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是不是一种委托?
委托是一种安全的函数指针,事件是一种消息机制
委托与事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使用委托
委托提供了封装方法的方式,事件是某动作已发生的说明,事件是建立于委托之上的
程序运行时同一个委托能够用来调用不同的方法,只要改变它的引用方法即可,因此委托调节器用的方法不是在编译时决定的,而是在运行时确定的.
请解释这种语法现象Session[“name”]=20;
给类的索引器赋值.
ASP.Net的身份验证方式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原理?
Asp.net的身份验证有有三种,分别是"Windows | Forms | Passport",
window验证: ASP.NET 会结合信息服务 (IIS),为每个用户开启window帐号,验证其身份,安全性较高。
forms验证:为每个登陆用户写入一个身份验证票据,在web使用最广的验证方式,灵活方便。
passport验证:由 Microsoft 提供的集中身份验证服务,该服务为成员站点提供单一登录和核心配置
什么是code-Behind技术。
就是代码隐藏,在ASP.NET中通过ASPX页面指向CS文件的方法实现显示逻辑和处理逻辑的分离,这样有助于web应用程序的创建。比如分工,美工和编程的可以个干各的,不用再像以前asp那样都代码和html代码混在一起,难以维护。
新建一个VS.Net下的项目。。看到ASPX,RESX和CS三个后缀的文件,这个就是代码分离。实现了HTML代码和服务器代码分离,方便代码编写和整理。
活动目录。
活动目录是window2000的最重要的功能。可以将用户信息全部集成起来,登陆以后可以访问多个不同的网络服务。。
活动目录包括两个方面:目录和与目录相关的服务。安装了活动目录的计算机称为“域控制器”,对于用户而言,只要加入并接受域控制器的管理就可以在一次登录之后全网使用,方便地访问活动目录提供的网络资源。对于管理员,则可以通过对活动目录的集中管理就能够管理全网的资源。
.Net中读写XML的类都归属于哪些命名空间?
System.XML命名空间,任何类型的项目都可以通过System.XML命名空间进行XML处理。使用System.Xml命名空间中的XmlDocument类来操作xml的数据
C#中 Socket所在的命名空间是?
System.Net.Sockets。 Socket 类为网络通信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方法和属性。Socket 类允许您使用 ProtocolType 枚举中所列出的任何一种协议执行异步和同步数据传输。
什么是SOAP,有哪些应用。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在分散或分布式的环境中交换信息并执行远程过程调用的协议,是一个基于XML的协议。使用SOAP,不用考虑任何特定的传输协议(最常用的还是HTTP协议),可以允许任何类型的对象或代码,在任何平台上,以任何一直语言相互通信。这种相互通信采用的是XML格式的消息。
SOAP 是一种轻量级协议,用于在分散型、分布式环境中交换结构化信息。 SOAP 利用 XML 技术定义一种可扩展的消息处理框架,它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多种底层协议进行交换的消息结构。 这种框架的设计思想是要独立于任何一种特定的编程模型和其他特定实现的语义。
如何理解.Net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器每次进行垃圾回收时,对堆上的对象进行检查,把没有被任何变量引用的对象销毁。但并不是检查堆上的每个对象,而是将对象进行分类,将所有对象分类三代(generation)。生命周期越短(新创建的对象)代数越小,反之越大。
在堆空间不够用时,垃圾回收器回收垃圾,检查第0代对象,如果发现没有被引用的对象,则标记这些为“垃圾”,并销毁。而幸存的部分的第0代对象将升级为第1代对象,某些标记为“垃圾”的对象也会幸存而升级。这时如果堆空间仍然不够用(如创建比较大的新对象),垃圾收集器将会检查第1代对象,将没有引用的对象进行销毁。幸存部分升级为第2代对象,当内存堆空间仍然不够用时,检查第2代对象,不过第2代对象检查后仍然是第2代对象,不会继续升级。
如果发现内存不够,则垃圾回收器,将全部对象作为无效对象(被回收对象),然后先将全局变量,static,处于活动中的局部变量,以及当前CG指针指向的对象放入一个表中。然后会搜索新列表中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加入列表中,其他没有被加入列表的对象都会被回收。
垃圾回收器优化引擎根据正在进行的分配情况确定执行回收的最佳时间。当垃圾回收器执行回收时,它检查托管堆中不再被应用程序使用的对象并执行必要的操作来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三个generation,当每个generation内存满了的时候检查引用,无引用就回收内存
常用的调用webservice方法有哪些?
1.使用WSDL.exe命令行工具。
2.使用VS.NET中的Add Web Reference菜单选项
什么是XML?列举一下你所了解的XML技术及其应用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即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xml可以用来做网页(xslt);xml可以当作数据库;xml可以用来保存对象的系列化;xml用于配置;用于保存静态数据类型。接触XML最多的是web Services和config
XML 与 HTML 的主要区别
1. XML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HTML不区分。
2. XML中,绝对不能省略掉结束标记。在HTML中,如果上下文清楚地显示出段落或者列表键在何处结尾,那么你可以省略</p>或者</li>之类的结束 标记。
3. 在XML中,拥有单个标记而没有匹配的结束标记的元素必须用一个 / 字符作为结尾。这样分析器就知道不用 查找结束标记了。
4. 在XML中,属性值必须在引号中。在HTML中,引号是可用可不用的。
5. 在XML中,所有的属性都必须带有相应的值。在HTML中,可以拥有不带值的属性名。
C#中property与attribute的区别,他们各有什么用处,这种机制的好处在哪里?
property和attribute汉语都称之为属性。
property一个是属性,用于存取类的字段,类向外提供的数据区域,
attribute一个是特性,用来标识类,方法等的附加性质, 描述对象在编译时或运行时属性的.
C#可否对内存进行直接的操作?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可以这样问答。C#是可以对内存进行直接操作的,虽然很少用到指针,但是C#是可以使用指针的,在用的时候需要在前边加unsafe,,在.net中使用了垃圾回收机制(GC)功能,它替代了程序员,不过在C#中不可以直接使用finalize方法,而是在析构函数中调用基类的finalize()方法。
用最有效的方法算出2的3次方8等于几?
2<<3.
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一致性、你喜欢用触发器还是自写业务逻辑?为什么
触发器,性能好,事务性
ADO.NET相对于ADO等主要有什么改进?
简单的说,ADO.NET新增dataset等,不需要随时保持连接,性能提高.
1:ADO.Net不依赖于ole db提供程序,而是使用.net托管提供的程序,
2:不使用com
3:不在支持动态游标和服务器端游
4:,可以断开connection而保留当前数据集可用
5:强类型转换
6:xml支持
您可以通过将 ADO.NET 的各项功能与 ActiveX 数据对象 (ADO) 的特定功能进行比较来理解 ADO.NET 的功能。
1、数据的内存中表示形式
在 ADO 中,数据的内存中表示形式为记录集。在 ADO.NET 中,它为数据集。它们之间有重要的差异。
2、表的个数
记录集看起来像单个表。如果记录集将包含来自多个数据库表的数据,则它必须使用 JOIN 查询,将来自各个数据库表的数据组合到单个结果表中。 相反,数据集是一个或多个表的集合。数据集内的表称为数据表;明确地说,它们是 DataTable 对象。如果数据集包含来自多个数据库表的数据,它通常将包含多个 DataTable 对象。即,每个 DataTable 对象通常对应于单个数据库表或视图。这样,数据集可以模仿基础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集通常还包含关系。数据集内的关系类似于数据库中的外键关系,即它使多个表中的行彼此关联。例如,如果数据集包含一个有关投资者的表和另一个有关每个投资者的股票购买情况的表,则数据集可能还包含一个关系来连接投资者表的各个行和购买表的对应行。
由于数据集可以保存多个独立的表并维护有关表之间关系的信息,因此它可以保存比记录集丰富得多的数据结构,包括自关联的表和具有多对多关系的表。
3、数据导航和游标
在 ADO 中,您使用 ADO MoveNext 方法顺序扫描记录集的行。在 ADO.NET 中,行表示为集合,因此您可以像依次通过任何集合那样依次通过表,或通过序号索引或主键索引访问特定行。DataRelation 对象维护有关主记录和详细资料记录的信息,并提供方法使您可以获取与正在操作的记录相关的记录。例如,从 Investor 表的"Nate Sun"的行开始,可以定位到 Purchase 表中描述其购买情况的那组行。
"游标"是数据库元素,它控制记录导航、更新数据的能力和其他用户对数据库所做更改的可见性。ADO.NET 不具有固有的游标对象,而是包含提供传统游标功能的数据类。例如,在 ADO.NET DataReader 对象中提供只进、只读游标的功能。有关游标功能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数据访问技术。
4、将打开连接的时间降至最低
在 ADO.NET 中,打开连接的时间仅足够执行数据库操作,例如"选择"(Select) 或"更新"(Update)。您可以将行读入数据集中,然后在不保持与数据源的连接的情况下使用它们。
在 ADO 中,记录集可以提供不连接的访问,但 ADO 主要是为连接的访问设计的。
ADO 和 ADO.NET 中的不连接处理之间存在一个显著差异。在 ADO 中,通过调用 OLE DB 提供程序来与数据库通信。但在 ADO.NET 中,您通过数据适配器(OleDbDataAdapter、SqlDataAdapter、OdbcDataAdapter 或 OracleDataAdapter 对象)与数据库通信,这将调用 OLE DB 提供程序或基础数据源提供的 API。ADO 和 ADO.NET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 ADO.NET 中,数据适配器允许您控制将对数据集所做的更改传输到数据库的方式,方法是实现性能优化、执行数据验证检查或添加其他任何额外处理。
注意:数据适配器、数据连接、数据命令和数据读取器是组成 .NET Framework 数据提供程序的组件。Microsoft 和第三方供应商可能会提供其它提供程序,这些提供程序也可集成到 Visual Studio 中。有关不同 .NET 数据提供程序的信息,请参见 .NET 数据提供程序。
5、在应用程序间共享数据
在应用程序间传输 ADO.NET 数据集比传输 ADO 不连接的记录集要容易得多。若要将 ADO 不连接的记录集从一个组件传输到另一个组件,请使用 COM 封送。若要在 ADO.NET 中传输数据,请使用数据集,它可以传输 XML 流。 相对于 COM 封送,XML 文件的传输提供以下便利之处:
更丰富的数据类型 COM 封送提供一组有限的数据类型(由 COM 标准定义的那些类型)。由于 ADO.NET 中的数据集传输基于 XML 格式,所以对数据类型没有限制。因此,共享数据集的组件可以使用这些组件一般会使用的任何丰富的数据类型集。
6、性能
传输大型 ADO 记录集或大型 ADO.NET 数据集会使用网络资源;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施加于网络的压力也在增加。ADO 和 ADO.NET 都使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所传输的数据。但
ADO.NET 还提供另一个性能优势:ADO.NET 不需要数据类型转换。而需要 COM 封送来在组件间传输记录集的 ADO,则需要将 ADO 数据类型转换为 COM 数据类型。
7、穿透防火墙
防火墙可以影响试图传输不连接的 ADO 记录集的两个组件。请记住,防火墙通常配置为允许 HTML 文本通过,但防止系统级请求(如 COM 封送)通过。 因为组件使用 XML 交换 ADO.NET 数据库,所以防火墙可以允许数据集通过。
ASP.Net与ASP相比,主要有哪些进步?
asp解释型,aspx编译型,性能提高,有利于保护源码
ASP的缺点:
l VBScript和JavaScript是在ASP中仅可使用的两种脚本语言。它们是基本的非类型化语言。在ASP中不能使用强类型语言.
l ASP页面需要解释,使得它执行速度较慢。
l ASP页面非常凌乱。
l 在使用ASP创建WEB应用程序时,程序员和设计人员必须在同一文件上一起工作。
l 在ASP中,必须通过编写代码来提供所需的任何功能。
l 在ASP中没有对代码给予太多的关注。
l 在ASP中没有调试机制。
l 在ASP中。必须停止WEB服务器才能安装DLL的新版本,并且在应用程序中使用DLL的新版本之前,必须先在注册表中注册它,而且,DLL注册过程非常复杂。
ASP.NET的优点:
l ASP.Net中支持强类型语言.
l ASP.Net页将被编译而不是解释,这样它们的执行速度就比ASP页快。
l ASP.Net提供声明性服务器控件。
l ASP.Net通过继承机制来支持代码的重用。
l ASP.Net具有Trace的内置方法,可以帮助对页面进行调试。
l 在ASP.Net中,置于应用程序的BIN目录中的任何组件将自动对应用程序可用.
你对XML,HTTP、WEBSERVICE了解吗?简单描述其特点、作用
xmlhttp可以主动获取远端web代码,类似HttpWebRequest
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区别
存储过程是编译好的存储在数据库的操作,函数不用说了。
Session,ViewState,Application,cookie的区别?
Session:用于保持状态的基于 Web 服务器的方法。Session 允许通过将对象存储在Web 服务器的内存中在整个用户会话过程中保持任何对象。主要用于保持代码隐藏类中对象的状态。为每个用户创建的,用于存储单个用户,因为他是相对每个用户的.所以可能来取得在线人数等。
ViewState:主要用于保持 Web 页上控件的状态。当 Web 页上的控件被绑定到代码隐藏类中的对象。
Application用于存储所有用户都可视的信息.所以它存储的是要让所有用户共享的一些信息.如总访问数等Cache,页面缓存。
Cookie:通常我们都把它放在客户端,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端。主要用它存储用户的个性设制,和登陆信息。
请说明在.Net中常用的几种页面间传递参数的方法,并说出他们的优缺点。
1、queryString url参数 简单,显示于地址栏,长度有限
优点:简单易用;资源占用比较少。
缺点:传递数据大小有限制,只能传递基本类型的数据,安全性差
2、session(viewstate)
优点:简单,灵活性强,能传递复杂的对象
缺点:但易丢失,资源消耗大
3、cookie
优点:简单,
缺点:但可能不支持,可能被伪造,大小有限制不能超过4KB 不恩能够存储复杂对象
4、this.Server.Transfer,
优点:URL地址不变,安全性高,灵活性强,能传递复杂的对象
缺点:资源消耗大
5、hidden control/viewstate 简单,可能被伪造
6、static member。
7、cache
8、application
优点:全局
缺点:资源消耗大
9、DataBase 数据库 稳定,安全,但性能相对弱
10、xml or other Files
11、XMLHTTP or Hidden iFrame/frame
12、Context.user.identity
我正在做一个通用提示页面,所有页面出现问题都要,传递几个变量字符串到同一个页面 hitMsg。aspx变量字符串包括提示语言,即将跳转的页面,跳转时间。在上面的种方案中哪个更好些?
(1)queryString的毛病是无法传递很长字符串,比如系统错误信息往往就一整个屏幕。
(2)session的毛病是不能过多使用,容易丢失。
(3)cookie的毛病是依赖客户端设置,不可靠。
(4)server.transfer的毛病是接收页面要为发送页面准备好,只能定制专门一个页面接受定制好的页面。不能是一个页面接受任何页面。
(5)hidden control/viewstate只能传递本页。除非特殊制作。
(6)static member。无法保证线程安全,可能会此处栽瓜他处得豆。
(7)cache不适合使用一次就扔的变量。
(8)application全局的,开销大。
(9)DataBase全局固化的,开销更大,除非做日志跟踪。
(10)xml or othe Files全局固化的,开销大,除非做日志跟踪。
(11)XMLHTTP or Hidden iFrame/frame,做这个过于烦琐。
(12)Context这个占用了用户id,不适合做这个。
如果在一个B/S结构的系统中需要传递变量值,但是又不能使用Session、Cookie、Application,您有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input type="hidden" 简单,可能被伪造
url参数 简单,显示于地址栏,长度有限
数据库 稳定,安全,但性能相对弱
this.Server.Transfer,在新页面获得值的代码如下:
if (Page.PreviousPage != null)
{
TextBox st =
(TextBox)Page.PreviousPage.FindControl("TextBox1");
if (st != null)
{
Label1.Text = SourceTextBox.Text;
}
}
WebService是一个SOA(面向服务的编程)的架构,它是不依赖于语言,不依赖于平台,可以实现不同的语言间的相互调用,通过Internet进行基于Http协议的网络应用间的交互。 WebService实现不同语言间的调用,是依托于一个标准,webservice是需要遵守WSDL(web服务定义语言)/SOAP(简单请求协议)规范的。 WebService=WSDL+SOAP+UDDI(webservice的注册)Soap是由Soap的part和0个或多个附件组成,一般只有part,在part中有Envelope和Body。 Web Service是通过提供标准的协议和接口,可以让不同的程序集成的一种SOA架构。
SOAP请求(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HTTP POST的一个专用版本,遵循一种特殊的XML消息格式,Content-type设置为:text/xml ,任何数据都可以XML化。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是一种轻量的,简单的,基于XML的协议,它被设计成在web上交换结构化的和固化的信息。SOAP可以和现存的许多因特网协议和格式结合使用,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MIME)。它还支持从消息系统到远程过程调用(RPC)等大量的应用程序。
实现webservice服务,并通过client调用服务端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webservice</artifactId>
<groupId>com.et</group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webservice-server</artifactId>
<properties>
<maven.compiler.source>11</maven.compiler.source>
<maven.compiler.target>11</maven.compiler.target>
</properties>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autoconfigure</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 引入Spring Boot Web Services Starter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services</artifactId>
</dependency>
<!-- 引入Apache CXF Spring Boot Starter for JAX-WS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xf</groupId>
<artifactId>cxf-spring-boot-starter-jaxws</artifactId>
<version>3.3.4</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package com.et.webservice.server.config;
import com.et.webservice.server.service.MyWebService;
import org.apache.cxf.bus.spring.SpringBus;
import org.apache.cxf.jaxws.EndpointImpl;
import org.apache.cxf.transport.servlet.CXFServle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web.servlet.ServletRegistr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
* CXF配置类,负责初始化CXF相关组件、发布Webservice服务以及配置CXF Servlet。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xfConfig {
/**
* 自动注入Spring Bus实例,它是CXF的核心组件之一,用于管理和配置CXF运行时环境。
*/
@Autowired
private SpringBus bus;
/**
* 自动注入实现了MyWebService接口的服务实现类实例,该实例将被发布为Webservice供外部调用。
*/
@Autowired
private MyWebService myWebServiceImpl;
/**
* 创建并返回Webservice端点(Endpoint)实例,用于发布MyWebService服务。
* 将服务实现类与Spring Bus关联,并指定发布地址为"/1"。
*
* @return Webservice端点实例
*/
@Bean
public EndpointImpl endpoint() {
EndpointImpl endpoint = new EndpointImpl(bus, myWebServiceImpl);
endpoint.publish("/1"); // 发布地址
return endpoint;
}
/**
* 创建并返回CXF Servlet的ServletRegistrationBean实例,用于注册CXF Servlet到Spring Boot的Servlet容器中。
* 设置CXF Servlet的映射路径为"/services/*",表示所有以"/services/"开头的HTTP请求都将由CXF Servlet处理。
*
* @return CXF Servlet的ServletRegistrationBean实例
*/
@Bean
public ServletRegistrationBean wsServlet() {
return new ServletRegistrationBean(new CXFServlet(), "/services/*");
}
}
package com.et.webservice.server.service;
import javax.jws.WebMethod;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WebService(
name = "MyWebService",
targetNamespace = "http://liuhaihua.cn/mywebservice"
)
public interface MyWebService {
@WebMethod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package com.et.webservice.server.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Service
@WebService
public class MyWebServiceImpl implements MyWeb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System.err.println("sayHello is called..."); // 只是为了更明显的输出,采用err
return "Hello, " + name + "!";
}
}
package com.et.webservice.serv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webservice</artifactId>
<groupId>com.et</group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webservice-client</artifactId>
<properties>
<maven.compiler.source>8</maven.compiler.source>
<maven.compiler.target>8</maven.compiler.target>
</properties>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autoconfigure</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 测试依赖配置 -->
<dependency>
<groupId>org.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bom</artifactId>
<version>5.9.1</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junit.jupiter</groupId>
<artifactId>junit-jupiter</artifactId>
<version>5.9.1</version>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 主要依赖配置 -->
<dependency>
<groupId>com.sun.xml.bind</groupId>
<artifactId>jaxb-impl</artifactId>
<version>4.0.5</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vax.xml.bind</groupId>
<artifactId>jaxb-api</artifactId>
<version>2.3.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karta.activation</groupId>
<artifactId>jakarta.activation-api</artifactId>
<version>2.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karta.jws</groupId>
<artifactId>jakarta.jws-api</artifactId>
<version>3.0.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karta.xml.ws</groupId>
<artifactId>jakarta.xml.ws-api</artifactId>
<version>4.0.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karta.xml.bind</groupId>
<artifactId>jakarta.xml.bind-api</artifactId>
<version>4.0.1</version>
</dependency>
<!-- Apache CXF相关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xf</groupId>
<artifactId>cxf-rt-transports-http-jetty</artifactId>
<version>3.3.4</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xf</groupId>
<artifactId>cxf-rt-frontend-jaxws</artifactId>
<version>3.3.4</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reload4j</artifactId>
<version>2.1.0-alpha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package com.et.webservice.client;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WebService(
name = "MyWebService",
targetNamespace = "http://liuhaihua.cn/mywebservice"
)
public interface HelloService {
// 接口名一样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方法定义名一样
}
package com.et.webservice.client;
import org.apache.cxf.jaxws.JaxWsProxyFactoryBean;
/**
* 客户端调用类,用于通过JAX-WS代理方式访问HelloService Web服务。
*/
public class Client {
/**
* 程序主入口方法。
*
* @param args 命令行参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JAX-WS代理工厂对象
JaxWsProxyFactoryBean jaxWsProxyFactoryBean = new JaxWsProxyFactoryBean();
// 设置要访问的服务地址
jaxWsProxyFactoryBean.setAddress("http://localhost:8088/services/1?wsdl");
// 设置服务接口类,即HelloService
jaxWsProxyFactoryBean.setServiceClass(HelloService.class);
// 使用工厂对象创建HelloService接口的代理实例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 jaxWsProxyFactoryBean.create(HelloService.class);
System.out.println(helloService.getClass());
// 调用代理实例的方法,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并打印返回结果
System.out.println(helloService.sayHello("hello world"));
}
}
以上只是一些关键代码,所有代码请参见下面代码仓库
启动服务端,访问http://localhost:8088/services/1?wsdl
调用客户端,返回结果
11:20:20.148 [main] DEBUG org.apache.cxf.phase.PhaseInterceptorChain - Invoking handleMessage on interceptor org.apache.cxf.ws.policy.PolicyVerificationInInterceptor@1e8823d2
11:20:20.148 [main] DEBUG org.apache.cxf.ws.policy.PolicyVerificationInInterceptor - Verified policies for inbound message.
Hello, hello world!
meter作为性能或自动化测试工具在开展工作时,其扮演的角色是模拟用户操作,而后记录响应结果并统计如响应时间、TPS等性能指标,而实现请求访问这个场景就要用到工具中取样器的相关功能。
取样器的主要用来模拟用户操作向服务器发出各位请求,如webservice或Java请求等,然后根据请求获取对应的响应信息,同时配合监听器结果树等验证该接口的响应是否合理。在Jmeter中取样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HTTP请求和JDBC reques两类。
一、HTTP请求
1.首先在测试计划下添加线程组,在线程组中添加取样器<HTTP请求>,如图所示:
2.相关参数设置说明:
名称:定义改取样器请求目标的标识,可按需设置。
注释:按需备注,可为空。
基本:
·协议:协议支持“http”和“https”
·服务器名称或IP/端口:此处填写请求的目标服务端地址,端口号默认为80。
·http请求方法:常见的有POST和GET,两者均作为TCP链接并无本质区别
·路径:请求资源路径
·内容编码:如果内容含有中文一般为utf-8
·自动重定向:针对GET和HEAD请求如包含重定向则可自动跳转目标页面,但不记录前置请求,无法做内容关联
·跟踪重定向:Jmeter默认选项可跟踪定向并将请求返回记录与结果树中,可对响应进行关联。
·使用keepalive:保持http中的请求alive,默认勾选
·对POST使用multipart/form-data、与浏览器兼容的头:当方法为post时默认勾选该两项
高级:
·客户端实现:选择http请求方式,常见为HttpClien4和Java。
·超时:连接超时时间、响应等待超时时间
·从HMTL文件嵌入资源:当需要获取响应中如图片、动画等内容时,勾选此项可对响应HTML进行解析。可以对并行资源进行定义,默认为6
·源地址:此属性用于实现动态IP访问,使得Jmeter具有多个IP地址
·代理服务器:此属性用于配置网络代理
·其他任务:勾选该项实现对响应报文的筛选,既仅保留响应数据的MD5值,剔除冗余信息
二、JDBC Request
JDBC英文名为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它是Java编程语言和各类数据库之间连接标准的Java API,可以认为JDBC规范了它提供的接口,使得由Java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便捷访问底层数据库。但不同的数据库访问往往需要不同的驱动,所以在使用JDBC取样前要将目标数据库驱动放置在Jmeter的lib目录下,然后配合JDBC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联通数据库。
1.首先在线程组下添加配置元件->JDBC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Variable Name for created pool: 该变量名与Request中连接池变量名相同
·Max Number of Connections: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
·Max Wait (ms) :连接超时限额,超过返回连接最大等待时间则报错
·Time Between Eviction Runs (ms):当前连接池保持该时长无交互则关闭
·Auto Commit :自动执行SQL语句
·Transaction Isolation:事务间隔级别设置
·Test While Idle:空闲时判断连接连接状态
·Soft Min Evictable Idle Time(ms):连接池闲置状态下保持连接的最小时长
·validation query:如超5秒无请求则调用该SQL测试连接有效性
·Database URL:数据库地址
·JDBC Driver class:选择lib目录下存放对应数据库的驱动
·Username:数据库用户
·Password:数据库密码
2.然后在该线程组下添加取样器->JDBC Request:
·Variable name of Pool:数据库连接池变量名
·Query:填列待执行数据库SQL
·parameter valus:数据的参数值
·parameter types:数据的参数类型
·variable names:SQL返回的变量名,多个变量以逗号隔开
·result variable name:保存某变量的全部返回结果(引用${id_n}调用多行数据)
·query timeout:查询超时时间
·handle result set:定义如何处理callable statements语句结果
取样器作为用来模拟用户请求操作和获取返回影响数据的模块,功能类似于LoadRunner中的Vuser;,以上介绍的两种请求方式可分别实现从前端请求访问和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压测,作为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前置步骤,HTTP和JDBC使用频次高较为常见,日常测试中需要熟练掌握。
**推荐一个「Python自动化测试学习交流群」给大家:
请关注+私信回复:"头条" 就可以免费拿到软件测试学习资料,同时进入群学习交流~~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