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刘湖北,王炳荣(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系,江西南昌330031)摘要:作为城市和城市特定区域内标志性符号的城市公共空间,历来扮演着政治宣传和教化使者及人文景观的双重角色。经济发展的需求、土地资源匮乏的日益凸显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空间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先例,迫使我们对本国城市公共空间功能进行重新发掘和定位。不难发现,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现代化主题的城市公共空间,应是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再造的方向和目标。关键词:准公共产品;城市公共空间;复合主体;再造中图分类号:C91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09)05-0050-04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公共产品(公益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的争议由来已久,而争论方各执一词的根本原因则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主要来源于20世纪欧美等国的城市设计理念。从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空间中一切非限于特定人群使用的城市空间,包括:交通空间、生活行为空间、供应和处理空间、环境要素空间;从狭义上讲是指能够提供公众进行一定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主要以街道、广场、公园、绿地、山川、水面六种形式出现。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广义城市公共空间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符合公共产品特性,可归为公共产品一类,而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则可归于准公共产品一类。本文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是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即作为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此,笔者拟对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共空间再造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作一初步探讨。深层次追求不谋而合。(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是供社会公众集会、娱乐、沟通和交流的场所,是人类与历史对话的有效媒介。目前,我国城市中可供市民休闲和娱乐的城市公共空间数量和品种都极为有限,主要表现为广场、公园和有限的绿地一类。各类广场的改造应该是最为迫切和最有效的城市公共空间再造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广场空间无需付费的非排他性使越来越多的市民聚集于此休闲和娱乐,而广场本身的有限的容纳量又使广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将原本有权利享受广场空间的一部分市民排除在外,造成社会的不公;第二,广场政治宣传和教化的功能已远远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市民对城市环境改善的强烈愿望;第三,广场在长期为市民提供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成为城市藏污纳垢的“灰色地带”。城市公共空间再造,以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活力为导向,在部分保留城市传统公共空间的基础上,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意识和现代科技打造人性化、和谐化城市人居环境。
例如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就是典型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重建的例子。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1871年一场大火把芝加哥烧成了灰烬。如今的芝加哥是全新的,汇一城市公共空间再造的意义人类在经历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之后已逐渐转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品质的追求。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衡量城市生活品质提升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已逐渐在城市居民或政府机构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城市公共空间再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人类自身的收稿日期:2009-03-19修回日期:2009-05-31作者简介:刘湖北(1964-),男,江西于都人,副教授,从事城市管理研究;王炳荣(1983-),男,江西会昌人,2007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5期刘湖北等:论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51·集了全世界最多的摩天大楼,全世界最高的5幢摩天大楼有3幢在芝加哥。世界第一大湖密歇根湖,沿湖的林肯公园长8公里,占地480公顷,是世界城市中心最大的公园之一。2004年7月建成的千禧公园位于林肯公园的西北角,占地10公顷。公园最吸引人的是3件大型不锈钢建筑和1座不断变换画面的电视屏。占公园四分之一面积的露天音乐厅极富后现代雕塑的韵味,座椅采用鲜红色,与草地的绿色、不锈钢的银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一座取名为“云之门”的镜面不锈钢雕塑,光洁的表面一尘不染,找不出任何拼接痕迹,弯曲的弧度产生出哈哈镜般的摄影效果,好似将芝加哥所有的高楼大厦送上云端,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第三件不锈钢作品是连接林肯公园和千禧公园的桥;三冠喷泉摈弃传统喷泉的制作方法,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完美画卷。
孩子们在图像不断切换的电视屏前的喷泉来回奔跑,父母在车里准备置换的衣服,以人作为公园主体的“新公共场所的呼吸生活”就此产生。(二)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提供者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一直都停留在浅层的认识之上,这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城市讲求王者至尊。政权威力、血缘伦理和尊卑等级等儒家礼制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左右和支配着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空间结构[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功能逐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传统的居住、消费中心转为商业、贸易和管理中心,由此导致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建设发生了变化,建设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城市政治宣传和教化需求”转向综合性的、以人为本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不仅仅以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为目标,还包含着实现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的。以市民广场、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风景旅游区、传统与现代商业广场、街道及居住区中心绿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重视人文关怀、注重生态环境、强调社会和谐等理念逐渐成为决策者和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观念[1]。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重建,就是一个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品牌知名度的案例。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管理不善,纽约时代广场的秩序非常混乱 ,报纸 、电 视每天都有来自广场的凶杀 、抢劫 、强奸 、偷窃等案 件的报道 ,时代广场一度成为罪恶的代名词 。 90 年 代以后 ,纽约官方联合警方 ,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 对时代广场展开大规模的整改 ,一举改变了广场的 社会风气 、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 ,犯罪率连年下降 。 社会秩序的好转 、治安环境的改善 ,使旅游业再度繁 荣起来 ,旅游业的复苏又带动纽约经济的发展 ,现在 纽约又开始吸引一些大公司 、大企业前来安营扎寨 , 比如著名的摩根斯汤利 、威尔康等前几年迁走的大 公司 ,又分别重新来纽约落户 。纽约政府有关部门 还破除了几十年来一直不许制片商在广场拍片的戒 律 ,允许海内外的制片商到时代广场拍摄影片 ,这种 做法既进一步扩大了广场的知名度 ,又可从中收取 一定费用 [ 2 ] 。 (三 )重整商业区域 、金融版块 , 激发城市经济 联动力和带动力 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使城市公共空间在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一直充当纯物理性质的公民集会广场的角 色 。但一成不变的空间性质是不存在的 ,不同时代 的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再思考 、再定义和再营造 逐渐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性质 。
随着政治功能从 城市中心的淡出 ,消费和商业功能已逐渐占据城市 职能的首要位置 , 并 逐 渐渗 透到 城 市的 每个 角 落 。 商业和消费的魅力如此之大 ,是因为商业和消费可 以在短时间内积攒人气 ,繁荣城市经济 ,而人在城市 公共空间的汇集和交流正是积攒人气的重要方式 。 从某种意义上说 ,商业已经成为人们体验城市公共 生活的一种方式 。因此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费文化左右着 ,我们对城市公共 空间的研究也必须置于消费时代这一崭新的背景之 下 [ 3 ] 。日本东京银座在 重 整商 业区 域 和发 展东 京 城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872 年 ,一场大火焚 毁了银座大部分建筑物 , 但银座一直在废墟中不断 改造和重建 。现今 ,银座已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经 济繁荣区 ,每天进出银座的高达 150 万人 , 其中 15 万人是银座 1 万多个企业的员工 。整个银座有 500 家专卖店 ,几千家小铺 , 20 多家旅馆 , 3 000 家酒吧 、 舞厅和夜总会 , 30 多家剧院和 200 多个画廊 , 成为 名副其实的中央商业区 ,并带动东京周边城市经济 的发展 。
二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再造的三大 指导思想 城市公共空间再造是对现有的城市公共空间进 行改进 ,而不是凭空捏造 。因此 ,再造的重要依据和 走向应该以城市的自身气质和特点为“参考系 ”,应 与城市总体规划 、发展战略和风俗文化相适应 ,在不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52· 2009 年 违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追求 经济效益 。 (一 )城市公共空间再造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 发展战略相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 应该是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基础上的有 益尝试 ,是一种灵活性 、整体性 、多样化的改造行为 。 一旦脱离城市总规划和发展战略 ,那城市公共空间 就有可能成 为“贫 民窟 ”和“富 人 区 ”的 分界 线 , 如 19 世纪的英国 ,因为只注意“块 ”(公园 、广场公园 ) 和“带 ”(景观大道 )的发展 ,没有注意对整个城市的 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总体规划 ,不仅城市里有 东区 (工人区 )和西区 (富人区 )的划分 ,公园也有明 显的阶级特色 [ 4 ] 。 (二 )城市公共空间再造应与城市气质和当地 风俗文化相吻合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 ,也是城市的精华 和本质 ,是人的生命空间 ,它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 空间 ,满足人与自然 和社 会 交流 的高 层 次需 要 [ 5 ] 。
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质及当地风俗文化各不相同 , 因此 ,作为城市特有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就应该 遵循“与城市同行 ”的改造理念 。如北京 ,作为封建 帝王权力的空间和物质象征 ,城市空间布局中一直 包含着一种上下贵贱的社会秩序观念 ,其城市公共 空间的再造就应该保留这种文化遗产和生态人文旅 游资源 ,并以此来拉动北京经济的发展 。再比如上 海 ,一个自封建社会末期就高度繁荣的商业核心区 域 ,一个标榜“东方巴黎 ”的国际化都市 , 那么它的 公共空间的再造就应以商业元素为主导 ,以吸引世 界强国的 500 强企业进驻为目标 。一些宗教和人文 气息浓郁的城市 ,其公共空间的改造就应该尊重当 地的风俗文化 ,进一步发挥其宗教人文特性 ,发展旅 游经济 。 (三 )城市公共空间再造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又 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建设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提供了良 好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 ,但城市的发展也为公共 空间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城市土地的过度开发 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极为有限 ,儿童必要的娱 乐设施也无法保证 , 有些地方还形成特有的“城中 村 ”现象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改造城市公共空间 并使其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 ,而又不降低城市公共 空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是城市公共空间提 供者和生产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