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网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吴宇亮(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助理)【西非漫谈】2022年第三期,总第五十二期。整理:张海琳、孟雅琪,供稿:赵蜀蓉)
一、前言
从西非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来看,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和非盟《2063议程》设定的发展目标并非必然。包括冈比亚在内的西非各国还必须克服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西非也不例外,但这可能只是西非各国面临的众多挑战中的一部分。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31日,西非地区累计确诊病例824,419人,累计死亡10,883人(死亡率为1.31%)。毫无疑问,疫情对西非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1:西非15国新冠病死率
(一)西非疫情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图1显示了从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西非各国新冠肺炎病死率的动态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第一阶段处于疫情爆发初期,是西非15国病死率最高的时期。此时,冈比亚、佛得角(33.3%)、尼日利亚(23.08%)的病死率一度超过20%。与此同时,冈比亚在2020年3月23日创下了50%最高的病死率。从第二阶段开始,西非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除利比里亚在2020年5月29日出现了10.04%的病死率,此后西非病死率再未超过10%,后呈现下降趋势。
(二)疫情对西非各国的影响
在西非15国中,有半数国家属于经济欠发达和政局易动荡,面对疫情叠加影响的多重负担时,更易导致社会不和平、政局不稳定、发展受阻等负面后果。在2018年和2019年,西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4%和3.6%。但2020年疫情暴发后,该地区GDP下降了1.5%,远低于非洲开发银行(AfDB)在疫情前预测的4%增长率。
许多西非国家都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冈比亚旅游业在2020年至2021年也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大转折。2020年3月17日,一名从英国返回的冈比亚人确诊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随后总统宣布从2020年3月27日起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关闭所有非必要的业务、领空和陆地边界。
(图片来源:https://www.gambia.co.uk/mandina-lodges)
冈比亚作为西非经济共同体成员,同区域各国一样,实施了刺激政策。面对国家经济快速下滑、财政紧张和高失业率等不利局面,政府决定从2021年旱季开始放松对旅游业的限制,这无疑是疫情暴发以来冈比亚旅游业的一剂“强心剂”,也是旅游业摆脱困境的一项有效激励政策。
二、冈比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冈比亚被称为“非洲微笑海岸”
旅游业已成为该国增长最快的产业,得益于持续的和平、安全和稳定,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被这里的海滩、鸟类、阳光、民俗文化以及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所吸引。
(图片来源:https://www.gambia.co.uk/sunbeach-hotel?oo=false&back=true)
冈比亚有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这个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拥有金色的海滩、摇曳的棕榈树、风景优美的泻湖、沉睡的渔村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包括黑猩猩、河马、鳄鱼和近600种鸟类。2019年,冈比亚获得了由德国旅游频道Sonnenklar.tv颁发的“年度旅游目的地”大奖。此外,冈比亚还获得了由Ethicaltraveler颁发的2019年和2020年“旅游道德目的地”奖。这些成就得益于政府和行业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特别是冈比亚旅游和接待学院(GTHI)的建立,显著提升了当地旅游工作者的能力,推动了冈比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冈比亚旅游业的优势
冈比亚的优势之一是接近欧洲,一年四季都是热带气候,官方通用语言为英语,旅游消费性价比高,社会和平稳定等。尤其在政府指导和行业引领下,冈比亚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一系列的营销和促销活动,以增加在新老客源市场的吸引力。许多游客来自英国和荷兰传统市场,也有一部分来自德国、波兰、俄罗斯、葡萄牙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0)。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政府出台了一些招商优惠措施,包括在旅游开发区 (TDA) 免费开发土地、特殊投资证书 (SIC)给企业免税以及举办国际投资论坛。全新的国际会议中心已投入使用。
(图片来源:https://www.visitthegambia.gm/gallery/17736854627d4c7c5d897d7e0963f451d8ddb340bf.jpg)
(三)冈比亚的气候条件
冈比亚有雨季和旱季两个不同的季节。雨季通常从6月到10月,这期间降水过程大多在一小时或更短。旱季从11月到次年5月,旱季几乎没有降雨,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这里度假,享受着阳光和温暖。日间平均气温为27摄氏度(80华氏度),夜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68华氏度)。
(四)轻松便捷抵达冈比亚
班珠尔国际机场是冈比亚唯一的机场,位于云杜姆,距离首都班珠尔约 24 公里。机场开通了定期航班,包括法国航空公司、布鲁塞尔航空公司、伏林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等。此外,为了提高游客承载能力,还有无固定周期的旅游包机,承运商包括Thomas Cook、Corendon、TUIHoll和Transavia等。
三、旅游业对冈比亚经济的贡献
(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0年简报,旅游业是冈比亚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对GDP的贡献率超过20%(20.8%)。旅游业为当地提供了超过4.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4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15-2019年,旅游业创造8500万美元外汇收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500万美元。
(二)对旅游工作者收入的贡献。根据冈比亚统计局2020年发布的一项关于在旅游旺季从业人员的月平均收入的评估表示,旅游能为从业人员带来相当丰厚的收入。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和源源不断的游客为从业者带来了可观且稳定的收入,这又是旅游业对冈比亚民生的一项重要贡献。其中收入最多的是鸟类观察者,每月平均收入52,102达拉西(约合1043美元),其次是出租车司机(37,508达拉西)和工艺品商贩(37,553达拉西)。
(三)游客在冈人均消费。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0年统计的数据,每名游客到冈比亚的平均花费是924美元,这为当地餐厅、酒吧、夜总会等旅游关联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这还不包括住宿、机场和交通等开支。
(四)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冈比亚旅游业将会发展更好。近年,得益于政府重视、行业协会规范有序、旅游环境良好等利好因素,冈比亚旅游竞争力来有了显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有关机构对旅游业做了如下分析预测:
1.旅游短期发展目标。冈比亚旅游局原定目标,2020年航空入境游客(以下称入境或入境游客)达到28.9万人,在2019年基础上增长22.6%,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这一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根本不会有人入境。除此之外,政府必须意识到旅游业面临的困难,加大对旅游业的实际扶持力度以维持其活力,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直接措施,并在疫情过后及时启动复苏计划。
2.旅游长期发展目标。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曾对冈比亚旅游业贡献做出积极预期:
? 国内生产总值:2014-2024年,GDP直接贡献每年增长2.5%。
? 国内生产总值:2014-2024年,GDP总贡献每年增长3.9%。
? 就业:直接贡献每年上升0.2%,到2024年占全国就业总额的5.2%。
? 就业:包括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旅游业对就业的整体贡献每年上升1.5%,至2024年解决14.4万个工作岗位(占总数的15.4%)。
? 游客旅游出口:到2024年,旅游出口收入每年增长1.2%,占总出口的45.6%。
? 旅游投资:到2024年,旅游投资每年增长8.2%,占总投资的14.9%。
四、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对世界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而言,就像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当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病毒为全球大流行时,注定将影响全球各行各业。由于疫情对全球人口流动的限制,旅游业无疑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1.疫情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22年发布数据,2020年是旅游业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全球仅有4亿游客出行,下降了73%;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旅游业增长了4%,但仍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前下降了72%。此外,世界旅游组织还作出警示,尽管2021年旅游人数有所增加,但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仍然脆弱,奥密克戎变种(冠状病毒变种)导致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对全球旅游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尽管各国旅游业呈现出复苏的迹象,但前景仍不明朗。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复苏在疫情期间仍面临重大阻力,疫情冲击已经超出行业自身。
3.缓慢而不平衡的复苏。图2所示,由于存在人员流动限制、疫苗接种参差不齐和游客出行意愿等差异,各国旅游业恢复速度缓慢且不均衡。对与2020年的数据相比,欧洲和美洲在2021年的复苏最为强劲,旅游人数分别增长19%和17%。与此同时,非洲2021年的入境人数比2020年增加了12%,但仍比2019年减少了74%。
图2: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变化百分比)(图片来源: https://app.flourish.studio/visualisation/8478714/edit?)
(二)疫情导致冈比亚经济衰退
根据冈比亚统计局2020年的报告,一直以来旅游业对冈比亚就业和GDP的贡献极大,而疫情导致旅游业完全停滞,无疑对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直观数据,反映入境游客急剧下降,旅游业几乎完全停滞。
根据非洲开发银行报告,仅2020年冈比亚损失将近15万游客,按照人均1000美元消费测算,最终损失近1.5亿美元,其中一半将用于冈比亚的最终产出。从图3可以看出,赴冈入境航空游客在2020年4月几乎为零。之后,得益于各国推广实施疫苗接种计划,旅游业在2020和2021年有了缓慢增长,最多时每月近10000人入境,但不到2019年最高记录(32209人)的三分之一。另据冈比亚统计局报告,由于入境游客从2019年逾235710人降至2020年不足9万人,约69%的受访者表示已关门歇业,整体经济损失约68亿达拉西(约1.36亿美元),实际损失远超过这一数字。在疫情之前,冈比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势头强劲,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了7.2%和6.2%,但在2020年实际增长率下降了0.2%。
图3: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的每月入境游客人数(图片来源:冈比亚统计局(GBoS),https://gambia.opendataforafrica.org/gtfztdf/tourist-arrivals)
根据冈比亚入境月度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9月有7147名国际游客(过夜游客),与2019年大流行前同期(11439人)相比下降了37.52%。在相同情况下,而2020年9月入境人数仅为984人,较2019年大幅下降91.40%。2020年12月旱季期间,共有7691名国际游客(过夜游客),比2019年大流行前同期(32209人)下降76.12%。
2.谷歌数据分析:全球搜索“冈比亚”和“旅游”均呈现出显著下降。
谷歌冈比亚旅游趋势搜索每周数据(图4)突出显示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冈比亚旅游搜索的下降趋势。尽管自2020年4月以来,人们的旅游兴趣逐渐增加,但仍处于低位且波动性很大。此外,它依赖于国际旅行的回返,冈比亚对国际旅游的限制放宽到旅行者可以接受的水平。索引基数为100(参考数据,2019)表示谷歌搜索兴趣的最高水平,索引值为50表示本周的搜索热度是最高峰的一半。
图4:2019年1月-2021年12月谷歌“冈比亚”旅游搜索趋势(图片来源:谷歌搜索趋势指数,说明:2019年第一周为参考值,“冈比亚”关键字搜)
五、冈比亚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采取的措施。为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自2021年10月1日起,持有完全疫苗接种证明的游客,无需PCR检测证明即可进入境,抵达时不再要求快速检测或接受隔离。冈比亚政府热切希望开放2021-2022年旅游季,该政策是现阶段政府COVID-19防控政策的主要方向。
(二)旅游业采取的措施。在冈比亚统计局2020年调查的266家企业中,有餐馆55家(占20.7%)、酒店32家(占12%)、宾馆32家(占12%)、旅社和生态旅社等(占9.4%)。如图5所示,旅游企业普遍采取了裁员和减薪的自救措施,大约有197家企业裁员、68家企业降薪。
图5: 疫情期间冈比亚旅游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图片来源: 冈比亚统计局(GBoS))
六、复苏旅游业的建议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22年《世界旅游晴雨表》(第1期)预测,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各国间持续达成跨境协调和签署合作协议,将会推动旅游业复苏。同时,非洲开发银行也在2021年分析指出,由于全球跨境旅行堡垒依然存在,为避免长期产能损失,各国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其对冈比亚的建议如下:
(一)多举并措,吸引更多的游客。政府应提高对旅游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国内和区域旅游市场有机衔接,降低国际市场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健康和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旅游的限制,吸引更多的邻近区域游客;主动寻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帮助。同时,旅游企业应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刺激需求并吸引更多本土游客。
(二)转型升级,增加高端旅游项目。以往,冈比亚主要以海滩度假为主;今后,可以通过打造野生动物体验、自然文化遗产探寻等多样化高端生态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服务价格,降低夏季和疫情的不利影响;政府应同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已经发展起这些行业的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现阶段,应将马卡苏图(观鸟)文化森林公园和中河区国家(黑猩猩)公园打造成高端旅游试点工程。
(三)加强协调,提高投资推广力度。政府应加大旅游市场推广力度,出台更有竞争力的营商政策,鼓励资金流入,调整投资税收激励结构,为投资者提供可观的免税期,使其预期收益最大化。同时,加强同区域各国协调,提高外国投资便利性,促使其开发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动建立区域市场运行倡议,减少各国不必要的竞争。任何未经协调的政策,最终会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后果,进而削弱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七、结束语
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肆虐两年多,终点遥遥无期。在此背景下,病毒的持续变异传播为经济复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联合国在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再次强调了旅游业对各国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包括冈比亚在内的高度依赖旅游业非洲国家经济复苏之路显得更加艰难和漫长:
(一)冈比亚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有过成功经验。冈比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过一些国内和国外冲击,比如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和2016年的政治僵局。但随着政局稳定,游客又在2019年重新涌入,实现2018年到2019年入境游客从203643人增长到235710人,年净增长15.7%。
(二)对冈比亚旅游复苏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些专家表示,冈比亚不久将再次迎来旅游业的繁荣盛景。尽管仍然有许多障碍,但随着各国疫苗接种计划的普遍实施以及全球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或将在2023-2024年迎来拐点。届时冈比亚旅游业将再出发,继续造福当地人民。那时,这个非洲大陆上最小的国家将再次向世界展现“非洲微笑海岸”的无限魅力。
(三)变异病毒给旅游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尽管最近新冠疫情有所改善,但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种率不均衡,以及新冠病毒株导致一些国家采取了新的旅行限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旅行需求。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导致数十个国家恢复了对入境人员的限制,给旅行者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旅游业何时能完全恢复,也许西非完全恢复的时间还无法预测。也许要等到新冠肺炎疫情结束。
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现阶段西非地区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如果说在疫情之前,西非旅游发展靠的是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相对低廉的价格,那么经过疫情考验后,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协作体系,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则是西非旅游业再次腾飞的基础。文章内容参考了联合国、非盟、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对西非各国在疫情下复苏经济的分析和报告,特别是冈比亚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今后,让我们继续追踪包括冈比亚在内的西非各国旅游业的复苏历程。
参考文献:
[1] See IMF Policy Tracker, accessed 17 May 2021. https://www.imf.org/en/Topics/imf-and-covid19/Policy-Responses-to-COVID-19
[2] Coronavirus pandemic could cost global tourism trillion this year. UN, 2021.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11/1106712
[3] Covid-19 fatality rate in 15 West African countries. ourworldindata, 2022. https://ourworldindata.org/explorers/coronavirus-data-explorer
[4] GMB-COVID-19-Situational-Report, MOH, The Gambia, 2021. https://www.moh.gov.gm/covid-19-report/?fbclid=IwAR3QFGlZGpng7yltfzqR5JukuO0m2AlxmD_GrI7la2YW9OAKXQHiA1l04l8
[5]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2. UN, 2021. 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dpad/wp-content/uploads/sites/45/publication/WESP2022_web.pdf
[6] TOURISM GROWS 4% IN 2021 BUT REMAINS FAR BELOW PRE-PANDEMIC LEVELS, JAN 2022. https://www.unwto.org/taxonomy/term/347
[7] This paragraph is based on a recent 2021 AfDB The Gambia country note. https://www.afdb.org/pt/documents/gambia-assessing-impact-covid-19-gambia-and-spending-needs-2030-sdg-agenda
[8]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AND THE IMPACT OF COVID-19.UNWTO,2021. https://www.e-unwto.org/doi/epdf/10.18111/9789284423200
[9] Artal-Tur, Pallardo-Lopez and Requena Silvente. 2016.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visa restrictions on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using panel data. Estudios de Economia 43 (2):265-279. Availabl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1647205_Examining_the_impact_of_visa_restrictions_on_international_tourist_flows_using_panel_data
[10] Burrington. 2020. A beach lover’s paradise. The Gambia Experience. https://www.gambia.co.uk/blog/a-beach-lovers-paradise
[11] Gambia: intra-Africa trade and tariff profile 2020. https://www.tralac.org/resources/infographic/15010-gambia-intra-africa-trade-and-tariff-profile.html
[12] The 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 Potential Economic Impact and Challenges.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Staff-Discussion-Notes/Issues/2020/05/13/The-African-Continental-Free-Trade-Area-Potential-Economic-Impact-and-Challenges-46235
[13] Informal economy: a hazardous activity. ILO. https://www.ilo.org/safework/areasofwork/hazardous-work/WCMS_110305/lang--en/index.htm
[14] COVID-19 crisis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mmediate responses and policy challenges. ILO, 2020. 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protect/---protrav/---travail/documents/briefingnote/wcms_743623.pdf
[15] First tranche of COVID-19 vaccines arrives in The Gambia via the COVAX initiative. UNICEF, 2021. https://www.unicef.org/wca/press-releases/first-tranche-covid-19-vaccines-arrives-gambia-covax-initiative
[16] The tourism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outbreak in The Gambia. Brief #02. UNDP, 2020. https://www.undp.org/content/dam/rba/docs/COVID-19-CO-Response/Socio-Economic-Impact-COVID-19-Tourism-Gambia-Policy-Brief-2%20-UNDP-Gambia-April-2020.pdf
[17] TOURIST ARRIVALS DOWN 87% IN JANUARY 2021 AS UNWTO CALLS FOR STRONGER COORDINATION TO RESTART TOURISM. https://www.unwto.org/news/tourist-arrivals-down-87-in-january-2021-as-unwto-calls-for-stronger-coordination-to-restart-tourism
[18]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OVID-19, UNWTO. https://www.unwto.org/international-tourism-and-covid-19
[19] Must see attractions in The Gambia. Lonelyplanet. https://www.lonelyplanet.com/the-gambia/attractions
[20] The World’s Ten Best Ethical Destinations 2021: Special COVID-19 Edition. Ethical Travel, 2021. https://ethicaltraveler.org/reports/destinations/the-worlds-ten-best-ethical-destinations-2021
[21] The Gambia wins Tourism Destination of the Year Award. Gambiana, 2019. https://gambiana.com/the-gambia-wins-tourism-destination-of-the-year-award
[22] BIRD WATCHING HOLIDAYS. The Gambia Experience. https://www.gambia.co.uk/holiday-ideas/birdwatching-holidays?source=ideas
[23] About The Gambia. The Gambia Tourism Board. https://www.visitthegambia.gm/all-about-gambia
[24] SUMMER HOLIDAYS. The Gambia Experience. https://www.gambia.co.uk/holiday-ideas/summer-holidays?source=ideas
[25] Small States: Fighting the Pandemic, Focusing on Solutions . 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feature/2021/09/23/small-states-fighting-the-pandemic-focusing-on-solutions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美国超级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NO.1837-北海龙王南下
作者:中年维特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2021年1月初,受北极极地涡旋出现分裂、南移的影响,中国从北方开始出现寒潮,所到之处气温骤降,北京甚至出现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气温,伴随着刺骨的寒风,进一步降低了体感温度,让室外行走都成为了一种折磨。
那几天相当要命,仿佛把北极搬到了北方
伴随着大风,体感温度还要低得多
(2021年年初的超级寒潮)▼
好在因为当时南方的湿润空气北上受阻,没有形成降雪,对于供电、交通、能源供应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寒潮加暴风雪的次生灾害最终也没有在中国北方大规模出现。
可能只有俄国人对此是习以为常的
(2021年2月13日,莫斯科)
(图:shutterstock)▼
而从2021年2月初开始,美国也陆续出现数次降温,范围近乎波及整片中部地区。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近年来第一次遭遇严重寒潮,在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地区的平均气温降至-34℃至-40℃,不少市镇出现了创纪录的低温。
2019年1月27日的北美五大湖,寒冷彻骨
(图:NASA)▼
今年的寒潮让美国很多地区的低温再创新低,其中受寒潮波及严重的地区,甚至包括美国南部靠近墨西哥湾的得克萨斯州。
时隔两年,横跨东西半球的三次寒潮背后有同一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极地涡旋。
寒潮下的得克萨斯州(纬度相当于中国湖北)
(卫星图:NOAA)▼
极地涡旋的新家
地球不同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低纬地区能受到太阳直射,气温高,地表气压低,而高纬度气温较低,地表气压高,平流层附近气压却较低,这导致极地高空出现巨大的寒冷的涡旋。
涡旋可以将极地温度极低且密度较大的空气,一直通向上空的平流层,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极地地区。
相当于打了个封印,虽然不那么牢靠▼
南北极都有极地涡旋,南极因为存在较为规则的南极大陆,而四周为海洋,所以南极的涡旋中心较为稳定,通常靠近南极点。而北极因为陆地分布不规律,北极点位于北冰洋中,而海陆热力差异又导致陆地在冬季时气温更低,所以北极涡旋也相对呈狭长状,中心分布于西伯利亚北部和巴芬岛上空两个区域。
南极点在陆上而北极点在海上
北冰洋周边环境也复杂得多▼
受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气压差的影响,极地与赤道的温差越大,极地涡旋也就越稳定,越能将冷空气锁定在极地。可是近年来,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水温升高,北极涡旋开始出现分裂趋势。在洋流和大气环流的综合影响下,南方的温暖空气会向北移动,“挤压”北极冷气团,甚至将其“挤”出多个中心,并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向南移动。
相当于分出好多条北海龙王
每一条南下都是一次大寒潮
(图片:NOAA)▼
西半球的北极冷涡中心巴芬岛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这里与美国之间仅有哈得孙湾、哈得孙沿岸平原与五大湖相隔,地势一马平川,并不能有效阻碍寒潮南下。
这个时候就看出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作用了
(2019年1月寒潮南下)
(图:NOAA)▼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明显,北极海冰持续减少,北极冷涡变得很不稳定,巴芬岛上空的冷涡中心经常南下到五大洲周边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在北美的人口密集地区肆虐。而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同样地势低平,有利于寒潮的进一步南下,冷空气常常得以贯穿全美,美国自然深受其害。
也就是说在驻巴芬岛北海龙王面前
从哈得孙湾到墨西哥湾,几乎无险可守
南北向的密西西比河上空,寒流可以肆意流淌
(底图:shutterstock)▼
每次冷涡一到,美国各地降温幅度也非常夸张。今年1月,其在北京创造的最低温度是-19℃,而五大湖周边受寒潮影响时,则动辄出现-30℃的低温。南下的冷涡除了带来低温,还与哈得孙湾与五大湖的水汽碰撞,导致大规模降雪、道路结冰、冻雨等次生灾害,为交通、供电、农业带来巨大压力。
2月19日早晨的低温美国
图中温度应为华氏度,1华氏度相当于-17.22摄氏度
-10华氏度,相当于-23摄氏度,相当冷了
(图:NOAA)▼
换句话讲,冷涡为美国带来的除了“冷”,还有“冻”。
美国这一次寒潮范围之广也实属罕见,从加拿大边界的圣劳伦斯河到墨西哥边界的里奥格兰德河,美国本土领土从北至南近2000英里的广袤土地被寒潮贯穿,普遍遭遇降温。1.54亿美国人可能受到寒潮的影响,位于平原地带的亚拉巴马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和得克萨斯州先后发布了紧急声明。
相当于得克萨斯可以和阿拉斯加一个温度
免费体验了一把北极
(2月15日北美气温,图:NASA)▼
极寒气候下的能源危机
近几天,寒潮裹挟的水汽为美国北部从阿肯色州到纽约州北部,以及南部的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带来15-30厘米的积雪。当强风刮起积雪,行人的视线会受到严重影响,道路结冰又让行车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在短短的几天中,就有15人死于交通事故。
本来以为开春了,没想到又加强版入冬了
(得克萨斯州-麦金尼,图:shutterstock)▼
仙人掌表示:我是谁、我在哪、这是啥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图:shutterstock)▼
暴风雪不但为东北部和大湖旁边的中西部带来了影响交通的积雪,还导致数百座城市出现创纪录的低温。人们只能躲在家中,用取暖器惬意片刻。然而当几百座城市的居民都想在同一时间“惬意一下”的时候,能源需求却成倍暴增了。
特别是考虑到美国郊区城市化的现状,每户人家供暖所需的燃料数量都会比公寓楼更多,聚沙成塔的消耗为能源供应带来的压力也不能小觑。
能源重镇得克萨斯州表示毫无压力,燃料要多少有多少▼
偏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少能源的供给、运输企业掉了链子。
近年来美国的原油自给率油波动上升,然而这次寒潮导致一些油井只能暂时关闭,已经让能源安全跛了一只脚。此外,美国逐渐重视环保问题,天然气取暖炉成为重要的取暖器,然而中部地区却出现了大量天然气管道被冻裂的情况。
这种天气状况换俄国人早就见怪不怪
对美国人就很突发了
(图:shutterstock)▼
不但一次能源出现紧缺,作为现代社会基础的电力,也出现了严重的供应问题。部分州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建设,让风力涡轮机成为重要的电力来源,然而冻雨让风力涡轮机冻结,大大影响了风力发电的效率。
这些不利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至少14个州出现了大规模停电,截至2月15日有510万户美国人遭遇停电问题。
得克萨斯州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不但集中了众多耗能巨大的工矿类、炼化类企业,还因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近年来吸引了不少逃离硅谷的科技公司,成为人口新的人口流入区,日常耗电量巨大。
得克萨斯州有着著名的油气带
长期不缺能源不缺电,用起来也是大手大脚
(图:https://eaglefordshale.com/)▼▼
正因地处中部地区,受到本次寒流影响,70%人口生活在可能受到寒潮影响的区域,德州成为这次大停电的重灾区。全州电力供应一时减少了四成,批发电价飙升至每兆瓦时9000美元,到达了最高限价价格。
然而从这几天时间德州居民遭遇的230万次停电来看,恐怕大家是有钱也买不到电。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面积停电
(上图:2月7日,下图:2月16日,图:NASA)▼
暴风雪暴露的结构问题
停电不但意味着停电本身,还意味着停水、断网,虽然德州面对电力紧缺的情况试图用间歇停电的办法保障自来水供应,但是数小时停水本身已经让不少水管出现了冻结、甚至开裂的情况。不少德州人一度过上了取暖靠壁炉,几户分享一个水源的传统清教徒生活。
德州面对寒潮偷袭显得尤为无力,与它的特殊性有关。孤星州长期自视为准国家,并对州内对电网的掌控能力引以为傲。罗斯福新政时期试图整合美国的电网,但是得克萨斯州并未参与其中,这导致如今美国本土的电网由三部分组成,即西部电网、东部电网和得克萨斯州电网。
除了这三个外,北美还有阿拉斯加电网和魁北克电网
最大的是东部和西部
(图:wikipedia)▼
独立性让德州电网的布局有了更高的灵活性,避免了联邦的过度干预,长期保持着低电价。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在大天灾面前,弱小的德州电网独木难支,而东、西电网却难以施以援手。
得克萨斯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是运营得克萨斯州电网的独立组织,理论上讲这是一个由专家、工程师独立运营的机构,本应保障德州的电力供应,然而他们显然对本次寒潮准备不足,应对与回复产能的工作也明显滞后。
两千多万人口的用电由他们来保障
(图:wikipedia)▼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德州电网控制的90%的电力供应之外,其余10%在东、西电网协调下供电的网络,不久陆续恢复了供电秩序。更让公众感到愤怒的是,ERCOT主席住在密歇根州,副主席住在加州,完全不受烂摊子的影响。德州长与州议会商议,准备在下周对这一组织进行调查,掀起一场美国能源界的重要改革也未可知。
远水不解近渴,怎么审判这些懒政之辈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人民的用电困难。得克萨斯州的首席能源监管机构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准备在全州范围内分配天然气,优先医院、学校、教堂和住宅的天然气供应,抑制工业部门的天然气消耗。州政府还出动国民警卫队进行福利检查派遣资源。
也是美国南方大学打雪仗的机会..
(图:shutterstock)▼
为了减少降温可能带来的死亡,各地也增加了流浪者救助站。这些固然是严寒中的温暖举动,但是对于改变能源紧缺的大环境则于事无补,看似科技昌明的人类,面对环境的巨变仍然是无力至极。而且寒潮依旧没有结束,肯塔基州运输部长15日时则表示七日内还要面临三场风暴。
还是抢购宅家物资要紧
(图:shutterstock)▼
夏天越来越热、秋季山火频繁、而冬季严寒频发也许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
大国博弈和国家对立似乎成为了20时代的主旋律,但是21年初跨越一个地球的两场寒潮,却源自同一原因,全球同此凉热。也许在至高无上的国家博弈之上,还有一个越来越难以回避的人类生存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2-15/how-extreme-cold-turned-into-a-u-s-energy-crisis-quicktake
2.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5/weather/winter-storms-weather-monday/index.html
3.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7/politics/texas-power-grid/index.html
4.https://www.bigcountryhomepage.com/weather/20000-customers-without-power-in-big-country-winter-weather-and-rolling-blackouts-to-blame/
5.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2021/02/extreme-winter-weather-wreaks-havoc-across-u-s.html
6.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7/weather/texas-winter-storm-wednesday/index.html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NASA
END
源:环球网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ABIGAIL AKAKPO(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非研究中心助理),译者:刘佳佳、孟雅琪(公共管理学院)【西非漫谈】2021年第二十一期,总第四十六期。整理:孟雅琪,供稿:赵蜀蓉)
几内亚比绍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适宜多样化的农业生产。不过,几十年来,几内亚比绍的农业和经济变化甚微,经济增长缓慢且不稳定。
排水和土壤
几内亚比绍的沿海地区由沉没式山谷包围,即里亚斯。巴法塔高原的水流向格巴河和科鲁巴尔河(巴法塔位于几内亚比绍中北部,格巴河从中跨过,自东向西流经该地区的北半部,可通向巴法塔市,因此是该地区的首府)。加布平原位于该国的东北部,其天然排水系统为卡谢乌河和格巴河及其支流。塞内加尔河盆地的南部边界是内平原。洪泛区的高海拔使得此地河流蜿蜒,因此,该地区在雨季易遭洪水侵袭。
气候
几内亚比绍总体上属热带气候,受热带辐合区(ITCZ)的影响,这是一条在赤道附近环绕地球的汇聚信风带。有两季:炎热的雨季(通常从6月持续到11月)及旱季。4月和5月是最热的月份,温度可达90华氏度(30摄氏度左右)。
(几内亚比绍比绍温度和雨量示意图,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植物和动物生活
几内亚比绍有三个生态区,即潮音区、森林茂密的内陆平原和热带稀树草原,是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群的家园。在沿海沼泽地,火烈鸟和鹈鹕等水生和河流鸟类很是常见,蛇、鳄鱼和濒临灭绝的海龟等爬行动物也是如此。蜥蜴、瞪羚、羚羊、猴子、猿类、鹦鹉、鬣狗和豹子在平原和林地上繁衍生息。
(图片来源:ifad.org)
农业、林业和渔业
几内亚比绍以农业为主,林业和渔业发展前景良好。本地生产的大米、蔬菜、豆类、木薯、马铃薯、棕榈油和花生等食品也由本地人所消费,
为当地消费而生产的食品包括大米、蔬菜、豆类、木薯(cassava)、马铃薯、棕榈油和花生(peanuts)。牲畜主要有猪、山羊、绵羊、牛和家禽。鱼和虾尤为重要,它们的养殖既用于国内消费,也用于出口。几内亚比绍的森林覆盖率极高,几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三。收获的大部分木材用于国内燃料,也出口少量锯木。长期以来,腰果、棕榈制品、大米、花生、木材和棉花的商业出口对该国的经济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统刀耕火种的轮作方式,出于政治和军事原因缺乏农业信贷和投资,大量的土地没有用于耕种。几内亚比绍的可持续农业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2008年,在振兴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中直接应对危机成为了优先事项。该国有几个地区适合生产水稻,不过那些土地尚未开垦,又缺乏其他粮食生产地的信息,因此,这些地区的公民依然处在贫困之中。
(图片来源: worldatlas.org)
引进了新的可持续方法后,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现已翻了一番。欧盟还启动了一项资助计划,用于修复该地区的道路,长达300公里,以提高货运效率。这一问题已存在多年,但更多可持续的方法和及欧盟资助计划等项目对于解决该国的气候变化问题也至关重要。
(几内亚比绍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图片来源: borgenproject.org)
众所周知,几内亚比绍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不过,其海岸线上也有丰富的鱼类和贝类,与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葡萄牙等国的公司建立了联合捕鱼企业(获得许可的渔业收入占政府收入的40%(1992-96)。另一方面,过度捕捞导致此地捕捞潜力下降,因此实施了欧盟所支持的现代化计划,其中包括配额制度和增加海上巡逻。1996年,几内亚比绍还与其他六个西非国家达成了交叉监测渔区的协议。
几内亚比绍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腰果原料生产国之一。十多年来,腰果在几内亚比绍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就税收而言,出口总收入的95%来自于腰果,75%的农村家庭也从事腰果生产行业。腰果树早在6世纪就由葡萄牙人带入该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到有效开发,因此,该国现在专注于生腰果的生产和销售。2013年,腰果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87.7%,这反映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行业的长势。腰果主要在村庄里由农民小规模种植,大约85%的农村人口都依赖腰果种植,因此,因疾病导致的作物歉收会影响数十万公民。对于巴兰塔人这样的非穆斯林族群,腰果生产提供了两种收入来源,即坚果和酒。在腰果价格较低的年份,用苹果汁酿成的腰果酒带来的收入比腰果高。
(巴法塔村的腰果园,树距很近,树下物种多样性低。,照片由Catarino和Monteiro拍摄,图片来源:Researchgate.net)
如今,几内亚比绍可持续农业以教育为其一大特色。Agrisud International等非政府组织与几内亚比绍人民合作以推广更多的可持续方法。同时还与政府合作,以普及这些方法。在国际组织和政府继续支持下,几内亚比绍的农业将不断改善。
农业是几内亚比绍最重要的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一半以上。粮食自给自足是几内亚比绍政府的目标,粮食类产品主要有大米、木薯、豆类、土豆、红薯、甘蔗和热带水果。水稻生产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畜牧业已从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中恢复过来,2001年,牛的数量达到55万头,这一数字对于刚刚超过1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是很高的。尽管第一个粮食自给自足发展计划是在 1983 年制定的,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粮食仍然是进口的主体,几十年来腰果的生产和进口也都在增加。
(一些工厂的工人正在处理生腰果,图片来源:uniogbis.unmissions.org)
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African Union. 2014. “Malabo Declaration on Accelerated Agricultural Gorwth and transformation for Shared Prosperity and Improved Livelihoods”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resakss.org/sites/default/files/Malabo%20Declaration%20on%20Agriculture_2014_11%2026.pdf
[if !supportLists](2) African Union. 2018. “African Union launches Africa Agriculture Transformation Scorecard” Press release, https://au.int/en/pressreleases/20180129/african-union-launches-africa-agriculture-transformationscorecard-aats-%E2%80%93
[if !supportLists](3) Green Climate Fund. 2018. “Enhancing Livestock Resilience to Drought in Guinea-Bissau”. Concept Note: BOAD.
[if !supportLists](4) Campos, F. 2016. “Facilitando o financiamento competitivo para o setor do cajú”, Presentation at the 2016 Africa Cashew Alliance conference, Bissau, September 19-22, 2016
[if !supportLists](5) Chivandi, E.; Mukonowenzou, N.; Nyakudya, T.; Erlwanger, K.H. Potential of indigenous fruit-bearing trees to curb malnutrition, improve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income and community health in Sub-Saharan Africa: A review. Food Res. Int. 2015, 76, 980–985.
[if !supportLists](6) FAO. FAO in the 21st CENTURY,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a Changing World. 2011.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fao.org/docrep/015/i2307e/i2307e.pdf (accessed on 14 September 2017).
[if !supportLists](7) Pretty, J.; Bharucha, Z.P. Sustainable intensi?cation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Ann. Bot. 2014, 114, 1571–1596.
[if !supportLists](8) Unnevehr, L. Food safe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oving beyond exports. Glob Food Security. 2015, 4, 24–29.
[if !supportLists](9)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Tropical Botanic Garden, Trav. Conde da Ribeira, 9 ? 1300-142 – Lisboa ? Portugal. University of Porto/Research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and Genetic Resources, Agricultural Campus of Vair?o ? 4485-601 – Vair?o ? Portugal.
[if !supportLists](10)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udies and Research – Complexo Escolar 14 de Novembro, C.P. 112 Bissau ? Guiné-Bissau.
[if !supportLists](11) Piaget Institute/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pistemology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flection, Av. Jo?o Paulo II, Lote 544-2a ? 1900-726 ? Lisboa, Portugal.
[if !supportLists](12) Addisu, W. 2012. The overal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Guinea Bissau: Read more: https://www.nationsencyclopedia.com/economies/Africa/Guinea-Bissau AGRICULTURE.html#ixzz7Ac5OZjyX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