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例」一个标准完整的Html网页版面制作「213」

0

本例参考了网上的例子,唯一不一样的是,我这里的操作是一步一步讲解,网上仅是源码。

一、我们先创建一张空白的网页,网页要自适应手机。

图1

二、我们再创建网页的头部。

图2

图3

三、做出来的网页头部太丑了,我们要去掉盒子与浏览器的间隙,还有给头部加内部距离。

图4

图5

四、给网页头部添加一些内容。

图6

图7

五、接下来开始做导航条了。

图8

图9

六、发现没,导航条居然看不见,没有东西在里面自然是看不见的,我们加三个链接吧。

图10

图11

七、这回是看见了,不过样式太丑,我们改改样式。

图12

图13

八、加上内部距离,就好看了许多,即然是链接,我们加点动态吧,当鼠标在链接上面时,链接块变色。

图14

图15

九、开始做网页内容,网页内容我分为三块,左右两边是侧栏,中间是主要内容。

图16

图17

十、我想让它横着排,它却是竖着排,改改各个块的样式。

图18

图19

十一、给主体的各个块加点内容。

图20

图21

十二、内容是有了,但你会发现各块之间没有间隙,贴得太近了,我们改一下样式,加个内部距离。

图22

图23

十三、距离是有了,但有一个侧栏跑到了另一行,怎么回事?原来padding是会改变盒子的整体宽度,我们原本是100%,现在多了padding的宽度,自然就换行了,解决一下吧。

图24

图25

十四、这回终于在一行了,接下来可以做网页底部了。

图26

图27

十五、改改样式,让底部好看一点。

图28

图29

十六,这个时候,网页的整体版面就完成了,再补充一个小内容,让网页浏览器在小于600像素宽的时候,主体内容的三个块由横变竖。

图30

图31

当今数字化的时代,HTML和PDF已经成为两种最常用的文件格式。HTML用于网页内容的展示,而PDF则以其高度的可读性和不依赖于平台的特性,成为文档分享和传播的首选格式。然而,在办公环境中,我们经常需要在这两种格式之间进行转换。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键完成,批量转换HTML为PDF格式,从而提升我们的办公效率呢?现在一起来看看“办公提效工具”如何批量操作的技巧吧。

把想要的网页保存在本地磁盘中。

如何实现一键完成,批量转换HTML为PDF呢?这里我们介绍一款常用的工具——办公提效工具。办公提效工具是一款强大的PDF编辑软件,它提供了“批量转换”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多个HTML文件一次性转换为PDF格式。具体步骤如下:

操作1、在办公提效工具面板上选择“PDF编辑工具”进入该编辑页。

操作2、选择转换模式,支持多种格式转换。下面选择“html转pdf”。

操作3、在面板上点击“添加文件”,接着在弹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转换的HTML文件,然后点击“打开”自动导入到列表中。

操作4、选择新文件保存位置,下面选择“原文件相同位置”。

操作5、以上都设定好后,在面板上点击“开始转换”进入任务转换,接着看到状态栏中转换进度发生变化。

操作6、转换成功点击“打开文件夹”进入路径看到已转的两个pdf文件。

操作7、打开pdf文件看到内容与网页相同。该有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版面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轻松实现一键完成,批量转换HTML为PDF格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办公效率,还可以避免一个个等待的烦恼。同时,办公提效工具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功能,如新建PDF文档、修改原PDF文档等,使得我们可以在处理PDF文件时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一键完成,批量转换HTML为PDF格式的方法,是提升办公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合理地利用工具和技术,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文件和数据,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

、认识网页

我们日常见到的网页主要由文字、图像和超链接等元素构成。当然,除了这些元素,网页中还可以包含音频、视频以及Flash等。

代码是如何形成网页的呢? 那就需要浏览器引擎进行解析渲染了。

二、常见浏览器介绍

浏览器是网页运行的平台,常用的浏览器有:

  • IE
  • 火狐(Firefox)
  • 谷歌(Chrome)
  • Edge
  • Safari
  • Opera

2.1 浏览器占有的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Statcounter 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 年 11 月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名分别是谷歌 Chrome(62.06%)、苹果 Safari(13.3%)和 Edge 浏览器(5.5%)。虽然 Edge 浏览器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其份额仍无法超过 Safari 浏览器。与上月相比,Chrome 的份额下降了 0.25 个百分点,Safari 的份额增加了 0.07 个百分点。Firefox 在该月的全球份额达到 3.24%,相比上月增长了 0.22 个百分点。

在桌面端浏览器市场中,Chrome 继续稳居第一,市场份额为 62.06%,尽管有所下降但也属于正常波动范围。Safari 以 13.3% 的份额紧随其后,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Edge 的市场份额从上月的 11.8% 下降到 11.23%,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

此外,Firefox 的全球份额也有所上升,达到 6.69%,与其他浏览器相比表现强劲。Opera、360 安全浏览器、IE 等其他浏览器也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在桌面浏览器市场上,Chrome 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而 Safari 和 Edge 则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这些产品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会继续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技术趋势。

2.2 浏览器内核(理解)

浏览器内核又可以分成两部分:【渲染引擎】(layout engineer 或者 Rendering Engine) 和 【JS 引擎】。

  • 渲染引擎:它负责取得网页的内容(HTML、XML、图像等等)、整理讯息(例如加入 CSS 等),以及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然后会输出至显示器或打印机。浏览器的内核的不同对于网页的语法解释会有不同,所以渲染的效果也不相同。
  • JS 引擎:解析 Javascript 语言,执行 javascript语言来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

2.3 常见的渲染引擎

内核通常只指渲染引擎:

最开始渲染引擎和 JS 引擎并没有区分的很明确,后来【JS 引擎越来越独立,内核就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有一个网页标准计划小组制作了一个 ACID 来测试引擎的兼容性和性能。内核的种类很多,如加上没什么人使用的非商业的免费内核,可能会有10多种,但是常见的浏览器内核可以分这四种:Trident、Gecko、Blink、Webkit。

(1)Trident(IE内核)

Trident [ˈtraɪdn:t]:n. 三叉戟

国内很多的双核浏览器的其中一核便是 Trident,美其名曰 "兼容模式"。

代表: IE、傲游、世界之窗浏览器、Avant、腾讯TT、猎豹安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这些国产浏览器都是双内核)。

Window10 发布后,IE 将其内置浏览器命名为 Edge,Edge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内核 EdgeHTML。

(2)Gecko(firefox)

Gecko [ˈgekoʊ] n. 壁虎

Gecko(Firefox 内核): 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 采用该(渲染引擎),Gecko 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 可惜这几年已经没落了, 比如 打开速度慢、升级频繁、猪一样的队友flash、神一样的对手chrome。

(3)webkit(Safari)

Safari 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浏览器,所用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的名称是大名鼎鼎的开源引擎 WebKit。

现在很多人错误地把 webkit 叫做 chrome内核(即使 chrome内核已经是 blink 了)。

代表浏览器:傲游浏览器3、 Apple Safari (Win/Mac/iPhone/iPad)、Symbian手机浏览器、Android 4.4之前的默认浏览器

(4)Chromium/Bink(chrome)

Blink [biŋk] n. 架子;长凳

在 Chromium 项目中研发 Blink 渲染引擎,内置于 Chrome 浏览器之中。Blink 其实是 WebKit 的分支, 也是开源的。 (大名鼎鼎的 V8 是 Chrome 的 JS 引擎

大部分国产浏览器最新版都采用Blink内核。

(5)Presto(Opera)

Presto ['prɛsto] adj. 迅速的

Presto 是挪威产浏览器 opera 的 "前任" 内核(渲染引擎),为何说是 "前任",因为最新的 opera 浏览器早已将之抛弃从而投入到了谷歌怀抱了。


了解一点:

移动端的浏览器内核主要说的是系统内置浏览器的内核。

目前移动设备浏览器上常用的内核有 Webkit,Blink,Trident,Gecko 等,其中 iPhone 和 iPad 等苹果 iOS 平台主要是 WebKit,Android 4.4 之前的 Android 系统浏览器内核是 WebKit,Android4.4 系统浏览器切换到了Chromium,内核是 Webkit 的分支 Blink,Windows Phone 8 系统浏览器内核是 Trident。

三、Web标准(重点)

通过了解以上浏览器的内核不同,我们知道他们工作原理、解析肯定不同,显示就会有差别。


由于不同的浏览器解析出来的效果可能不一致,开发中通常需要为同个界面做多版本的开发。

3.1 Web 标准的好处

1、让Web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2、内容能被更广泛的设备访问

3、更容易被搜寻引擎搜索

4、降低网站流量费用

5、使网站更易于维护

6、提高页面浏览速度

3.2 Web 标准构成

Web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由W3C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主要包括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三个方面。

  • 结构标准:用于对网页元素进行整理和分类,主要包括XML和XHTML两个部分(我们主要学习XHTML)。
  • 样式标准:用于设置网页元素的版式、颜色、大小等外观样式,主要指的是CSS。
  • 行为标准:是指网页模型的定义及交互的编写,主要包括 W3C标准(BOM、DOM) 和 ECMAScript 两个部分

理想状态下,我们的源码由3部分组成: .HTML 文件(定义结构) .css 文件(定义样式) .js 文件(定义行为)

这样代码的结构清晰,好维护

打个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