let url='https://www.baidu.com';
const link=<a href={url}>百度一下</a>
对于具有return返回值的函数,JSX元素可以像使用变量一样,利用{}扩住对函数进行调用。
function getSum(a,b){
return a+b;
}
let a=10,b=20;
const sum=<div>{a}+{b}={getSum(a,b)}</div>
上述几种情况中举的案例元素(element、ulEelement、strongElement、link、sum)都可以直接用在ReactDOM。render()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中,充当向第二个参数所指的DOM节点中放入的元素。以sum为例,代码如下所示。
ReactDOM.render(
sum,
document.querySelector('#app')
);
JSX元素在书写时还要注意下列语法规定: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列代码:
const element=(
/*一个完整的JSX元素:本注释没有在任何标记内部,所以不用{}扩住*/
<div> {/*唯一的根节点:本注释在标记内部,必须用{}扩住*/}
<div className="top"> {/*className属性的使用*/}
{/*style属性的使用必须是双大括号*/}
<div style={{width:'1200px',height:'40px',backgroundColor:'#3385ff'}}>
欢迎学习React框架。
<img src=”images/01.jpg” /> {/*标记必须有结尾标识*/}
</div>
</div>
</div>
);
ReactDOM.render(
element,
document.querySelector('#app')
);
上述代码在浏览器中运行,可以从开发人员工具的Elements选项卡中看到下列如图所示的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得出,id属性取值为app的div和class属性取值为top的div之间,有一个空的div。这是由于为了满足JSX元素必须具备一个唯一的根节点,而设置的最外层的div标记对。为了不让最外层的根节点显示在DOM结构中,React建议使用React.Fragment作为所有JSX元素最外层的根节点。代码改为如下格式。
const element=(
/*一个完整的JSX元素:本注释没有在任何标记内部,所以不用{}扩住*/
<React.Fragment> {/*唯一的根节点:本注释在标记内部,必须用{}扩住*/}
<div className="top"> {/*className属性的使用*/}
{/*style属性的使用必须是双大括号*/}
<div style={{width:'1200px',height:'40px',backgroundColor:'#3385ff'}}>
欢迎学习React框架。
<img src=”images/01.jpg” /> {/*标记必须有结尾标识*/}
</div>
</div>
</ React.Fragment >
);
这时再看开发人员工具的Elements选项卡,React.Fragment标记位置是没有任何标记对的。
在JSX格式中遍历数组不能使用for循环,只能使用ES5为数组提供的各种方法。下面的例子展示了用数组的map()方法来遍历数组的功能实现。
例1:实现页面导航条的JSX格式。
let navText=['首页','产品展示','技术展望','视频会议','金牌团队','关于我们'];
let navLink=['index.html','product.html','technology.html','videol.html','team.html','about.html'];
const nav=(
<React.Fragment>
<div className="top">
<div className="topContent">
<ul>
{
navText.map((item,index)=>{
return <li key={index}><a href={navLink[index]}>{item}</a></li>
})
}
</ul>
</div>
</div>
</React.Fragment>
);
从上述代码中可以看出下列有关JavaScript语言在JSX语法中的规范:
例2:有一个JSON数组,每个元素有两个属性:isShow和file。其中isShow取值为逻辑值,file取值为表示图片路径的字符串。当isShow取值为true时,file指定的图片要显示在页面中;当isShow取值为false时,file指定的图片不显示在页面中。
let picture=[
{isShow:true,file:'images/01.jpg'},
{isShow:true,file:'images/02.jpg'},
{isShow:false,file:'images/03.jpg'},
{isShow:true,file:'images/04.jpg'},
{isShow:true,file:'images/05.jpg'}
];
const img=(
<React.Fragment>
<h2>图片欣赏</h2>
<div className="picture">
{
picture.filter((item,index)=>{
return item.isShow
}).map((item,index)=>{
return <img src={item.file} key={index} />
})
}
</div>
</React.Fragment>
);
上述代码中,使用数组的filter()方法对picture数组进行筛选,筛选条件是isShow取值为true。然后再对筛选出来的数组元素使用map()方法进行遍历,以用来在页面中显示图片。
在JSX格式中是不能直接使用JavaScript的if语句的,我们通过下列五种方式来为大家讲解可行的方法。
例:设置一个变量flag。规定当flag=true时,页面中显示一个类名为box的div标记;当flag=false时,页面中显示一个类名为fox的div标记。
JavaScript提供的三元运算符(? :)也被称为“三目运算符”。该运算符适合分为两种情况的分支判定。
let flag=true;
const element=(
<React.Fragment>
{
flag?
<div className="box">
我是box元素......
</div>
:
<div className="fox">
我是fox元素
</div>
}
</React.Fragment>
);
JavaScript提供的逻辑与运算符(&&)的短路原理规定:当&&运算的左侧为false时,右侧不予计算。该运算符适合多分支的判定。
let flag=true;
const element=(
<React.Fragment>
{flag && <div className="box">
我是box元素......
</div>}
{!flag && <div className="fox">
我是fox元素
</div>}
</React.Fragment>
);
上述代码中,因为flag变量的取值为true,所以!flag的取值为false,则!flag &&右侧的元素不再计算,也就不会被渲染出来。
既然JSX格式不允许直接使用if语句,那我们就不在JSX格式中使用。我们可以在JSX格式以外的区域使用if语句。
let flag=false;
let target;
if(flag){
target=(
<div className="box">
我是box元素......
</div>
)
}else{
target=(
<div className="fox">
我是fox元素
</div>
)
}
const element=(
<React.Fragment>
{target}
</React.Fragment>
);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target的变量,通过在JSX格式以外进行if语句的判定,让target变量获得不同的JSX元素,最终在React.Fragment标记对中使用{target}引用了判定后的结果。
我们也可以在JSX格式以外的区域声明一个函数,在函数体总使用if语句进行判定,并最终将需要渲染的JSX格式利用return语句返回。
let flag=true;
function getTarget(){
if(flag){
return (
<div className="box">
我是box元素......
</div>
)
}else{
return (
<div className="fox">
我是fox元素
</div>
)
}
}
const element=(
<React.Fragment>
{getTarget()}
</React.Fragment>
);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getTarget的函数,该函数内部使用if判定flag变量的值,然后利用return语句将需要的JSX元素返回出去。在React.Fragment标记对中只需要使用{getTarget()}调用该函数即可。
本文是React系列教程的第二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讲解了React框架中JSX语法的书写格式。系统的学会了JSX语法的书写格式,对于编写复杂的React项目有很大的帮助。明天会为大家系统的讲解React组件的使用方法。
小海前端,具有18年Web项目开发和前后台培训经验,在前端领域著有较为系统的培训教材,对Vue.js、微信小程序开发、uniApp、React等全栈开发领域都有较为深的造诣。入住?,希望能够更多的结识Web开发领域的同仁,将Web开发大力的进行普及。同时也愿意与大家进行深入的技术研讨和商业合作。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