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5打开本地app应用的方法

家好我是咕噜美乐蒂,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打开本地应用程序是一种常见的需求,特别是在Web应用程序需要与本地设备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时。HTML5并不直接支持通过Web页面直接打开本地应用程序,但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在HTML5中打开本地应用程序。

1. 使用自定义协议(Custom Protocol)

通过自定义协议可以实现在HTML页面中直接打开本地应用程序的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注册自定义协议:在本地应用程序中注册一个自定义协议,例如`mylocalapp://`。

创建超链接:在HTML页面中创建一个超链接,指向你注册的自定义协议,如:

html

<a href="mylocalapp://open">点击这里打开本地应用程序</a>

点击触发:当用户点击这个超链接时,浏览器会尝试使用自定义协议打开注册了该协议的本地应用程序。

2. 使用IFrame元素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iframe>`元素来加载本地应用程序的URL。这样可以在Web页面中嵌入本地应用程序的内容,并实现与本地应用程序的交互。

html

<iframe src="local-app-url"></iframe>

3. 使用JavaScript与本地应用程序通信

通过JavaScript与本地应用程序进行通信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WebSocket、WebRTC等技术在Web应用程序和本地应用程序之间建立通信渠道,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4. 使用浏览器插件或扩展

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编写浏览器插件或扩展来实现在Web页面中调用本地应用程序的功能。这种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浏览器编写相应的插件或扩展程序。

注意事项:

在使用以上方法时,需要考虑浏览器的安全策略。有些浏览器可能会限制或阻止通过自定义协议打开本地应用程序,以确保用户安全。

需要在本地应用程序和Web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良好的通信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在HTML5中打开本地应用程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限制。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环境。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好啦,今天美乐蒂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啦,小伙伴们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在评论区打出来哦~~以便大家更方便地操作呢。

条信息刚看了一半,突然页面提示必须再次点击或下载指定App才能阅读全文,操作稍有不慎,手机就会跳转到应用商店。无孔不入的折叠和跳转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记者调查发现,“打开App,阅读全文”已经成为多数资讯类平台的惯用套路。平台为了吸引新用户“上钩”,硬是阉割了原本能在浏览器上完整展现的信息,然后通过页面弹窗、突出显示等方式布设“陷阱”引导下载App,让人防不胜防。

跳转按钮成了网页“牛皮癣”

用手机浏览器打开新浪财经频道,可以看到,不少信息的标题后贴着一个“App专享”的标签。点击该标题,页面会提示“该文章为新浪财经App专享文章”,并自动跳转到应用商店的“新浪财经”下载页面。

那么,不是“App专享”的内容能否顺畅打开呢?记者随机选取了位置靠前的一条信息,点击进入后发现只能阅读一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被折叠了起来,热门评论也只显示前3条。“它有一个箭头的标志,你以为点开就能阅读全文,结果一点就跳到了应用商店。”网友说,除非下载App,否则无法在网页上看到完整内容。

记者浏览发现,如果将这个箭头标志单独计算,在手机一屏的页面内,就有至少5个交互按钮指向应用商店的下载页面,着实成为“牛皮癣”一样的存在。用户操作时一个“手滑”,就有可能中招。

在不少资讯平台的网页上,内容折叠和跳转已经屡见不鲜,只是捆绑程度有所差异。例如,腾讯新闻、手机凤凰网有“打开App”的弹窗,但点击取消后可阅读全文,不会自动跳转到下载页面;网易新闻、搜狐网、36氪可直接点击“展开全文”阅读;ZAKER没有折叠内容,但发表评论也需要下载App。

百度名义禁止却仍引导下载

近期,百度针对搜索落地页推出了新的规则,要求百度App内,通过搜索分发的页面,各级页面主体内容在展示完全之前不允许折叠。

百度方面表示,自《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5.0》上线以来,针对“展开全文”的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规范,但仍然接到了用户的大量投诉。为了让用户快速便捷地从搜索中获取所需内容,减少浏览信息的操作成本,保障浏览体验,故出此新规。

然而,对于百度的“示好”,不少网友并不买账。因为这种“打开App,阅读全文”的操作,百度自己仍在熟稔地使用。

记者在百度网站随机搜索关键词,首页显示有一条信息,来自某媒体在百度上开设的百家号。点击进入后,页面下方马上弹出一个菜单,提示可点击打开百度App,或继续使用浏览器浏览。其中,“打开”按钮为蓝色突出显示,“继续”按钮则为极不显眼的灰底白字。选择“继续”后,页面只显示一部分内容,点击箭头标志,页面自动跳转到应用商店的百度App下载页面,再次点击返回,才能回到原网页并完整显示所有内容。如需查看页面中的高清图片,也需打开App查看。

平台“圈地”借口提升用户体验

“为用户着想?不过是怕自己的用户流失罢了”,针对百度App推出的新规,有网友说。

无独有偶,在百度App宣布禁止页面折叠跳转之前,微信也宣布关闭小程序外链,不再提供小程序打开App技术服务。

在业内看来,各互联网平台对“外链”如此敏感,就是希望建设自己的生态闭环,避免为他人作嫁衣。与之相对应,热衷于折叠跳转也是为了给自家平台留住用户,提升用户黏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用户体验”是最好的挡箭牌,想要引导下载时,用户体验又成了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为了解决需要跳转阅读全文的麻烦,网友各出奇招。例如,个别小众浏览器可以安装插件,对百度搜索页面进行优化,让百家号文章自动展开,但大部分用户还是在下载和卸载之间横跳。

商务咨询机构“三易生活”认为,折叠跳转成为行业通行做法,必然是因为网站运营方认为有利可图。通过展开阅读全文的操作,引导用户注册或下载App,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获客途径。“开发者要的就是用户在网页上不能获得完整体验,免于被搜索引擎/浏览器掌控流量入口。”

如何平衡流量渴望和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该是平台跑马圈地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业内人士称,与其花招百出“诱导”下载,不如提升内容质量和使用体验,让用户心甘情愿下载App。

(原标题:内容看一半被折叠 欲知后事需下载App 完整浏览网页为何这么难?)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陈雪柠

流程编辑:u00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有人说我只会只会简单的html 能不能做安卓(android)手机上的app呢?答案是可以的。什么是android呢,用过手机的估计都知道了。App就是手机上的应用软件,一种移动客户端软件。掌握html,你就可以做一个HTML的网站了,这也不是APP啊。其实 我们利用html写出手机屏幕大小的web页面 让后放入手机浏览器内执行,就是一款web app了。在几年前的工作中有做过手机App项目,pc前端和android和ios程序员配合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这也让我产生了学习android和ios程序开发的兴趣。于是写了第一个android程序first_app,分享给其他也想学习android移动开发的朋友或是好奇安卓app是怎么制作的朋友。Web app 也是app 的一种。可以把这个Html页面打包成app。本质上都是web,都是利用html、css、js构建的网站,不同的是,webapp利用框架技术等让你有了在使用App的感觉(比如页面不跳转刷新等)。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 HBuilder。使用它,你可以使用网页(html+css+js)快速地创建APP应用程序。并在android手机中展示和使用。(当然如果网页做得好的话,采用响应式布局,即可在手机上完美展示)。hbuilder优点:速度快,所需要的环境少,加快了开发者速度,不会因为各种JDK,java,Android环境而无法打包生成apk或ipa头疼,大大减少了开发繁琐操作。

我们首先打开web开发工具hbuilder,新建一个项目如图:

新建完成后, 在项目管理器会显示新建的项目目录,其中css,img,js和index.html这几个文件可删可改可替换。

unpackage文件夹是放置app图标和启动界面的图片。

1和2是mui框架,需要的css和js文件,不懂可以不用动。

页面入口默认是index.html,根据自己项目需要,更改APP的启动页面,3是manifest.json文件是移动App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应用的显示名称、图标、应用入口文件地址及需要使用的设备权限等信息,用户可通过HBuilder的可视化界面视图或者源码视图来配置移动App的信息,当然如果你要设置 APP 的启动图和图标,你只需要在 manifest.json 里面进行设置即可,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删掉的原因!

下图为index.html的内容,很简单,在html的body中写入内容。

云打包的好处就是我们不需要在本地搭建环境,直接提交上去,打包好会返回下载链接让我下载安装包,除了生产 Android 安装包之外,还可以生成 ios 的,我们这边只测试生成 Android 的安装包。

配置完成后,点击页面下方的图标配置:配置APP在手机上的显示图标;默认是HBuilder的图标:

点击"打开下载目录",找到app所在目录

提交之后会需要 2-5 分钟的打包,然后生成一个 apk 安装包,就可以在手机安装使用你开发得 app 了,什么签名这些全都不用搞。

打包成功后就可以将apk文件装到到android手机上查看效果了。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