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发现设计细节,原来单选和多选也有这么多讲究

期文章主要研究单选和多选控件的设计细节,虽然是很常见的控件设计,但是也是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能提炼总结常见事物的一般规律,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大家都去做的一件事。

无论是从个性化内容还是用户体验上来讲,控件元素都会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特定的内容选择正确的控件可能要比你想象的要难,控件的高度,宽度,样式设计和选项数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了帮助分解问题,这里给大家列了一个决策树。

单选

Tab选项

一个分段tab通常会由2-6个单选项,它最适合用于图标、数字或短词的导航形式,并被设计成一个水平的容器,容纳等距离的单选内容。

图标、短词、价格

优点:将所有选项都摆在一行,对垂直空间的利用率能达到最佳,设计样式也可以做到非常直观,漂亮。

缺点:它不大适合用在长词,短语或价格上,如果你确实希望将这些内容放在选项中,就必须尝试精简文本。水平空间非常有限,即使是只有少量的选项,有时候你仍然需要决定如何截断文本。

(译者注:为什么对于底部导航栏的分栏数是2-6个最合适,根据iOS规范中说的,太多的选项卡增加了应用的复杂性,使得信息定位变得困难。选项太少也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是界面间的信息流断开,不便于快速触达。

请见iOS规范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bars/tab-bars/ 。另外,还有说法是按钮的大小能决定点击时的舒适度,数量也会影响用户的记忆和学习成本。请见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03224 )

列表单选

最初的单选按钮被用于列表中超过6个选项时,被设计成垂直方向,圆形轮廓,并摆在列表项的开头。后来iOS通过在列表末尾加上一个对勾选中,而创造一个新的经典案例。现在最新的一些设计中,选中被设计成在列表选项外加一个描边框形式,用以节省水平空间。

Android & Web vs iOS vs 描边框模式

优点:列表单选为内容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它们易于阅读,可以容纳多文字,文本可以换行,还可以增加图片。

缺点:他们往往很占用空间,不适合用在垂直高度受限的页面中。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单选按钮是受旧收音机上的按键设计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一个按钮被按下,就会弹出其他按钮。

多选

标签选择

标签选择通常用于要从3-6个选项中进行多次选择的情况,它们最适合用一到两个简短的单词或数字。它们设计的形式一般是类似于一个小按钮,通过背景色来区分“开”和“关”。

尽管谷歌设计规范(译者注:大家可以看看谷歌官方的规范,对于标签设计列举了大量实用原则 https://material.io/design/components/chips.html#filter-chips)建议最好在选中的标签前加上一个勾选标记,但我觉得有颜色作为区分已经够了,这样还能节省水平空间。

短词标签vs带省略号的多词标签vs折行标签

优点:节省空间,标签堆砌在一起的具体样式是由文本长度决定的。它们给人的印象是轻量的,有趣的。

缺点:这种形式与tab选项形式有一样的弊端,都不能很好的处理长词。不建议对文本进行折行或者调整大小,因为会不便于用户阅读,使用两行以上的标签会使得每个标签非常难以快速扫描。

列表多选

列表中的复选框一般应用于6个以上选项进行多选的情况,设计样式通常是在列表开头处设计一个正方形描边框。

列表中的复选框

优缺点:与单选框有一样的优势和弊端。

综合来看

我们很容易陷入到特定组件的设计中,所以我发现最好是从整体上开始思考。然后做出最佳决定,决定使用哪种选择设计最有利于一致性、差异性和层次感。

水平Tab和标签

选项背景是tab控件和标签控件之间最大的区别。一个连续的背景帮助用户理解他们必须要选择一个,而一个分离的背景表明他们可以选择多个。

统一的风格和不统一的风格

Tab控件和标签控件的设计应该在视觉上彼此相似,并且做到与文本框和按钮不同,以不同的视觉样式帮助达到不同的交互层次结构。

不同的样式风格和相同的样式风格

列表单选和列表多选

有这么多单选按钮形式可以选择,我发现最好是将单选和复选放在一起才便于比较。iOS端的列表单选勾和描边高亮都是很漂亮的设计,但是与多选框放一起,就会显得不够统一。

(译者注:最左侧的单选复选样式和位置相对比较一致,中间的上下都有对勾会让人产生疑惑,而最右侧的方框高亮和左侧复选框设计差异太大。)

Android & Web vs iOS vs Alternate Pattern

最后说一点,但并非是最不重要的,就是图片的位置。选择控件一般位于列表项的开头位置,但是,当列表项中有图片时,就有人开始纠结应该是放前面好还是放后面好。

这里,我选择将控件保留在开头位置,因为控件是必须存在的,而图片是可选或者可添加的。(译者注:如果在一个设计规范中,选项控件都在左侧,那也应该尽量让其他控件也保持在左侧来保证一致性。)

Image in the End vs Start Position

最后的想法

还有一种很好用的选择控件是滚筒(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controls/pickers/)。当有许多短词并且垂直控件有限时,就可以使用它。建议只在其中放置文本,它的使用要求比较高,在Android和iOS中都很复杂。

原文:https://medium.com/tap-to-dismiss/select-to-proceed-996d19c8a7a4

作者:Linzi Berry

译者:彩云Sky,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本文由 @彩云Sk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标签语义化

提到标签,很多刚入门前端开发的人,肯定都会很纳闷,这么多HTML标签我如何记住呢?我又应该根据什么依据去正确使用它呢?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刚开始和大家一样苦闷,但是在我学习Web页面开发的过程中,然后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发现要想记住HTML标签以及怎样更好的去使用这些标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不要死记硬背,没意义,只需要记住常用的哪几个足矣。

第二点:根据内容选择使用HTML标签,什么意思呢?见下文分解。

第三点:遵循W3C的规范。

首先,第一点咱们就不用说,不让死记硬背,就是要多写页面,多敲代码,久而久之孰能生巧,巧能生花,慢慢的你就能记住这些标签了,而且在开发页面的过程中,你们会发现,咱们最常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

其次,第二点根据内容选择使用HTML标签,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你掌握了这一点,你能很好地去使用HTML标签,并且能让页面变得很优质,这也会提高你网页被搜索引擎收录。

最后,也就是第三点,这一点自然不用怀疑,如果要想让页面更好的在不同的浏览器中呈现出一致的效果,那么必须遵循W3C的规范。

说了这么多,只是一些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才是真正解开怎样去使用和记住标签这个谜团的方法。

我们在使用标签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类似的标签,比如标题标签(h1-h6)、p(段落标签)、a(超链接标签)以及图片标签(img)等,通过这些标签的名称,咱们是不是不难理解吧,很直观的就知道这些标签该怎么,用于何处。而这些名称的含义就是我们所说的标签语义化。随着智能手机的出来,移动Web都是通过H5去开发页面,而H5中的HTML标签就比之前版本的HTML标签更加具有语义化。

那么什么是标签语义化呢?所谓的标签语义化,指的就是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咱们可以通过标签的含义,正确地去使用它。

标签语义化的作用:

  • 通过使用语义化标签,更能精准地将其把内容呈现出来。
  • 通过使用语义化标签,让页面结构更加的清晰,方便代码的阅读和维护。
  • 能让浏览器或网络爬虫更好地解析,从而更好地分析和抓取网页中的内容。
  • 使用语义化标签还能让搜索引擎得到更好的优化。

如下图所示,通过使用语义化标签和没使用任何标签,就能直观感受到语义化标签的好处。

普通的文本和使用语义化标签后的效果对比图

那么如何去判断一个页面中,语义化是否良好呢?很简单,直接扒掉CSS这层漂亮的衣服,当我们把CSS去掉后,如果页面中的结构依然组织有序,并且有良好的可读性,那么它就是非常良好的。

如何去使用这些标签呢?首先根据内容确定语义化的标签,其次再根据呈现需求,使用CSS样式。因此HTML标签并非通过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HTML标签的语义化去记忆。如下图所示,通过使用语义化标签,瞬间就能把普通的文本,以更清晰的结构呈现出来。

使用语义化的普通文本,变得更为结构清晰

2.常用标签分类汇总

通常我们常见的标签有标题标签、段落标签、水平线标签、换行标签以及div和span标签,这些标签又被统称为排版标签。

在开发中,排版标签主要是和CSS搭配使用,主要是用于显示网页的整体结构,也是网页布局中常用的标签。下面我一一了解一下。

排版标签:

【1】标题标签(h1-h6)

  • 缩写来源:标题标签的英文单词是head,因此它使用它的缩写h来表示。
  • 语义:标题标签主要是用于突显标题内容,它是h1-h6(分为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6级标题),级别依次递减。级别越小,标题就会越小。
  • 语法格式如下:


标题标签的使用

呈现的效果如下:

呈现的效果


一句话总结:使用了标题标签的文字会加粗,会根据级别显示文字的大小,并且一行只能放一个标题。

【2】段落标签(p)

  • 缩写来源:p标签的英文单词是paragraph,表示段落的意思。
  • 语义:p标签可以把html文档分割为若干段落。在网页中要想把文字以段落的形式呈现,并且有条不紊的,那么段落就是必备的标签。
  • 语法格式如下:

p标签语法格式


【3】水平线标签(hr)

  • 缩写来源:hr的英文单词是horizontal,表示横线的意思。
  • 语义:它表示分隔线,用于将文字内容分隔开,让文档结构看起来更加清晰,层次分明。当然在网页中除了使用分隔线(hr)标签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图片插入以及CSS样式来实现,只不过使用hr标签是最简单的方式。提示:CSS样式是页面中的重点,此处主要是介绍HTML,因此暂不做详细说明。
  • 语法格式:<hr />。
  • 标签特点:它是一个单标签,hr标签默认是以水平线的样式进行显示。

【4】换行标签(br)

  • 缩写来源:br的英文单词是break,打断、换行的意思。
  • 语义:表示换行的意思。在html中,一个段落的文字会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显示,直到浏览器窗口的最右端,才会自动换行。如果我们在实际开发中碰到需要将文本内容强制换行显示的,此时就可以使用换行标签实现。
  • 语法格式:<br />。
  • 标签特点:它也是一个单标签。
  • 示例:将以下内容通过br标签强制换行

文本

呈现效果:

使用br标签后的效果

【5】div和span标签

  • 缩写来源:div的英文是division,表示分割、分区的意思。span没有缩写,表示跨度、跨距和范围的意思。
  • 语义:div和span标签,没有任何语言,主要是用于网页布局使用。
  • 语法格式:<div>这是一个div盒子</div> <span>这是一个span盒子</span>
  • div和span的区别:div标签,主要是用于布局,在没有使用其它干预的情况下,一行只能放一个div。而span标签,也是用来布局,在没有任何其它的干预的情况下,一行上可以放很多span标签。此处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语法,自行在实现查看一下对比效果。

最后给大家来一个完美的总结:

排版标签的汇总

难道这就完了吗?咱们的标签就只有这些常用的吗?那当然不是,咱们接下来再看我们的文本格式化标签。

文本格式化标签

文本格式化标签的作用:通常文本格式化标签主要用于网页中文字样式的设置,比如字体加粗、斜体或下划线等效果,当然后期也会通过CSS样式来实现,会更加完美。

常见的文本格式化标签如下:

文本格式化标签

它们分别的区别:

  • b和strong:b标签只是加粗,strong除了加粗,还具有强调的意思,更具语义化。
  • i和em:i只是让文本显示斜体的效果,而em在斜体的效果上加强了语义。
  • s和del:s只是让文本显示删除线,而得了不仅显示删除线,还加强了语义。
  • u和ins:u只是添加了下划线,而ins不仅显示了下划线,还加强了语义。

我么网页中除了排版标签、文本格式化标签,当然还少不了图片标签(img),通过图片的展示,会让整个页面更加的生动形象。那么下面再来看一下这个标签吧。

图片标签(img)

  • 缩写来源:img的英文单词是image,表示图像、影像的意思。
  • 语义:用于显示图片内容。
  • 语法格式:<img src='图像url' />,在这个的语法中,我们发现img标签使用了src属性,这个属性主要是用于指定图像的文件路径,也是img的必须属性。
  • img标签常见属性如下所示:

img标签属性

  • 标签特点:img标签主要是用于在网页中插入图像,它是一个单标签。
  • 知识点扩展:通过img标签,我们会发现,html标签除了自身外,它们还具有一些属性,这些属性,我们称为标签属性,通过标签属性可以设置标签的一些外在特性。标签属性的基本语法格式:<标签名 属性1="值1" 属性2="值2" ...>内容 </标签名>。

标签属性的特点:

  • 一个标签可以拥有多个属性,必须写在开始标签中,位于标签名后面。
  • 属性之间不分先后顺序,标签名与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均以空格分开。
  • 任何标签的属性都有默认值,省略该属性则使用默认值。
  • 标签的属性采用的是键值对的格式key="value"的形式。

图片标签属性使用

链接标签

  • 缩写来源:a标签的英文单词是anchor,表示锚、铁锚的意思。
  • 语义:表示超文本链接。
  • 语法格式:<a href ="跳转目标" target="目标窗口的弹出方式">文本或图像</a>。
  • 常见的属性:

a标签的常见属性

提示:

  • 比如添加作为外部链接,需要添加外部地址。
  • 内部链接,就是页面直接内部相互链接,因此只需要使用名称即可,比如

内部链接地址

  • 如果没有确定链接目标,通常使用"#"表示暂时空链接。
  • 除了可以创建文本链接,还可以给网页中的元素,如图像、表格、音频、视频都可以添加超链接。

注释标签

  • 注释标签:用于在HTML文档中添加一些便于阅读和理解,但又不需要显示在页面中的文字说明,此时就需要使用注释标签。它是HTML中的一种特殊标签,它不会在浏览器中显示,但是会在源代码中查看到。
  • 语法格式:

注释标签


  • 提示:注释通常是给咱们开发者看的,程序是不会执行这个代码的。

好了,各位小伙伴,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儿了,希望我给大家总结的内容,能帮到正在浏览我这篇内容的前端开发者,也希望你们有所收获。如果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内容。

篇文章给大家说了css的三种不同的引入方式,今天给大家说一下css的三种选择器:标签选择器、类选择器和ID选择器。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什么是选择器?我们写的css样式声明(定义)由两部分组成,形式如下:选择器{ 样式;},在{}之前的部分就是“选择器”,“选择器”指明了{}中的“样式”的作用对象,也就是“样式”作用于网页中的哪些元素。比如我们之前写的span{ color:#f00; }中的span就为一个选择器。

(1)标签选择器

标签选择器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html代码中的标签。例如html、span、p、div、a、img等等;比如我们想要设置网页中的p标签内一段文字的字体和颜色,那么css代码就如下所示:

上面的css样式代码的作用:为p标签内的文字设置颜色为红色,字体的大小为16px;(具体的css样式我们会在后边讲解,这里先了解下即可)

(2)类选择器

类选择器在我们今后的css样式编码中是最常用到的,它是通过为元素设置单独的class来赋予元素样式效果。

使用语法:(我们这里为p标签单独设置一个类选择器.content,代码就如下所示)

详细讲解:

1、类选择器都是使用英文圆点(.)开头;

2、每个元素可以有多个类名,,名称可以任意起名(但不要起中文,一般都是与内容相关的英文缩写)

3、类选择器只会改变类下的元素样式,而不会改变其它标签的默认样式;

我们上边的页面在浏览器上显示的效果就如下所示:(content下的文字内容颜色变成了红色,字体变成了16px)

(3)ID选择器

ID选择器类似于类选择符,作用同类选择符相同,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使用语法:

详细讲解:

1、ID选择器为标签设置id="ID名称",而不是class="类名称"。

2、ID选择符的前面是符号为井号(#),而不是英文圆点(.)。

3、ID选择器的名称是唯一的,即相同名称的id选择器在一个页面只能出现一次;

对于css的三种选择器我们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大家在平时可以自己多加练习练习,多熟练下class的使用方式与技巧。


每日金句:你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喜欢我的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一下哦,每天将为你更新最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