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桌面文件非常多,整理太麻烦?教你分类整理到桌面,简单方便

经常会用到各种文件,所以电脑的桌面上难免会放着不少的文件,这就会导致桌面变得非常的乱

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有没有方法可以把桌面的文件和程序分别放在桌面选定的区域呢?今天小林君就来分享一个简单好用的桌面整理软件

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软件名fences,是一款来自外网的桌面整理软件,它的作用是可以在桌面上划分区域来存放各种程序和文件,效果非常不错

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下面讲下如何安装使用这个软件

1.安装

首先下载好压缩包,解压出来,放到合适的位置,注意目录不要有中文名

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双击打开01绿化.bat,等待一会,然后桌面会黑屏一下,不用管,会弹出来几个窗口,点击确定即可

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然后双击运行03补丁.exe,点击patch按钮,等待一会,可能也会黑屏一下,然后会重启桌面,这时候就算安装完成

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

2.使用方法

安装完成后,软件会弹出向导界面,直接关掉即可

在桌面上,直接划出一个区域出来,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在此处创建方框,然后输入分类的名称即可

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这时候可以把你要放到分类中的文件或程序拖到里面即可

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选择区域的边缘就可以动态调整区域的大小,非常方便

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可以多创建几个区域,然后进行整理,效果非常好

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

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这里分享个小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你用的是动态壁纸,那在划区域的时候可能出现背景错误的情况

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

解决方法很简单,打开软件,选择颜色与外观,把下图中的选项取消勾选即可

桌面文件夹太大了怎么调小_夹桌面电脑文件设置大小怎么改_电脑桌面设置大文件夹

总结:非常不错的一款软件,适合桌面文件非常多,而且都经常要用到的小伙伴,软件还有一些其他小功能,可以自行摸索

*注意,软件自带一个双击桌面隐藏桌面所有图标的功能,再次双击就会显示,如果不需要记得在设置-快速隐藏关闭

3.下载方式

这里提供软件的下载方式

关注、转发和点赞后,私信数字【1088】给小林君即可获取下载方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汇总-TCP四层模型、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程序员不仅仅要会敲代码,网络相关的知识也是有必要掌握的,否则如何“做好网管”、帮师妹“修电脑”[得意]。本文集天地之灵气,汇大家于一言,对网络基础知识作了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 TCP/IP 四层模型】

TCP/IP 四层模型 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型,可以将 TCP / IP 模型看作是 OSI 七层模型的精简版本,由以下四层组成: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将 TCP/IP 四层模型 和 OSI 七层模型完全精确地匹配起来,不过可以简单将两者对应起来,如下图所示:

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

应用层( layer)

应用层位于传输层之上,主要提供两个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之间信息交换的服务,它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消息会交给下一层传输层来传输。 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网络通信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层协议很多,如支持 Web 应用的 HTTP 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 SMTP 协议等等。

应用层常见协议: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

传输层( layer)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终端设备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的”是指并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网络应用,而是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传输层常见协议: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由于网络层使用 IP 协议,因此分组也叫 IP 数据报,简称数据报。

⚠️ 注意:不要把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 UDP”和网络层的“IP 数据报”弄混。

网络层的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通过网络层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这里强调指出,网络层中的“网络”二字已经不是我们通常谈到的具体网络,而是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中第三层的名称。

互联网是由大量的异构()网络通过路由器(router)相互连接起来的。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 )和许多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叫做 网际层 或 IP 层。

网络层常见协议:

网络接口层(Network layer)

可以把网络接口层看作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合体。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常简称为链路层(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将网络层交下来的 IP 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网络接口层重要功能和协议如下图所示: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每一层包含的协议和核心技术: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

应用层协议 :

传输层协议 :

网络层协议 :

网络接口层 :

【第二部分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为了准确无误地把数据送达目标处,TCP 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策略。

建立连接-TCP 三次握手

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

建立一个 TCP 连接需要“三次握手”,缺一不可:

当建立了 3 次握手之后,客户端和服务端就可以传输数据啦!

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通信信道,说到通讯,简单来说就是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而三次握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双方确认自己与对方的发送与接收是正常的。

第一次握手:Client 什么都不能确认;Server 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第二次握手:Client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Server 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第三次握手:Client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Server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

三次握手就能确认双方收发功能都正常,缺一不可。

第 2 次握手传回了 ACK,为什么还要传回 SYN?

服务端传回发送端所发送的 ACK 是为了告诉客户端:“我接收到的信息确实就是你所发送的信号了”,这表明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通信是正常的。回传 SYN 则是为了建立并确认从服务端到客户端的通信。

SYN 同步序列编号( Numbers) 是 TCP/IP 建立连接时使用的握手信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正常的 TCP 网络连接时,客户机首先发出一个 SYN 消息,服务器使用 SYN-ACK 应答表示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最后客户机再以 ACK()消息响应。这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才能建立起可靠的 TCP 连接,数据才可以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

断开连接-TCP 四次挥手

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

断开一个 TCP 连接则需要“四次挥手”,缺一不可: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SEQ=x) 标志的数据包->服务端,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然后客户端进入 FIN-WAIT-1 状态。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这个 FIN(SEQ=X) 标志的数据包,它发送一个 ACK (ACK=x+1)标志的数据包->客户端 。然后服务端进入 CLOSE-WAIT 状态,客户端进入 FIN-WAIT-2 状态。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送一个 FIN (SEQ=y)标志的数据包->客户端,请求关闭连接,然后服务端进入 LAST-ACK 状态。第四次挥手:客户端发送 ACK (ACK=y+1)标志的数据包->服务端,然后客户端进入TIME-WAIT状态,服务端在收到 ACK (ACK=y+1)标志的数据包后进入 CLOSE 状态。此时如果客户端等待 2MSL 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就证明服务端已正常关闭,随后客户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

只要四次挥手没有结束,客户端和服务端就可以继续传输数据!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TCP 是全双工通信,可以双向传输数据。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数据传送结束后发出连接释放的通知,待对方确认后进入半关闭状态。当另一方也没有数据再发送的时候,则发出连接释放通知,对方确认后就完全关闭了 TCP 连接。

举个例子:A 和 B 打电话,通话即将结束后。

第一次挥手:A 说“我没啥要说的了”第二次挥手:B 回答“我知道了”,但是 B 可能还会有要说的话,A 不能要求 B 跟着自己的节奏结束通话第三次挥手:于是 B 可能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最后 B 说“我说完了”第四次挥手:A 回答“知道了”,这样通话才算结束。为什么不能把服务器发送的 ACK 和 FIN 合并起来,变成三次挥手?

因为服务器收到客户端断开连接的请求时,可能还有一些数据没有发完,这时先回复 ACK,表示接收到了断开连接的请求。等到数据发完之后再发 FIN,断开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数据传送。

如果第二次挥手时服务器的 ACK 没有送达客户端,会怎样?

客户端没有收到 ACK 确认,会重新发送 FIN 请求。

为什么第四次挥手客户端需要等待 2*MSL(报文段最长寿命)时间后才进入 CLOSED 状态?

第四次挥手时,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 ACK 有可能丢失,如果服务端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收到 ACK 的话,服务端就会重发 FIN,如果客户端在 2*MSL 的时间内收到了 FIN,就会重新发送 ACK 并再次等待 2MSL,防止 Server 没有收到 ACK 而不断重发 FIN。

MSL(Maximum Segment ) : 一个片段在网络中最大的存活时间,2MSL 就是一个发送和一个回复所需的最大时间。如果直到 2MSL,Client 都没有再次收到 FIN,那么 Client 推断 ACK 已经被成功接收,则结束 TCP 连接。

【第三部分 IP协议】

IP 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IP( ,网际协议) 是 TCP/IP 协议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属于网络层的协议,主要作用是定义数据包的格式、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和寻址,以便它们可以跨网络传播并到达正确的目的地。

目前 IP 协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去的 IPv4,另一种是较新的 IPv6,目前这两种协议都在使用,但后者已经被提议来取代前者。

什么是 IP 地址?IP 寻址如何工作?

每个连入互联网的设备或域(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都被分配一个 IP 地址( address),作为唯一标识符。每个 IP 地址都是一个字符序列,如 192.168.1.1(IPv4)、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IPv6) 。

当网络设备发送 IP 数据包时,数据包中包含了 源 IP 地址 和 目的 IP 地址 。源 IP 地址用于标识数据包的发送方设备或域,而目的 IP 地址则用于标识数据包的接收方设备或域。这类似于一封邮件中同时包含了目的地地址和回邮地址。

网络设备根据目的 IP 地址来判断数据包的目的地,并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网络或子网络,从而实现了设备间的通信。

这种基于 IP 地址的寻址方式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允许数据包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递,从而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互联互通。IP 地址的唯一性和全局性保证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可以通过其独特的 IP 地址进行标识和寻址。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

什么是 IP 地址过滤?

IP 地址过滤(IP Address ) 简单来说就是限制或阻止特定 IP 地址或 IP 地址范围的访问。例如,你有一个图片服务突然被某一个 IP 地址攻击,那我们就可以禁止这个 IP 地址访问图片服务。

IP 地址过滤是一种简单的网络安全措施,实际应用中一般会结合其他网络安全措施,如认证、授权、加密等一起使用。单独使用 IP 地址过滤并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安全。

IPv4 和 IPv6 有什么区别?

IPv4( version 4)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 IP 地址版本,其格式是四组由点分隔的数字,例如:123.89.46.72。IPv4 使用 32 位地址作为其 地址,这意味着共有约 42 亿( 2^32)个可用 IP 地址。

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登录密码明文传输

这么少当然不够用啦!为了解决 IP 地址耗尽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 IP 协议 - IPv6( version 6)。IPv6 地址使用更复杂的格式,该格式使用由单或双冒号分隔的一组数字和字母,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IPv6 使用 128 位互联网地址,这意味着越有 2^128(3 开头的 39 位数字,恐怖如斯) 个可用 IP 地址。

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

登录密码明文传输_用户名与密码传输都是明文的是_用户名密码加密传输

除了更大的地址空间之外,IPv6 的优势还包括:

【第四部分 TCP/UDP区别】

TCP 与 UDP 的区别是否面向连接: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而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是否是可靠传输:远地主机在收到 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并且不保证数据不丢失,不保证是否顺序到达。TCP 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TCP 在传递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而且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机制。通过 TCP 连接传输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是否有状态:这个和上面的“是否可靠传输”相对应。TCP 传输是有状态的,这个有状态说的是 TCP 会去记录自己发送消息的状态比如消息是否发送了、是否被接收了等等。为此 ,TCP 需要维持复杂的连接状态表。而 UDP 是无状态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发出去之后的事情了。传输效率:由于使用 TCP 进行传输的时候多了连接、确认、重传等机制,所以 TCP 的传输效率要比 UDP 低很多。传输形式: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UDP 是面向报文的。首部开销:TCP 首部开销(20 ~ 60 字节)比 UDP 首部开销(8 字节)要大。是否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TCP 只支持点对点通信,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TCP

UDP

是否面向连接

是否可靠

是否有状态

传输效率

较慢

较快

传输形式

字节流

数据报文段

首部开销

20 ~ 60 bytes

8 bytes

是否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什么时候选择 TCP,什么时候选 UDP?HTTP 基于 TCP 还是 UDP?

HTTP/3.0 之前是基于 TCP 协议的,而 HTTP/3.0 将弃用 TCP,改用 基于 UDP 的 QUIC 协议 。

此变化解决了 HTTP/2 中存在的队头阻塞问题。队头阻塞是指在 HTTP/2.0 中,多个 HTTP 请求和响应共享一个 TCP 连接,如果其中一个请求或响应因为网络拥塞或丢包而被阻塞,那么后续的请求或响应也无法发送,导致整个连接的效率降低。这是由于 HTTP/2.0 在单个 TCP 连接上使用了多路复用,受到 TCP 拥塞控制的影响,少量的丢包就可能导致整个 TCP 连接上的所有流被阻塞。HTTP/3.0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队头阻塞问题,一个连接建立多个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之间独立互不影响,某个数据流发生丢包了,其数据流不受影响(本质上是多路复用+轮询)。

除了解决队头阻塞问题,HTTP/3.0 还可以减少握手过程的延迟。在 HTTP/2.0 中,如果要建立一个安全的 HTTPS 连接,需要经过 TCP 三次握手和 TLS 握手:

TCP 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交换 SYN 和 ACK 包,建立一个 TCP 连接。这个过程需要 1.5 个 RTT(round-trip time),即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间。TLS 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交换密钥和证书,建立一个 TLS 加密层。这个过程需要至少 1 个 RTT(TLS 1.3)或者 2 个 RTT(TLS 1.2)。

所以,HTTP/2.0 的连接建立就至少需要 2.5 个 RTT(TLS 1.3)或者 3.5 个 RTT(TLS 1.2)。而在 HTTP/3.0 中,使用的 QUIC 协议(TLS 1.3,TLS 1.3 除了支持 1 个 RTT 的握手,还支持 0 个 RTT 的握手)连接建立仅需 0-RTT 或者 1-RTT。这意味着 QUIC 在最佳情况下不需要任何的额外往返时间就可以建立新连接。

使用 TCP 的协议有哪些?使用 UDP 的协议有哪些?

运行于 TCP 协议之上的协议:

HTTP 协议(HTTP/3.0 之前):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和多媒体内容的协议,主要是为 Web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当我们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时候,我们网页就是通过 HTTP 请求进行加载的。HTTPS 协议:更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 Secure),身披 SSL 外衣的 HTTP 协议FTP 协议:文件传输协议 FTP(File )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可以屏蔽操作系统和文件存储方式。⚠️注意:FTP 是一种不安全的协议,因为它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建议在传输敏感数据时使用更安全的协议,如 SFTP。SMTP 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 ⚠️注意:SMTP 协议只负责邮件的发送,而不是接收。要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需要使用 POP3 或 IMAP 协议。POP3/IMAP 协议:两者都是负责邮件接收的协议。IMAP 协议是比 POP3 更新的协议,它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更加强大。IMAP 支持邮件搜索、标记、分类、归档等高级功能,而且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邮件状态。几乎所有现代电子邮件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支持 IMAP。Telnet 协议:用于通过一个终端登陆到其他服务器。Telnet 协议的最大缺点之一是所有数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均以明文形式发送,这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很少使用 Telnet,而是使用一种称为 SSH 的非常安全的网络传输协议的主要原因。SSH 协议 : SSH( Secure Shell)是目前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利用 SSH 协议可以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SSH 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 TCP 之上。

运行于 UDP 协议之上的协议:

HTTP 协议(HTTP/3.0 ): HTTP/3.0 弃用 TCP,改用基于 UDP 的 QUIC 协议 。DHCP 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配置 IP 地址DNS: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将人类可读的域名 (例如,) 转换为机器可读的 IP 地址 (例如,220.181.38.148)。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专为互联网设计的电话薄。实际上,DNS 同时支持 UDP 和 TCP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