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Json数据的处理和解析JSON数据的方法详解
习目标:
节数知识点要求第一节 数组去重数组去重了解第二节 数组排序数组排序了解第三节 json概述json概述掌握第四节 json方法json方法掌握第五节 json解析json解析掌握
一、数组去重
数组去重是指:从数组中找到相同的元素,并将相同的元素删除。
保证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操作。
1.1.indexOf去重
基本思想是:利用数组的indexOf方法,目的是寻找存入参数在数组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缺点:实现这个方法的时候会遍历数组直到找到目标为止,消耗掉很多时间。
var arr=[1,2,1,3,1,4**,2,3];
var arr2=[];
for(var i=0;i
最初arr2中没有元素。
循环判断,
只要arr中的元素不在arr2中
就把arr中的这个元素存入arr2中
那么最后arr2中的元素就是arr中所有不重复的元素
hash表去重
基本思想是:将已经出现过的元素当做属性名,存入一个object****内,下标的引用要比用indexOf搜索数组快的多
缺点:内存占用很多,以牺牲空间来换取时间。
var arr=[1,2,1,3,1,4];
var result=[]
var hash={};
for (var i=0; arr[i] !=undefined; i++) {
if (!hash[arr[i]]) {
result.push(arr[i]);
hash[arr[i]]=true;
}
}
最初result中没有元素
hash对象中没有属性
一直循环,直到数组元素是null为止
判断如果:
【hash对象】中,没有名为
【当前arr元素】的属性
则
为新数组result中添加这个元素
并为hash对象添加这个属性
二、数组排序
2.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法:
数组当中两两相邻的元素比较,如果前一个比后一个大,那么两个数组元素就交换(就是把小的放前面),最终会找到一个最大的元素,放到最后面,然后再一次的循环比较。
$arr=[100,90,98,70,85,60,87]
第1次冒泡:90,98,70,85,60,87,100
第2次冒泡:90,70,85,60,87,98,100
第3次冒泡:70,85,60,87,90,98,100
第4次冒泡:70,60,85,87,90,98,100
第5次冒泡:60,70,85,87,90,98,100
第6次冒泡:60,70,85,87,90,98,100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GSauQSx-1608259559098)(020803JS算法和json解析.assets/clip_image006.png)]
2.2.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思想很简单,整个排序过程只需要三步:
(1)在数据集之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pivot)。
(2)所有小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左边;所有大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右边。
(3)对"基准"左边和右边的两个子集,不断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子集只剩下一个元素为止。
2.3 递归函数
能够自己调用自己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
可以说递归是编程思想当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种算法也不为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递归中最经典的例子
? var func=function (x) {
? if (x===1) {
? return 1;
? } else {
? return x*func(x-1);
? }
? };
? 这是递归中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叫做N!。
2.4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的前提:有序数组,自然顺序(从小到大顺序)
找到中间的数,这个中间的数和你输入的数进行比较,如果你输入的数比中间的数大,就到后一半数据查找,否则就到前一半数据查找。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
var arr=[2, 4, 5, 9, 31, 60, 79, 80, 90];
使用原型来做。如果有这个数来输出true,没有输出false.
三、JSON概述
JSON****英文全称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可以存储数据和传输数据。
? JSON是一门独立的语言,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的格式,通常用于服务端向网页传递数据 。
? JSON语言采用了JavaScript的语法,这意味着在 JavaScript 中处理 JSON数据不须要任何特殊的 API 或工具包,但是还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
? JSON和Javascript是两门不同的语言。
JSON****的格式仅仅是一个文本,而文本是可以被任何编程语言读取及作为数据格式传递的。
3.1 json的语法
· 数据在名称/值对中
· 数据由逗号分隔
· 大括号保存对象
· 中括号保存数组
JSON 对象在大括号({})中书写:
Var obj={
“name”:”peter”,
**“sex”:”**男”,
“age”:25
}
对象可以包含多个名称/值对:
JSON 数据的书写格式是:名称/值对。
名称/值对包括字段名称(在双引号中),后面写一个冒号,然后是值
{ “name”:“halon”, “sex”:“woman”, “from”:“希腊” }
3.2 JSON 与 JS 对象的区别与对比
区别JSONJavascript含义仅仅是一种数据格式表示类的实例传输可以跨平台数据传输,速度快不能传输表现1.键值对方式,键名必须加双引号 2.值不能是方法函数,不能是undefined/NaN1.键值对方式,键名不加引号 2.值可以是函数、对象、字符串、数字、boolean 等
四、JSON提供的方法
个人理解,JSON就是
(1)将【前台的数据(对象、数组等)】转换成【字符串发送给后台】。
(2)将【后台回传的数据(字符串)】转换为【普通的数据(对象、数组等)】。
4.1 parse()方法
JSON.parse(后台传输过来的数据)
反序列化(有时候也被称作JSON数据解析,简称为JSON解析),
能够把JSON字符串转换成JS的数据类型。
转换的时候,如果字符串中存在不符合JSON要求的格式,会直接报错。
JSON解析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后台回传的字符串数据】转换成【可以直接被使用的数据】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JS中的JSON解析会直接采用JSON中提供的JSON.parse方法来直接转换。
var info='{
"name":"halon",
"sex":"woman",
"from":"希腊"
}'
console.log(JSON.parse(info));
4.2 stringify()方法
JSON.stringify(要往后台传输的数据)
序列化(有时候也被称作JSON数据封装或数据加密)
能够把JS的数据类型转换成JSON字符串。
转换的时候,如果数据中存在不符合JSON要求的格式,会做对应的处理
么是 JSON?
- JSON 英文全称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 JS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 JSON是独立的语言 *
- JSON 易于理解。
- json对象使用js语法,但是json字符串仅仅是一个文本。
- 文本可以被任何一种编程语言读取及作为数据格式传递。
JSON 格式化后为 JavaScript 对象
JSON 格式在语法上与创建 JavaScript 对象代码是相同的。
由于它们很相似,所以 JavaScript 程序可以很容易的将 JSON 数据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
- JSON 语法规则
- 数据为 键/值 对。
- 数据由逗号分隔。
- 大括号保存对象
- 方括号保存数组
JSON 数据 - 一个名称对应一个值
JSON 数据格式为 键/值 对,就像 JavaScript 对象属性。
键/值对包括字段名称(在双引号中),后面一个冒号,然后是值:
"name":"Runoob"
JSON 对象
JSON 对象保存在大括号内。
就像在 JavaScript 中, 对象可以保存多个 键/值 对:
{"name":"Runoob", "url":"www.runoob.com"}
谓递归算法,是将问题转化为规模缩小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都用一个同样的算法去解决。一般来说,一个递归算法就是函数调用自身去解决它的子问题。
使用递归算法实现:大题的分数值等于其下各小题的分数值之和。
一、节点数据集合
- var nodes=[{
- "id": "EQ06-9006C8BBE68A475BAC04858F60E0249D",
- "name": "题目1",
- "type": "解答题",
- "children": [{
- "id": "EQ06-CC80CFD8702F47E4A42AF63B0BA10569",
- "name": "题目1.1",
- "type": "解答题",
- "score": 5
- }, {
- "id": "EQ06-06F7EBA807D445EB937B920ED2250016",
- "name": "题目1.2",
- "type": "解答题",
- "score": 6
- }],
- "score": 10
- }, {
- "id": "EQ06-0F0A8DA4B5834D1BB96504546EA47DA9",
- "name": "题目2",
- "type": "解答题",
- "children": [{
- "id": "EQ06-660D9E79B5054EA296D15EFA6D1F5462",
- "name": "题目2.1",
- "type": "解答题",
- "score": 10
- }, {
- "id": "EQ06-C5D5191018B94E8C8D1E9AB3AD5E4C61",
- "name": "题目2.2",
- "type": "解答题",
- "score": 20,
- "children": [{
- "id": "EQ06-037CBCDFD897434A839619D4AF07E030",
- "name": "题目2.2.1",
- "type": "解答题",
- "score": 5
- }, {
- "id": "EQ06-FC7CAE767F4E48D6B3E0B78D5E4BC473",
- "name": "题目2.2.2",
- "type": "解答题",
- "score": 6
- }, {
- "id": "EQ06-FC7CAE767F4E48D6B3E0B78D5E4BC474",
- "name": "题目2.2.3",
- "type": "解答题",
- "score": 7
- }]
- }],
- "score": 40
- }];
起初朋友给我发了一段数据,输出的是题目节点信息,其中包含题目的分数值:score,原始数据已经过树形结构处理了。
他的需求是:题目的分数值 score 是创建题目时预估定义的一个分数值,如20分;实际情况是在某个大题的下面还可以创建小题,小题也会定义一个分数值 score,这样一来,某个大题原先预估定义的分数值 score 可能与它下面所有小题的分数值 score 加起来的和并不相等,这样大题的分数值 score 就显得不准确,希望我在前端能帮忙处理一下,使得大题的分数值等于汇总了其下所有小题的分数值之和,以符合题目分数在实际展现时的准确无误。
接到朋友的这个 issue,我想了一下,大致要求就是针对于某个节点的属性(这里是 score),汇总累加其下所有子节点的这个属性(score)的数值,然后将这一过程中累加得到的数值赋到父节点的这个属性(score)上。
为了实现树型结构数据的遍历与处理,免不了要想到使用递归函数来实现。我们先来看一下定义,所谓递归算法,是将问题转化为规模缩小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都用一个同样的算法去解决。一般来说,一个递归算法就是函数调用自身去解决它的子问题。
递归算法的特点:
在函数过程中调用自身。
在递归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条件判断递归的结束,既递归出口。
递归算法简洁但效率低,通常不作为推荐算法。
上面这是原理性的解释,讲的也是十分明确,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细细琢磨。
二、编写一个递归算法,实现汇总累加节点的分数值
- var getScoreSum=function (data, options){
- //默认参数配置
- var options={
- scoreField: options.scoreField || "score", //分数属性名
- childrenField: options.childrenField || "children", //子节点集合属性名
- spread: options.spread || false
- };
- var scoreSum=0; //定义父级节点汇总分数的局部变量
- if(data && data.length > 0){
- for(var i=0, item; i < data.length; i++){
- item=data[i];
- var itemScore=item[options.scoreField] || 0, itemChildren=item[options.childrenField] || []; //定义本次循环中的局部变量
- var tempSum=0; //定义当前条目汇总分数的临时变量
- //是否有子节点
- if(itemChildren && itemChildren.length > 0){
- var tempCldSum=getScoreSum(itemChildren, options) || 0; //递归调用 getScoreSum() 方法,获取当前节点下的子节点集合的汇总分数 tempCldSum
- tempSum +=tempCldSum; //子节点集合的汇总分数 tempCldSum,追加到当前节点汇总分数 tempSum 上
- }else{
- tempSum +=itemScore; //没有子节点,以当前节点的分数值追加到当前节点汇总分数 tempSum 上
- delete item[options.childrenField]; //删除属性
- }
- item["scoreSum"]=tempSum; //已有或一个新的节点属性:scoreSum,并使用当前节点汇总分数 tempSum 赋值
- item["name"]=item.name + '(' + (item.scoreSum || item.score) + ' 分)' //其他属性设置
- item["spread"]=options.spread;
- scoreSum +=tempSum; //当前节点汇总分数追加到父级节点汇总分数上
- }
- }
- return scoreSum;
- }
在方法中用到了调用方法自身的执行语句,目的是遍历所有子节点,做相同的累加处理。
三、调用递归函数,并测试题目的分数值在实际数据展现时是否准确无误
- //layui 模块化组件引用
- layui.use(['jquery', 'layer', 'tree'], function () {
- var $=layui.$, layer=layui.layer, tree=layui.tree;
- //分数汇总处理
- getScoreSum(nodes, {scoreField: "score", childrenField: "children", spread: true});
- //console.log(nodes);
- //构建树节点
- var buildTreeNodes=function (options) {
- options=options || {};
- var treeNodes=[{ name: "全部分组", spread: true, children: nodes }];
- $("#treeGroup").empty(); //先清空DOM
- layui.tree({
- elem: '#treeGroup',
- nodes: treeNodes,
- click: function (node) {
- var self=$(this.elem);
- var nodeLinks=self.find("li>a");
- nodeLinks.removeClass("active");
- nodeLinks.filter(function (index) {
- return $('cite', this).text()==node.name;
- }).addClass('active');
- nodeLinks.splice(0, 1); //删除数组第一项:全部分组
- console.log(node); //node即为当前点击的节点数据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odeContent").innerHTML=JSON.stringify(node, null, 2); //使用JSON.stringify() 格式化输出JSON字符串
- }
- });
- if (options.selectedNodeName) {
- var elem=$("#treeGroup");
- var nodeLinks=elem.find("ul>li>a");
- nodeLinks.removeClass("active");
- nodeLinks.filter(function (index) {
- return $('cite', this).text()==options.selectedNodeName;
- }).trigger('click');
- }
- }
- buildTreeNodes();
- });
在这里我用的是 layui 框架中的 tree 组件来展现递归处理后的数据。新建一个 scoreSum.html 和 scoreSum.js 文件,在 scoreSum.html 中放一个 id="tree" 的元素,用来加载递归处理汇总累加分数值之后的树形节点数据。
scoreSum.html 页面的代码如下:
- <!DOCTYPE html>
- <html>
- <head>
-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renderer" content="webkit">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black">
-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 <title>使用递归汇总累加题目分数值</title>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assets/layui/css/layui.css" media="all" />
- <style type="text/css">
- body{
- margin: 12px;
- }
- .layui-tree li a.active{
- border-color: lightblue;
- background-color: #b1deff;
- }
- </style>
- </head>
- <body>
- <div class="layui-row layui-col-space20" style="margin-top: 15px;">
- <div class="layui-col-md4">
- <fieldset class="layui-elem-field">
- <legend>题目索引</legend>
- <blockquote class="layui-elem-quote layui-quote-nm layui-bg-gray">
- <p>大题下面有小题,大题的分数是汇总其下各小题的分数</p>
- </blockquote>
- <div class="layui-field-box">
- <ul id="tree"><li class="text-muted">正在加载...</li></ul>
- </div>
- </fieldset>
- </div>
- <div class="layui-col-md8">
- <fieldset class="layui-elem-field">
- <legend>题目信息</legend>
- <div class="layui-field-box">
- <blockquote class="layui-elem-quote">
- <p><i class="layui-icon"></i> 题目的分数值以“scoreSum”为准,“score”是从数据库中读出来的,仅作参考。</p>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class="layui-elem-quote layui-quote-nm">
- <pre id="nodeContent"><span class="layui-word-aux">点击左边节点,以加载节点信息……</span></pre>
- </blockquote>
- </div>
- </fieldset>
- </div>
- </div>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ssets/layui/layui.js"></script>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oreSum.js"></script>
- </body>
- </html>
scoreSum.js 存放的就是上面几段脚本:
- //节点数据集合
- var nodes=[{
- ……
- }];
- //使用递归算法,实现汇总累加节点的分数值
- var getScoreSum=function (data, options){
- ……
- }
- //layui 模块化组件引用
- layui.use(['jquery', 'layer', 'tree'], function () {
- var $=layui.$, layer=layui.layer, tree=layui.tree;
- ……
- buildTreeNodes();
- });
四、效果截图
效果截图:大题的分数值是其下小题分数值的累计之和(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