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过程用到了画布(canvas)来帮忙完成
过程: 选择图片文件 > 准备画布 > 按需压缩图片并绘制在画布上 > 生成Base64 > 完成.
先上效果图
详细过程如下:
准备一个简洁的HTML文件, 代码如下
用一个file dom来选择图片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jquery.min.js"></script>
<body>
<input name="file" id="thumbnail" type="file" onchange="previewPic(this)"
accept="image/x-png, image/jpg, image/jpeg, image/gif" />
</body>
</html>
为了方便后面的代码操作, 引用了JQuery
然后准备2个容器, 一个放预览图; 另一个放Base64内容
<div>下面这个Div用来预览图片</div>
<div id="showpic" style="padding:7px;"></div>
<div>下面这个Div用来存放Base64内容</div>
<div id="picb64"></div>
接下来是灵魂:JS代码
function previewPic(tis) {
var fileObj = tis.files[0]; //获取图片文件对象
if (undefined == fileObj) { console.log("未选择待上传的文件"); return; }
var picid = "imgComp";
$("<img>", {
id: picid,
}).appendTo($("#showpic")); //先生成IMG的DOM,以防顺序乱掉
genCompPic(picid, fileObj);
}
function genCompPic(picid, fileObj) {
var ready = new FileReader();
/*开始读取指定的Blob对象或File对象中的内容. 当读取操作完成时,readyState属性的值会成为DONE,如果设置了onloadend事件处理程序,则调用之.同时,result属性中将包含一个data: URL格式的字符串以表示所读取文件的内容.*/
ready.readAsDataURL(fileObj);
ready.onload = function () {
canvasDataURL(this.result, { width: 200 }, function (base64Codes) {
$("#"+ picid).attr("src", base64Codes); //在IMG DOM中显示图片预览
$("#picb64").html(base64Codes); //得到Base64结果,填充到Div中显示
})
}
}
//利用canvas生成压缩后的图片
function canvasDataURL(path, obj, callback)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path;
img.onload = function () {
var w = obj.width;
var h = obj.width / (this.width/ this.height); //按比例压缩,计算出等比例高
var canvas = document.createElement('canvas'); //生成canvas
var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 创建属性节点
var anw = document.createAttribute("width");
anw.nodeValue = w;
var anh = document.createAttribute("height");
anh.nodeValue = h;
canvas.setAttributeNode(anw); //设置图片宽
canvas.setAttributeNode(anh); //设置图片高
ctx.drawImage(this, 0, 0, w, h); //绘制图片
var quality = 1; // 图片质量为0.1~1, quality值越小,所绘制出的图像越模糊
var base64 = canvas.toDataURL('image/jpeg', quality); //利用canvas生成Base64
callback(base64); // 回调函数返回base64的值
}
}
虽然有点长, 不过关键位置都写上注释了, 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如果不想压缩图片, 在canvasDataURL方法里可以把设置宽和高的代码换成原图参数即可
完整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jquery.min.js"></script>
<style>
#picb64{width: 95%;height: 300px;overflow-wrap: break-word;overflow: auto;margin: auto;background-color: #676767;border-radius: 10px;}
</style>
<body>
<input name="file" id="thumbnail" type="file" onchange="previewPic(this)"
accept="image/x-png, image/jpg, image/jpeg, image/gif" />
<div>下面这个Div用来预览图片</div>
<div id="showpic" style="padding:7px;"></div>
<div>下面这个Div用来存放Base64内容</div>
<div id="picb64"></div>
<script>
function previewPic(tis) {
var fileObj = tis.files[0]; //获取图片文件对象
if (undefined == fileObj) { console.log("未选择待上传的文件"); return; }
var picid = "imgComp";
$("<img>", {
id: picid,
}).appendTo($("#showpic")); //先生成IMG的DOM,以防顺序乱掉
genCompPic(picid, fileObj);
}
function genCompPic(picid, fileObj) {
var ready = new FileReader();
/*开始读取指定的Blob对象或File对象中的内容. 当读取操作完成时,readyState属性的值会成为DONE,如果设置了onloadend事件处理程序,则调用之.同时,result属性中将包含一个data: URL格式的字符串以表示所读取文件的内容.*/
ready.readAsDataURL(fileObj);
ready.onload = function () {
canvasDataURL(this.result, { width: 200 }, function (base64Codes) {
$("#"+ picid).attr("src", base64Codes); //在IMG DOM中显示图片预览
$("#picb64").html(base64Codes); //得到Base64结果,填充到Div中显示
})
}
}
//利用canvas生成压缩后的图片
function canvasDataURL(path, obj, callback)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path;
img.onload = function () {
var w = obj.width;
var h = obj.width / (this.width/ this.height); //按比例压缩,计算出等比例高
var canvas = document.createElement('canvas'); //生成canvas
var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 创建属性节点
var anw = document.createAttribute("width");
anw.nodeValue = w;
var anh = document.createAttribute("height");
anh.nodeValue = h;
canvas.setAttributeNode(anw); //设置图片宽
canvas.setAttributeNode(anh); //设置图片高
ctx.drawImage(this, 0, 0, w, h); //绘制图片
var quality = 0.8; // 图片质量为0.1~1, quality值越小,所绘制出的图像越模糊
var base64 = canvas.toDataURL('image/jpeg', quality); //利用canvas生成Base64
callback(base64); // 回调函数返回base64的值
}
}
</script>
</body>
</html>
扩展应用: 可以利用压缩后再上传来节省带宽
本期分享就酱紫, 下期再见[看]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每次只关注一个知识点
对技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 以后会经常分享各种奇奇怪怪又实用的技术知识
当今互联网时代,HTML 和 Markdown 都是非常流行的标记语言。HTML 用于构建网页结构和内容,而 Markdown 则以其简洁易读的语法被广泛用于编写文档、博客文章等。在很多场景下,我们需要将 HTML 内容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例如网页内容抓取、文档格式转换等。
Rust 作为一门以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著称的系统级编程语言,也提供了相应的库来处理 HTML 到 Markdown 的转换。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 htmd 的 Rust 库,它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易于使用的方式来完成这项任务。
htmd 是一个受 JavaScript 库 turndown.js 启发而开发的 Rust 库,用于将 HTML 文档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在使用 htmd 之前,我们需要先安装它。将以下依赖项添加到你的 Cargo.toml 文件中:
[dependencies]
htmd = "0.1"
基本转换
使用 htmd 进行 HTML 到 Markdown 的基本转换非常简单。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将一个 <h1> 标签转换为 Markdown 中的 # 标题:
use htmd::HtmlToMarkdown;
fn main() {
let markdown = HtmlToMarkdown::new();
let html = "<h1>这是一个标题</h1>";
let result = markdown.convert(html).unwrap();
assert_eq!(result, "# 这是一个标题\n");
}
跳过标签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希望跳过 HTML 文档中的某些标签,例如 <script> 和 <style> 标签。htmd 提供了 skip_tags 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use htmd::HtmlToMarkdown;
fn main() {
let markdown = HtmlToMarkdown::builder()
.skip_tags(vec!["script", "style"])
.build();
let html = r#"
<script>
// 一些 JavaScript 代码
</script>
<h1>这是一个标题</h1>
"#;
let result = markdown.convert(html).unwrap();
assert_eq!(result, "# 这是一个标题\n");
}
自定义标签处理器
htmd 允许我们自定义标签处理器来处理特定的 HTML 标签。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处理器将 <img> 标签转换为 Markdown 中的图片语法:
use htmd::{HtmlToMarkdown, HandleResult};
use html5ever::tendril::StrTendril;
use html5ever::QualName;
fn main() {
let markdown = HtmlToMarkdown::builder()
.add_handler(
vec!["img"],
|el| {
let src = el
.attrs
.iter()
.find(|(name, _)| name.local.as_ref() == "src")
.map(|(_, value)| value.as_ref());
let alt = el
.attrs
.iter()
.find(|(name, _)| name.local.as_ref() == "alt")
.map(|(_, value)| value.as_ref());
match (src, alt) {
(Some(src), Some(alt)) => Some(format!("", alt, src)),
_ => None,
}
},
)
.build();
let html = r#"<img src="https://example.com/image.jpg" alt="图片描述">"#;
let result = markdown.convert(html).unwrap();
assert_eq!(result, "\n");
}
多线程处理
htmd 支持多线程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性能来加速转换过程。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多线程将多个 HTML 文档转换为 Markdown:
use htmd::HtmlToMarkdown;
use std::sync::Arc;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markdown = Arc::new(HtmlToMarkdown::new());
let html_docs = vec![
"<h1>文档 1</h1>",
"<h2>文档 2</h2>",
"<h3>文档 3</h3>",
];
let threads: Vec<_> = html_docs
.into_iter()
.map(|html| {
let markdown = markdown.clone();
thread::spawn(move || {
let result = markdown.convert(html).unwrap();
println!("{}", result);
})
})
.collect();
for thread in threads {
thread.join().unwrap();
}
}
htmd 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 Rust 库,用于将 HTML 文档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它提供了丰富的选项、自定义标签处理器和多线程支持,可以满足各种转换需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高效可靠的 HTML 到 Markdown 转换解决方案,htmd 绝对值得一试。
当今数字化时代,PDF文档已成为我们传递和保存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些PDF文档内容转换为HTML网页或图片,以便更好地展示和传播。使用首助编辑高手软件,您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批量转换PDF文档为HTML网页和图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款软件的独特功能及具体操作步骤。
一、专业且高效的PDF转换工具
它是一款专门针对PDF文档转换等强大功能的专业软件,它不仅具备高效稳定的性能,还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满足您各种不同的PDF转换需求。通过这款软件,您可以轻松将PDF文档批量转为HTML网页和图片,提高工作效率。
二、具体步骤:如何使用软件实现PDF文档批量转为HTML网页与图片
1.安装并启动软件,其中支持AI文章创作、魔法绘图、图片批量处理、文本批量操作,点击“PDF工具箱”功能模块。
2.如果要将文档转为html,就将格式转换切换为“pdf转html”,点击“添加文件”按钮,选择需要转换的pdf文档,支持同时添加多个文件。
3.选择新文件保存位置,支持保存在原文件相同位置,或者指定位置
4.如果选择指定位置的话,可以进入“选择新位置”窗口,选择好文件的保存路径,电脑的任意文件夹都行
5.点击“开始转换”按钮,等待软件自动完成转换过程。等转换完成,可以看到pdf文档均被转为html
6.如果想要将pdf转为图片,可以将格式转换选项切换为“pdf转图片”,再去转换,转换后一组图片一个文件夹自动分类保存着,双击文件件进去查看,pdf均被转为图片格式了
三、软件的优势特点
高效稳定:软件具备高效稳定的转换性能,可以快速批量处理大量PDF文档,保证转换过程的流畅与稳定。
多样化的输出格式:除了支持转换为HTML网页和图片外,该软件还支持其他多种格式,,满足您多样化的需求。
丰富的编辑功能:还提供了丰富的编辑工具和功能,如文本编辑、图像处理、AI文章创作、魔法绘图等等。
个性化设置:您可以右击控制面板,其中支持多种软件皮肤的选择,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喜好。
四、总结
软件以其专业高效的功能和特点,为您的PDF文档批量转为HTML网页和图片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强大的编辑功能,您可以轻松实现各种PDF文档的转换和处理。这款软件不仅提高了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为您的其他编辑和处理需求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如果您还在为繁琐的PDF转换过程烦恼,不妨尝试一下首助编辑高手软件,相信它会成为您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