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世界之窗7.0归来 比chrome更小更快的浏览器

月中旬,世界之窗浏览器发布全新的7.0版本,此次重新再版距离上次发布时隔两年之久。做为一款以小巧、快速、简洁著称的国产浏览器,世界之窗此前就已经有大量的用户使用,此次重新回归,也引起了广大新老用户的关注。

时至今日,浏览器仍是PC端用户上网的最大入口,网民在电脑上网的各种体验都与浏览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浏览器打开网页的兼容性、稳定性、以及速度等都将直接影响上网体验。今天,小编就帮期待的新老用户,从兼容性、稳定性、速度三个方面来测试下重做归来的世界之窗浏览器7.0版。

一:网页兼容性

网页或者网站的兼容性,其实就是浏览器的兼容性。网页在不同浏览器上显示的效果会因为不一致而产生浏览器和网页兼容问题。比如说一个普通的网页在某一个浏览器上能打开,换成另一个浏览器之后却无法显示。

这是因为不同浏览器使用内核及所支持的HTML等网页语言标准不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网页元素位置混乱,错位,视频无法打开。

图1:因浏览器兼容问题而无法打开视频

而世界之窗则是一款同时具有IE内核和chrome内核的双核浏览器,双核驱动。Chrome负责快速打开网页,提升打开速度,而一旦遇到低版本的网站则自动切换至IE内核去兼容,两个内核的自由转换,使得包括各种网页插件、Flash动画、以及现在趋于流行的HTML5等都能以最好的方式呈现,避免了因浏览器兼容问题而无法打开网页的尴尬局面。

此外,世界之窗的IE内核和chrome内核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并且可以实现智能转化,即智能判断在打开网页时用哪一个内核更加优化。这样的浏览体验不仅保证用户上网数据的安全性,也方便了用户使用。

二:稳定性

浏览器的稳定性是用户使用的一个重要体验部分。现在的绝大多数浏览器自身会携带不少的插件,而且允许有广告弹窗的出现,以及非常多的链接各类网站的按钮,这样的设置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问题,比如不良插件的涌入,而且功能冗杂后,会导致浏览器稳定性便差,导致网页会突然崩溃,变成白页。

图2:常见的繁杂、冗乱的浏览器界面

从这些方面来考虑的话,而世界之窗在稳定性上就体现出优势了。

首先,是世界之窗其中一个内核是基于chrome浏览器精简而来,而谷歌旗下的chrome浏览器做的非常严谨、稳固,它的兄弟阿尔法狗几天前在人机大战中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

图3:世界之窗界面干净、简洁

在chrome浏览器基础上精简的内核,在世界之窗上依旧极其稳定,它打开的标签,是在不同的沙箱中运行,其中一个崩溃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浏览器;

其次,世界之简洁的页面在这一版本上依旧体现出来,干净整洁的页面,没有过多的按钮、插件,减少用户的多余操作,从而降低了浏览器崩溃率。

三:速度

1、 开启速度

打开网页的速度也是衡量一款浏览器性能的重要方面。对于屏幕上光标一直处于转圈忙碌的状态,用户会觉得着急、不耐烦。而开启的速度除了网速能影响以外,就是浏览器本身的原因了。

之前也说过,一直以来,简洁的页面是世界之窗的一大特色就是,没有过多的选项、按钮以及插件、广告,会让世界之窗开启和打开页面的速度更为优化,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用加载过多的选项,不仅让用户在视觉上感受到清晰、美观,在启动的时候也更加流畅,节省不少等待的时间。此外,世界之窗的双核模式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浏览器运算能力。

现在,重版的世界之窗7.0将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次精简,包括界面的整理,安装包大小,以及对于chrome内核的优化,使7.0的世界之窗用起来更快速。

我们也在此测试了一下世界之窗7.0启动的时间,结果是页面启动和浏览器启动时间分别是1.5秒和0.5秒,这个结果远远小于相同环境下测试的chrome浏览器的2-3秒。

2、占用CPU运行速度

浏览器在使用时,会占用电脑CPU,而CPU的剩余会影响电脑工作的效率。因此,浏览器的使用对于占用多少CPU很重要。而打开一款过于庞大、冗杂的浏览器,势必要占用很多CPU资源,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也影响了用户上网的速度。

此次再版的世界之窗7.0安装包大小只有19.68M,小于目前市场上任何一款浏览器,启动后运行CPU内存在200-600M,这个数据,和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浏览器如火狐、360极速、chrome相似无极,对于现在内存普遍4G的电脑而言,实在是没有太大压力。

图4:世界之窗的CPU占用有了更大的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世界之窗7.0在继承以前版本小巧、快速的基础上,做了更多的优化,使它的兼容性、稳定性和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在此次精简性能后,世界之窗7.0依旧是目前市场上最小的双核浏览器。相信新老用户都会对这个重做归来、性能强悍的浏览器刮目相看。

览器是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时最常用的软件,以致于我们已经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而且对于用户来说,认准一款浏览器就很难再“换门”。就笔者个人来说,使用Chrome已经超过10年时间,相信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至于浏览器的使用体验,主观性更为明显。我习惯Chrome,你习惯Edge、QQ,他习惯360、傲游,这都没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和习惯的一款浏览器,无所谓孰高孰低。所以本篇评测我们不会聊各个浏览器的使用体验,也完全没有要通过性能排名来要求大家“换们”的意思。之所以做这次横评,一方面是我们每隔2-3年会做一次浏览器横评(浏览器性能变化慢,有实质性变化的迭代周期更长),大家可以看做是常规操作;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了解一下时下各大浏览器的性能表现。

好了闲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参评浏览器基本信息汇总

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11款浏览器,它们的基本信息如下:

看到这个表,顿时让我觉得现在的浏览器市场和当年香港歌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年是中岛美雪养活了一众歌星,现在是一个谷歌养活了几乎整个浏览器市场。11款浏览器中有10款是基于谷歌Blink渲染引擎打造的,只有Mozilla FireFox依旧使用Gecko 2(表格中的Gecko 102错误,应该为Gecko 2)。

这里要说一下Blink,谷歌退出Webkit项目之后,就在其基础之上重写了Blink引擎,但它本质上还是Webkit,只不过是谷歌把Webkit中与Chromium无关的Ports全部移除掉,再将代码结构重新整理,所以Blink是Webkit的继承者,并非谷歌全新研发的渲染引擎。

另外11款浏览器安装后的容量,傲游依然是最庞大的,达到了844MB,最为精简干练的则是搜狗浏览器,只有164MB,另外谷歌Chrome与微软Edge的容量也比较大,分别为549MB和526MB。

·测试项目与相关说明

接下来我们说说测试项目,本次选用了8项测试:

其一,Browserbench的三个测试项目:JetStream2、MotionMark,以及Speedometer。三者分别测试浏览器的Java脚本性能、动画场景的图形渲染性能、以及Web应用的响应速度。

其二,HTML5 TEST,顾名思义,测试浏览器的HTML 5性能。

其三,谷歌Chromium的Octane 2.0,同样是测试浏览器的Java脚本性能。

其四,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测试,这里引入多个不同的Java脚本性能测试会更加公平一些。

其五,Basemark Web 3.0性能测试,可以看做是浏览器的综合性能测试。

其六:内存、CPU、GPU占用率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

·不同电脑硬件配置对于测试结果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但是只要在同一硬件配置下做完所有测试,那么就可以区分出浏览器之间的性能差异。

·因为在不同硬件配置下跑出的分数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本篇横评所有测试分数均只做为参考,主要用以衡量各浏览器的性能强弱,不做固定得分看待。

·测试平台硬件信息:

本次使用的测试平台硬件配置信息如下: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i7-12700H

内存:2×8GB DDR4内存

硬盘:512GB PCIe 3.0固态硬盘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50笔记本电脑GPU

操作系统: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21H2

·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及排名

基本信息了解之后,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

【JetStream2】

首先是Java脚本性能测试JetStream2,该项测试包含了59项各类Java脚本相关独立测试项,每个测试项会给出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最终会给出一个总成绩。

在这项测试中,微软Edge浏览器以252.391分夺得第一名,傲游浏览器以238.636分排名第二,Chrome浏览器、Opera浏览器分别以236.177和233.166分位居3、4位,FireFox、世界之窗、2345三款浏览器排名后三位。

【MotionMark】

第二项测试为MotionMark,它主要衡量浏览器的图形渲染能力。浏览器虽然主要功能是浏览网页,但其实它不仅仅涉及到图片、文本的加载,一些网页特效、网页游戏等内容,需要用到图形渲染能力。

在这项测试中,Edge浏览器以1123.4分排名第一,傲游浏览器得分1097.59排名第二,Chrome浏览器得分1063.88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2345、世界之窗以及搜狗。

【Speedometer】

第三项测试为Speedometer,它主要衡量浏览器的Web应用响应能力。该项测试中,Edge与Chrome同为264分并列第一,傲游浏览器以260.9分排名第二,后三位依次为世界之窗、360安全浏览器以及搜狗浏览器。

在Browserbench三项测试中,比较出人意料的是国内厂商制作的傲游浏览器。作为曾经国内浏览器一哥,傲游一度遭遇了口碑下滑的尴尬,不过现在看来,傲游的技术力还是相当可以的,Java和图形渲染能力甚至略超Chrome,这一点确实没有预料到。

【HTML5 TEST】

第四项测试我们来看看HTML5性能。

从测试结果来看,猎豹浏览器在HTML5性能上表现出色,以532分拿下第一名;Edge、Chrome、傲游、QQ、2345、360六款浏览器得分均为528分,达到了当下的平均水准;Opera的表现也还不错达到了526分;FireFox、搜狗表现一般,但也达到了500分以上;世界之窗表现最差,仅为481分,这一成绩大概相当于2019年浏览器的平均水准,毕竟世界之窗目前已经很久都没有更新了。

【Octane 2.0】

Octane 2.0是谷歌Chromium的Java脚本性能测试标准,因此对于使用Blink引擎的浏览器自然是有一定偏向,以致于Gecko 2的FireFox排名垫底。所以我们在下面也引入了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测试,以保证公平性。

10款Blink引擎的浏览器中,Edge、Opera、Chrome排名前三,傲游与前三的差距也不算大,再下来QQ、猎豹、360以及搜狗四款浏览器位居第二梯队,世界之窗、2345依旧表现不佳。

【Kraken JavaScript】

第六项出自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测试。

原本FireFox应该有自家BUFF加持而占优,但结果却是并不太理想,测试结果排名倒数第四,Kraken JavaScript加载速度为699.9毫秒。而排名前三的依旧为Edge、Chrome、Opera,另外傲游也进入了500毫秒大关。

此外,此前一直拉胯的世界之窗竟然在Kraken Web框架下的加载速度上表现强劲,以550.1毫秒位居第五,这一点比较出乎预料。

【Basemark Web 3.0】

第七项测试我们来看看Basemark的Web 3.0相关测试。该项测试包含了非常丰富的Web应用、功能和图形相关测试,可以看作是浏览器的综合性能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Opera表现最佳,总得分1280.08,Chrome排名第二,傲游依旧表现稳定,排名第三,此前多项第一的Edge浏览器排名第四。不过从得分可以看到,前四名的差距其实非常小,第一名与第四名得分仅差72.84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性能排名后两位的世界之窗和QQ主要原因在于二者无法顺利运行Web 2.0的相关测试项,因此得分偏低。

从七项基本性能测试来看,Edge、Chrome两款浏览器的表现非常稳定,综合性能最佳。而国内浏览器品牌里,老牌的傲游性能不输Edge和Chrome,这在测试之前是笔者没有预料到的。此外,Opera也依旧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浏览器。而相对不太推荐的是世界之窗、2345这两款浏览器,在加载速度、响应速度、图形渲染方面表现都不是太好。

此外,QQ、360、搜狗、猎豹这几款浏览器的表现不相上下,如何选择就看大家日常的使用习惯。

FireFox也就是火狐浏览器如今确实是性能不够看了。以往火狐其实是一款口碑极佳的浏览器,但目前来看,Gecko 2与Blink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火狐用户大量的流失也并非是没有道理。

【内存/CPU/GPU占用测试】

最后一项测试,我们来看看11款浏览器的内存、CPU和GPU占用率情况。

测试方法依旧是祭出B站经典视频《【炮姐/AMV】我永远都会守护在你的身边!》来进行测试。下图显示了该视频峰值时弹幕量,其总弹幕量已经超过百万,因此能够非常明显的影响到浏览器的内存、CPU和GPU的峰值占用情况。

以下是11款浏览器的测试结果汇总:

内存默认占用情况,Opera占用最高,达到501.3MB,许久没有更新过的世界之窗只占用79.2MB。

峰值内存占用FireFox达到了恐怖的3609MB,远超其它浏览器,最低为2345浏览器,占用586.2MB,世界之窗浏览器因为无法正常打开B站视频,所以没有成绩。

总体来说,默认内存占用除了FireFox与Opera比较高之外,其余9款浏览器占用都不算高。但峰值内存占用来看,Edge、Chrome、FireFox、Opera、傲游、猎豹的占用都超过了1GB,相对于2、3年前增长了2-3倍,FireFox几乎增长了6倍。

CPU和GPU峰值占用方面,Edge相对比较高,可见Edge浏览器整体性能虽然不错,但占用硬件资源较高,所以在使用Edge浏览器时电脑的耗电量会增高。如果您经常不插电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话,建议不要用Edge浏览器比较好。

此外,QQ浏览器的硬件占用情况总体控制良好,CPU峰值只有10.9%,GPU只有30.7%,内存占用率也不算高,是一款比较节省能耗的浏览器。

·11款浏览器初始界面点评

本次横评虽然有性能排名,但这并不代表笔者非要推荐大家使用排名前几位的浏览器。正如文章开头所言,浏览器使用是一个习惯问题,即便您习惯使用性能表现最糟糕的世界之窗,只要用着舒服,笔者认为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本篇横评不涉及浏览器使用优劣的评判。

如果您像我一样习惯简约风格,那么可以选择Chrome这样的。如果您喜欢打开浏览器就看到各种新闻,则可以选择QQ、360、傲游这些带有丰富内容的浏览器。如果您喜欢玩一些网页游戏或者购物,那么2345、猎豹这些将相关应用直接集成到侧边栏的浏览器当然是最合适的。

接下来我们还是对11款浏览器的初始默认界面做一些点评,大家也可以看看哪种界面更戳你的点。

微软Edge总体来说是目前性能表现最好的浏览器,虽然本身是基于Chrome内核打造,但微软的优化调校相当出色。Edge浏览器界面可以选择多种模式,默认会集成bing的搜索框,每次打开都会随机匹配一张精美壁纸,下方会显示登录过的网站,再下来会有一些内容标签,整体来说,Edge的界面集简洁与实用性于一体,整个风格笔者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Edge

Chrome的默认界面当然是经典的Google搜索栏,但在国内当然是用不了。搜索栏下方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一些常用的网站,上方的地址栏和工具栏都非常简洁,这也是笔者一直使用Chrome的主要原因。另外Chrome最强大的地方自然在于其丰富的插件,善加利用将改变你对浏览器的认知。

Chrome

在Chrome之前,笔者用过一段时间的傲游,说实话除了当时版本速度比较慢意外,整体体验相当不错。现如今其默认界面依旧是导航和内容的聚合页,另外也置顶了百度搜索框,同时最上方会显示地点、天气、温度等信息。相对于Chrome,傲游的工具栏算是比较复杂,另外左侧依旧是傲游经典的收藏夹。

傲游

Opera的默认界面主要是一些预设网站的聚合,下方是最近登录网站的记录。不过有一点比较违和的地方就是最近登录网站的标签名叫做“建议”,笔者还是建议Opera的工作人员看到的话可以改一改。

Opera浏览器最侧边栏的功能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预置了Ins、FaceBook等国内打不开的网站,另外还有一些功能选项。总体来说Opera的主界面非常简洁,但也是集简洁与功能性于一体的设计风格。

Opera

FireFox的主界面同样是网站和内容的聚合页,上方默认百度搜索栏。它有一个比较独特的设计是右上角有“移动设备上的书签”功能,登录火狐账号就可以将移动设备上的书签同步过来。

此外火狐浏览器的标签页设计也比较独特,整体就像是悬浮于标签栏之上。

FireFox

QQ、360和搜狗三款浏览器的总体风格很像,QQ、搜狗默认搜索栏自然都是搜狗,360默认搜索栏是360,三者整体布局和内容差不多,QQ浏览器左侧有工具栏,360和搜狗则相对简洁一些,但是360在打开网页之后一些小功能还是比较好用的,比如实时录屏等,不过频繁的小提示弹窗会让初次使用的人感到厌烦。

QQ

另外360浏览器安装之后会自带一个杂志封面(壁纸)的功能,只要有几分钟不动电脑,它就会自动将屏幕切到这个模式,果然不愧是传承于360全家桶的基因。不过这个功能对实际使用电脑的便利性影响不大,只是默认给你带这么个功能还是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爽。

360

搜狗

2345和猎豹浏览器默认同样是聚合页,不过二者相对于前面的浏览器来说,杂七杂八的元素比较多,页游、电商等元素都被集成到左侧工具栏上。

2345

猎豹浏览器的设计风格也与众不同,与另外10款浏览器的扁平化设计风格相比,猎豹浏览器的设计更加拟物、更加立体,给笔者的感觉,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有一种乡村朋克风格。

猎豹

世界之窗的初始界面是11款浏览器中最为简洁的,只会显示最常访问的网站,甚至连搜索栏都没有,喜欢极简风格的朋友可以考虑这款浏览器。不过因为很久都没有更新版本,所有现代网页的一些元素有可能不能正常加载。

世界之窗

·评测总结

本次评测的11款浏览器中,世界之窗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新,所以整体表现还停留在3-5年前的水准,而且一些时下网页的功能与特性也无法正常支持,因此这款浏览器虽然还能够下载到,但是不建议大家去使用。

从性能测试来看,Edge、Chrome、傲游、Opera是相对比较好用的浏览器,Java脚本的运行效率、图形渲染、Web应用的响应速度、Web 3.0的特性等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相对应的,这些浏览器对于硬件资源的占用率也比较高,如果是使用笔记本电脑,且不插电的话,耗电量相对会比较高。

FireFox作为唯一一个非Blink引擎的浏览器,从实测来看其技术力近几年已经逐渐掉队,但这并不代表火狐浏览器不好用。虽然理论性能有所不济,但在实际应用中,火狐依旧是比较不错的一款,习惯于火狐的朋友其实没有必要放弃,毕竟浏览器这东西用着舒服才是王道,性能测试看个热闹就好了。否则Edge浏览器也不会持续沦为其它浏览器的下载工具。

QQ、360、2345、搜狗、猎豹这些浏览器虽然性能表现不如上述几款,但硬件资源占用较低,优化较好,尤其是QQ浏览器,笔记本不插电使用的话,QQ浏览器是比较节能的选择。不过国内设计的这些浏览器的通病就是乱七八糟的元素太多,对于喜欢极简风格的用户来说却是不太可能对它们产生好感。

(7962818)

期,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研发团队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体验极佳的HTML5 PDF数字签名渲染引擎,破解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手机、PC各种浏览器及微信内展示PDF电子合同时,电子签章无法鉴别的难题,引领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

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现代浏览器,虽然已经具备了普通PDF的显示功能,但都缺少对PDF数字签名的支持,导致PDF电子合同中数字签名(电子签章)无法展示验证,这极大地限制了在线电子合同的发展。

但是,PDF数字签名的研发,不但需要掌握晦涩难懂的PDF渲染技术,还需要掌握艰深枯燥的密码学技术,让主流浏览器全部支持PDF数字签名更是困难,多重艰巨的技术要求,导致这项技术一直处于空白。

CFCA在该领域沉淀多年,砥砺创新,使用面向互联网的HTML5语言,重铸融合了上述两个沉淀多年的复杂技术,研发出HTML5 PDF数字签名渲染引擎TrustSignPDF.js,解决了HTML5 PDF数字签名的难题,支持全部现代浏览器,给电子合同带来了极佳的使用体验。

无插件技术

PDF数字签名渲染、点击验证交互操作、签署者数字证书验证等整套密码学安全验证,全部使用纯HTML5实现,无需安装任何浏览器插件,借助PDF.js开源工程,PDF阅读体验已经完全媲美庞大复杂的桌面版PDF阅读器。

全平台、全浏览器支持

系统平台全支持:Windows 10/8/7/Vista/XP、macOS、iOS、Android

现代浏览器全支持:Edge、Chrome、Firefox、Safari、IE11/10、微信

国产浏览器全支持:搜狗、QQ、百度、360、猎豹、UC、傲游、世界之窗

全平台、全浏览器覆盖,让PDF电子合同、电子票据的推广,不再受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制约,在各种终端内访问更加顺畅便捷。

签署者自主验证,电子合同更可信

以前,由于浏览器不支持显示验证PDF数字签名,只能依靠电子合同平台来“告知”签章有效性,并在网页中显示一个“萝卜章图片”。 电子合同平台是否造假?网络传输、印章图片显示过程是否出错……一系列问题让电子合同平台存在较大安全漏洞。合同签署及阅览者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在自己的电脑中对合同进行验伪,出现纠纷时,电子合同平台也很难自证清白。

HTML5 PDF数字签名渲染引擎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由于内嵌支持HTML5实现的密码算法,签署者在浏览PDF电子合同时,可以随时点击验证合同中的电子签章,触发全面严密的验证逻辑,让签署者在自己可信的客户端环境中,通过真实的HTML5密码运算完成合同签章验证,确保签署的电子合同未篡改、抗抵赖,给用户提供更可靠的法律保障。

解放服务器,化解性能瓶颈

由于原来依靠服务器验证电子合同,解析PDF文档、验证文档中的各个数字签名,需要服务器不小的计算量,一旦用户量提升,服务器将遇到性能瓶颈。

HTML5 PDF数字签名渲染引擎在客户端完成PDF文档解析、验证文档数字签名,将原来集中的计算量分散到了各个客户端机器上,给客户端带来安全的同时,解放了服务器,让服务器承担更高并发、更大的业务量。

国际国密双算法支持

CFCA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凭借公司在国密算法方面的深厚积累,自主研发了HTML5国密算法库,让HTML5 PDF电子签名渲染引擎不但支持RSA 2048位密钥强度的国际密码算法,还支持国家大力倡导的SM2/SM3国产密码算法,这项全新技术同时填补了HTML5国密算法应用的空白,CFCA在推广国密算法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