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说论坛近期最火的设备,PNA家的nBridge+无疑会是众人的首选,nBridge+「事件」最初原因何起九段也没有详细爬文,但最终的结果对于发烧友来说一定是件好事。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九段对于nBridge+这台设备突然有了浓厚的兴趣,加之手中正好有dCS bridge等等几台同类型产品,遂于近日入手一台,对比把玩多有感悟,利用年末小闲暇乱写几句。
不知道喜欢音乐的你是从何时开始聆听串流音乐的?在九段身边的很多「老」烧友现在还是不听的,因为他们觉得串流太复杂总是弄不清细节,还有「香炉」太多,不能很好的把控最终的声音。
但九段自己是听串流音乐的,而且听了好多年。早些年,串流音乐还不盛行,数字播放器仍停留在简单的外挂硬盘或抓轨再播放等简单功能上,九段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接触数字播放产品。后来,九段购入了iPhone 4手机,我开始透过Apple Airport Express做无线播放,还记得设定完成后,第一次透过手机选曲、播放,那种感觉真的好棒,直至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不过,那个时候九段与身边的「老」音响迷们一样,认为这种数字串流播放根本就是花拳绣腿,与实体唱片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因为之后的好多年时间,我在自家系统上依然坚持聆听实体唱盘,而串流播放只是一个点缀。
直到一日,Apple推出了Apple Music,偶然的机会九段订阅了一年的服务,这才算是一入「泥潭」再无回身可能。虽然当时的Apple Music国区资源还不够丰富,好在它的资料库成长速度惊人,大厂名篇基本都有涉猎,实在找不到的还可以换到美区去缓存下来。对于一名传统唱盘用家,Apple Music的全新使用感受真的太具吸引力。不足之处,Apple Music的资源多为256kbps的AAC,音质非常欠奉,随身路上聆听是可以接受的,但回到家中安静聆听却是很难让人「安坐」。
很快,一类叫做Roon Ready的器材出现了,配合Roon软件使用,这简直就是为音乐发烧友量身定做的产品,从此一用成瘾,就此几乎彻底抛弃iRiver与iTunes。利用Roon的整合功能,九段轻松的把Tidal、Qubuz的服务加入Roon。即使在一些并不高班的Roon Ready设备下,Tidal、Qubuz上的这些音乐资源,哪怕是普通的16bit/44.1kHz的音乐也有着非常优异的听感。当然,最让人兴奋的还是你一下拥有了成千上万首顶级品质的音乐曲库,而且它还在不断的更新中。这种全新的、超越以往实体唱片可以给予的美妙感受也是促使九段开始研究并入手高级「Bridge」的最大动力。
拿今天要讲的PNA nBridge+为例,简单来说它就是一部连接音乐与硬件DAC解码的「桥梁」。严格来说,这座「桥梁」是专门为数字音乐串流来服务的,包括本地数字音乐以及网路上的串流资源。比如,PNA nBridge+内置了Roon、UPnP以及HQ Player三种主流APP来实现对网上及网内数字音乐的管理、传输与播放。
我们只需要将PNA nBridge+插上网线联入家中的局域网,通过手机浏览器APP输入pna.local网址就可以进入机器的设置界面,然后整个机器的所有操作均可以在这个「简单」的界面里完成。具体的操作与控制方式我就不在此做过多介绍了,如果有兴趣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与长弓版主的使用分享(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29073-1-5.html;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32691-1-5.html)。
做完以上,我们就可以把PNA nBridge+后面通过USB、RCA同轴、AES甚至I2S等数字信号线连接到自己的DAC解码器上开始正常使用了。自此你已经可以完全摆脱实体唱片的束缚,不再需要费心调试播放参数,更换碟片,购置唱片架。。。。。。坐在自己的系统前,掏出手机,轻轻点动手指,美妙的音符就飘进了耳中。
九段在使用PNA nBridge+的这段时间里发现其在设计上有一些高明之处,首先是软件方面。PNA的控制是由登陆自己内置的网页来实现的,不同于一些品牌产品必须安装独立的控制APP,不管是iOS用户还是Android用户,都无需担心适配。同时,不管是用Roon集成Tidal、Qubuz来聆听网路串流音乐,还是使用各种免费UPnP软件来播放局域网内电脑、NAS上的本地音乐,甚至直接把硬盘/U盘插入PNA nBridge+直接播放,PNA nBridge+在软件上都是全面支持的。
然后是硬件方面,这也是PNA最大的优势部分。虽然PNA是一家新晋品牌,但它的研发团队却在业内拥有相当的名气。PNA的核心设计师脱身于华为网络设备研发部门,同时也是港湾科技的开创团队成员之一。港湾科技是一家脱胎于华为的创业公司,曾经创造了中国网络公司三年销售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的奇迹。这家公司当年掌控了路由器核心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因为成长速度过快甚至严重威胁到了业界龙头华为的江湖地位,所以其在创立第六个年头被华为动用100亿现金「杀死」。以上,这些硬实力在PNA nBridge+的设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大家最为关心的信号隔离方面,PNA nBridge+使用内置的6节松下18650电池采用3并2串的方式为机器的内网部分供电,而线性电源则负责机器的外网线路供电及电池充电,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隔离内外网路的串扰以及市电杂讯对于机器内部信号的影响。同时,机器内部采用独立模块安装,数字、网路、供电以及模拟部分全部采用独立位置封闭安装,有效避免了各系统间的信号二次干扰。除此,PNA还使用了多层电路板来优化传输线路间的干扰问题,并通过取消无线功能、显示器以及小型继电器等明显拥有干扰的功能与配件的使用,从而让PNA nBridge+的信号纯度得到了最佳的优化,这么彻底的信号隔离设计在业界是罕见的。
还有一点设计非常方便,也是九段最爱的功能,那就是PNA nBridge+支持I2S数字输出。而熟悉I2S数字输出的小伙伴一定非常清楚这种同步前端ARM,高质量传输的源头数字信号质量是明显好过AES/EBU等数字接口的,但它也有一个非常「恼人」的问题就是I2S接口接线定义并不统一,每一家品牌都有所不同,所以以往这种接口多只能用于统一品牌的两台数字设备间的传输,比如dCS、Accuphase、Esoteric等等。但是,PNA nBridge+这次通过软硬件配合实现了I2S接口定义的灵活设置,用户通过网页控制界面可以方便的把PNA nBridge+的I2S接口定义为Gustard、PS Audio、W4S、Holo Audio、L.K.S、Rockna、Denafrip等等主流DAC厂商标准,从而使这些DAC都可以享受PNA nBridge+的I2S高质量数字信号。
九段多年来把玩过不下十台数字音源,各种档次类型的产品都有,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声音的「模拟」味。这里的「模拟」味与「数字」声相对,并非指老LP、电子管机器发出的那种信噪比不高的声音,而是指没有「锋利」高频毛刺、清瘦声音骨架以及干薄低频的声音。尤其是低频部分,有重量且兼顾解析的低音被老烧友称为「权威」的低频,九段一直认为这是判别一台音响设备档次高与低的最直观标准。这次,PNA nBridge+的表现如何呢?
九段以Alice Sara Ott弹奏、Thomas Hengelbrock指挥慕尼黑爱乐的老柴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第一乐章开始,作曲家写下一个辨识度极高的乐曲类型,由法国号起首的四个下行音符响起,然后接上一声乐团齐奏,继而是钢琴以固定三组和弦的上行加入,就此揭开乐曲序幕。这个雄壮的序幕,PNA nBridge+给予音乐十足的劲力,轻松超过九段的NAIM CDX2 CD唱机的听感。现场的那种冲击感与恢弘都是非常出众的,听钢琴一直向下的独奏,重压和弦下琴弦震动的质地,这些画面实在写实,而且和弦带有十足的重量感与权威感,说服力充足。Alice虽然是一介女子,但弹到这里丝毫不让须眉,那劲道委实摄人。第二主题情绪渐缓,Alice指下的钢琴更佳柔美,不仅跟乐团对话,自己双手也以不同声部对话着,音乐的层次就这样展开。木管悠然的唱和,弦乐缓缓轻语,这里的乐器质感非常突出。PNA nBridge+不仅能发挥前面雄浑开朗的齐唱,还能诠释这里委婉而柔美的气质。而且,不管是钢琴张力十足地以和弦直探低音,或是低音弦乐用以衬底的弄弦声浪,听起来皆是实实在在,很有存在感的。
再举一张人声演唱为例,Sarah Vaughan在1985年的巴黎现场演唱会。「Wave」一曲中,Sarah的声腔多变,音色多端,加上她善用拉长音来制造尾音的多重变化,加上音量起伏,单是她的歌声,就够精彩的了。三重奏轻柔地相伴,大多时候,贝斯、鼓组和钢琴都在扮演节奏的角色,但钢琴时而会跳出来转成合音或对唱。PNA nBridge+让Sarah的歌声听起来特别有血有肉,却不因添附的厚度和温度以致失去活泼性,反倒因此让我们更聚焦在Sarah的歌声上。PNA nBridge+让她的歌声从一个漆黑的舞台上,以探照灯照射出天后的身影。那时候Sarah已经年过六旬,但歌声却显出成熟老练,那些转音、抖音、滑音的技巧都堪称完美,歌唱之间,显出十足的自信。听完「Wave」之后,再去听全然清唱的「Summertime」,就能了解那个舞台和探照灯的比喻了,也就能认识到年逾花甲的天后那让后辈汗颜的歌唱实力。
PNA nBridge+的声音有别于大部分九段听过的数字音源产品,它拥有非常可观的素质,但它对于素质的表达并不是传统数字音源常用的方式,PNA nBridge+不刺激不追求极限更没有一耳朵越级PK的能力,但它在播放高水准数字音乐时给出了明显好过同价位传统CD转盘的素质,同时还保留了优秀实体唱片的听感,一种「实在」、「真实」的听感。尤其是在中低频部分完全听不出任何的「数字」味道,我想这也是很多「老烧友」抵触数字音源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台最新版本的PNA nBridge+,九段准备长期留用下去,如果正好你也准备选购一台类似的顶级数字音源,不妨可以了解试听下这台机器,我想它一定可以改变你对于数字音源的一些认知。
我是九段,咱们下期再见!「完」
近在开发一个个人项目时,我冒出了一个尝试让浏览器说话的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在网上寻找了一下答案,在MDN上,我找到了答案。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JavaScript让浏览器说话。
让我们来创建一个基础函数,这个函数的参数为我们想说的话或者词,最后让我们的浏览器说出来。我们将利用在大多数现代浏览器上都可以使用的原生APIspeechSyntehsis。
function speak(sentence) {
const utterance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sentence)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ance)
}
// test
speak('hello world');
信不信由你,以上的代码就是让大部分浏览器说出一句话所需要的一切!让我们来看看这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我们创建的speak()函数,该函数以词句为参数。我们创建了一个发声对象,他实际上是一个语言请求对象,其中包含了有关说什么和如何说相关的所有数据。
让我们做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示例,尝试修改说出来的单词的速度和音调。
/**
* @param sentence:要说的句子
* @param pitch: 音调,取值范围(0 - 2) 默认值:1
* @param rate: 语速,取值范围(0.1 - 10) 默认值:1
*/
function speak(sentence, pitch, rate) {
const utterance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sentence)
utterance.rate = rate
utterance.pitch = pitch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ance)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基于原来函数增加了音调和语速2个参数。在我们创建了发声对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在发声对象上直接修改某些属性。但是,目前还不能通过构造函数或者setter方法来修改。
pitch(音调)是一个浮点数,取值范围是0到2,默认值是1。这个值的效果可能受到引擎或者声音的限制。
rate(语速)是一个浮点数,取值范围是0.1到10,默认值是1。
现在,如果我们使用简单的句子调用上面的代码,我们的浏览器就会以正常的语速和音调说出下面的话:
npm i -g typescript
我们也可以像调整音调和速度一样调整音量,让我们来快速了解一下如何实现
/**
* @param sentence:要说的句子
* @param volume: 音量,取值范围(0 - 1) 默认值:0.5
*/
function speak(sentence, volume) {
const utterance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sentence)
utterance.volume = volume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ance)
}
修改之前的代码,我们现在传入音量参数。音量也是一个浮点数,取值范围0到1,默认值是0.5。
同样,目前没有办法通过构造函数或者setter方法来设置音量。现在,我们给这个函数传入自己想要的句子和音量就能听到想要的结果了。
speechSynthesis对象有一些可以派得上用场的函数。我们可以暂停、恢复、甚至取消语言的进度。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
const utterance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Hello world');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ance);
// 暂停
window.speechSynthesis.pause();
// 恢复
window.speechSynthesis.resume();
// 取消
window.speechSynthesis.cancel();
上面的代码将会说出我们想要的句子,并且这段语音会暂停、恢复,最终取消。你也可以在你的浏览器里面试一试上面的代码。
我们也可以通过speechSynthesis对象上的paused属性来直接判断该段音频是否被暂停,它将会返回一个布尔值来表示该段音频是否被暂停了。
window.speechSynthesis.paused // Boolean
如果还有一些积压的等待读出来的句子怎么办?嗯,还有一个属性pending,用来检查是否有任何等待说出来的语音。它返回一个布尔值,指示是否有待处理的语音。
const utterThis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Hello world');
const utterThat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Hello javascript');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This);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That);
window.speechSynthesis.pending;
执行上面的代码时,将会有两段语音排队,并且他们会按照顺序播放。当我们获取pending属性时,这个值将返回true,因为,有第二段语音在等待播放。
注意:如果你只有一段语音,这个pending属性将会一直返回false,因为没有排队等待播放的语音。
当我们使用SpeechSynthesisUtteranceapi时,我们可以监听几个比较有用的事件。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const utterance = new SpeechSynthesisUtterance('Hello world')
utterance.addEventListener('start', () => console.log('Utterance start'))
utterance.addEventListener('pause', () => console.log('Utterance paused'))
utterance.addEventListener('resume', () => console.log('Utterance resumed'))
utterance.addEventListener('end', () => console.log('Utterance end'))
window.speechSynthesis.speak(utterance)
希望这篇文章足以让你在浏览器里面玩转“合成语音”啦!你现在应该掌握了如何开始,停止和暂停语音,以及调整语音的速率,音调和音量。
我是一个莫得感情的代码搬运工,每周会更新1至2篇前端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老铁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或者直接微信搜索前端补习班关注。
精通前端很难,让我们来一起补补课吧!
好啦,翻译完毕啦,原文链接在此 Use JavaScript to Make Your Browser Speak。
能够写出基本的页面(里面包含图片、各种标签和链接)
我们主要用的开发工具有chrome、hbuilder、Photoshop
浏览器是网页显示、运行的平台,常用的浏览器有IE、火狐(Firefox)、谷歌(Chrome)、Safari和Opera等。我们平时称为五大浏览器。
浏览器内核又可以分成两部分:渲染引擎(layout engineer 或者 Rendering Engine)和 JS 引擎。
渲染引擎 :它负责取得网页的内容(HTML、XML、图像等等)、整理讯息(例如加入 CSS 等),以及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然后会输出至显示器或打印机。浏览器的内核的不同对于网页的语法解释会有不同,所以渲染的效果也不相同。
JS 引擎 则是解析 Javascript 语言,执行 javascript语言来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
最开始渲染引擎和 JS 引擎并没有区分得很明确,后来 JS 引擎越来越独立,内核就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有一个网页标准计划小组制作了一个 ACID 来测试引擎的兼容性和性能。内核的种类很多,如果加上没什么人使用的非商业的免费内核,可能会有10多种,但是常见的浏览器内核可以分这四种:Trident、Gecko、Blink、Webkit。
了解一点:移动端的浏览器内核主要说的是系统内置浏览器的内核。
Android手机而言,使用率最高的就是Webkit内核,大部分国产浏览器宣称的自己的内核,基本上也是属于webkit二次开发。
iOS以及WP7平台上,由于系统原因,系统大部分自带浏览器内核,一般是Safari或者IE内核Trident的
结构标准:结构用于对网页元素进行整理和分类,咱们主要学的是HTML。 最重要
表现标准:表现用于设置网页元素的版式、颜色、大小等外观样式,主要指的是CSS。
行为标准:行为是指网页模型的定义及交互的编写,咱们主要学的是 Javascript
HTML(英文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中文译为“超文本标签语言”。是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
所谓超文本,因为它可以加入图片、声音、动画、多媒体等内容,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从一个文件跳转到另一个文件,与世界各地主机的文件连接。
<h1> 我是一个大标题 </h1>
注意: 体会 文本 标签 语言 几个词语
总结: HTML 作用就是用标记标签来描述网页,把网页内容在浏览器中展示出来。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box"></div>
</body>
</html>
1.HTML标签:
作用所有HTML中标签的一个根节点。 最大的标签 根标签
2 head标签: 文档的头部
文档的头部描述了文档的各种属性和信息,包括文档的标题、在 Web 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文档的关系等。绝大多数文档头部包含的数据都不会真正作为内容显示给读者。
注意在head标签中我们必须要设置的标签是title
3.title标签: 文档的标题
作用:让页面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题。
4.body标签:文档的主体 以后我们的页面内容 基本都是放到body里面的
body 元素包含文档的所有内容(比如文本、超链接、图像、表格和列表等等。)
在HTML页面中,带有“< >”符号的元素被称为HTML标签,如上面提到的 HTML、head、body都是HTML骨架结构标签。所谓标签就是放在“< >” 标签符中表示某个功能的编码命令,也称为HTML标签或 HTML元素
1.双标签
<标签名> 内容 </标签名>
该语法中“<标签名>”表示该标签的作用开始,一般称为“开始标签(start tag)”,“</标签名>” 表示该标签的作用结束,一般称为“结束标签(end tag)”。和开始标签相比,结束标签只是在前面加了一个关闭符“/”。
比如 <body>我是文字 </body>
2.单标签
<标签名 />
单标签也称空标签,是指用一个标签符号即可完整地描述某个功能的标签。
比如 <br />
标签的相互关系就分为两种:
1.嵌套关系
<head> <title> </title> </head>
2.并列关系
<head></head> <body></body>
首先 HTML和CSS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我们学的是结构,就只写HTML标签,认识标签就可以了。 不会再给结构标签指定样式了。
HTML标签有很多,这里我们学习最为常用的,后面有些较少用的,我们可以查下手册就可以了。
排版标签
单词缩写: head 头部. 标题 title 文档标题
为了使网页更具有语义化,我们经常会在页面中用到标题标签,HTML提供了6个等级的标题,即
<h1>、<h2>、<h3>、<h4>、<h5>和<h6>
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hn> 标题文本 </hn>
<p> 文本内容 </p>
<hr />是单标签
<br />
div span 是没有语义的 是我们网页布局主要的2个盒子 css+div
div 就是 division 的缩写 分割, 分区的意思 其实有很多div 来组合网页。
span, 跨度,跨距;范围
语法格式:
<div> 这是头部 </div> <span>今日价格</span>
在网页中,有时需要为文字设置粗体、斜体或下划线效果,这时就需要用到HTML中的文本格式化标签,使文字以特殊的方式显示。
b i s u 只有使用 没有 强调的意思 strong em del ins 语义更强烈
使用HTML制作网页时,如果想让HTML标签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使用HTML标签的属性加以设置。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标签名 属性1="属性值1" 属性2="属性值2" …> 内容 </标签名>
在上面的语法中,
1.标签可以拥有多个属性,必须写在开始标签中,位于标签名后面。
2.属性之间不分先后顺序,标签名与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均以空格分开。
3.任何标签的属性都有默认值,省略该属性则取默认值。
采取 键值对 的格式 key="value" 的格式
比如:
<hr width="400" />
属性 是 宽度
值 是 400
单词缩写: image 图像
HTML网页中任何元素的实现都要依靠HTML标签,要想在网页中显示图像就需要使用图像标签,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图像标签<img />以及和他相关的属性。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该语法中src属性用于指定图像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他是img标签的必需属性。
<img src="图像URL" />
单词缩写: anchor 的缩写 [ˈæŋkə(r)] 。基本解释 锚, 铁锚 的
在HTML中创建超链接非常简单,只需用标签环绕需要被链接的对象即可,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a href="跳转目标" target="目标窗口的弹出方式">文本或图像</a>
href:用于指定链接目标的url地址,当为标签应用href属性时,它就具有了超链接的功能。 Hypertext Reference的缩写。意思是超文本引用
target:用于指定链接页面的打开方式,其取值有self和blank两种,其中self为默认值,blank为在新窗口中打开方式。
注意:
1.外部链接 需要添加 http:// www.baidu.com
2.内部链接 直接链接内部页面名称即可 比如 < a href="index.html"> 首页
3.如果当时没有确定链接目标时,通常将链接标签的href属性值定义为“#”(即href="#"),表示该链接暂时为一个空链接。
4.不仅可以创建文本超链接,在网页中各种网页元素,如图像、表格、音频、视频等都可以添加超链接。
通过创建锚点链接,用户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内容。
创建锚点链接分为两步:
1.使用“a href=”#id名>“链接文本"</a>创建链接文本(被点击的) <a href="#two"> 2.使用相应的id名标注跳转目标的位置。 <h3 id="two">第2集</h3>
base 可以设置整体链接的打开状态
base 写到 <head> </head> 之间
把所有的连接 都默认添加 target="_blank"
在HTML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标签——注释标签。如果需要在HTML文档中添加一些便于阅读和理解但又不需要显示在页面中的注释文字,就需要使用注释标签。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 注释语句 --> ctrl + / 或者 ctrl +shift + /
注释内容不会显示在浏览器窗口中,但是作为HTML文档内容的一部分,也会被下载到用户的计算机上,查看源代码时就可以看到。
实际工作中,通常新建一个文件夹专门用于存放图像文件,这时再插入图像,就需要采用“路径”的方式来指定图像文件的位置。
根目录 当前目录
路径可以分为: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以引用文件之网页所在位置为参考基础,而建立出的目录路径。因此,当保存于不同目录的网页引用同一个文件时,所使用的路径将不相同,故称之为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以Web站点根目录为参考基础的目录路径。之所以称为绝对,意指当所有网页引用同一个文件时,所使用的路径都是一样的
“D:webimglogo.gif”,或完整的网络地址,例如“http://www.itcast.cn/images/l...”。
无序列表的各个列表项之间没有顺序级别之分,是并列的。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ul> <li>列表项1</li> <li>列表项2</li> <li>列表项3</li> ...... </ul>
注意:
有序列表即为有排列顺序的列表,其各个列表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定义,有序列表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ol> <li>列表项1</li> <li>列表项2</li> <li>列表项3</li> ...... </ol>
所有特性基本与ul 一致。
但是实际工作中, 较少用 ol img src="media/1.jpg" />
定义列表常用于对术语或名词进行解释和描述,定义列表的列表项前没有任何项目符号。其基本语法如下:
<dl> <dt>名词1</dt> <dd>名词1解释1</dd> <dd>名词1解释2</dd> ... <dt>名词2</dt> <dd>名词2解释1</dd> <dd>名词2解释2</dd> ... </dl>
在HTML网页中,要想创建表格,就需要使用表格相关的标签。创建表格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table> <tr> <td>单元格内的文字</td> ... </tr> ... </table>
在上面的语法中包含三对HTML标签,分别为 table</table、tr</tr、td</td,他们是创建表格的基本标签,缺一不可,下面对他们进行具体的解释
1.table用于定义一个表格。
2.tr 用于定义表格中的一行,必须嵌套在 table标签中,在 table中包含几对 tr,就有几行表格。
3.td /td:用于定义表格中的单元格,必须嵌套在<tr></tr>标签中,一对 <tr> </tr>中包含几对<td></td>,就表示该行中有多少列(或多少个单元格)。
注意:
1. <tr></tr>中只能嵌套<td></td> 2. <td></td>标签,他就像一个容器,可以容纳所有的元素
表头一般位于表格的第一行或第一列,其文本加粗居中,如下图所示,即为设置了表头的表格。设置表头非常简单,只需用表头标签th</th替代相应的单元格标签td</td即可。
在使用表格进行布局时,可以将表格划分为头部、主体和页脚(页脚因为有兼容性问题,我们不在赘述),具体 如下所示:
<thead></thead>:用于定义表格的头部。
必须位于<table></table> 标签中,一般包含网页的logo和导航等头部信息。
<tbody></tbody>:用于定义表格的主体。
位于<table></table>标签中,一般包含网页中除头部和底部之外的其他内容。
表格的标题: caption
定义和用法
caption 元素定义表格标题。
<table> <caption>我是表格标题</caption> </table>
caption 标签必须紧随 table 标签之后。您只能对每个表格定义一个标题。通常这个标题会被居中于表格之上。
跨行合并:rowspan 跨列合并:colspan
合并单元格的思想:
将多个内容合并的时候,就会有多余的东西,把它删除。 例如 把 3个 td 合并成一个, 那就多余了2个,需要删除。 公式: 删除的个数 = 合并的个数 - 1
合并的顺序 先上 先左
表格的学习要求: 能手写表格结构,并且能合并单元格。
表单控件:
包含了具体的表单功能项,如单行文本输入框、密码输入框、复选框、提交按钮、重置按钮等。
提示信息:
一个表单中通常还需要包含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提示用户进行填写和操作。
表单域:
他相当于一个容器,用来容纳所有的表单控件和提示信息,可以通过他定义处理表单数据所用程序的url地址,以及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的方法。如果不定义表单域,表单中的数据就无法传送到后台服务器。
在上面的语法中,input /标签为单标签,type属性为其最基本的属性,其取值有多种,用于指定不同的控件类型。除了type属性之外,input /标签还可以定义很多其他的属性,其常用属性如下表所示。
label 标签为 input 元素定义标注(标签)。
作用: 用于绑定一个表单元素, 当点击label标签的时候, 被绑定的表单元素就会获得输入焦点
如何绑定元素呢?
for 属性规定 label 与哪个表单元素绑定。
<label for="male">Male</label>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id="male" value="male">
如果需要输入大量的信息,就需要用到textarea/textarea标签。通过textarea控件可以轻松地创建多行文本输入框,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textarea cols="每行中的字符数" rows="显示的行数"> 文本内容 </textarea>
使用select控件定义下拉菜单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option>选项1</option> <option>选项2</option> <option>选项3</option> ... </select>
注意:
在HTML中,form标签被用于定义表单域,即创建一个表单,以实现用户信息的收集和传递,form中的所有内容都会被提交给服务器。创建表单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form action="url地址" method="提交方式" name="表单名称"> 各种表单控件 </form>
常用属性:
注意: 每个表单都应该有自己表单域。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