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标记语言移动站(HTML MOVEL STATION)是指根据你使用的移动终端,适合你的网站类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你电脑网站的移动版本。
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移动电话站?
客户经常会问,他们的手机可以访问哪些计算机网站,为什么他们需要成为手机网站?智能手机访问该网站的电脑版没有问题,但目前仍有大量用户使用非智能手机。虽然火狐、chrome等浏览器也能达到访问的效果,但呈现的网页非常凌乱,不能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智能手机也很难通过浏览器缩放功能获得良好的浏览体验,智能手机访问计算机网页的速度远低于访问移动网页的速度。在手机互联网流量昂贵的环境中,手机版本为用户节省了流量。
HTML5移动站建设的优势:
1、手机网站拥有良好的移动体验
当用户使用移动浏览器访问您的网站时,他不会出现在您的电脑网站上,但会自动检测到使用该设备后显示的html移动台。该网站更加符合移动终端的操作习惯,使用起来更加流畅。
2、手机网站的推广成本低
推广一个html移动电话站只需要很少的成本。用户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扫描代码或输入网址来直接访问体验。与应用程序相比,应用程序也需要复杂的操作,如下载应用程序,用户更愿意拥有html的初始试用体验。
3、手机网站建设速度很快。
超文本标记语言已经存在多年,其发展技术已经成熟,这也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手机站的发展速度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如果开发一个应用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那么html手机站需要的时间不到一半。
4、手机网站建设成本低
由于成熟的html网站建设技术,这种类型的网站建设成本通常比今年才开始的APP开发成本更便宜、更实惠。
文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结合参考相关文章,对移动端产品(APP、小程序、H5)从1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大家分享。
移动端产品包括小程序(本文特指微信小程序)、APP(安卓、IOS)、H5页面。其中:
基于工作实际体验以及参考相关文章(文末有备注参考文章地址),下面将分别从运行环境、系统权限、推广方式(拉新)、运营手段、支付能力、登录方式、用户体验、抗风险能力(防止被封禁)、访问入口、开发成本、迭代周期、外部限制、适用情形这13个方面来比较总结移动端产品之间的不同特点。
(1)APP
Android:
转发推广海报(嵌套二维码)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二维码扫码->打开网页到应用市场下载;或者生成推广链接发送给好友或朋友圈分享 ->用户点击推广链接打开浏览器到应用市场下载 。
IOS:
(2)小程序:
(3)H5
(1)APP
(2)小程序:微信内推送服务通知;
(3)H5:邮件、给用户发送短信。
(1)APP:
(2)小程序:
(3)H5:和APP类似,是在网页内进行登录的。
(1)APP
(2)小程序:多上线几个小程序;
(3)H5:多准备几个域名。
(1)APP
(2)小程序
(3)H5
(1)APP:需要分别上架安卓应用市场和苹果APP store,同时需要提交许多审核资料,流程繁琐,审核时间也很长。
附二者应用市场审核区别:
附IOS上线APP方式: IOS上线需要拥有苹果公司的开发者帐号,分成两类:
其中,个人开发者帐号开发的APP,需经苹果商店,才能下载安装;而企业开发者帐号开发的APP,只能自建发布网站,用户到网站上下载。
(2)小程序:小程序上线需要提交微信审核,第一次审核(小程序审核官方给的时间期限为7个工作日以内给出审核结果)会慢些。
(3)H5:随时上线,线上可以实时看到修改情况,因此比较灵活迭代,不受审核的限制。
(1)APP:依赖安卓和IOS系统提供的能力,不过这些操作系统大多稳定,外部限制较少。
(2)小程序:
(3)H5:限制最小,基本上只要生成个可以用的链接,就可以在各种平台上查看了。
(1)APP:
(2)小程序
(3)H5
如文章有欠妥之处,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http://www.woshipm.com/pd/1315132.html
本文由 @初出茅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解移动端页面与PC端页面开发的区别,学习移动端页面的开发流程。
视口
视口是移动设备上用来显示网页的区域,一般会比移动设备可视区域大,宽度可能是980px或者1024px,目的是为了显示下整个为PC端设计的网页,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移动端会出现横向滚动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移动端会将视口缩放到移动端窗口的大小。这样会让网页不容易观看,可以用 meta 标签,name=“viewport ” 来设置视口的大小,将视口的大小设置为和移动设备可视区一样的大小。
设置方法如下( 快捷方式:meta:vp + tab ):
<head>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 </head>
pc端与移动端渲染网页过程:
视网膜屏幕指的是屏幕的物理像素密度更高的屏幕,物理像素可以理解为屏幕上的一个发光点,无数发光的点组成的屏幕,视网膜屏幕比一般屏幕的物理像素点更小,常见有2倍的视网膜屏幕和3倍的视网膜屏幕,2倍的视网膜屏幕,它的物理像素点大小是一般屏幕的1/4,3倍的视网膜屏幕,它的物理像素点大小是一般屏幕的1/9。
图像在视网膜屏幕上显示的大小和在一般屏幕上显示的大小一样,但是由于视网膜屏幕的物理像素点比一般的屏幕小,图像在上面好像是被放大了,图像会变得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比原来大一倍的图像,然后用css样式强制把图像的尺寸设为原来图像尺寸的大小,就可以解决模糊的问题。
清晰度解决过程示意图:
背景图强制改变大小,可以使用background新属性
background新属性
background-size:
length:用长度值指定背景图像大小。不允许负值。
percentage:用百分比指定背景图像大小。不允许负值。
auto:背景图像的真实大小。
cover:将背景图像等比缩放到完全覆盖容器,背景图像有可能超出容器。
contain:将背景图像等比缩放到宽度或高度与容器的宽度或高度相等,背景图像始终被包含在容器内。
PC及移动端页面适配方法
设备屏幕有多种不同的分辨率,页面适配方案有如下几种:
1、全适配:响应式布局+流体布局
2、移动端适配:
流体布局+少量响应式
基于rem的布局
流体布局
流体布局,就是使用百分比来设置元素的宽度,元素的高度按实际高度写固定值,流体布局中,元素的边线无法用百分比,可以使用样式中的计算函数 calc() 来设置宽度,或者使用 box-sizing 属性将盒子设置为从边线计算盒子尺寸。
calc()
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给元素加尺寸,比如: width:calc(25% - 4px);
box-sizing
1、content-box 默认的盒子尺寸计算方式
2、border-box 置盒子的尺寸计算方式为从边框开始,盒子的尺寸,边框和内填充算在盒子尺寸内
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就是使用媒体查询的方式,通过查询浏览器宽度,不同的宽度应用不同的样式块,每个样式块对应的是该宽度下的布局方式,从而实现响应式布局。响应式布局的页面可以适配多种终端屏幕(pc、平板、手机)。
相应布局的伪代码如下:
@media (max-width:960px){ .left_con{width:58%;} .right_con{width:38%;} } @media (max-width:768px){ .left_con{width:100%;} .right_con{width:100%;} }
基于rem的布局
首先了解em单位,em单位是参照元素自身的文字大小来设置尺寸,rem指的是参照根节点的文字大小,根节点指的是html标签,设置html标签的文字大小,其他的元素相关尺寸设置用rem,这样,所有元素都有了统一的参照标准,改变html文字的大小,就会改变所有元素用rem设置的尺寸大小。
cssrem安装
cssrem插件可以动态地将px尺寸换算成rem尺寸
下载本项目,比如:git clone https://github.com/flashlizi/cssrem 进入packages目录:Sublime Text -> Preferences -> Browse Packages… 复制下载的cssrem目录到刚才的packges目录里。 重启Sublime Text。
配置参数 参数配置文件:Sublime Text -> Preferences -> Package Settings -> cssrem px_to_rem - px转rem的单位比例,默认为40。 max_rem_fraction_length - px转rem的小数部分的最大长度。默认为6。 available_file_types - 启用此插件的文件类型。默认为:[".css", “.less”, “.sass”]。
1、结合流体布局和响应式布局制作天天生鲜移动端首页页面
2、使用基于rem的布局方式制作天天生鲜移动端首页页面
天天生鲜首页效果图如下: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