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果,随喜正能量】行走于尘世,繁忙的工作节奏,沉重的生活压力,似乎想让生活过得行云流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何不让它变得简单一些?或许我们不够时尚,至少我们可以简约,或许我们不够精致,至少我们可以简洁。把每一段旅途,都当做最好的修行;把每一段旅途遇到的困难,都当做自己的助力;把每一段旅途中遇到的人,都当做今生的因缘。
《VBA信息获取与处理》教程是我推出第六套教程,目前已经是第一版修订了。这套教程定位于最高级,是学完初级,中级后的教程。这部教程给大家讲解的内容有:跨应用程序信息获得、随机信息的利用、电子邮件的发送、VBA互联网数据抓取、VBA延时操作,剪贴板应用、Split函数扩展、工作表信息与其他应用交互,FSO对象的利用、工作表及文件夹信息的获取、图形信息的获取以及定制工作表信息函数等等内容。程序文件通过32位和64位两种OFFICE系统测试。是非常抽象的,更具研究的价值。
教程共两册,八十四讲。今日的内容是专题六“VBA中利用XMLHTTP完成网抓数据”的第1讲:XMLHTTP的简单讲解
现在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离开了网络,很多工作会变得不通畅。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是和网络紧密联系一起的,那么网络是如何搭建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本讲的讲解了解到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TCP/IP的介绍,XMLHTTP的介绍,等等。
1) XML的介绍 XML指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设计宗旨是传输数据,是W3C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推荐标准。XML 是各种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最常用的工具,并且在信息存储和描述领域变得越来越流行。
2) HTTP的介绍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因特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HTTP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3) TCP/IP的介绍 TCP/IP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 用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 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的通信。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IP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IP 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这样,IP 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 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
TCP/IP协议意味着 TCP 和 IP 在一起协同工作。TCP 负责应用软件(比如你的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IP 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TCP 负责将数据分割并装入 IP 包,然后在它们到达的时候重新组合它们。IP 负责将包发送至接受者。
4) XMLHTTP的介绍 XMLHTTP是一套可以在Javascript、VbScript、Jscript等脚本语言中通过http协议传送或从接收XML及其他数据的一套API。XmlHttp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更新网页的部分内容而不需要刷新整个页面。
来自MSDN的解释:XmlHttp提供客户端同http服务器通讯的协议。客户端可以通过XmlHttp对象(MSXML2.XMLHTTP.3.0)向http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使用微软XML文档对象模型Microsoft® XML Document Object Model (DOM)处理回应。
现在的绝对多数浏览器都增加了对XmlHttp的支持,IE中使用ActiveXObject方式创建XmlHttp对象,其他浏览器如:Firefox、Opera等通过window.XMLHttpRequest来创建xmlhttp对象.
1)创建XMLHTTP对象 //需MSXML4.0支持
2)打开与服务端的连接,同时定义指令发送方式,服务网页(URL)和请求权限等。客户端通过Open命令打开与服务端的服务网页的连接。与普通HTTP指令传送一样,可以用"GET"方法或"POST"方法指向服务端的服务网页。
3)发送指令。
4)等待并接收服务端返回的处理结果。
5)释放XMLHTTP对象
1) XMLHTTP的常见属性:
onreadystatechange:在同步执行方式下获得返回结果的事件句柄。只能在DOM中调用。
responseBody: 结果返回为无符号整数数组。
responseStream: 结果返回为IStream流。
responseText: 结果返回为字符串。
responseXML: 结果返回为XML格式数据。
2) XMLHTTP的常用方法:
① Open(bstrMethod, bstrUrl, varAsync, bstrUser, bstrPassword)创建一个新的http请求,并指定此请求的方法、URL以及验证信息(用户名/密码)打开指定网址
bstrMethod: 数据传送方式,即GET或POST。
bstrUrl: 服务网页的URL。
varAsync: 是否同步执行。缺省为True,即同步执行,但只能在DOM中实施同步执行。用中一般将其置为False,即异步执行。
bstrUser: 用户名,可省略。
bstrPassword:用户口令,可省略。
setRequestHeader(bstrHeader, bstrvalue)
bstrHeader:HTTP 头(header)
bstrvalue: HTTP 头(header)的值
如果Open方法定义为POST,可以定义表单方式上传:
xml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② Send(varBody)发送请求到http服务器并接收回应
varBody:指令集。可以是XML格式数据,也可以是字符串,流,或者一个无符号整数数组。也可以省略,让指令通过Open方法的URL参数代入。
③ abort 取消当前请求
④ getAllResponseHeaders 获取响应的所有http头
⑤ getResponseHeader 从响应信息中获取指定的http头
以上我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属性和方法,其他的大家可以参考相关的资料,或许我在今后的课程中会用到时讲解。同时我们还要主要下面的注意点:
1、ResponseBody是二进制的数据,是服务器传来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数据。
2 ResponseText是按照utf-8编码把ResponseBody转换而成,也就是:ResponseText=ByteToStr(ResponseBody,"UTF-8")
本节知识点回向:了解一些概念,HTTP,TCP/IP,XMLHTTP,以及XMLHTTP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我20多年的VBA实践经验,全部浓缩在下面的各个教程中,教程学习顺序:
HTML 页面中显示 XML 数据
在下面的实例中,我们打开一个 XML 文件("cd_catalog.xml"),然后遍历每个 CD 元素,并显示HTML 表格中的 ARTIST 元素和 TITLE 元素的值:
实例
<html>
<body>
<script>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code for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code for IE6, IE5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xmlhttp.open("GET","cd_catalog.xml",false);
xmlhttp.send();
xmlDoc=xmlhttp.responseXML;
document.write("<table border='1'>");
var x=xmlDoc.getElementsByTagName("CD");
for (i=0;i<x.length;i++)
{
document.write("<tr><td>");
document.write(x[i].getElementsByTagName("ARTIST")[0].childNodes[0].nodeValue);
document.write("</td><td>");
document.write(x[i].getElementsByTagName("TITLE")[0].childNodes[0].nodeValue);
document.write("</td></tr>");
}
document.write("</table>");
</script>
</body>
</html>
如您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下面与我留言或是与我探讨QQ群308855039,我们一起飞!
这可能是全网Java学习路线最完整,最详细的版本了,没有之一
Spring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的复杂性 它是一个分层的、JavaSE/EE一站式、轻量级开源框架。
Spring框架是一个分层架构,它包含一系列的功能要素并被分为大约20个模块。这些模块分为Core Container、Data Access/Integration、Web、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Instrumentation和测试部分。
spring的两个核心是 ioc 和 aop;
IoC(Inversion of Control 控制反转):将对象创建的权利交给spring工厂来控制。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切面编程),基于动态代理的功能增强方式。
本章主要学习下ioc的内容;
第一步 : 创建工程导入jar 包。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springTest</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roperties>
<maven.compiler.source>8</maven.compiler.source>
<maven.compiler.target>8</maven.compiler.target>
</properties>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5.0.5.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6</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6.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version>4.12</version>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spring 有4个核心容器的jar 包 分别是Beans、Core、Context、SpEL这里我们只要引入spring-context依赖就足够了。
添加log4j.properties文件放置到src/reources下。
log4j.rootLogger=INFO,A1
log4j.logger.org.apache=INFO
log4j.appender.A1.Target=System.err
log4j.appender.A1=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A1.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A1.layout.Conversion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t] [%c]-[%p] %m%n
1234567
ps:这里的日志等级可以改为debug的级别,这里为了简便设置为info的级别,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改。
接下来就是写下的伪登录业务;
快速写下dao层和service层业务
package com.spring.quickTest;
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
public void queryUser();
}
12345678
package com.spring.quickTest;
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implements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eryUser() {
System.out.println("用户登录了");
}
}
1234567891011
package com.spring.quickTest;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void login();
}
123456789
package com.spring.quick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ublic void setUserDao(com.spring.quickTest.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in() {
System.out.println("准备登录中");
// 1.传统方法
// userDao userDao = new UserDaoImpl();
// userDao.queryUser();
// 2.自定义工厂
// userDao user = (userDao) new UserdaoFactory().getBean();
// user.queryUser();
// 3spring 工厂
//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 userDao userDao = (com.spring.quickTest.userDao) context.getBean("userDao");
userDao.queryUser();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传统方法下的代码过于耦合;
例如:UserDao userDao = new UserDaoImpl();
如果要更换实现类,或者实现类换一个名字,此时代码会报错,必须要修改原来的业务代码。
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射的方法自定义一个bean工厂来实现代码的解耦;
package com.spring.quickTest;
public class UserdaoFactory {
public Object getBean() {
try {
return Class.forName("com.spring.quickTest.UserDaoImpl").newInstan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定义的工厂进行实例化,然后调用dao层的方法,避免了耦合。
接下来也可以通过spring的工厂来实现解耦;
写好spring核心文件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 name="userDao" class="com.spring.quickTest.UserDaoImpl"/>
<bean name="UserService" class="com.spring.quickTest.UserServiceImpl">
<property name="userDao" ref="userDao"></property>
</bean>
</beans>
123456789101112
我们将dao层交给spring 工厂后发现还是不够方便,就将service层也交给spring工厂来控制 ,将bean标签下的 property进行依赖注入这样我们只要声明下成员变量后并进行set方法赋值就可以直接引用了,不需要在创建spring工厂了。
ps:
标签说明: bean: spring工厂创建的一个对象(反射机制)
id/name:对象的名字,可以用来引用或者获取对象, 一般为类名或接口名称的首字母小写
class:要创建的对象类型的类字符串,类名全路径
注入对象
property 根据类中的setter方法进行属性注入
name:setter方法的后缀小写,比如setXxx 对应的name为xxx
ref:引用哪一个bean(对象),值为bean的id/name
import com.spring.quickTest.UserServiceImpl;
import com.spring.quickTest.UserService;
import com.spring.quickTest.UserdaoFactory;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user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UserService service = new UserServiceImpl();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UserService service = (UserService) 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
service.login();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创建完测试类后运行成功。。。
感谢阅读,三连是最大的支持!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