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Builder或X依赖HTML5Plus加壳APP截屏保存相册功能

谢 DCloud 社区原作者(1091656813@qq.com:http://ask.dcloud.net.cn/article/13494),本人做了一点代码精简。

简单说下 HTML5Plus,与 Cordova(含 ionic)类似,是 js 写了中间层协议,使得打包在 APP 中的 webview 组件可以通过暴露出来的 api 接口调用原生的能力,比如页面栈控制,拍照等等。

适用于快速原型开发 APP,性能要求不是那么高的 APP 开发(90% 的 APP 性能要求都是够的)。

优点:超级简单,是个前端就能做 APP,这一条就够了!

缺点:1. 依赖自家 IDE,之前是 HBuilder,现在推新版 HBuilderX(Vue 官网也投放了广告);2. 社区环境差,非大厂不开源基本都这样(好在自家迭代还算迅速);3. 自家 UI 框架用的还是 iOS 样式,万年更新一次……

对了,附带一个小 tip:iOS 上架的 APP 必须有调用 iOS 系统接口的操作(哪怕仅仅是陀螺仪),否则被拒。Android 同样建议如此。


牵扯功能

  1. BitMap 对象截屏
  2. 在 BitMap 对象截屏回调中保存到相册(需要同意授权)

Show Me Code

// 默认截屏全屏
const obj = {
 top: '0px',
 left: '0px',
 width: '100%',
 height: '100%'
}
// 动态获取时间作为文明标识
function getDateStr() {
 return String(Date.parse(new Date()));
}
/**
 * @params {function} successCB 必填的成功回调
 * @params {function} errorCB 失败回调
 * @params {string} fileName 文件名
 * @params {string} imgID 图片 id
 * @params {boolean} overwrite 是否覆盖已有文件
 * @params {string} format 格式
 * @params {number} quality 成图质量
 * @params {object} clip 截屏区域
 */
function save(successCB, errorCB = () => {}, fileName = getDateStr(), imgID = getDateStr(),
 overwrite = true, format = 'png', quality = 50, clip = obj) {
 const cw = plus.webview.currentWebview();
 const bitmap = new plus.nativeObj.Bitmap(imgID);
 //绘制截图
 cw.draw(bitmap, function() {
 // 保存Bitmap图片
 bitmap.save('_doc/' + fileName + '.' + format, {
 overwrite,
 format,
 quality,
 clip
 }, function(i) {
 //保存到系统相册
 plus.gallery.save(i.target, function(details) {
 //销毁Bitmap图片
 bitmap.clear();
 successCB({
 success: 'success',
 details,
 });
 }, function(e) {
 //销毁Bitmap图片
 bitmap.clear();
 errorCB({
 error: '图片保存至相册失败',
 details: e
 });
 });
 }, function(e) {
 bitmap.clear();
 errorCB({
 error: '图片保存失败',
 details: e
 });
 });
 }, function(e) {
 errorCB({
 error: '截屏绘制失败',
 details: e
 });
 });
}
// 调用保存
function clickSave() {
 save(function() {
 alert('保存成功,请前往相册分享');
 })
}

都已经在注释里面,拿来即用。


建议接触 HTML5Plus 的同学保存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是这两天遇到的小 tip,希望帮到你。谢谢。

TML5像是互联网行业扔下的一颗炸弹,有些人还未反应过来,原先专注的领域也许就将面临彻底的革新。比如像前几年疯狂甚至有点野蛮成长的App。虽然HTML5从出现到去年标准尘埃落定,一直在争议中曲折发展,但是各种H5页面的推广以及H5小游戏在不断的涌现,以HTML5应用为重心的领域也在吸引包括互联网巨头的不断靠拢,甚至有风投也在此领域频频出手,看懂HTML5的未来,会发现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就要到来。

巨头,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来说,现在在做的两件事,一是争抢移动入口的同时既布局原生应用,一是开放Html5,并且两手都在抓且两手都硬,

1、腾讯

腾讯,作为掌控着国内最大的移动入口平台公司,正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始构建一个强大的轻应用平台。腾讯一直都在努力为那些欠缺开发能力的公众账号,提供一个简单、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人人都能开发“微信应用”,这吸引了无数的企业和用户进来。

日前,对于很多的企业以及移动开发者们来说,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微信JS SDK的发布。

微信JS-SDK包提供的11类接口集,开发者不仅能够在网页上使用微信本身的拍照、选图、语音、位置等基本能力,还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分享、扫一扫、卡券、支付等微信特有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微信公众平台将更加开放,微信公众号的可定制性更加灵活。

对用户来说,在微信中看到的html5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页面展示,而是一个功能较全面的App,它包含更多的互动功能。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舍弃原生应用,专注做好基于微信的html5应用,比以往时候都更容易。而对企业来说,微信营销将变得更加轻松,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对接将更加容易。

此外,QQ浏览器作为国内第二大浏览器,网页应用的开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不过与此同时,腾讯也在努力打造一个强大应用分发平台——应用宝,并通过绑定微信、手机QQ、浏览器、腾讯手机卫士等全平台来实现应用分发。今年腾讯在应用宝上的发力让腾讯在移动应用分发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22%,跟360几乎不相上下。

2、百度

而百度呢,通过收购了91手机助手、安卓市场以及自家推出的百度手机卫士、百度搜索等,百度在移动应用分发上已经确立了老大的位置。

但是从百度的战略发展来看,百度更重视html5平台的搭建。而且百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轻应用”这个概念,百度的这个轻应用本质就是html5,并向开发者和企业推出了各种技术开放接口。

与此同时,百度通过百度浏览器、百度搜索等为这些企业和用户提供导流,促使让用户保持原有的搜索习惯,并推出了为企业服务的直达号。

3、360

360,同样一方面通过360手机助手和360手机卫士在推动原生应用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360搜索和360浏览器在加速html5的布局。尤其是在2014年,UC宣布进军移动搜索之时,似乎刺激到了360,360也开始意识到了未来移动搜索和浏览器入口的重要性,并在去年开始大力推360手机搜索和360手机浏览器。

4、搜狐

1月15日,在手机搜狐网3.0发布以及html5技术研讨会上,搜狐透露,手机搜狐网3.0就是基于html5技术。张朝阳曾在个人微博里大力推荐QQ浏览器和腾讯X5浏览器,其实张朝阳此举无非就是想让用户更多的使用浏览器,而通过html5技术搭建的手机搜狐网内容则能够更好地在浏览器上面展示。

大家要知道,搜狐新闻客户端可是搜狐举全公司之力打造的一款新闻客户端,如今张朝阳却在推动html5生态圈的形成,足见张朝阳已深知html5大势的来临。

5、阿里巴巴

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也正在通过服务窗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桥梁,而这个桥梁的应用也正是基于支付宝内部的html5。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浏览器,UC浏览器同样也把html5的开放放在了重心。目前,UC网页应用中心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6000万,收录了20大类超过数万款的轻应用,并且国内超过90%的应用开发者都会通过UC网页应用中心来推广他们的轻应用。

不仅如此,UC神马搜索也正在开始努力打通和轻应用的无缝连接,实现为轻应用与用户对接和开放更多的流量入口。

从移动互联网以及巨头们的战略发展变化来看,不管是360手机卫士、百度手机卫士、豌豆荚还是腾讯手机卫士,移动应用分发更多的都只是在为手机游戏、手机日常必备工具提供入口和导流。

而对于巨头们来说,打造一个真正强大的移动入口平台,html5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对于企业和很多开发者们来说,借助巨头的平台,开发更适合该平台的轻应用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流量和资源,实现对客户更好的对接。

风投涌入,HtmL5 下一个风口

早在2010年,专注于HTML5的公司磊友科技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但当时HTML5本身有一些缺陷,网络环境很差,整个智能机的环境也尚不成熟,做HTML5的公司也只能选择转型了。然而,去年11月,html5研发引擎Egret获得了小米1000万美元的融资,今年 1月21日,创新工场再次投资千万级人民币于HTML5 领域的火速轻应用。来自刘旷的独家消息,同样一直在坚守H5阵营的云适配,也正被推升至投资人关注的焦点,目前将完成该领域内一笔更大的融资。

HTML5 的发展路途虽然曲折,但是坚持并且最后成功的人总会看到常人看不到视角。 “HTML5的未来是我一直坚信的,他也绝对不是我们只看到的网页那么简单,他带来的改变可能是颠覆性的。” 原微软浏览器核心研发成员陈本峰说。“比如,浏览器这个概念将会变得完全不同了,未来我们需要讲 WebView,而不是Browser,用户未来只要找到一个H5网页内容聚合入口,无需下载便能轻松获取各种应用信息。那如何才能加速这个环境的到来, 这就是我们现在开发的跨屏前端框架Amaze UI 在为大家做的。

此外,云适配所推出的Amaze UI框架,以移动优先,免费提供丰富Web组件,来让开发者轻松进入html5领域,上线几个月就已经冲上最火爆的国产开源软件前十,这也许也是他被风投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巨头之间的争夺,还是风投的涌入,我们都可以看出html5给创业者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Html5时代的到来将会对整个移动互联网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引发一场新的变革。

作者:刘旷,购团邦资讯创始人,微信公众号:bangkeji

“谱时”项目创始人段毅,“谱时”为创业邦星际营Bang Camp 7期项目。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导语

深圳五洲宾馆内,马云正在“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现场进行演讲。

台下,作为此次峰会官方摄影技术服务商,“谱时”摄影师团队在专注地捕捉现场画面。随着他们按下相机快门,一张张图片不断地实时传至云端平台。

这些照片将立即经“谱时”智能影像系统处理(分类、筛选、修图),并由团队修图师把控图片质量。拍下照片3分钟后可传播的精修图片会出现在公开HTML5页面,供活动主办方和各家媒体使用。

这是商业纪实摄影方案提供商“谱时”所推出的服务。去年8月,段毅将公司业务转型,创立“谱时”为B端企业客户提供预约摄影师和修图师、设计拍摄方案等一系列摄影服务。

目前,“谱时”已服务客户800余家,其中20%客户为长期签约合作。

注: 段毅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转型商业摄影

段毅没想到,不知何时与京东建立的合作,竟然为摄影平台带来了数量不少的订单。

此前在计划创业时,身为摄影爱好者的他毫不犹豫地瞄向了摄影服务市场。梳理过去运营摄影社区所积累的资源,他在2015年年初上线校园摄影O2O平台“茄子拍”,帮助大学生预约独立摄影师。

“可能校园摄影并不是刚需,且C端消费频次较低。”段毅在北京部分学校推广平台的成果并不理想,每月订单寥寥,“大概有几十单”。

而在当年年中,一位京东平台的商家通过京东渠道找上段毅,希望平台可以对接适合的摄影师帮助拍摄新品宣传照片。之后,还不错的客户反馈使团队与京东谈成合作,公司成为京东供应商之一,为平台商家提供拍摄服务。

一来二去,通过对比后台的订单数量,段毅发现B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更为旺盛,且频次更高。据他介绍,当时平台C端与B端的订单之比约为1:10。

段毅关注起了B端摄影服务市场。他认为,相比C端摄影,商业摄影的种类更多,如美食摄影、产品摄影、高端人像、公关活动摄影等;且企业的拍摄需求更为迫切,“因为这是营销推广所是必须的环节”。

但市场中却少有为B端企业服务的影楼、照相馆等专门机构。“B端商业摄影的供应体系还未建立,更多是通过熟人介绍、中介推荐等方式提供服务。”

段毅跃跃欲试地准备开挖商业摄影市场,去年6月,他将“茄子拍”转型为“谱时”。转型后的项目基于活动会议、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场景,为企业客户提供摄影服务。

改变照片传输方式

总结此前的经验教训,段毅这回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对接平台。他想为“谱时”打造一个核心竞争力。

他是技术出身,创业前曾先后就职诺基亚和人人网,负责产品移动端研发并任技术委员会委员。

同时,在与部分摄影师和企业客户交流后,段毅发现摄影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低,大都环节均依靠人工完成。因此,照片的交付周期极为漫长。“有时需2~3天甚至几星期才能拿到成片”,这显然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即时传播需求。

他设想,用技术手段改变现有摄影的线性工作流程,让企业第一时间拿到照片。如此,“谱时”便能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段毅和团队首先从改变照片传输方式入手。一张照片从拍摄、后期处理到最终交付客户,中间要流转多方之手。传统的交接方式为,摄像师完成全部拍摄后将相机存储卡取出,图片传输电脑进行后期处理,精修图片再通过移动硬盘交付客户。

而“谱时”开发实时传片系统,使照片在拍摄后直接传输至云端平台。其中,终端设备包括“谱时快传”App、数据线等软硬件。

最初,“谱时”曾专门研发一款单片机,但考虑到客户还需另行购买该硬件,不便于日后推广,团队又另开发App将功能移植至手机。

通过数据线,手机与相机连接,摄影师可使用App接管相机完成拍摄。

◆ “谱时”相机智能终端

摄影师边拍摄,修图师可同步进行后期处理,客户也可实时看到拍摄照片。最后,精修图片的最终沟通、交付也在线上进行。

去年10月,“谱时”正式将实时传片系统对平台签约摄影师开放。段毅说,当时的客户量大增,最高峰时每天约有20~30场拍摄活动。

尝到了甜头,段毅和团队可以肯定,市场认可“谱时”的技术优化方向。接下来,他们打算让技术介入拍摄之后的图片处理环节。

3分钟交付客户成片

“拍摄一时爽,修图火葬场。”在朋友圈里,段毅常看到摄影师朋友对图片繁琐处理过程的吐槽。

首先是选图。如果摄影师拍摄1000张照片,但能使用的照片可能仅有100张。摄影师需根据构图结构、光线等对其挑选,之后才能进入修图环节。

为解决图片的后期处理耗时问题,段毅引入机器学习技术。“照片处理是机器学习中非常成熟的领域。”通过设计算法模型,系统可以自动处理照片。团队中曾开发谷歌地图的架构师负责搭建底层算法模型,包括分类、筛选(打分)和处理模块。

今年5月,“谱时”推出智能影像处理系统。摄像师拍摄后,照片实时传至云端。同时,“谱时”智能影像处理系统根据场景、内容(人物、背景)等将照片分类,然后筛选照片并打分,维度有人脸质量、曝光、对焦等。

一方面,系统自动处理高分图片,如自动白平衡、自动剪裁等。另一方面,通过在线图片处理工作台,“谱时”修图师对照片品质进行把控。

经过50万张商业活动照片(原片和精修图)调教,“谱时”智能影像处理系统的准确率为92%,最终成片可于拍摄3分钟后传至客户公司专属HTML5呈现页面。

采用实时传片和智能影像处理系统,“谱时”将摄影业传统的线性工作流程变为多方同时进行。

◆ “谱时”服务流程

目前,“谱时”系统仅对平台签约摄像师开放。但段毅和团队现正将其开发为SaaS系统,并已在部分摄影机构、独立摄影工作室等试推广。他分析道,“系统可提高行业80%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30%的人工成本。

现阶段,“谱时”有2000余位签约摄影师与200位签约(或合作)修图师,服务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城市。

通过签约摄影师转介绍和平台自推广,“谱时”现已服务百度、携程、京东等800余位客户。

在盈利方面,“谱时”按拍摄间和机位收取客户费用,客单价为8000元~10000元。今年5月,“谱时”平均每日15个订单,月营收为230万元。

段毅表示,团队现进一步明确市场:以营销为出发点的商业拍摄需求。“谱时”计划进行1200万元Pre-A融资,用以推广市场。此前,“谱时”曾完成两轮融资。

/The End/

编辑 赵芳馨 校对 王琳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本项目由创业邦旗下星舰级虚拟孵化计划——BANG CAMP推荐采访。90天封闭加速=30+一线投资人+50+明星导师+100+新锐校友+百万粉丝曝光…现第八期报名正式开启,点击“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