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管理是个大而广的概念,今天我想从手帐谈起。
手帐,在日本是个普遍概念。广泛意义上来说,是能用手掌握的小的记录本。主要用途包括计划管理、行程记录、笔记等等。基本上每年九月底十月初,Loft 的文具区就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手帐以供挑选。我个人有两个十分喜爱的品牌,ほぼ日(日本品牌)和 Moleskine(英国品牌),内页设计、纸质与笔触都深得我心。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手帐的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除了我们认知上的日程管理、日记与 ToDo List 之外,电影贴纸、菜谱记录、育儿日记、每日服装的记录也可以在手帐中呈现,甚至还有妈妈利用手帐的方格页,把自己孩子和丈夫下棋的棋盘记录下来。当然还有为了省钱做出一张 新干线价格表 的朋友。
使用方法 图源:help.1101.com
其尺寸与内页也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有不同选择。
尺寸与内页 图源:edit-marks.jp
内页,即年、月、周、日的呈现方式,根据个人的书写记录习惯或工作方式不同,手帐也有着不同的分类。
在中国,手帐的使用很早就传了进来,豆瓣小组、知乎都有专门的答主大神传授经验,手帐的相关书籍也被翻译并广泛传播。其中较为有名的(我看过的)有熊谷正寿的《记事本圆梦计划》、美崎荣一郎的《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国人原著也有林珮玲的《笔记女王的手帐活用术》系列书籍(没看过的不做推荐)。这些书籍都是笔记达人通过在工作生活中的实践及钻研而创造的以笔记,或者说手帐为核心的一套管理系统,来对个人的工作学习进行合理的时间任务规划管理。其中包含读书方法、记笔记窍门、经营思维、时间管理方式等等干货,作为手帐的入门书籍值得一看。
手帐相关书籍 图源:豆瓣
但在国内提及手帐,很容易让人有一些刻板印象。譬如一说入手帐坑就是买大堆贴纸与美丽的装饰胶条,买不同本子和五彩缤纷的笔,还得买收纳盒子装这些东西,相当烧钱不说还被诟病华而不实。我刚接触手帐这个概念时差点剁手,还好自觉太懒放弃。后来看大学舍友也入了坑,每天孜孜不倦的在本子上又写又画又贴还 po 到微博上,觉得很羡慕,又有点不屑,觉得没什么用(一个懒惰的实用主义者的矛盾思维)。但现在来看,其实作为手帐来说,任务管理也好、日记也罢,或是上述提到的菜谱、育儿日记、服装日记等等,都是其拥有者书写目的的本质体现,对其内容的价值判断并不能成为我们对思维边界进行局限的充分理由。
在这里想引用本站用户超级炫酷的小松鼠在一篇 手帐文章 下的评论来阐述关于国内手帐的刻板印象的问题。
文化的载体形式并不等于文化本身。而文化本身的贯彻通常不占据高位,它亲和而富有弹性,是一种信手拈来的随心随喜。如果你想做手帐了,随时都可以做,它内在文化形式体现的多元性让你总能找到一个好模本,但问题在于你是否愿意,是否有心,是否乐意把自己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时间空出来,放下它们,来安安静静的做一册自己的小小笔记。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我从 2012 年末开始接触手帐,到现在也有 6 年时间,从纸质手帐到电子日历再到两者的结合使用,用的产品不算多,也不太少。到现在我仍然无法把记手帐当成我的每日习惯,但让我养成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任务管理与生活习惯。
首先,个人认为记手帐要明确三个问题,即常规的 Why What How 三问。
为什么记,记什么,怎么记。
即,在书写目的指导下利用手帐或 App 进行合理的个人管理。
作为一个懒惰的实用主义者,对手帐的诉求只有最基础的:任务管理与时间管理。由于我在日本读 Master,生活可以被简单粗暴的分割成两大块,学习与工作。学习生活中较为偏重任务管理,多以 Deadline 为限,主要以 App 作为任务管理的工具。打工时则以时间管理为轴,多以周为单位,主要利用纸质手帐。而类似日记周常这种内容,懒得写。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分割开两种记录方式,因为放在一起看着烦。
自己的工作是游戏企划,主要负责一个 Social Game 每周的策划案编写和维护前的测试工作,在公司与越南合作之前还承包每周策划案数据包的撰写工作,总体上来说属于任务繁多且琐碎,注意事项较多,以周和日为工作单位,自己挖的坑自己填,自己写的 Bug 自己测, Leader 不太管的自主性极高工种。基本上每日早会把前一天已完成工作汇报一遍,再根据组长指示修改或添加部分当天工作细节,大型 Event 时与组长磋商一下活动重点与数据平衡,基本上就是这份工作对手帐的全部要求,因而在工作中,手帐的作用就是前日工作回顾,当日工作指导与每周工作回顾。
不用 App 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2018/07 两周任务手帐
上图中用的手帐是刚换工作时在无印良品随便拎的手帐(390 税拔),比起ほぼ日和 Moleskine,这个价格算手帐里为数不多的便宜货,但足够满足我当下的工作需求。
前文提到,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时间任务管理需求。前一份工作是电商,当时的一个店铺负责人小姐姐使用的是类似下图的手帐视图,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与品牌商磋商时间、不同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时间、当日瀑布流场次重点与促销产品等等。在争分夺秒的销售行业中,这种以时间轴为中心的手帐视图能够令工作有条理不紊乱,一目了然。(至于当时我的工作… 用电脑自带便签列个做图 List 钉在桌面上就好,捂脸)
类似小姐姐的手帐视图 图源:网络
我主要用 The Hit List 与系统自带日历 + Week Calendar Widget Pro 进行日常管理。在任务管理上,众所周知,有很多优秀的 App,滴答清单、Things、OmniFocus、奇妙清单、极简清单等等,种类繁多任君挑选,在少数派中也有很多大神级人物介绍这些 App。但在 App 的选择上,我个人由于懒惰怕麻烦,放弃了很多学习成本较高的 App,又苦于 iPhone 6 性能渐低,十分不喜欢打开 App 这一耗时环节,转而追求在 Widget 上做的比较完善且内存较小的 App,而这一点又导致一些 App 不得不被撤出考量范围。最后,任务管理工具我选择了 The Hit List,日程管理工具回归了经 Week Calendar Widget Pro(下文简称为 Cal Widget)优化的系统自带日历。
The Hit List,我忘记我是怎么把它从众多任务管理工具里刨出来的了,在用它之前,我用过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滴答清单、2Do、极简待办等等,期间或烦恼 App 的繁冗(其实我很讨厌一个 App 里糅合了多种功能,这是什么心理),或不喜分类方式,一一删除,最后找到这款 The Hit List。少数派里也有大神 GM 对这款 App 有着详细的 介绍,我就不再介绍太多,只讲这款 App 我很看重的三个细节。
The Hit List 界面 右图源自网络
其实对日历应用,个人要求不多。
我曾用过两款风格极为不同的日历 App。
ペタットカレンダー和 TimeTree 图源:网络
ペタットカレンダー(上图左),一款十分可爱的月视图贴纸式日历,大学时被闺蜜安利,由于任务视图一目了然,拖拽操作简单易行,加之大学时间比较固定且自己懒得记,在我手机刚买的情况下,这款软件用了两到三年。后期由于加载缓慢、对时间精准度要求渐高、有时超过每天四个定格任务框,且无法批量进行任务操作等原因,我卸载了这款 App。(在使用ペタット的那几年里,不止有一个人惊诧过我居然用这么萌的 App,风格严重不符。卸了也好,叹气)
TimeTree(上图右),同样一目了然的月任务视图和周任务视图。添加任务不繁杂,支持批量操作,可根据颜色区分任务性质,还能够查看任务的历史编辑记录,并且支持多种日历的同步导入。这款日历 App 还有两点我十分欣赏。
这个团队做分享功能的契机是考虑到情侣或家庭内部沟通场景的缺失,譬如今天谁去接孩子,再譬如妻子做了晚饭而丈夫擅自跑出去喝酒,为了消除这些看似微小却十分容易其矛盾的沟通问题点,这个团队做出了这款分享日历的 雏形。从 2015 年至今,三年过去,他们把这一功能做的更完善,第一点提到的 Keep,与查看任务的历史编辑记录都是这个 App 团队的 完善脚步。
如果没有 Cal Widget 这款 Widget 插件的出现,可能 TimeTree 我会一直用下去。但还是因为 iPhone 6 性能上的痛点,加之 Cal Widget 可在 Widget 界面进行任务快速确认的功能,让我删掉了 143.6 MB 的 TimeTree,回归苹果自带日历。
Cal Widget 界面 左图源自网络
如图所示,Cal Widget 以周视图为主,可自定义每周的第一天,还可选择视图界面显示天数。显示小时数与其显示高度也都可以调节。这款插件完美弥补了系统自带日历没有一览视图的缺憾,省去了点击日期才能查看当日任务的步骤,更是将任务日期、时间、地点与备注一同隐藏在周视图里,点击即可查看,方便快捷。
在日程管理上由于爱睡回笼觉 + 拖延症晚期 + 爱好开夜车等等坏习惯,从早忙到晚的充实日程表从来就没出现在我的日程管理范畴之内。个人的时间与任务管理目的也并非将自己每天活得充实,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完成单项或多项任务。目前对于这样的我来说,功能繁多的任务管理 App 反而会成为枷锁,简单明了的 The Hit List 提醒我每日的学习与锻炼任务,日历 + Cal Widget 告诉我当日行程,便已足够。不过最近写毕论期间还是觉得手写的进展状况自查与思维导图更好用啊(捂脸)。当然毕业后转为全职工作,必然会根据工作内容再次调整时间任务管理方式。
任务管理与时间管理是困扰很多人,让很多人产生焦虑的问题。每个人的自我管理方式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进行自我控制的同时,要接受不完美的,会被各种各样事情冲破的时间表。
p.s.
工作学习总结和 Feedback 均不依靠任务管理与时间管理,也不与其进行链接;除了重要事项偶尔利用闹钟之外,个人习惯基本上是不用提醒功能的。所以以上两点在文中均未做探讨。
文章中提及到的三位少数派用户非常抱歉未经允许链接/引用了你们的文章/评论,如果冒犯到你们我会删掉,非常抱歉。(瑟瑟发抖)
付手帐相关链接(给有兴趣 DIY 的朋友)
Download:
DIY 工具:
生苦短,我用 Python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支持下作者的公众号:极客挖掘机,您的关注,是对小编坚持原创的最大鼓励:)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1):开篇
小白学 Python 爬虫(2):前置准备(一)基本类库的安装
小白学 Python 爬虫(3):前置准备(二)Linux基础入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4):前置准备(三)Docker基础入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5):前置准备(四)数据库基础
小白学 Python 爬虫(6):前置准备(五)爬虫框架的安装
小白学 Python 爬虫(7):HTTP 基础
小白学 Python 爬虫(8):网页基础
小白学 Python 爬虫(9):爬虫基础
先说一个题外话,今天老司机翻车了,内容小编今天来不及写了,后面会整理下,分享给大家。
在介绍 Session 和 Cookies 之前,先介绍一个另外的概念 —— 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静态网页就是我们上一篇写的那种 html 页面,后缀为 .html 的这种文件,直接部署到或者是放到某个 web 容器上,就可以在浏览器通过链接直接访问到了,常用的 web 容器有 Nginx 、 Apache 、 Tomcat 、Weblogic 、 Jboss 、 Resin 等等,很多很多。
如果说要举例子的话那么小编的个人博客站:https://www.geekdigging.com/ 就是一个纯粹的静态网页。
这种网页的内容是通过纯粹的 HTML 代码来书写,包括一些资源文件:图片、视频等内容的引入都是使用 HTML 标签来完成的。
它的好处当然是加载速度快,编写简单,访问的时候对 web 容器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压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可维护性比较差,不能根据参数动态的显示内容等等。
有需求就会有发展么,这时动态网页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先不说动态网页的概念,先说说有哪些网站是由动态网页来构建的。大家常用的某宝、某东、拼夕夕等网站都是由动态网页组成的。
动态网页可以解析 URL 中的参数,或者是关联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不同的网页内容。
现在各位同学访问的网站大多数都是动态网站,它们不再简简单单是由 HTML 堆砌而成,可能是由 JSP 、 PHP 等语言编写的,当然,现在很多由前端框架编写而成的网页小编这里也归属为动态网页。
说到动态网页,各位同学可能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功能是登录,像各种电商类网站,肯定是登录了以后才能下单买东西。那么,问题来了,后面的服务端是如何知道当前这个人已经登录了呢?
现在大多数的网站使用的协议都是 HTTP/1.1 ,而 HTTP/1.1 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状态、无连接的。
无状态就是指 HTTP 协议对于请求的发送处理是没有记忆功能的,也就是说每次 HTTP 请求到达服务端,服务端都不知道当前的客户端(浏览器)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后,服务端处理这个请求,然后将内容响应回客户端,完成一次交互,这个过程是完全相互独立的,服务端不会记录前后的状态变化,也就是缺少状态记录。
这就产生了上面的问题,服务端如何知道当前在浏览器面前操作的这个人是谁?
其实,在用户做登录操作的时候,服务端会下发一个类似于 token 凭证的东西返回至客户端(浏览器),有了这个凭证,才能保持登录状态。
那么这个凭证是什么?
这就是本篇文章要解释的核心内容,Session 和 Cookies 了。
Session 是会话的意思,会话是产生在服务端的,用来保存当前用户的会话信息,而 Cookies 是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有了 Cookie 以后,客户端(浏览器)再次访问服务端的时候,会将这个 Cookie 带上,这时,服务端可以通过 Cookie 来识别本次请求到底是谁在访问。
可以简单理解为 Cookies 中保存了登录凭证,我们只要持有这个凭证,就可以在服务端保持一个登录状态。
在爬虫中,有时候遇到需要登录才能访问的网页,只需要在登录后获取了 Cookies ,在下次访问的时候将登录后获取到的 Cookies 放在请求头中,这时,服务端就会认为我们的爬虫是一个正常登录用户。
那么,Cookies 是如何保持会话状态的呢?
在客户端(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服务端的时候,服务端会返回一个请求头中带有 Set-Cookie 字段的响应给客户端(浏览器),用来标记是哪一个用户,客户端(浏览器)会把这个 Cookies 给保存起来。
我们来使用工具 PostMan 来访问下某东的登录页,看下返回的响应头:
当我们输入好用户名和密码时,客户端会将这个 Cookies 放在请求头一起发送给服务端,这时,服务端就知道是谁在进行登录操作,并且可以判断这个人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对不对,如果输入正确,则在服务端的 Session 记录一下这个人已经登录成功了,下次再请求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登录状态了。
如果客户端传给服务端的 Cookies 是无效的,或者这个 Cookies 根本不是由这个服务端下发的,或者这个 Cookies 已经过期了,那么接下里的请求将不再能访问需要登录后才能访问的页面。
所以, Session 和 Cookies 之间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一个在服务端,一个在客户端。
我们还是打开某东的网站,看下这些 Cookies到底有哪些内容:
具体操作方式还是在 Chrome 中按 F12 打开开发者工具,选择 Application 标签,点开 Cookies 这一栏。
那么有的网站为什么这次关闭了,下次打开的时候还是登录状态呢?
这就要说到 Cookie 的持久化了,其实也不能说是持久化,就是 Cookie 失效的时间设置的长一点,比如直接设置到 2099 年失效,这样,在浏览器关闭后,这个 Cookie 是会保存在我们的硬盘中的,下次打开浏览器,会再从我们的硬盘中将这个 Cookie 读取出来,用来维持用户的会话状态。
第二个问题产生了,服务端的会话也会无限的维持下去么,当然不会,这就要在 Cookie 和 Session 上做文章了, Cookie 中可以使用加密的方式将用户名记录下来,在下次将 Cookies 读取出来由请求发送到服务端后,服务端悄悄的自己创建一个用户已经登录的会话,这样我们在客户端看起来就好像这个登录会话是一直保持的。
当我们关闭浏览器的时候会自动销毁服务端的会话,这个是错误的,因为在关闭浏览器的时候,浏览器并不会额外的通知服务端说,我要关闭了,你把和我的会话销毁掉吧。
因为服务端的会话是保存在内存中的,虽然一个会话不会很大,但是架不住会话多啊,硬件毕竟是会有限制的,不能无限扩充下去的,所以在服务端设置会话的过期时间就非常有必要。
当然,有没有方式能让浏览器在关闭的时候同步的关闭服务端的会话,当然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通过脚本语言 JS 来监听浏览器关闭的动作,当浏览器触发关闭动作的时候,由 JS 像服务端发起一个请求来通知服务端销毁会话。
由于不同的浏览器对 JS 事件的实现机制不一致,不一定保证 JS 能监听到浏览器关闭的动作,所以现在常用的方式还是在服务端自己设置会话的过期时间。
https://baike.baidu.com/item/cookie/1119
升初的家长要注意了!
2019年12月25日早10点!做好准备快来抢报KET/PET考试名额!
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网站将于2019年12月25日10时至2019年12月30日16时开放2020年4月25日KET青少版 /PET青少版报名。
剑桥五级官网:http://mse.neea.edu.cn/
一、抢考提前准备事宜
1、一张白底彩色照片电子版。
照片小于30K,且为JPG,JPEG或者PNG格式(若照片容量过大,可以通过画图工具重新调整大小,将像素更改为30K以内)。
2、考生有效的二代身份证(丢了的赶紧去办)。
3、考生信息收集,并核对确保无误。内容都整理好了,如下:
4、一个注册邮箱(跟上表里的邮箱一致),和不会忘记的密码。
5、一个高版本联网的浏览器
推荐使用Microsoft IE10以上和火狐最新版本,推荐显示分辨率为1366*768。必须使用简体中文操作系统输入汉字。在汉字输入状态下,注意必须采取半角方式输入数字。
6、提前选择考场,定好心仪考场排序。
二、提前在剑桥五级官网注册考生信息
考生登录网址:https://member.neea.cn
①、已经注册过账号的考生,直接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即可
②、没有账号的考生,首次登录,需要先选择“没有账号?点击注册”,按照咱们之前准备好的表格信息,注册考生信息
注意!注册信息不能填错!不能填错!检查无误后再点击“立即注册”!
以下是具体的报名流程
报名网址
网址:http://mse.neea.edu.cn
(复制网址到浏览器中打开)
只能使用电脑报考,建议用IE 10 以上版本。
注册
一定要提前注册账号,不能等开放报名时再注册,现在就可以注册!!!
① 进入网站后,点击“报考”,进入登录页面
② 若已有账号,则直接登录进入;没有账号,则点击注册
③ 注册
必须填写学员真实信息,不能填错,网站不会自动识别错误信息!!!
预定考位
如下图所示,红色框及字体为注意事项,选择报考时间、地区、考点、科目等,确认无误,下一步提交,考位即预订成功,保留24小时,24小时内完成信息采集(姓名、拼音姓名、照片、应急联系人及电话、年级、地址等等,实际按网站要求填写,提前准备电子照片,照片容量<30kb,官网要求jpg或JPEG格式)和缴费(可网银或支付宝,银行卡无须提前绑定,暂不支持微信),如超过24小时未完成信息采集、缴费,考位自动释放。
未报上的考生,开放报名期间动态刷新各考点考位。
报名费用
注意:
中国大陆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这是剑桥通用五级考试唯一接受的大陆考生的身份证件。如大陆考生不能出示有效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将禁止参加考试。
联系沟通
在报考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随时联系我校老师,我们提供全程指导和帮助。
官网常见问题解答:
http://mse.neea.edu.cn/html1/category/17061/5689-1.htm
(复制网址到浏览器中打开)
最后是剑桥考试网报中,可以增加你抢到名额概率的小攻略~
报名攻略
1、一定要用电脑,而且网速要快
据之前的KET报名统计,部分城市的第一批名额,在10秒钟内就被抢光了,确切的时间可能是7秒左右,移动终端不能访问报名网站!
2、火狐浏览器或IE 10以上版本
浏览器一定要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 10以上版本,否则,你在上传孩子照片的时候就痛苦了,一定要提前下载好浏览器,并且升级到最新版本。抢名额这件事,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怕麻烦。
3、提前了解官网发布的考点
对考点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所在省份考点较多,可以选定2-3个可以接受的考点,排好优先顺序。
4、提前五分钟登录报名页面
真正考验你的部分是在报名页面,请提前五分钟登录进入这个页面,然后把科目和考次名称(考试时间)先选好,倒计时准备中。
上图为之前报名情况截图,仅供参考
5、要不停的刷新
最重要的操作来了!在距离10:00还有几十秒的时候,你需要开始不停的刷新了,刷新不要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而是要在2个考点之间来回切换。每次切换考点,都会刷新页面,而且你之前选好的科目和时间,都不会被取消。每次刷新都看一下最下面的状态栏,是否变成开始报名。
上图为之前报名情况截图,仅供参考
6、左下角打勾
开始报名后,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切记在所选信息的左下角打勾!点击鼠标后,圆圈中心出现实心的黑色点,否则进入下一页会要你重新选择科目。
如果不打勾就点击下一步,那么,等你退回去重新选择科目的时候,99.99%会出现名额暂满。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