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
1.警告弹窗
2.确认弹窗
3.提示弹窗
1.警告弹窗 alert();
警告框经常用于确保用户可以得到某些信息。
当警告框出现后,用户需要点击确定按钮才能继续进行操作。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script> function myFunction(){ alert("hello"); } </script> </head> <body>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myFunction()" value="警告" /> </body> </html>
此代码运行成功后,若点击"警告"按钮 会出现内容显示为"hello"的弹窗.
2.确认弹窗 confirm();
确认弹框通常用于验证是否接受用户操作。
当确认卡弹出时,用户可以点击 "确认" 或者 "取消" 来确定用户操作。
当你点击 "确认", 确认框返回 true, 如果点击 "取消", 确认框返回 false。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练习</title> </head> <body> <p>点击按钮,显示确认框。</p> <button onclick="myFunction()">点这里</button> <p id="demo"></p> <script> function myFunction(){ var x; var r=confirm("你确定?"); if (r==true){ x="你按下了确定按钮"; } else{ x="你选择了取消";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innerHTML=x; } </script> </body> </html>
点击按钮后会出现确认弹框"你确定?"
点击"确定"会提示"你按下了确定按钮";
否则会提示"你选择了取消";
3.提示弹窗 prompt()
提示框经常用于提示用户在进入页面前输入某个值。
当提示框出现后,用户需要输入某个值,然后点击确认或取消按钮才能继续操纵。
如果用户点击确认,那么返回值为输入的值。如果用户点击取消,那么返回值为 null。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练习</title> </head> <body> <button onclick="myFunction()">点这里</button> <p id="demo"></p> <script> function myFunction(){ var x; var person=prompt("请输入你的名字","jack"); if (person!=null && person!=""){ x="你好 " + person;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innerHTML=x; } } </script> </body> </html>
点击按钮后会出现提示输入你的名字
输入后点击确定会出现
"jack你好 "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vue.js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讨论,如有错误请大神指教,如果你是小白也可以私信“资料”领取前端学习资料一起学习
次在讲css实现tab切换时,有童靴留言说可以使用锚点实现,对的,就是可以使用锚点,然而,使用锚点涉及到的又有哪些关键技术了?今天我们以锚点实现弹窗为例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句话总结实现原理就是:a标签改变hash值触发css3伪类target作用对应id的dom元素。
:target是CSS里一个非常有趣的伪选择器。它在CSS里发生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当浏览器地址里的hash(地址#号后面的部分)和:target伪选择器指定的ID匹配上时,它的样式就会在这个ID元素上生效。
实例dom结构:
dom结构比较简单,两个带href为#id的a标签,以及两上对应#id后面id值作为自己id的p标签。下面我们给伪元素定义一个样式:
然后,我们点击#news1时p#news1元素对这个样式生效,点击#news2时p#news2元素对这个样式生效。(结论是:target选择器会突出显示当前活动的HTML锚)效果是这样的:
好了,以上实现就是为了说明伪元素是这样作用的,记住上面加粗语句就行了。下面来实现我们本篇要讲的主题—锚点实现弹窗
知道target是怎么作用的了,那下面这个弹窗功能就好实现了。
实现的dom结构:
由上图可知,两个带href#id的a标签,和两个id等于#id的dom结构。运行效果是这样的:
给target伪类定义样式:
这个样式的作用是将dom从不显示变成显示。
当我们点击“点击我”按钮时,通过锚点改变hash值在通过伪类target将id="popup1"的dom添加伪类定义的样式。结果是这样的:
当点击浮层上的叉时,关闭这个浮层,原理也是一样的(改变hash引起伪类失效)。
当我们点击“也点击我嘛”按钮时,同样通过锚点改变hash值在通过伪类target将id="popup2"的dom添加伪类定义的样。效果是这样的:
只是这种情况将设置关闭的div.cancel设置成了全局宽度,层级在浮层下。所以通过点击浮层外的区域就关闭了浮层,关闭原理是一样的。
CSS3的target这个属性,虽然所有的主流浏览器都支持,除了IE8及以下的版本,但是现在使用这种技术的人还是比较少,其实,如果不是太注重动态效果,使用这种浏览器原生技术来修饰你的应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短内容,说完整事,哪怕只读一篇也能学知识。点击关注小郑搞码事,说的都是那堆代码。谢谢您的鼓励!
<style type="text/css"> /*隐藏弹窗*/ #a{ display: none; } /*弹窗样式*/ .b{ 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 1px solid #000; position: fixed; left: 50%; top: 50%; margin-left: -200px; margin-top: -150px; /*层次级别*/ z-index: 9999; } /*弹窗背景灰度*/ .c{ position: fixed;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color: #000; left: 0; top:0; /*透明度*/ opacity: 0.3; /*兼容ie*/ filter: alpha(opacity=30); z-index: 9990; } #off{ text-decoration: none;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10px; top: 10px; } </sty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function(){ var 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 var off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ff'); //网页打开两秒后出项弹窗 setTimeout(function(){ a.style.display = 'block'; },2000); //点击关闭弹窗 off.onclick=function(){ a.style.display = 'none'; } } </script>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