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jiangzhou, 来源:www.cnblogs.com/chiangchou/p/idea-debug.html
ebug用来追踪代码的运行流程,通常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启用Debug模式可以分析定位异常发生的位置,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参数的变化。通常我们也可以启用Debug模式来跟踪代码的运行流程去学习三方框架的源码。
所以学习下如何在Intellij IDEA中使用好Debug。
一、Debug开篇
首先看下IDEA中Debug模式下的界面。
如下是在IDEA中启动Debug模式,进入断点后的界面,我这里是Windows,可能和Mac的图标等会有些不一样。就简单说下图中标注的8个地方:
1、以Debug模式启动服务,左边的一个按钮则是以Run模式启动。在开发中,我一般会直接启动Debug模式,方便随时调试代码。
2、断点:在左边行号栏单击左键,或者快捷键Ctrl+F8 打上/取消断点,断点行的颜色可自己去设置。
3、Debug窗口:访问请求到达第一个断点后,会自动激活Debug窗口。如果没有自动激活,可以去设置里设置,如图1.2。
4、调试按钮:一共有8个按钮,调试的主要功能就对应着这几个按钮,鼠标悬停在按钮上可以查看对应的快捷键。在菜单栏Run里可以找到同样的对应的功能,如图1.4。
5、服务按钮:可以在这里关闭/启动服务,设置断点等。
6、方法调用栈:这里显示了该线程调试所经过的所有方法,勾选右上角的[Show All Frames]按钮,就不会显示其它类库的方法了,否则这里会有一大堆的方法。
7、Variables:在变量区可以查看当前断点之前的当前方法内的变量。
8、Watches:查看变量,可以将Variables区中的变量拖到Watches中查看
[图1.1]
在设置里勾选Show debug window on breakpoint,则请求进入到断点后自动激活Debug窗口
[图1.2]
如果你的IDEA底部没有显示工具栏或状态栏,可以在View里打开,显示出工具栏会方便我们使用。可以自己去尝试下这四个选项。
[图1.3]
在菜单栏Run里有调试对应的功能,同时可以查看对应的快捷键。
[图1.4]
二、基本用法&快捷键
Debug调试的功能主要对应着图一中4和5两组按钮:
1、首先说第一组按钮,共8个按钮,从左到右依次如下:
[图2.1]
2、第二组按钮,共7个按钮,从上到下依次如下:
[图2.2]
更新程序,On 'Update' actions,执行更新操作时所做的事情,一般选择'Update classes and resources',即更新类和资源文件。
一般配合热部署插件会更好用,如JRebel,这样就不用每次更改代码后还要去重新启动服务。如何激活JRebel,在最后章节附上。
下面的On frame deactivation,在IDEA窗口失去焦点时触发,即一般你从idea切换到浏览器的时候,idea会自动帮你做的事情,一般可以设置Do nothing,频繁切换会比较消耗资源的。
[图2.3]
[图2.4]
三、变量查看
在Debug过程中,跟踪查看变量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就简单说下IDEA中可以查看变量的几个地方,相信大部分人都了解。
1、如下,在IDEA中,参数所在行后面会显示当前变量的值。
[图3.1]
2、光标悬停到参数上,显示当前变量信息。点击打开详情如图3.3。我一般会使用这种方式,快捷方便。
[图3.2]
[图3.3]
3、在Variables里查看,这里显示当前方法里的所有变量。
[图3.4]
4、在Watches里,点击New Watch,输入需要查看的变量。或者可以从Variables里拖到Watche里查看。
[图3.5]
如果你发现你没有Watches,可能在下图所在的地方。
[图3.6]
[图3.7]
四、计算表达式
在前面提到的计算表达式如图4.1的按钮,Evaluate Expression (Alt + F8) 。可以使用这个操作在调试过程中计算某个表达式的值,而不用再去打印信息。
[图4.1]
1、按Alt + F8或按钮,或者,你可以选中某个表达式再Alt + F8,弹出计算表达式的窗口,如下,回车或点击Evaluate计算表达式的值。
这个表达式不仅可以是一般变量或参数,也可以是方法,当你的一行代码中调用了几个方法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查看查看某个方法的返回值。
[图4.2]
2、设置变量,在计算表达式的框里,可以改变变量的值,这样有时候就能很方便我们去调试各种值的情况了不是。
[图4.3]
五、智能步入
想想,一行代码里有好几个方法,怎么只选择某一个方法进入。之前提到过使用Step Into (Alt + F7) 或者 Force Step Into (Alt + Shift + F7)进入到方法内部,但这两个操作会根据方法调用顺序依次进入,这比较麻烦。
那么智能步入就很方便了,智能步入,这个功能在Run里可以看到,Smart Step Into (Shift + F7),如图5.1
[图5.1]
按Shift + F7,会自动定位到当前断点行,并列出需要进入的方法,如图5.2,点击方法进入方法内部。
果只有一个方法,则直接进入,类似Force Step Into。
[图5.2]
六、断点条件设置
通过设置断点条件,在满足条件时,才停在断点处,否则直接运行。
通常,当我们在遍历一个比较大的集合或数组时,在循环内设置了一个断点,难道我们要一个一个去看变量的值?那肯定很累,说不定你还错过这个值得重新来一次。
1、在断点上右键直接设置当前断点的条件,如图6.1,我设置exist为true时断点才生效。
[图6.1]
2、点击View Breakpoints (Ctrl + Shift + F8),查看所有断点。
[图6.2]
[图6.3]
3、再说说右边的Filters过滤,这些一般情况下不常用,简单说下意思。
[图6.4]
[图6.5]
4、异常断点,通过设置异常断点,在程序中出现需要拦截的异常时,会自动定位到异常行。
如图6.6,点击+号添加Java Exception Breakpoints,添加异常断点。然后输入需要断点的异常类,如图6.7,之后可以在Java Exception Breakpoints里看到添加的异常断点。
我这里添加了一个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断点,如图6.8,出现空指针异常后,自动定位在空指针异常行。
[图6.6]
[图6.7]
[图6.8]
七、多线程调试
一般情况下我们调试的时候是在一个线程中的,一步一步往下走。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在Debug的时候,想发起另外一个请求都无法进行了?
那是因为IDEA在Debug时默认阻塞级别是ALL,会阻塞其它线程,只有在当前调试线程走完时才会走其它线程。可以在View Breakpoints里选择Thread,如图7.1,然后点击Make Default设置为默认选项。
[图7.1]
切换线程,在图7.2中Frames的下拉列表里,可以切换当前的线程,如下我这里有两个Debug的线程,切换另外一个则进入另一个Debug的线程。
[图7.2]
八、回退断点
在调试的时候,想要重新走一下流程而不用再次发起一个请求?
1、首先认识下这个方法调用栈,如图8.1,首先请求进入DemoController的insertDemo方法,然后调用insert方法,其它的invoke我们且先不管,最上面的方法是当前断点所在的方法。
[图8.1]
2、断点回退
所谓的断点回退,其实就是回退到上一个方法调用的开始处,在IDEA里测试无法一行一行地回退或回到到上一个断点处,而是回到上一个方法。
回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Drop Frame按钮(图8.2),按调用的方法逐步回退,包括三方类库的其它方法(取消Show All Frames按钮会显示三方类库的方法,如图8.3)。
第二种方式,在调用栈方法上选择要回退的方法,右键选择Drop Frame(图8.4),回退到该方法的上一个方法调用处,此时再按F9(Resume Program),可以看到程序进入到该方法的断点处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断点回退只能重新走一下流程,之前的某些参数/数据的状态已经改变了的是无法回退到之前的状态的,如对象、集合、更新了数据库数据等等。
图[8.2]
图[8.3]
图[8.4]
九、中断Debug
想要在Debug的时候,中断请求,不要再走剩余的流程了?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传入的参数有误后,不想走后面的流程了,怎么中断这次请求呢(后面的流程要删除数据库数据呢....),难道要关闭服务重新启动程序?嗯,我以前也是这么干的。
确切的说,我也没发现可以直接中断请求的方式(除了关闭服务),但可以通过Force Return,即强制返回来避免后续的流程,如图9.1。
点击Force Return,弹出Return Value的窗口,我这个方法的返回类型为Map,所以,我这里直接返回 results,来强制返回,从而不再进行后续的流程。或者你可以new HashMap<>()。
[图9.1]
[图9.2]
家好,我是DD,已经是封闭在家的第51天了!
最近一直在更新Java新特性(https://www.didispace.com/java-features/)和IDEA Tips(https://www.didispace.com/idea-tips/)两个原创专栏,其他方向内容的动态关注少了。昨天天晚上刷推的时候,瞄到了这个神奇的东西,觉得挺cool的,拿出来分享下:
相信你看到图,不用我说,你也猜到是啥了吧?html里可以跑python代码了!
看到好多Python公众号已经开始猛吹未来了,但乍看怎么觉得有点像JSP?或者一些模版引擎?是进步还是倒退呢?与其瞎想,不如仔细看看这个东东的能力吧!
根据官方介绍,这个名为PyScript的框架,其核心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在标准HTML中嵌入Python代码的能力,使用 Python调用JavaScript函数库,并以此实现利用Python创建Web应用的功能。
看到介绍里提到了调用JavaScript函数库的能力,看来跟JSP或者模版引擎还是有区别的。
官方给了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观的感受这个开发框架的能力,不妨跟着DD看看,它能做啥吧!
第一个案例,hello world
代码很简单,就下面这几行。你只需要创建一个html文件,然后复制进去就可以了。
|
保存好之后,在浏览器里打开就能看到这样的页面了:
回头再看看这个html里的内容,三个核心内容:
如果你懒得自己敲代码的话,本文的两个案例代码我打包放在公众号了,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程序猿DD”,回复:pyscript 获取。
第二个案例,数据定义 + 数据展示
先创建一个data.py文件,然后加入前面的代码。功能很简单,就是随机生成(x,y)的坐标
|
再创建一个html文件,加入下面的代码
|
这里就稍微复杂一些了,除了hello world中的几个要点外,这里还有这几个要关注的地方:
这个页面的执行效果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神奇呢?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大家熟悉的cs、js内容,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图的页面实现。
最后,谈谈在整个尝试过程中,给我的几个感受:
这个开发框架目前还只是alpha版本,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特性与优化出来,总体上我觉得这个框架还是非常cool的,尤其对于刚学会Python,或者只会Python,但又想快速开发Web应用的小伙伴来说,可能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你觉得这个框架如何?未来会不会火?留言区聊聊吧!
击关注,快速进阶高级架构师
作者:G_Seinfel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款好的IDE(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对于程序员就像一把好的兵器对于武将一样重要,这句话对于Java这种笨重的语言而言尤其适用。好在Java有了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IDE——Intellij IDEA,它就像二爷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一样在Java世界中奋勇杀敌。如果你在使用Eclipse或者Netbeans之类的IDE,在继续阅读之前我建议你尝试一下Intellij IDEA,你会爱上它的。如果你已经在使用IDEA了,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些进阶应用的指南,让你的神兵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一下IDEA的语言注入功能、自定义代码模板以及简单的重构技巧。
语言注入(language injection)
语言注入是指在Java的字符串里书写另一种语言时将该语言的特征(高亮、语法检查等)注入到字符串中。比如,有时我们需要用Java字符串来表达SQL语句、JSON串或者正则表达式。这时我们可以在要注入的字符串中按Alt+Enter,如下图:
language injection
然后选择Inject language or reference
select language
比如这里我们选择JSON,我们可以看到JSON字符串的key部分被高亮了:
json
如果选择的语言有自动补全的功能,在这里也可以直接使用自动补全功能。如果语法不符合该语言的语法,也会有编译器的错误提示。总之,就像你真的再写这种语言一样。但是有一点不爽的是,在字符串里面需要注意转义的事情。IDEA的设计者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还提供了Edit XXX Fragment的功能,其中XXX是指你注入的语言。
edit fragment
在已经注入语言的字符串上再次按Alt+Enter,选择Edit XXX Fragment,弹出下面的输入窗,可以在该窗口中直接书写相应的语言,在上面的字符串中,IDEA会自动替你将该转义的东西转义掉,这点对于写正则表达式而言特别方便。顺便一提,如果你注入的是正则表达式的话,IDEA还提供了Check RegExp功能,用于检查你指定的字符串与正则表达式是否匹配。
除了使用上面提到的方式进行语言注入外,还可以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进行语言注入,即在需要注入的字符串上方写入形如
// language=LANG prefix=PRE suffix=SUF
的注释,其中LANG是你要注入的语言,prefix和suffix分别是指定的前后缀,如果没有可以省略。如果你的字符串表达的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片段,可以通过前后缀的拼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片段,如下图的html示例:
comment injection
自定义代码模板(live templates)
live templates是IDEA中提高代码编写速度,减少重复性工作的又一大利器。用过IDEA的人应该基本都使用过内置的代码模板,只不过可能不知道而已。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live templates:
是public static void main的缩写,依次敲入这几个字母可以在一个类中快速生成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用于快速生成输出语句
System.out.println();
用于快速生成字符串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for (int i=0; i < ; i++) { }
用于快速生成增强for循环代码,其中要遍历的对象以及元素类型可以推断,元素对象名称可以推荐。
for (String key : map.keySet()) { }
用于生成判空的条件判断语句,判断的对象自动推断
if (s==null) { }
用于生成判断非空的条件判断语句,判断的对象自动推断
if (s !=null) { }
这些官方提供的内置模板已经足够nice,但是可能不能充分满足我们自己特殊场景的使用。我们可以根据自身使用的情况DIY我们自己的模板。那么怎么定义我们自己的代码模板呢?
首先按Ctrl+Alt+S打开设置(或者点击File-Settings),找到Editor下的Live Templates选项,进入自定义模板页面。
live templates
这里默认是按照语言和用途分的组,我们可以新增自己的模板组,点击右上角的小加号,选择template group即可。接下来是在已有组中增加模板,点击右上角的小加号,选择live template。或者利用现有的模板进行duplicate(右上角第三个按钮)也可以。比如我们新建一个待办事项的注释,想要指定用户和时间:
todo
我们首先增加一个自定义模板组comment,在下面添加一个todo模板,在Abbreviation(缩写)里面写入todo,即写代码时要输入的模板简写,在右边description中输入模板的描述信息,在下面Template text中写入模板内容:
//TODO $DATE$ $USER$: $END$
其中//TODO是Java中待办事项的注释,后面DATE和USER是自定义的变量,分别代表日期和用户,END是IDEA内置的变量,代表生成模板后光标所处的位置。很容易想到,两个美元符号$$中间加上大写字母是模板中定义变量的方式。那么这些变量怎么取值呢,我们点击右侧的Edit variables按钮,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界面:
edit variables
这里可以看到DATE和USER变量的取值,分别为date()和user(),date()和user()是IDEA内置的两个函数,用于表征当前时间和当前系统用户,如果Expression(表达式)项没有取到值,我们还可以在Default value中设置默认值,不过不是所有项都可以走默认值的,勾选右边的复选框代表如果变量取到确切值,光标直接跳过此处。IDEA提供了几十个内置函数,用于处理模板中的各种情况,内置函数的完整列表可以参见官方文档
(https://www.jetbrains.com/help/idea/template-variables.html#predefined_functions)。
重构是编写代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基本不改变代码语义的前提下,对代码直观性、可读性以及代码逻辑层次进行的改造。重构的技巧非常多,大牛们经常花一本书的内容来介绍重构。这里我们只介绍怎么在IDEA中方便地进行常见的代码重构。首先先普及一样IDEA中万能重构的快捷键:Ctrl+Alt+Shift+T,一切重构都可以以此为入口。在IDEA中最常用的重构主要包括重命名(rename)、代码提取(extract)、代码嵌入(inline)。
重命名,或者叫改名。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类、方法、变量名称不能准确表达我们要传递给读者的含义,此时我们就需要重命名。IDEA中重命名的快捷键是Shift+F6,当然也可以从万能入口进入。重命名后所有调用之处会自动修改引用的名称。
代码提取,可以指从实现类中提取接口或父类,也可以指从代码中提取方法。下面说一些常见的场景: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c08f90a5102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