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如何进行自适应网页设计?

.背景介绍

如今人们经过手机阅读网页占了大多数,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动,网页完成多终端自适应,无论关于防止工程师无谓的反复劳动或者是项目管理的便利性上来说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

2.知识剖析

由于挪动设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手机成为访问互联网的最常见终端,而我们设计的网页确是为了呈如今PC端。

手机的屏幕比拟小,宽度通常在600像素以下,而PC的屏幕宽度,普通都在1000像素以上(目前主流宽度是1366×768),有的还到达了2000像素。同样的内容,要在大小悬殊的屏幕上,都呈现出称心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站的处理办法,是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网页,比方特地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拟费事,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假如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自适应是为了解决如何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同样的网页。

3.常见问题

如何进行自适应网页设计

4.解决方案

  1. 在HTML头部增加viewport标签。

通俗的讲,移动设备上的viewport就是设备的屏幕上能用来显示我们的网页的那一块区域,在具体一点,就是浏览器上(也可能是一个app中的webview)用来显示网页的那部分区域,但viewport又不局限于浏览器可视区域的大小,它可能比浏览器的可视区域要大,也可能比浏览器的可视区域要小。在默认情况下,一般来讲,移动设备上的viewport都是要大于浏览器可视区域的,这是因为考虑到移动设备的分辨率相对于桌面电脑来说都比较小,所以为了能在移动设备上正常显示那些传统的为桌面浏览器设计的网站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都会把自己默认的viewport设为980px或1024px(也可能是其它值,这个是由设备自己决定的),但带来的后果就是浏览器会出现横向滚动条,因为浏览器可视区域的宽度是比这个默认的viewport的宽度要小的。

该meta标签的作用是让当前viewport的宽度等于设备的宽度,同时不允许用户手动缩放。也许允不允许用户缩放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要求,但让viewport的宽度等于设备的宽度,这个应该是大家都想要的效果,如果你不这样的设定的话,那就会使用那个比屏幕宽的默认viewport,也就是说会出现横向滚动条。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把移动设备上的viewport分为layout viewport 、 visual viewport 和 ideal viewport 三类,其中的ideal viewport是最适合移动设备的viewport,ideal viewport的宽度等于移动设备的屏幕宽度,只要在css中把某一元素的宽度设为ideal viewport的宽度(单位用px),那么这个元素的宽度就是设备屏幕的宽度了,也就是宽度为100%的效果。ideal viewport 的意义在于,无论在何种分辨率的屏幕下,那些针对ideal viewport 而设计的网站,不需要用户手动缩放,也不需要出现横向滚动条,都可以完美的呈现给用户。

要得到ideal viewport就必须把默认的layout viewport的宽度设为移动设备的屏幕宽度。因为meta viewport中的width能控制layout viewport的宽度,所以我们只需要把width设为width-device这个特殊的值就行了。

  • 2、不使用绝对宽度

在css中我们一般使用px作为单位,在桌面浏览器中css的1个像素往往都是对应着电脑屏幕的1个物理像素,这可能会造成我们的一个错觉,那就是css中的像素就是设备的物理像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css中的像素只是一个抽象的单位,在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环境中,css中的1px所代表的设备物理像素是不同的。在为桌面浏览器设计的网页中,我们无需对这个津津计较,但在移动设备上,必须弄明白这点。在早先的移动设备中,屏幕像素密度都比较低,如iphone3,它的分辨率为320x480,在iphone3上,一个css像素确实是等于一个屏幕物理像素的。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屏幕像素密度越来越高,从iphone4开始,苹果公司便推出了所谓的Retina屏,分辨率提高了一倍,变成640x960,但屏幕尺寸却没变化,这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屏幕上,像素却多了一倍,这时,一个css像素是等于两个物理像素的。

  • 3、流动布局

流动布局(fluid grid) "流动布局"的含义是,各个区块的位置都是浮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main {float: right;width: 70%; }

.leftBar {float: left;width: 25%;}

float的好处是,如果宽度太小,放不下两个元素,后面的元素会自动滚动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会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出),避免了水平滚动条的出现。

  • 4、MediaQuery模块

"自适应网页设计"的核心,就是CSS3引入的MediaQuery模块。 它的意思就是,自动探测屏幕宽度,然后加载相应的CSS文件。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media="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400px)"href="a.css"

上面的代码意思是,如果屏幕宽度小于400像素(max-device-width: 400px),就加载a.css文件。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media="screen and (min-width: 400px)and (max-device-width: 600px)"href="b.css"

如果屏幕宽度在400像素到600像素之间,则加载b.css文件。

5.扩展思考

自适应与响应式的区别

自适应是为了解决如何才能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同样的网页,让同一张网页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网页内容大小。但是无论怎样,他们主体的内容和布局是没有变的。

自适应还是暴露出一个问题,如果屏幕太小,即使网页能够根据屏幕大小进行适配,但是会感觉在小屏幕上查看,内容过于拥挤,响应式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衍生出来的概念。它可以自动识别屏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布局和展示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动。

响应式布局被大家熟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twitter 开源了 bootstrap。

相比自适应网站,响应式网站省去了很多的控件,同时也省去了不少建立和维护的功夫。响应式布局就是一种流体,在按百分比缩放时也能相当的流畅。

使用响应式设计,你要记住所以的布局。这当然可能会使过程混乱,并且使设计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你应该专注于中等分辨率的视图,然后再用media querie调整为更低或更高的分辨率。 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在一个新的项目中使用响应式设计,在后期的改造中使用自适应设计。

自适应可用于改造现有的网站使其更好地适应移动端。这使你的设计可控制和开发多个特定的视图。你开发视图的数量完全取决于你,你的公司和全面的预算。然而,它也提供了一定量的控件(例如在内容和布局上),如此你便无须使用响应式设计。但当你设计多种分辨率时你会发现,在改变窗口大小的时候将会“跳出”布局。

自适应网站可以用于设计和开发一个拥有多个自适应视图的网站。所以这种设计通常用于改造网站。

5移动端页面自适应普遍使用的方法,理论上讲使用这个标签是可以适应所有尺寸的屏幕的,但是各设备对该标签的解释方式及支持程度不同造成了不能兼容所有浏览器或系统。

使用viewport标签

在HTML文档头部添加viewport标签,设置meta属性值为“width=device-width”,可以让浏览器根据设备屏幕的宽度自动调整页面的缩放比例,从而实现页面自适应。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 minimum-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每个属性的详细介绍:

width:#viewport 的宽度,可以指定为一个像素值,如:600,或者为特殊的值,如:device-width (设备的宽度)。

height:#viewport的高度。

initial-scale:#初始缩放比例,即当浏览器第一次加载页面时的缩放比例。

maximum-scale:#允许浏览者缩放到的最大比例,一般设为1.0。

minimum-scale:#允许浏览者缩放到的最小比例,一般设为1.0。

user-scalable:#浏览者是否可以手动缩放,yes或no。

使用CSS3媒体查询

媒体查询可以根据设备屏幕的宽度和高度来匹配不同的样式规则,从而实现响应式布局。通过设置不同的CSS样式,可以让页面在不同的设备上呈现不同的布局和样式。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767px) {
  /* 在宽度小于767px的设备上应用以下样式 */
  body {
    font-size: 14px;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and (max-width: 1023px) {
  /* 在宽度在768px到1023px之间的设备上应用以下样式 */
  body {
    font-size: 16px;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1024px) {
  /* 在宽度大于等于1024px的设备上应用以下样式 */
  body {
    font-size: 18px;
  }
}

使用弹性布局

弹性布局可以根据设备屏幕的宽度自动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从而实现页面自适应。通过设置元素的flex属性,可以让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剩余空间,从而实现页面的自适应性。

.container {
  display: flex;
  flex-wrap: wrap;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item {
  flex: 1 1 300px;
  margin: 10px;
}

使用rem单位

rem单位是相对于根元素(html元素)的字体大小来计算的单位,可以根据设备屏幕的字体大小自动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从而实现页面自适应。通过设置根元素的字体大小,可以让整个页面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

html {
  font-size: 16px;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767px) {
  /* 在宽度小于767px的设备上将根元素的字体大小设置为14px */
  html {
    font-size: 14px;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and (max-width: 1023px) {
  /* 在宽度在768px到1023px之间的设备上将根元素的字体大小设置为16px */
  html {
    font-size: 16px;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1024px) {
  /* 在宽度大于等于1024px的设备上将根元素的字体大小设置为18px */
  html {
    font-size: 18px;
  }
}

rem是CSS3新增的一个相对单位(root em,根em),使用rem为元素设定字体大小时,是相对大小,但相对的只是HTML根元素。通过它既可以做到只修改根元素就成比例地调整所有字体大小,又可以避免字体大小逐层复合的连锁反应。

(其他)默认html的font-size是16px,即1rem=16px,如果某p宽度为32px你可以设为2rem。

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计算数值则使用62.5%,即默认的10px作为基数。当然这个基数可以为任何数值,视具体情况而定。设置方法如下:

Html{font-size:62.5%(10/16*100%)}

具体不同屏幕下的规则定义,即基数的定义方式:可以通过CSS定义,不同宽度范围里定义不同的基数值,当然也可以通过js一次定义方法如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doc, win) {
      var docEl = doc.documentElement,
        resizeEvt = 'orientationchange' in window ? 'orientationchange' : 'resize',
        recalc = function () {
          var clientWidth = docEl.clientWidth;
          if (!clientWidth) return;
          docEl.style.fontSize = 20 * (clientWidth / 320) + 'px';//其中“20”根据你设置的html的font-size属性值做适当的变化
        };
      if (!doc.addEventListener) return;
      win.addEventListener(resizeEvt, recalc, false);
      doc.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recalc, false);
    })(document, window);
</script>

使用vw、vh单位

vw和vh是根据设备的宽度和高度来决定的,设备的宽就是100vw,设备的高就是100vh,
你设置的50vw就是相当于设备宽度的50%,你设置的100vh就是相当于设备高度的100%。
切记:不要把vw和vh弄混淆了,如果你给元素宽度设置100vh,那么基本上(设备的宽小于高的情况)就会超出你的屏幕X轴出现滚动条。如果你给元素高度设置100vw,那么就满足不了你想要把这个元素铺满整个设备高度的愿望了。
一般情况下笔者宽度,和字体大小左右边距间距等都是用vw单位,
高度行高上下边距间距等都是用vh单位。

使用方法:
1. 将设计图放到PS里面,查看整个图片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放在设计稿宽度和设计稿高度当中。(注意是px单位哦)
2. 然后量出你想要量的地方,将宽度和高度分别放置到量出的宽度和量出的高度当中。(注意还是px单位哦)
3. 然后点击换算按钮,就可以将换算出来的宽度和高度大小放置到你的代码当中了哦。(注意是vwvh单位哦)

一般移动端的布局可分为三个部分,头部->主体->tabbar的脚部。
所以我们可以把项目的外层这样设置一下:

.body {
	width: 100%;
	height: 100%;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
/* 头部部分 */
header {
	height: 10vh; /* 固定的高度,根据你的设计图调整 */
}
/* 主体部分 */
main {
	flex: 1; /* 占据页面剩余所有部分 */
}
/* tabbar脚部部分 */
footer {
	height: 10vh; /* 固定的高度,根据你的设计图调整 */
}

使项目中的字体大小自适应:

extarea内容某个高度之内自适应,超过时候指定高度固定然后出现滚动条!

效果如下:当你输入超过设置的高度后,就会固定此高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