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系统集成的需求,需要在软件平台集成视频监控系统。而软件开发者往往不懂安防弱电系统,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软件界面中集成一些监控的实时画面。而监控厂家提供的SDK比较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完成集成的任务。最终导致软件平台的一些功能无法实现,影响项目的质量。
本文提供的方法主要基于VLC播放器的ActiveX插件,通过这个插件,在网页中调用摄像机的RTSP流,实现图像的实时预览,音频的监听等等功能。文章以海康的IP网络摄像机为例给出具体的调用方法,供大家学习参照。
登录VLC官网 https://www.videolan.org/,选择windows(32位)版本下载。
下载VLC软件
运行安装文件
选择软件安装位置
一定记得要勾选网页浏览器插件
完成安装
可选用记事本(notepad)或专业的编辑器,输入如下代码,保存为html网页文件。
<html>
<body>
<title>TESTVDEIO-1-TEST</title>
<head>
<table>
<tbody>
<caption>视频监控演示</caption>
<tr>
<td>
<object type='application/x-vlc-plugin' pluginspage="http://www.videolan.org/" id='vlc' events='false' width="720" height="410">
<param name='mrl' value='rtsp://admin:q66668888@172.16.200.88:554/h264/ch1/main/av_stream' />
<param name='volume' value='50' />
<param name='autoplay' value='true' />
<param name='loop' value='false' />
<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false' />
<param name='controls' value='false' />
</td>
<td>
<object type='application/x-vlc-plugin' pluginspage="http://www.videolan.org/" id='vlc' events='false' width="720" height="410">
<param name='mrl' value='rtsp://admin:q66668888@172.16.200.89:554/h264/ch1/main/av_stream' />
<param name='volume' value='50' />
<param name='autoplay' value='true' />
<param name='loop' value='false' />
<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false' />
<param name='controls' value='false' />
</td>
</tr>
<tr>
<td>
<object type='application/x-vlc-plugin' pluginspage="http://www.videolan.org/" id='vlc' events='false' width="720" height="410">
<param name='mrl' value='rtsp://admin:q66668888@172.16.200.89:554/h264/ch1/main/av_stream' />
<param name='volume' value='50' />
<param name='autoplay' value='true' />
<param name='loop' value='false' />
<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false' />
<param name='controls' value='false' />
</td>
<td>
<object type='application/x-vlc-plugin' pluginspage="http://www.videolan.org/" id='vlc' events='false' width="720" height="410">
<param name='mrl' value='rtsp://admin:q66668888@172.16.200.88:554/h264/ch1/main/av_stream' />
<param name='volume' value='50' />
<param name='autoplay' value='true' />
<param name='loop' value='false' />
<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false' />
<param name='controls' value='false' />
</td>
</tr>
</tbody>
</table>
</object>
</body>
</html>
代码编辑截图
具体请参看海康专业文档
先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测试,提示插件不支持。
Chrome浏览器提示插件不受支持
用微软IE测试,需要安装插件。
IE浏览器提示要安装ActiveX插件
确认安装插件
浏览器只显示了第一个画面。
IE浏览器显示不完整
用编辑器测试,2种内核都能正常显示。
编辑器里测试效果
改用360浏览器,呈现2X2的画面,实现最终的显示效果。
360浏览器显示的最终效果图
本文参考了一些专业文章,就不一 一列出了,在这一并谢过!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文章旨在抛砖引玉,通过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是WoNew弱电蜗牛,一名从业多年的弱电工程师,在头条传播弱电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
喜欢我的文章或视频,欢迎点赞和转发。有疑问或建议,也欢迎留言,我会尽力解答。
IP地址等互联网协议信息来识别网络用户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可以帮助平台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假设你是一名电商网站的运营者,你的网站上有许多不同的商品,包括衣服、鞋子、电子产品等等。每当用户访问你的网站时,你都会记录下他们的IP地址。通过分析这些IP地址,你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用户对某些商品更感兴趣。例如,你可能会发现来自广东的用户更喜欢购买衣服,而来自北京的用户更喜欢购买电子产品。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为来自不同地区的用户展示不同的商品。当一个来自广东的用户访问你的网站时,你可以向他们展示更多的衣服商品;而当一个来自北京的用户访问你的网站时,你可以向他们展示更多的电子产品商品。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转化率。
为什么IP地址是分配给每个互联网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唯一标识符。它由四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在0到255之间。这些数字是由点号分隔的,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八位组。例如,192.168.1.1是一个常见的IP地址,其中192是第一个八位组,168是第二个,1是第三个,1是第四个。
由于IP地址是唯一的,因此可以通过它来识别互联网设备。当一个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时,它会被分配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与该设备的身份相关联。通过追踪IP地址,可以确定设备的来源、位置和活动。
例如192.168.1.1。当你的设备访问网站或使用在线服务时,咱们的设备会与网络上的服务器进行通信。
设备与网络上的服务器进行通信,的过程设备首先需要找到网络上的服务器。这通常通过使用DNS(域名系统)来完成。DNS将网站的域名(例如www.example.com)转换为可以在网络上路由的IP地址(例如192.0.2.1)。一旦设备获得了服务器的IP地址,它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与该服务器的连接。
一旦连接建立,设备会通过发送一个“SYN”(同步)信号开始建立一个通信会话。服务器在收到SYN信号后,会回应一个“SYN-ACK”(同步确认)信号,表示它已经准备好开始通信。
一旦会话建立,设备就可以开始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HTTP请求(例如GET或POST请求),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请求(例如FTP请求等)。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
一旦通信完成,设备会发送一个“FIN”(结束)信号来关闭会话“FIN”是英语单词“fin”的缩写,意思是“鳍”。它通常用于描述鱼的鳍或鳍状物,也可以指车辆、航空器等用以保持平衡的突出窄扁部分。这个单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拉丁语中的“finem”,意思是“结束”或“末尾”。在数据通信中,“FIN”也可以表示“结束”,通常在TCP协议中,当一方接收到另一方发送的数据后,会回复一个带有“FIN”标志的数据包,表示传输结束。
服务器在收到FIN信号后,会回应一个“ACK”(确认)信号,表示会话已经成功关闭ACK是"Acknowledgment"的缩写,它在TCP协议中用来确认接收到的数据。当一个TCP连接的一端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将ACK标志位设置为1,并发送给另一端。这个数据包中会包含一个确认序列号,表示已经接收到哪些数据包。这个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在TCP协议中,数据传输是以分段进行的。TCP协议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分段,每个分段都是独立的消息单元,并独立进行确认和错误处理。因此需要确认每个分段是否正确接收。
当咱们设备(如电脑、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是数据的起点和终点。当咱们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并按下回车键时,咱们的设备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这个请求会被封装在一个或多个TCP分段中,然后通过互联网传输。
咱们的设备首先会将数据发送到本地网络中的路由器或交换机。这些设备负责将数据包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
咱们的ISP是拥有和运营咱们的家庭或企业网络的实体。他们提供给咱们接入互联网的权限,并通过他们的网络将你的数据发送到更广泛的世界。
比如电信公司(如AT&T、Verizon或Comcast)拥有和运营大型的电信网络,这些网络包括光纤、卫星和无线通信设施。他们负责将你的数据发送到咱们目标服务器经过的路径中的下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用性,许多网站使用CDN来分发他们的内容。CDN位于全球各地,并由不同的公司运营,如Akamai、Cloudflare等。当咱们的设备请求一个网页时,数据可能会首先被发送到一个离你近的CDN节点,然后再从那里路由到你的目标服务器。
最终的目标服务器是数据的终点。当服务器收到数据后,会对每个TCP分段进行确认,并向发送方发送确认消息。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消息,它可能会重传数据。
总的来说,TCP协议通过分段传输数据并需要确认每个分段是否正确接收,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这个过程涉及到的公司和实体包括用户的设备、本地网络、ISP、电信公司、CDN以及目标服务器。
例如,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并按下回车键时,这个动作会导致你的设备(如手机或电脑)与网络上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设备可能会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些路由器是由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如AT&T、Verizon或Comcast)拥有和运营的。
AT&T成立于1877年,当时作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的一部分。1984年,经过一系列的拆分和重组,分离出了现在的AT&T公司。
AT&T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电视服务,以及各种企业解决方案。他们还提供各种消费者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Verizon的前身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无线部门,于1996年独立出来并命名为Verizon,Verizon主要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无线上网卡等设备的移动数据服务。他们还提供家庭互联网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的网络解决方案。
Comcast成立于1963年,起初作为一家有线电视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扩展了业务范围,包括提供互联网接入、电话服务、以及Xfinity品牌的家庭娱乐服务,Comcast主要提供电视、互联网和电话服务。他们还提供各种与娱乐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电影租赁、音乐流媒体等。
除这些公司还有一些著名的公司也有和他们相似的业务,如Aapple虽然Apple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如iPhone、iPad、Mac等,但他们的Apple TV+和Apple Music等服务也进入了电视和音乐市场。
Google提供各种互联网服务,包括搜索引擎、在线广告、云计算等。他们还通过Google Fiber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并与Verizon合作提供5G网络。
Amazon起初是一家在线零售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通过Amazon Web Services(AWS)进入了云计算市场,并提供各种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服务。
Microsoft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软件和操作系统,如Windows、Office等。但近年来,他们也通过Xbox和Game Pass等服务进入了游戏和娱乐市场。
此外,为了将数据从设备发送到服务器,可能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协议(如HTTP、HTTPS、FTP等)。
这些协议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开发和维护的。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以及设备和服务器应如何处理和解析这些数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和其他内容的应用层协议。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HTTP的安全版,它使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
那么HTTP协议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假如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请求指定的网页或资源, 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将响应发送回Web浏览器。响应包括网页或资源的内容以及HTTP响应状态码。
这时Web浏览器根据响应状态码判断响应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显示网页或资源的内容;否则,会显示错误信息。
HTTP协议它的有点是多样的,比如:
1. 无连接:每个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请求处理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
2. 无状态:服务器不会为每个请求保留状态信息,即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
3. 支持B/S模式:HTTP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4. 简单快速: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POST、PUT、DELETE等。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的应用非常广泛快速。
5. 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6. 无须长时间连接:HTTP协议简化了网络连接,因此,当WEB服务器发送完应答后,即断开TCP/IP连接。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7. 支持缓存:HTTP协议中的Last-Modified/ETag,If-Modified-Since/If-None-Match等字段用于支持协商缓存,提高网络应用的性能。
它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之一,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HTTP协议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可以为上层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在因特网协议族(TCP/IP协议族)中担任主要的传输协议,为许多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协议的参与者包括以下实体:
1. 发送方:发送方是产生和发送TCP数据包的计算机系统。它负责将数据按照TCP协议规定的格式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方。发送方负责建立和维护与接收方之间的连接。
2. 接收方:接收方是接收和解析TCP数据包的目标计算机系统。它负责接收来自发送方的数据包,并根据TCP协议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接收方也负责向发送方发送确认(ACK)和丢包重传(NACK)等控制信号,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网络:网络是TCP协议传输数据的载体。它由各种物理和逻辑设备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网络接口卡等。网络设备负责将TCP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直至将数据包送达目标接收方。
那么TCP协议的有哪些内容呢?这里大概写出它几个主要的内容:
1. 连接建立: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3-way handshake)机制来建立连接。在连接建立过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交换一系列的SYN(同步)和ACK(确认)报文来确认彼此的可达性和双方发送接收数据的能力。一旦连接建立成功,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2. 数据传输:TCP协议使用字节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它将数据看作一连串的字节,并不关心数据的具体含义。发送方将数据按照TCP规定的格式进行封装,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根据TCP协议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数据。
3. 流量控制:TCP协议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接收方维护一个窗口,用于控制接收数据的速度。窗口的大小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和接收方处理能力进行动态调整。如果窗口大小较小,接收方会因为无法处理更多的数据而发送一个“窗口更新”(Window Update)报文给发送方,要求减小发送速率。如果窗口大小较大,接收方会在接收到一定数量的数据后发送一个“确认”(ACK)报文给发送方,表示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4. 拥塞控制:TCP协议使用拥塞控制机制来避免网络拥塞。当网络出现拥塞时,发送方会根据拥塞情况调整发送速率,以避免过多的数据拥塞网络。TCP使用一系列的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等)来动态地调整发送速率,以最小化网络拥塞并最大化吞吐量。
5. 错误处理:TCP协议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处理错误。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需要等待接收方的确认报文。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报文,就会重传数据,直到收到确认报文或者超过一定的重传次数限制。此外,接收方也会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和检查,如果有错误就会向发送方发送“差错报告”(ERR)报文,要求重新发送数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标准协议。FTP协议支持匿名访问和身份验证,可以用于在互联网上上传和下载文件。FTP协议基于TCP协议,使用主动连接和被动连接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当数据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上的软件(如Apache、Nginx等)会处理这些数据,在这里先介绍Apache 和 Nginx 都是流行的 Web 服务器软件,它们都可以用来处理和响应来自互联网的请求。
Apache 是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开发和维护的一个开源项目。它是最流行的 Web 服务器软件之一,自 1995 年以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Apache 的名字来源于"Apache Group",这是一个由一群志愿者组成的团体,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兴趣,开始开发一个 Web 服务器。
Apache 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 C、C++、Python、Java 等),并且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上,包括 Windows、Linux、Unix、macOS 等。Apache 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它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模块来扩展其功能,比如 SSL 加密、身份认证、URL 重写等。
这样说应该很难理解打个比方吧就好比在烹饪的比喻中,Apache 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厨师,他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通过配置文件)准备不同的菜肴(Web 页面)。这个厨师(Apache)可以添加各种调料(模块)来增强菜肴的味道(功能)。
那么Nginx 是什么呢?它由 Igor Sysoev 在 2002 年为俄罗斯的一家公司开发的。Igor Sysoev 是俄罗斯的一位系统管理员和程序员,他为了解决他的网站性能问题,创建了 Nginx。Nginx 的名字来源于 "engine X",这是它的早期开发代号。
Nginx 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高性能和低内存占用。Nginx 是为处理高并发请求而设计的,它可以轻松地处理数以万计的并发连接。此外,Nginx 的内存占用很小,这使得它可以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运行。Nginx 支持的事件驱动模型使其在处理大量并发连接时更加高效。
在烹饪的比喻中,Nginx 可以被看作是一位忙碌的厨师,他可以同时为许多客人准备餐点(高并发处理),并且只使用很少的厨具和空间(低内存占用)。这位厨师(Nginx)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食物(高性能和低内存占用)。
Apache 和 Nginx 都是优秀的 Web 服务器软件,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Apache 以其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而闻名,而 Nginx 则以其高性能和低内存占用而受到赞誉。选择哪一个取决于咱们的具体需求和环境。
处理这些数据,并根据请求的类型和内容返回相应的响应。例如,如果请求的是一个网页,服务器会返回HTML代码,这些代码将被设备上的浏览器解析并显示为网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工具,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或PostgreSQL)、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如PHP、Python或Ruby),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软件和服务。
简单的说,设备与网络上服务器进行通信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个公司和实体。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活动,包括浏览网页、购物、社交、工作等,服务器会记录你的IP地址,并可以通过分析该地址来大致确定你的地理位置和在线行为。
在互联网的早期,人们需要一种方法来标识和路由互联网上的设备。IP地址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正确传输。通过使用IP地址,可以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设备,即使这些设备分布在全世界各地。
IP地址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发明的,该机构在1983年开发了TCP/IP协议,这是一种用于互联网通信的标准协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是一个负责研发先进技术以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美国国防部机构。
它成立于1958年,(1958年,我们这块地也有不少成就比如,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昆明到大理铁路开始铺轨,铁道兵们决心在年底把钢轨铺到平浪矿区,兰新铁路的铺轨工程于4月28日开始向哈密挺进,预计8月中旬可铺到甘肃和新疆交界的红柳河车站,10月越过新疆的哈密,年底到达十三间房车站,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于1958年底前志愿军撤军朝鲜。这被视为中朝两国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趣的是,后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期间,毛泽东主席曾戏谑地说:“我们请你吃顿饭不容易哦,因为你总是上战场。”等等......)
当时被称为ARPA,现在的名字是DARPA。DARPA的使命是防止军事技术威胁,并确保美国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威胁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DARPA的故事有很多,例如,DARPA曾经开发了一个名为“深海计划”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在海底建立一系列通讯中继站来创建一个新的通讯网络。这个项目的想法是,即使在核战争中,这些中继站也可以幸免于难,从而保证通讯的连续性。然而,这个项目被认为过于昂贵且不切实际,因此被取消了。
他们的故事有很多再讲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DARPA的“黑暗计划”,该计划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在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先进技术。这个计划的神秘性质和高度机密性使得公众对它的了解非常有限。然而,据说这个计划涉及到一个名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项目,这个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被美国军方启动,目的是在战争中通过卫星定位技术为部队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
至于DARPA的开发IP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末期。当时,由于美国国防部对通信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DARPA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意识到,通过开发一种名为“互联网协议”(IP)的技术,可以解决各种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于是,DARPA开始了一项名为“IPTO”(IP传输试验)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能够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这个项目最终导致了TCP/IP协议的诞生,而TCP/IP协议成为了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在1969年9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现在的DARPA)启动了阿帕网(ARPANET),这是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阿帕网最初是为了满足ARPA研究人员之间的通信需求而建立的,但是它的规模迅速扩大,最终成为了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机构,它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军事技术以应对国家安全挑战。从深海计划到黑暗计划,再到开发TCP/IP协议,DARPA一直在推动技术的边界以提供更强大的军事优势。
IP地址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用于标识互联网设备,并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假如咱们在Web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例如[http://www.example.com,浏览器就会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http://www.%E4%BE%8B%E5%A6%82.com%EF%BC%8C%E6%B5%8F%E8%A7%88%E5%99%A8%E5%B0%86%E5%87%BA%E4%BA%86HTTP%E8%AF%B7%E6%B1%82%E3%80%82)
在这个过程中,浏览器会通过使用DNS(域名系统)查询来解析URL中的域名,将其转换为相应的IP地址。
例如,当咱们输入[http://www.example.com时,浏览器会查询DNS服务器,找到www.example.com对应的IP地址。](http://www.%E4%BE%8B%E5%A6%82.com%E5%90%8E%EF%BC%8C%E6%B5%8F%E8%A7%88%E5%99%A8%E4%BC%9A%E6%9F%A5%E8%AF%A2DNS%E6%9C%8D%E5%8A%A1%E5%99%A8%EF%BC%8C%E6%89%BE%E5%88%B0www.%E4%BE%8B%E5%A6%82.com%E5%AF%B9%E5%BA%94%E5%AF%B9%E5%BA%94IP%E5%9C%B0%E5%9D.%E3%80%82)这段字符这么长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链接是关于DNS查询的。这个"http://www.%E4%BE%8B%E5%A6%82.com%E5%90%8E%EF%BC%8C" 是这个链接的URL。
其中:
* "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开头,用于在Web上传输数据。
* ".%E4%BE%8B%E5%A6%82.com" 是网站的域名,其中"."是域名的分隔符,"%E4%BE%8B%E5%A6%82.com"是网站的名称。
* "%E9%90%8E%EF%BC%8C" 是中文的"后,",表示接下来要描述的是在上述URL之后发生的事情。
2. "%E6%B5%8F%E8%A7%88%E5%99%A8%E4%BC%9A%E6%9F%A5%E8%AF%A2DNS%E6%9C%8D%E5%8A%A1%E5%99%A8" 是关于DNS查询的描述。其中:
* "%E6%B5%8F%E8%A7%88%E5%99%A8" 是"服务器"的中文,表示正在进行查询的设备。
* "%E6%9F%A5%E8%AF%A2DNS" 是"查询DNS"的中文,表示正在查询DNS服务。
* "%E6%9C%8D%E5%8A%A1%E5%99%A8" 是"服务器"的中文,这里可能指的是DNS服务器。
3. "%E6%89%BE%E5%88%B0www.%E4%BE%8B%E5%A6%82.com%E5%AF%B9%E5%BA%94IP%E5%9C.%E3%" 也是关于DNS查询的描述。其中:
* "%E6%89%BE%" 是"找到"的中文,表示成功查询到了相应的信息。
* "www.%E4%BE%8B%E5%A6%82.com" 是要查询的网站域名。
* "%E5%AF%B9IP" 是"对应的IP"的中文,表示查询到的与网站域名对应的IP地址。
* "%E5%9C.%E3%" 是"地。"的中文,表示查询到的IP地址的地域信息。
"% 的意思和用法:在URL中,"%"是一个URL编码字符,用于表示特殊字符。例如,"%"表示字符",""表示字符""可以把这个链接想象成一本食谱,其中:
* `http://` 就像是你打开食谱的方式,告诉你的电脑你想看哪个网站(就像你想煮哪道菜)。
* `.` 可以想象成食谱中的章节分隔符,将食谱的内容分成不同的章节(这里就是将域名分成不同的部分)。
* `%` 是对空格等特殊字符的编码,就像是食谱中的特殊字符的转义序列(例如显示"鸡蛋"而不是"鸡 蛋")。
* `/` 可以想象成食谱中的目录分隔符,将食谱的内容分成不同的章节(这里就是将URL分成了不同的部分)。
* `www.` 是食谱的标题或者名称(就像是你打开的是"鸡肉炒饭"的食谱)。
* `dns-service` 可以想象成是食谱中的一章或者一个步骤(这里是关于如何准备"鸡肉炒饭"的步骤)。
* `ip` 可以想象成是你在这一步要准备的材料(就像是在这一步你需要准备鸡肉、米饭等材料)。
等。这种编码方式可以确保在URL中传递的数据不会破坏其结构。好了解释完这段,咱们继续来说下TCP,接下来的要干啥?
接着,浏览器会建立一个TCP连接,与该IP地址指定的端口(HTTP默认端口为80)建立连接。这个过程就像在人群中寻找特定的人,首先需要知道他的名字(IP地址),然后通过这个信息找到他。
一旦建立了连接,浏览器就会发送HTTP请求。请求的类型通常是“GET”,表示请求获取指定的资源。请求头中包含了一些其他信息,如请求的资源路径、浏览器类型和版本等。这个步骤就像你向那个人问好并告诉他你想要什么(例如,你想获取哪个资源)。
HTTP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查找请求的资源),然后发送一个HTTP响应回来。响应包含了一个状态码(如200表示成功),响应头(包含一些元数据,如响应的资源类型),以及响应体(实际的网页内容)。这个步骤就像那个人回答你的问题并给你你想要的资源(例如,一个网页)。
最后,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会解析响应体中的HTML和CSS代码,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网页。如果页面中包含图片、视频等其他资源,浏览器还会发送额外的HTTP请求来获取它们。这个步骤就像你在收到那个人给你的资源后,开始阅读和理解它们(解析和渲染网页)。
让咱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
* 比如你想查看[https://www.example.com网站的内容,你打开了你的浏览器,并在地址栏中输入www.example.com。](https://www.%E4%BE%8B%E5%A6%82.com%E7%BD%91%E7%AB%99)
* 咱们的浏览器首先通过DNS查询找到www.example.com对应的IP地址。假设IP地址是192.0.2.123。
* 然后你的浏览器与IP地址192.0.2.123的端口80建立一个TCP连接。
* 一旦连接建立,你的浏览器就会发送一个HTTP GET请求到该服务器,请求获取网站的首页内容(例如,[http://www.example.com/index.html)。](http://www.%E4%BE%8B%E5%A6.%E7.%E4.%B9.)如果你的浏览器是Chrome,那么实际上它可能会发送一个HTTPS请求到https://www.example.com/index.html。)
*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返回一个HTTP响应,包含状态码200(表示成功)、响应头(包含一些元数据)以及响应体(index.html的内容)。
* 咱们的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会解析响应体中的HTML代码,当咱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站的URL时,你的请求会发送到互联网上。咱们的请求会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直到到达负责处理该网站的服务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设备(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都会记录下你的原始IP地址,以及你请求的网站URL。
由于IP地址是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分配的,每个ISP都有自己的一组IP地址。这些IP地址通常与地理位置有关。通过查询IP地址与ISP的对应关系,可以大致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
网站和服务使用IP地址追踪技术来收集用户的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访问的网站、访问的时间、访问的频率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广告和其他目的,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推荐。
同时,许多浏览器和应用程序也提供了内置的追踪和个性化功能。这些功能通常通过使用cookies、本地存储和类似的技术来实现。
这些技术可以跟踪用户的浏览行为、搜索历史、在线购物和社交媒体活动等信息,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等)都有内置的追踪和个性化功能。当咱们在浏览器中访问网站时,浏览器会记录下咱们访问的网站、搜索历史、在线购物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广告和其他目的,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推荐。
许多应用程序(如电商应用、社交媒体应用等)也提供了内置的追踪功能。当你在应用程序中进行搜索、浏览商品、发布内容等操作时,应用程序会记录下你的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广告和其他目的,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推荐。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用户行为信息,可以得出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推荐。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经常在电商应用中浏览电子产品,那么该应用可能会向该用户推荐相关的电子产品或促销活动。
虽然这些追踪和个性化功能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但它们也引发了隐私和安全问题。许多用户对他们的在线行为被跟踪和利用感到不安。因此,许多浏览器和应用程序提供了隐私设置和选项,让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信息如何被收集和使用。
总的来说,使用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技术和浏览器/应用程序的内置功能是两种常见的方式来识别网络用户的行为。这些技术为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推荐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隐私和安全问题。在使用这些技术时,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 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 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 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 DOS:磁盘操作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 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电脑配置说明:Intel 奔腾4 2.8GHz(CPU即中央处理器)/256M(内存)/80GB(硬盘)/50X(光驱)/15’(显示器,对角线长度表示尺寸)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
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分类:
文献型信息源
比如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等
口头型(个人)信息源
比如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
电子型信息源
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实物型(现场)信息源
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
2、2因特网信息的检索
1、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上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最早的搜索引擎是雅虎(Yahoo),它属于目录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1)、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它是通过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建立索引数据库而进行的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Baidu、Google、北大天网等。
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关键词查询)。特点是全面但比较缓慢。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是将收取到的网站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而进行的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新浪、搜狐、雅虎等。特点是快速但不全面。
二、搜索技巧
1、关键词提炼2、细化搜索条件3、用好逻辑命令4、用什么样的搜索引擎搜索5、强制搜索
2.3 文件的下载
一、文件及其类型
1、网络中的文件
文件是指计算机中的文件,它是用文件名来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计算机中的信息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在存储器中保存的。
2、文件的重要属性
(1)文件名:以方便识别为标准。
(2)存储位置
常用的有URL、UNC、本机路径和FTP等。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UNC:通用命名约定;FTP:文件传输协议
(3)内容
3、文件的类型
从最终使用目的来看,文件分为(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
可执行文件的内容主要是一条一条可以被计算机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它可以指挥计算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这种文件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通常以(EXE)作为文件的扩展名。
数据文件包含的则是可以被计算机加工处理展示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如文本、图形、声音等,常见的有HTML、PDF、TXT、JPG、SWF、RM、RAM,其中RM、RAM、SWF被称为“流媒体”。
比较典型的压缩文件类型有(ZIP)和(RAR)。
4、常见的文件扩展名:
可执行文件(操作时只要双击具有这些扩展名的文件即可)exe(可执行文件)
文本文件txt(记事本文件)、doc(Word文件)、wps(wps office文件)
电子表格(Excel)xls
幻灯片(PowerPoint)ppt
声音文件wav、mid、mp3、ram、wma
图形文件Bmp、jpg、gif、pcx、wmf、png
动画视频文件avi、mpg(mpeg)、dat、asf、wmv、mov、swf(Flash文件)
网页(WEB)htm、html、shtml、asp、aspx、php
解压缩文件zip(WinZip文件)、rar(WinRAR文件)
二、多途径下载文件
网络下载文件的途径多种多样,常用的有FTP站点、专题网站、厂商网站。
三、下载效率的提高
提高下载效率的方法:批量下载、FTP文件的搜索
断点续传:下载过程中能接着上次中断的位置继续下载。
多线程:下载过程中能向服务器发出多个下载请求,把一个大文件分成几段同时下载。
※补充内容:因特网基础知识
1、网络分类:按地域来划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校园网一般属于(局域网)。
2、因特网的服务功能与应用
A、电子邮件:如电子邮件地址:mingxin26@sina.com,mingxin26代表用户名,@表示连接符,sina.com代表网络服务器的主机名。
B、文件传输: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不同计算机间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通过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将本台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工作,充分共享网络资源。
D、电子公告牌系统(BBS):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
E、信息浏览与检索(WWW):浏览信息和检索信息
F、电子商务(EC):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活动。
3、通用资源定位符又称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组成
URL表示网页所在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有两种表示形式,即地址栏中的网址有两种形式:它是由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
如:数字地址(即IP地址):HTTP://202.119.135.100:80/STU/STU17.HTML
协议 IP地址: 端口号 路径 文件名
如:字符地址:如http://www.sohu.com/1234567/drft.html
协议 服务器名称 路径 文件名
WWW表示万维网(Wide World Web) Sohu表示服务器的名称 Com 机构名----表示商业网
Net 表示专业网站 Gov表示政府网 Edu表示教育网 Cn(中国) us(美国)jp(日本)表示国家顶级域名
2.4 网络数据库
1、网络数据库是指经过精心组织的提供网络访问的数据库。
2、常用的网络数据库有教育资源库、学术类网络数据库、在线图书馆、娱乐欣赏 、网上商城、数字城市
附录:
1、常用软件与文件类型
软件分为系统和应用软件
A、常用的系统软件:DOS Windows(98/2000/XP/NT) Unix Linux
B、常用的应用软件:
文本编辑软件:word、wps(国产)文本文档(扩展名txt,为系统自带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excel(扩展名xls)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acdsee
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 dreamweaver firworker
多媒体演示软件:powerpoint(扩展名ppt)电子演示文稿
多媒体播放软件:realone 鼎点播放器 超级解霸等等
信息管理软件 access
动画制作软件:flash
杀毒软件:瑞星 江民杀毒 金山毒霸(金山公司是中国的公司,主要产品wps,
金山词霸、金山影霸、金山打字通、金山毒霸等)
Word execl frontpage powerpoint acces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合称office。
2、网络交流方式: 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QQ 、ICQ、博客(Weblog、网络日志)、MSN
3、文件的存储格式
文字
.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像
.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
.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
.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
.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
.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
.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知识点
一、信息加工概述
1、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记录信息、加工信息 、发布信息 、存储信息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方式 特点所需工具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2)、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
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3)信息加工(4)信息输出(5)信息存储
5、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1)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如VB、C、JAVA语言等
(2)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如WPS(国产)、WORD、EXCEL、FLASH、PHOTOSHOP等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
二、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1、算法是指解决的方法和步骤。
2、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3、人工智能的应用
(1)、模式识别,如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等。
(2)、机器翻译(MT),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
第四章《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知识点
4.1 文本信息加工
一、字处理技术
1、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2、20世纪80年代初,CCDOS成为我国第一个汉字操作系统,它的诞生吹响了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号角。
3、1983年,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它突破了汉字数字化的瓶颈,被迅速推广。
4、1985年5月,激光照排II型机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照排系统。它由王选主持研制。
5、WPS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汉字处理软件,是我国民族软件业的骄傲。
6、1999年,中国第一代国产、操作系统红旗LINUX诞生。
7、共享软件的特点是先用后买,商业软件的特点先买后用,他们均不同于免费的自由软件。
8、目前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码方式主要有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内码)、输出码(字型码)。:
1、汉字的编码—表明了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处理方式(P56)
①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输入码(外码)
汉字的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手写输入,键盘输入。
汉字输入码按其编码规则主要分为:音码、形码和混合码
用于汉字的编码方案:区位码,拼音码,王码,自然码。
②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方—机内码(内码)
功能:汉字的机内码是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将各种汉字输入码在计算机内进行统一
分类:国标码(GB)和BIG5码
③用于汉字输出的汉字编码—输出码(字形码)
汉字是以图像的形式在计算机输出的。汉字的输出码实际上是汉字的字型码,它是由汉字的字模信息所组成的。
例如:16×16点阵的一个汉字字形需要用16×16/8=32个字节来存放
48×48点阵的3个汉字字形需要用48×48×3/8=864个字节来存放
点阵数越大,显示的汉字效果越好,且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越大。英文无所谓输入码。
9、键盘编码输入法是最容易实现和最常用的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10、汉字输入码常用的主要有音码、形码、混合码。
11、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汉字机内码有国标码和BIG5码,一个汉字等于2个字节,等于16个二进制。
12、汉字的输出码实际上是汉字的字型码,它是由汉字的字模信息所组成的,它可以用点阵、向量等方式表示。
二、字处理软件
1、常用的字处理软件:
记事本、写字板
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简单文字处理软件
Word
Microsoft Office套装软件之一,功能强大,国际通用性强
WPS
我国金山公司开发的,更符合中文用户的使用习惯,具有民族特色
Dream weave、FrontPage
网页制作工具,适用于制作在网络上流通的网页文件
PowerPoint
文稿演示工具,适用于制作方便演讲者表达信息的现场演示文稿
2、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1)、GUI界面:简单易学(2)、功能丰富:个性选择(3)、变化迅速:易于迁移
三、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1、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
(1)、文字表达(2)、项目式表达(3)、表格表达(4)、结构图表达(5)、流程图表达
2、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
(1)、文字表达(2)、图形表达(3)、结构图表达
4.2 表格信息加工
1、表格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表格化、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
3、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常用的方法有柱形图、饼图、折线图,
柱形图用来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饼图用来表示各部分的百分比,折线图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EXCEL中常用的数学公式:
AVERAGE
计算选中单元格中的数据的平均值
均值
COUNT
计算所选中单元格中的数据的个数
计数
SUM
计算所选中单元格中的数据的总和
求和
MAX
计算所选中单元格中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
最大值
MIN
计算所选中单元格中的数据中的最小数据
最小值
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点
§5.1、5.2 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
一、数字化音频的采集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多的是采用分布式录音。
二、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音频信息加工常使用的软件是Cool Edit Pro
MIDI音乐: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al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的缩写。
三、视频、动画信息的简单加工
1、视频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动态场景;
动画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人工绘制的画面连续呈现形成动态的场景。
2、常用的视频、动画加工工具
软件名称
工具类别
特点说明
典型文件格式
Media Player
视频播放工具
Windows自带
AVI、WMV
超级解霸
VCD、DVD播放工具
MPG、DAT
绘声绘影
视频编辑工具
AVI、MPG
Premiere
AVI、MPG
Flash
二维动画制作工具
SWF、FLA
3D Studio MAX
三维动画制作工具
AVI、MAX
※在视频文件处理中,通常可使用豪杰解霸软件从已有的数字化视频中剪辑一段视频,加工形成我们需要的片段。
3、视频采集方式:
①直接采集――用数码摄像机直接拍摄而获得数字化视频文件
②分步采集――先用传统的模拟摄像机采集模拟视频信号,然后通过视频采集卡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得到数字化视频文件
4、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
一段动画是由一幅幅静态的、连续的图片组成的,每一幅静态的图片称之为“帧”。我们就是通过在时间轴上设置动画的初始帧和结束帧,让Flash完成中间帧的过渡来制作动画的,这些初始帧和结束帧被称为“关键帧”。制作完Flash动画后需要保存工作文档为 FLA格式以便以后修改,若导出为动画作品则为SWF格式,若导出为图象文件,最好为GIF、JPG格式。
§5.3 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
二、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1、图像的独特魅力在于:①信息丰富、形象直观②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2、图像的类型分为两种: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
图像类型
组成
优点
缺点
常用制作工具
点阵图像
像素
只要有足够多的不同色彩的像素,就可以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图象,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
缩放和旋转容易失真,同时文件容量较大
Photoshop、画图等
向量图像
数学向量
文件容量较小,在进行放大、缩小或旋转等操作时图象不会失真
不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象
Flash、CorelDraw等
3、常见的图像加工工具
类型
常用软件
适用性
简易型图像软件
画图
初学者
普及型图像软件
我形我速
普通家庭和办公
ACDSee
看图为主,处理为辅
Flash
网络图形和动画制作
专业型图像软件
Photoshop
专业图象处理
AutoCAD
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
CorelDraw
专业的图象设计人员
4、位图图像大小的计算
图像的字节数=图像分辨率*位深/8
位深有1位、8位、16位、24位和32位等
实践体验:绘制七巧板——体会Flash
①在使用直线工具绘制直线时,按住Shift键可以绘制正方形的对角线;②设计完作品需要保存,为便于下次使用,需要保存为FLA格式,若导出为图像文件,最好保存为GIF、JPG格式;
③箭头工具的作用是移动和定位板块;任意变形工具的作用是旋转板块。
④必要时可以借助菜单命令进行水平和垂直翻转。
三、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1、数字化图像获取的途径一般有三种:
A、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直接把外界影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可以方便的传送到电脑中
B、收集已有的印刷图片,扫描仪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C、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2、使用Photoshop加工图片
图象的合成是指把原来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在图象加工中,经常用到图层的概念,使用图层的目的是实现对当前选定的某个图曾图像元素的单独加工,而不致影响其他图层。多个图层之间可以任意叠放。Photoshop、flash都有图层。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知识点
§6.1 信息集成
一、信息集成一般过程
1、信息集成的过程主要指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2、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阶段
阶段名称
本阶段中心任务
第一阶段
选题立意阶段
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第二阶段
设计规划阶段
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
第三阶段
开发制作阶段
选择工具、实际制作
第四阶段
评估测试阶段
收集反馈、评价修正
3、作品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
在网页中,常用超级链接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目标的连接。
4、开发制作阶段
①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
信息集成工具分为三类:基于页面的工具、基于图标的工具、基于时间的工具。
A、基于页面的工具——采用类似于书本“页”的方式组织素材。特点是:便于组织与管理素材,比较形象、直观、简单易学,适合初级用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B、基于图标的工具——各种素材用形象的“图标”依次连接在流程图中。特点是:可以对任一图标指向的素材进行单独编辑,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图标的位置。
C、基于时间的工具——依据时间顺序集成各种素材。特点是:操作较为复杂,在素材呈现时间上要做精确的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工具类型
工具名称
特点
基于页面
PowerPoint
演示用的多媒体幻灯片工具。简单实用,开发周期短
FrontPage
网页制作工具。适合网络环境
Dreamweaver
网页设计软件。适合网络环境,所见即所得
Word
文字编辑软件。
WPS
文字处理软件。
基于图标
Authorware
多媒体创作工具。功能强大,交互性好,可生成独立的可执行程序
方正奥思
多媒体创作工具。全中文用户界面,交互性强
基于时间
Flash
动态的可互动的动画制作软件。小巧精致,观赏性强
Director
强大的二维动画制作功能。适合制作交互式多媒体演示产品等。
★网页三剑客是指Flash、Dreamweaver、Firework。
三、网站制作简介(以FrontPage为例)
1、新建站点——站点是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站,便于维护和管理。首页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形象,往往是决定浏览者是否驻足欣赏的关键。
在FrontPage中,新建一个“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时,网站会自动新建一个名称为index.htm的网页,我们一般将它设置为首页。
2、添加新网页——网页是网站的基本构成部分,学会添加新网页是制作网站的基础。
3、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具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表格布局时,表格的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
4、插入表格
网页中的表格除了可以用来定位和布局外,还可以当作普通表格来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表格边框粗细不能设置为0。
★★★综合第3、4部分,表格在网页中的作用有两个:
①具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此时,表格的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
②可当作普通表格使用。此时,表格的边框粗细不能设置为0
5、添加图像
在网页中可以插入多种格式的图片,但我们一般应选用那些压缩比高的格式的图片,例如GIF、JPG等格式的图片。
★★方法:将光标放在要插入图片的位置,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即可。
在FrontPage文件夹列表区中,站点中有两个缺省文件夹“_Private”和“images”。 “_Private”文件夹用于存放不愿公开的文件; “images”文件夹用来存放网页中用到的图象文件。
6、插入动画
动画一般选用文件容量比较小的格式如GIF、SWF等格式。
★★方法:将光标放在要插入动画的位置,选择“插入”—“高级”—“插件”命令,选择动画文件即可。
7、设置背景——在默认的情况下,FrontPage的背景颜色是白色。
A、设置首页背景
★★方法:打开网页,选择“格式”—“背景”命令,打开“网页属性”对话框进行设置即可。
B、设置表格背景
★★方法:将光标定位在布局表格内的任一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进行设置。
C、设置单元格背景
★★方法:将光标定位在单元格内,右击鼠标,选择“单元格属性”命令进行设置。
8、在网页中插入背景音乐
★★方法:打开网页,选择“格式”中的“背景”命令,打开“网页属性”对话框,选择“常规选项”卡即可进行设置。
9、设置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可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目标的连接。文本和图象等都可以设置超级链接。
★★方法:选中要设置超级链接的内容,选择“插入”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链接的某个网页。
§6.2 信息发布
一、信息发布的类型
1、个人信息发布;2、行业信息发布;3、官方机构信息发布。
二、网络信息发布的类型
1、借用现成的网络工具和资源发布信息,如网络广告、BBS公告、电子邮件等。
2、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信息。
三、网站发布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1、发布前的准备
(1)、检查网站
A、检查内容
B、检查链接——在Frontpage中,可以借助报表视图进行检查。(见课本112页图6-20)
(2)、预览网页:一种方法是在Frontpage编辑窗口中直接预览网页,另一种方法是将网站发布到本机中预览。
(3)、检查下载时间
2、网站发布——网站发布有三种方法:
A、在网上邻居中发布
★★方法:将站点目录设置为共享,然后进入“网上邻居”,选择你的计算机名称,进入网站目录就可以浏览网页了。
B、在本机上发布
★★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Frontpage提供的功能发布,也可以使用个人服务器PWS把自己的计算机设置成个人服务器,然后就可以方便地在计算机上测试网站了。
C、在因特网上发布——首先要申请网站空间,然后上传网站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Frontpage发布网页时,提供主页空间的网站必须支持Frontpage扩展程序。
一般我们使用FTP工具发布网站,常用的FTP工具包括CuteFTP、LeachFTP、WebPublisher等。
3、维护网站——最重要的是内容的更新。
4、宣传网站
§6.3 信息交流
网络可以提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包括E-mail、BBS、QQ、博客(WEBLOG)等。
1文件交换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工具发送文件,如电子邮件、QQ、MSN Messenger等。
2、网上聊天:BBS、在线聊天室、QQ、MSN等,都提供网络聊天服务。
网络不仅可以提文本聊天服务,有些还提供实时的语言聊天服务,如QQ、MSN、专用的网络IP电话等。
3、防火墙(Firewall):在网络中,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系统,用来在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限制入侵者进入,从而祈祷安全保护的作用。
4、如何才能安全设置密码?
①密码长度应在6位以上②设置的密码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等③3-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
第七章《多媒体信息加工》
§7.1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一、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伴随着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发布等信息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信息资源分类方法
信息资源可以采用标准的或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广为使用的有:学科分类法和主题分类法两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学科分类法由权威机构发布,成为全社会或行业所遵守的标准,相对而言,主题分类方法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网站资源的分类一般采用网站自主确定的主题分类法。
三、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1、标准化是指国际、国家、地方或某行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统一规定社会活动中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标准化术语、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管理过程四个方面。
§7.2 个人数字化信息管理
一、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e-Book、MP3、CD、MTV、VCD等。。
二、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实例
1、用个人数字助理安排学习计划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俗称掌上电脑。可以记录个人日程安排、待办事项等。
2、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是计算机的管家。它采用目录树实现目录管理,使我们能更方便、更清楚、更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
计算机硬盘一般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区,并分别命名为C、D、E盘等,C盘一般作为系统盘,专门用来管理操作系统和常用的工具软件。其他分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安排。
3、用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务(EXCEL)
4、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仔细看一看图7-5)
收藏夹是浏览器提供的一种管理工具。
用收藏夹管理信息资源的基本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分类,新建不同的文件夹收藏不同类别的网站。
5、用Blog管理网上学习资源
Blog:网络日志,是网络上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存储信息资源的工具。
使用Blog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设置为“公开”或“保密”。
§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一、数据库简介
1、数据库的基本组成
数据库表达信息的最基本的单位是记录,一个记录由若干个字段组成,若干条记录又组成表,若干表则组成了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表和表是相互关联的。这也是数据库与电子表格的重要差别之一。
表内部的“关系”与表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关系型数据库。
2、数据库的分类
数据库分为三类:关系型数据库、层次型数据库、网络型数据库。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所得的操作风格,我们可以方便、快速地检索、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信息。
数据库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并不是直接地相互作用,它们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联结的。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上、负责处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存取数据的各种请求、实现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数据库的应用系统。
这样,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就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级关系。(P137)
二、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比较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有三种: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