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L本身并不能完全防止用户复制,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加复制的难度:
1.使用CSS禁用选择和拷贝功能:
body {
-webkit-user-select: none;
-moz-user-select: none;
-ms-user-select: none;
user-select: none;
}
这样可以阻止用户通过鼠标选择和右键菜单复制网页内容。
2.使用JavaScript禁用复制和粘贴功能: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opy', 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return false;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ut', 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return false;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paste', 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return false;
});
这样可以阻止用户通过快捷键复制和粘贴网页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是增加了用户复制的难度,并不能完全阻止用户复制。因为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复制网页内容,如截图、手动输入等。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么是css的调用方式?
简单来讲,就是解决把css代码写在哪里的问题,这块内容之前在课堂上演示过,这里再用文字说明一下,权当复习。
大体有以下四种方式:
1,外联式样式表
添加在HTML的头部信息标识符< head>里: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type="text/css">
</head>
其中href是目标文档的URL, type则规定了目标URL的MIME类型,而media规定了文档将显示在什么设备上。
2,内嵌样式表
添加在HTML的头部信息标识符< head>里:
<head>
<style type="text/css">
<!-- 样式表的具体内容 -->
</style>
</head>
type=”text/css”表示样式表采用MIME类型,帮助不支持CSS的浏览器过滤掉CSS代码,避免在浏览器面前直接以源代码的方式显示我们设置的样式表。但为了保证上述情况一定不要发生,还是有必要在样式表里加上注释标识符“< !--注释内容-->”。
3,元素内定
语法:
<Tag style="properties">网页内容</tag>
举个例子:
<p style="color: blue; font-size: 10px">CSS实例</p>
上面例子的代码说明:
用蓝色显示字体大小为10px的“CSS实例”。尽管使用简单、显示直观,但是这种方法不怎么常用,因为这样添加无法完全发挥样式表的优势——即内容结构和格式控制分别保存。
4,导入样式表(高级用法,暂时先放下)
语法:
<style type="text/css">
<!-- @import url("css/base.css"); -->
</style>
其中外部引用CSS主要用到两种方式link和@import
本质上,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加载CSS文件,但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link和@import存在如下差别:
差别1:老祖宗的差别。link属于HTML标签,而@import完全是CSS提供的一种方式。
link标签除了可以加载CSS外,还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比如定义RSS,定义rel连接属性等,@import就只能加载CSS了。
差别2:加载顺序的差别。当一个页面被加载的时候(就是被浏览者浏览的时候),link引用的CSS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会等到页面全部被下载完再被加载。所以有时候浏览@import加载CSS的页面时开始会没有样式(就是闪烁),网速慢的时候还挺明显。
差别3:兼容性的差别。由于@import是CSS2.1提出的所以老的浏览器不支持,@import只有在IE5以上的才能识别,而link标签无此问题。
差别4: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还是使用link标签比较好。
课后练习:
步骤一:新建一个名为index.html的网页。
步骤二:在index.html网页文档里加入两个p标签,分别在p标签中加入内容(内容随意)
步骤三:尝试用上面提到的前三种方式,用css代码改变p标签内容的显示格式。
学习Java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前端知识。毕竟页面才是用户真正看到的,而且也是体现Java后端逻辑结果的地方。
学习HTML后,能够制作界面美观大方的静态网站(更复杂的功能需要JavaScript脚本一起来实现)。
HTML制作的网页。
所需要的Html开发工具,可使用Hbuilder。
下载路径:https://www.dcloud.io/
第一次写文章,不知道链接会不会被屏蔽,如果看不到可以自行百度,直接搜索Hbuilder,进入官网下载安装,安装完打开软件后,点击暂不登陆,你懂的(免费使用)。
网页一般使用Chrome,IE的兼容性比较差,学习建议使用Chrome。
下载路径:https://www.google.cn/chrome/
作者推荐的学习用软件,都为免费,放心下载使用。
一、在Hbuilder中如何来创建页面
1、文件->新建->web项目
2、给项目起名(也可以修改路径,命名用英文或者拼音缩写,用中文可能开发会出错)
Hbulider创建项目
3、完成
4、右击新建的项目:新建->HTML文件
5、为新的文件重命名,以html作为后缀
6、完成
Hbuilder创建Html文件
7、选择页面,点击在浏览器中运行按钮
在浏览器中运行按钮
以下新手笔试或者面试容易考
H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缩写,意为超文本标记语言,“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特点:
1、简易性
2、可扩展性
3、平台无关性
4、通用性
HTML的结构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Java</h1>
<h2>Hello Html</h2>
</body>
</html>
HTML的结构详解:(了解即可,一般开发软件会自动生成,如不生成,那就找个会生成的软件,复制黏贴)
<!DOCTYPE html>:文件类型声明,H5中就这么一种写法。
<html>:告知浏览器其自身是一个 HTML 文档,限定了文档的开始点和结束点
<head>:文档的头部描述了文档的各种属性和信息,包括文档的标题、字符集等信息。绝大多数文档头部包含的数据都不会真正作为内容显示给读者。在head中可以定义样式,引用样式,也可以定义脚本和引用脚本
<body>:文档的主体部分,包含文档的所有内容(比如文本、超链接、图像、表格和列表等等。),body部分的内容一般就是直接呈现给用户的部分
网页中的乱码问题: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gb2312">
<tit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Java</h1>
<h2>Hello Html</h2>
你好
</body>
</html>
运行以上代码,可以在网页中看到,“你好”两个字为乱码。这是<meta charset="gb2312">搞的鬼。
当文件本身的字符集编码以与网页head部分指定的字符集编码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乱码问题,可以在head部分的meta标签中指定和文件一样的字符集编码来解决这一问题。<meta charset="utf-8" />
从执行上面的代码也可以看出,html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显示的。
下一篇内容:Html各种标签的认识和使用。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