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5小游戏,能借微信做出个4399吗?

HTML5小游戏,能借微信做出个4399吗?

以为微信只能卖卖货?大错特错。falsh被苹果嫌弃后,HTML5以其占用资源少适合移动端的优势瞬间征服各大视频、游戏网站,被疯狂使用,头条君必须要插一嘴:前几天微信大火游戏“围住神经猫”就是基于html5,而这款丧心病狂的游戏把头条君自己给“围困”了小一天,新浪那边@O2O头条 内容都忘记了准备。(#‵′)凸。好吧开始正文↓

把继《围住神经猫》后,又一款基于HTML5技术的小游戏《看你有多色》大火于朋友圈,据其背后开发商博雅互动提供的资料,《看你有多色》在一天内取得了1013万的独立IP访问,成为又一个经典的微信“病毒式”传播案例。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神经猫》、《看你有多色》及各种山寨版都是“短命”货,短则两天、长则一周,这些小游戏就将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而在反复经历此种循环后,游戏开发者们也逐渐掌握游戏“病毒式”传播的规律,以及在短生命周期游戏上建立商业模式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游戏开发者还在尝试将此前轻易流失掉的用户积累到自己平台上,也许不久之后,一个移动端的4399小游戏平台就将在微信中诞生。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1.HTML5小游戏的低开发成本,允许开发商不断试运气。

《看你有多色》的产品负责人张珍表示,想实现游戏的成功传播,运气成分很大。甚至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想实现病毒式传播,运气是最重要因素,想实现成功传播只有一款一款产品不断尝试。

基于HTML5技术进行小游戏开发,其成本和门槛都很低,这允许开发商不断去试错。搜狐IT此前就报道过,《神经猫》背后只有一名美工和一名程序,用时1.5天开发完成。

低门槛让所有人都可以轻松进入,不仅《神经猫》的开发公司和博雅互动,实现《疯狂猜图》传播的豪腾嘉科、最早做微信H5游戏开发的磊友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在加入“朋友圈游戏”的开发行列。

而由于开发成本低,成功传播的游戏还会迅速被山寨和模仿,比如神经猫大火后,多玩游戏就第一时间山寨了一个“围住YY熊”。

开发商不断推出新品、以及大家互相模仿,未来用户的朋友圈将会实现不断被刷屏。

2.自建平台或公众账号,留存下种子用户成为关键。

游戏开发商不是传播学研究者,想实现的是游戏的长久运营,而既然单款游戏生命周期短,那么游戏的集合:游戏平台,成为比较靠谱的玩法。

张珍就表示,博雅互动的观察结果是,第一批种子用户很关键,如果种子用户超过5000,只要产品靠谱,就能实现不错的传播;如果种子用户过万,产品就有机会大火。因此搭建平台积累自己的种子用户很关键。

目前来看,搭建HTML5游戏平台有两个方法:自建平台和使用微信公众账号。

Znyga前中国区CEO田行智的创业项目:碰碰,就是个移动端的游戏社区,通过在社区中不断添加H5小游戏并向微信分享,在微信中游戏实现传播后将用户不断拉回到“碰碰”中,最终实现自家游戏社区的运转,这是碰碰的设计理念。

而博雅互动和磊友的思路则是利用微信公众账号,通过在游戏中引导用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并在公众账号中不断推广游戏,寻找种子用户。

不过对于公众账号的玩法,田行智表示并不靠谱,因为公众账号不仅功能有限,且终究是人家的平台,当年Zynga就依附在Facebook上,所以当Facebook政策一有变动,Zynga就迅速衰弱了。

3.游戏平台如何实现盈利的问题。

对于如何盈利的问题,开发商们都认为H5小游戏向用户收费完全不靠谱,目前来看,想从小游戏上转钱,比较靠谱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将用户引导到平台,在平台积累起品牌和用户价值后,实现盈利;

二是在游戏中植入广告,为其他游戏或商品导流。

目前大火的《神经猫》就接入了腾讯的广点通广告,有报道称《神经猫》巅峰时期的收入可以达到每日百万。而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是专注山寨H5小游戏也能赚钱,只要保证产品能有百万PV,几天下来赚个十几万是没问题的。

对比很低的开发成本,做H5游戏的流量生意真心称得上是一门好生意。

4.小游戏平台能成长为移动端的4399吗?

笔者也向腾讯互娱副总裁王波询问了对H5小游戏平台的看法,王波表示目前还不好说移动端是否能诞生一个4399小游戏平台,但也许腾讯该组建个小团队试试看。

不过,H5游戏的开发者显然对此很乐观。有开发者就表示,如果将微信看作整个互联网,那么HTML5游戏不就是页游吗?移动端进化出Web App的游戏联运平台是早晚的事,“统治级产品”微信的出现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由此来看,也许移动端不会出现大的小游戏平台,但支撑一批小平台,并让这些小平台大赚一笔,还是不成问题的。

语:《全民寻找房祖名》等小游戏,曾在2014年一度刷爆各大移动社交软件。种种迹象显示,H5游戏正处在从小游戏到大产业爆发前夜。

《全民寻找房祖名》、《围住神经猫》、《看你有多色》等小游戏,曾在2014年一度刷爆各大移动社交软件。自此,HTML5游戏(以下简称H5游戏)也进入了更多大众的视野。伴随着移动游戏的高速增长,H5游戏也获得了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关注。种种迹象显示,H5游戏正处在从小游戏到大产业爆发前夜。

资本竞逐HTML5游戏

开源跨平台的手机游戏开发引擎Egret Engine白鹭引擎,在2014年底获得了顺为资本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白鹭引擎可以快速创建HTML5移动游戏,也可以将游戏项目编译输出成为目标移动平台的原生游戏应用。

坊间传闻,顺为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雷军仅用了15分钟就敲下了这笔投资。业界分析,雷军义无反顾的原因,则是白鹭引擎所专注的H5游戏未来对小米建立自己的生态圈的帮助。

此外,五秒轻游戏、9g、肥猪、火舞、萝卜等等主打HTML5游戏的公司,也都宣布获得了数量可观的投资。

有趣的是,“钱”不仅来自曾李青、雷军等移动互联网资深投资人,甚至餐饮、家电、农产品行业投资人都纷纷一掷千金,杀入HTML5游戏市场。可想而知,这些资本所看中的正是H5游戏的广阔前景,大佬们希望在竞争到来之前抢占先机。

BAT抢占HTML5游戏风口

在腾讯总结的2015手游市场的五大变化中,H5排名第一。腾讯对H5频频示好,在QQ空间中,已经有游戏的入口玩吧。有数据透露,有H5游戏在QQ空间的流水已经过百万。

负责腾讯浏览器的魏晓海指出,H5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由于安卓兼容性存在问题。而腾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旗下的微信、手机QQ、空间、浏览器等软件中加入了X5内核,并且免费向开发者提供使用。H5开发者只需要适配X5内核来制作游戏,并接入一个由腾讯提供大小仅为60K的SDK,便能在腾讯的各大平台上运行,解决机型适配的问题。

负责QQ空间的许华彬则表示,QQ空间对于页游和手游开发者的优惠政策将会逐步向H5游戏开发者倾斜:月收入10万以下腾讯不参与分成、免费提供腾讯云服务器等。

与此同时,手机淘宝也全面引入H5游戏,阿里巴巴商家业务事业部无线商家负责人张阔就十分看好H5游戏,正是因为其在PC端转至移动端的过程中促成的导购模式的转变。这一想法从手淘2014年双十一的“互动到店”活动中也得到了验证。

不过,张阔表示,虽然如今手淘店主对H5游戏具有海量的需求,但与PC端一样,阿里不会选择自建H5研发团队,而是会继续专心做好平台。手淘选择与H5游戏平台火舞游戏进行合作,以游戏开发大赛的形式,吸引游戏开发者参与,完成针对店铺的原创游戏研发。

案例解析:五秒轻游戏

位于深圳的5秒轻游戏,专注于HTML5移动轻游戏的发行和社区化运营,公司成立之初,便获得了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千万规模的天使投资。

”我们判断,H5一定会有机会”,五秒轻游戏的创始人陈钢认为,只有玩魔兽类游戏的重度玩家才会为一个游戏投入长期的时间。对非重度游戏玩家的小白群体来说,他们的目的只是打发时间、放松一下而已,并不关心每天玩的游戏是不是相同。五秒轻游戏要做的就是5秒就可以开始玩的游戏,可以每天变换。

“我们要构建一个社区,就会有优势”,他介绍道,游戏历史上有端游、页游、手游、H5。其中,端游是产品的竞争,如魔兽的走红就是产品体验的极致;页游是产品加流量的竞争,流量作用大于产品本身;手游是平台的竞争,控制流量,提供服务,再加上产品本身。H5市场则是一个社区,不仅要制作精美的游戏,还要搭一个平台。

弹幕是五秒轻游戏的一大特色,游戏玩家可以再弹幕上面说任何自己想说的东西。

“‘我是深圳的,有深圳的吗’,‘什么鬼,太烂了’,我们看了一下,100个进来玩游戏的人,大概3-5个会发弹幕,非常高的比例”,陈钢透露,现在市面上没有公司这样做,但他相信以后弹幕会越来越流行,所以五秒轻游戏要卡在弹幕第一位。

轻社交则是五秒轻游戏另一大特色。尽管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积累了一定量受众群体的游戏应该做得更大、更精美,五秒轻游戏却坚持轻娱乐、轻社交的产品路线。

“我们会做得更轻,不会亲热到加微信、QQ互相聊天”,陈钢介绍告诉创业邦记者,“我们希望它就是在路上有一面墙,人们路过就喷点东西,但我们不希望他们站在墙边等人”。

H5游戏是手游的“下一个天堂”?

当投资者和BAT巨头都押宝在H5游戏上时候,是否意味着H5游戏成为手游的“下一个天堂”?

与传统的APP相比,H5游戏在社交圈可谓“病毒式传播”。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3年,在微信朋友圈中蹿红的小游戏中,除了腾讯自身几款外,就只有《疯狂猜图》,在火爆的那一周,日增用户最高峰值为30万;2014年,仅7、8月间,《全民寻找房祖名》2天内被玩了6000万次;《看你有多色》上线2日用户数达3000万,《围住神经猫》更创造了3天500万用户和1亿访问的奇迹。

对此,“5秒轻游戏”创始人陈钢分析,当手游需要下载App才能玩,这个过程中会流失许多用户,而如果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打开就能在浏览器上玩,不仅简化了游戏到人的时间,同时,填补了“游戏小白”们的碎片时间。再加上易于传播的特点,让游戏混合了社交属性,火爆也是理所应当。

而在网页上直接玩,抓取碎片时间是H5游戏得以成功的关键。不过,碎片化的时间,随机而短暂,也令H5游戏缺乏持久吸引力,流行时间也非常短暂、比如,当初的《围住神经猫》就在朋友圈火了三天。同时,目前H5游戏并没有很好的赢利点,都处在积累用户的阶段。除了腾讯QQ空间的玩吧、猎豹等合作伙伴以外,很多渠道暂时处于观望阶段和布局阶段。

但也有人认为,怎样革除《神经猫》之类游戏淘汰快、粘性差的弊端,是HTML5游戏当下的命门所在。有人在做导入“弹幕游戏”的尝试,也有人闷头耕耘,在“憋”下一个爆款。不论怎样,大家认知相同----这是HTML5爆发的前夜。

只是前夜有多长呢?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