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定位(position:relative)
1、相对定位:将盒子的position属性设置为relative;可通过left、top、right、bottom设置偏移量。
相对定位基础用法示例:
我们先在页面设置两个div盒子(第一个红色;第二个蓝色)
最初的位置
我们将第一个盒子进行相对定位;离左边200px;离顶部50px;
得到的效果是;
得出结论:
1、红色盒子是相对于盒子最初的位置向左偏移200px,向下偏移50px;
2、盒子偏移后也不会影响其他盒子;偏移后最初的位置会留下一个占位的。
二、绝对定位(position:absolute)
absolute用法示例:
1、我们设置一个div盒子box{设置好高度、边框和离页面顶部的距离};里面还装有两个小盒子,第一个红色,第二个蓝色;
最初的位置
然后我们让第一个红色盒子设置绝对定位属性{left:100px;top:100px;}
效果图如下:
结论:1、绝对定位的盒子,最初的位置不会再占用,后面的盒子会填上空缺;
2、在父元素(也就是大盒子box)没有position属性时,子元素(红色盒子)是以屏幕为参照物进行位置的定位的;
从上面所说,我们在大盒子box设置一个position属性时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得到的效果是:
由此可见:如果父元素有position属性时;他就会以父元素为参照物进行偏移;当然如果父元素没有position这个属性,他就会一级一级往上找,
绝对定位相对于的位置偏移是发生在上层元素上是否有position这个属性,如果没找到,就相对于整个屏幕。
补充说明:Z-index可以设置层叠的置(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都可以用),越大越在上层。(例如:z-index:1000;)
#首先在HTML添加按钮
<button>❤️I Like</button>
button {
font-size: 22px;
padding: 20px;
cursor: pointer;
bottom: 50px;
right: 50px;
}
body {
position: relative;
}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魔鬼属性——浮动布局。浮动布局比较灵活,但是不容易控制。而定位布局使用户精准定位页面中的任意元素成为可能。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大家应该灵活使用这两种布局方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开发需求。
定位常用于布局,利用定位可以将元素精确摆放在任何位置。定位布局共有4种方式,分别是:
固定定位(fixed)。
相对定位(relative)。
绝对定位(absolute)。
静态定位(static)。
static是所有元素的默认值,存在于正常流中,不能使用偏移属性(top、bottom、left以及right)。通常所说的定位,使用的是另外3个关键字。
固定定位不如其他定位类型用得普遍,确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定位方式。给一个元素设置position: fixed就能将元素放在视口的任意位置。这需要搭配四种属性一起使用:top、right、bottom和left。这些属性的值决定了固定定位的元素与浏览器视口边缘的距离。
所谓的固定定位,指的是被固定的元素不会随着滚动条的拖动而改变位置。position:fixed固定定位元素的“包含块”是根元素,唯一可以限制固定定位元素的就是<html>根元素。可见固定定位是很强悍的一个属性。固定定位最常用于实现“回顶部特效”。
在CSS中,我们可以使用position:relative来实现相对定位。所谓的相对定位,指的是该元素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原始位置计算而来的。
position:relative也是结合top、bottom、left和right这4个属性一起使用的,其中,先使用position:relative让元素成为相对定位元素,接着使用top、bottom、left和right这4个属性来设置元素的相对定位。一般只会用到其中两个属性。
注意,在默认情况下,固定定位元素的位置是相对浏览器而言的,而相对定位元素的位置是相对于原始位置而言的。
绝对定位(absolute)会脱离正常流,并且会将元素变为块级元素。元素在被设为绝对定位后,其原先所占的空间会被删除,并且它会相对于包含块偏移,它的包含块就是离它最近的position属性不为static的祖先元素的内容区域。绝对定位是定位类型里的重量级选手。它经常跟JavaScript配合,用于弹出菜单、工具提示以及消息盒子。
在默认情况下,元素没有指定position属性时,这个元素就是静态定位的。也就是说,元素position属性的默认值是static。
说完定位布局后不得不提的一个属性就是层叠顺序。浏览器将HTML解析为DOM的同时还创建了另一个树形结构,叫作渲染树(render tree)。它代表了每个元素的视觉样式和位置。同时还决定浏览器绘制元素的顺序。顺序很重要,因为如果元素刚好重叠,后绘制的元素就会出现在先绘制的元素前面。定位元素时,这种行为会改变。浏览器会先绘制所有非定位的元素,然后绘制定位元素。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定位元素会出现在非定位元素前面。但是对相对定位或绝对定位的元素来说,通常无法用改变标记位置的方法解决层叠问题。相对定位依赖于文档流,绝对定位元素依赖于它的定位祖先节点。这时候需要用z-index属性来控制它们的层叠行为。
层叠属性类似于三维的Z轴,以对象为中心,前后移动,语法用z-index表示,后面可取值,值较大的元素将叠加在z-index值较小的元素之上。以下是层叠对象的完整语法。
z-index : auto | number
层性z-index后面接的值分别表示如下。
属性的默认值为auto,如果设置是数字,可正可负。如果为正,最大数的对象将在前面,数值越大,越往前端显示;如果为负值,将会出现对象之后。
注意:第一,z-index 只在定位元素上生效,不能用它控制静态元素。第二,给一个定位元素加上z-index可以创建层叠上下文。
一个层叠上下文包含一个元素或者由浏览器一起绘制的一组元素。其中一个元素会作为层叠上下文的根,比如给一个定位元素加上z-index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层叠上下文的根。所有后代元素就是这个层叠上下文的一部分。
所有层叠上下文内的元素会按照以下顺序,从后到前叠放:
如果发现 z-index 没有按照预期表现,就在DOM树里往上找到元素的祖先节点,直到发现层叠上下文的根。然后给它设置 z-idnex,将整个层叠上下文向前或者向后放。还要注意多个层叠上下文嵌套的情况。
如果能够依靠文档流,而不是靠明确指定定位的方式实现布局,那么浏览器会帮我们处理好很多边缘情况。记住,定位会将元素拉出文档流。一般来说,只有在需要将元素叠放到别的元素之前时,才应该用定位。
本文我们向读者重点介绍了对象的定位、定位的基本语法和层叠顺序设。属性定位由position表示,除了可以用z-index控制层的层叠顺序外,还可以用top、right、bottom和left设置对象在父对象的定位。定位与浮动也是网页设计中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读者在了解相关知识后需要多动手练习。更好地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网页设计。
为初学者提供学习指南,为从业者提供参考价值。我坚信码农也具有产生洞见的能力。关注【码农洞见】,一起学习和交流吧!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