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除了红包相片,猴年微信还有这8种逆天玩法

除了红包相片,猴年微信还有这8种逆天玩法

年,除夕一天摇出了10亿个红包,观众对着手机摇了110亿次

今年年初,支付宝花了2.69亿大手笔拿下央视猴年春晚,推出新的玩法“咻一咻”。

表面上看,阿里凭着财大气粗K.O.掉腾讯,然而就在今日——1月26日,微信就开始放大招了。

一天之内,朋友圈里出现一大批模糊照片,如果想要看清这些照片,或者发表几句意见,都有一个大前提——付钱!

实际上,这是微信推出的红包照片功能。使用该功能,我们可以发布模糊照片,而好友必须给我们红包才能看见清晰照片,红包金额随机。

根据系统提示,这些红包照片将于今晚8点全部下线,并将在零点被删除。这似乎也暗示着,今天朋友圈照片的“泛黄”度和珍奇度都会有大幅度上升。

因此,春晚之争还没分出胜负,它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机遇——

少了春晚几家大企业的竞争,各大小公司都能加入微信派红包的战局,一夜之间很可能会爆发出各种各样的红包玩法。没有春晚这个大块头一家独霸,除夕反而将成为以微信作为主战场的商家的狂欢之夜。

在H5的帮助下,红包肯定不再是简单的“王祖蓝给你派红包了”,这恰恰为还在继续刷朋友圈、向亲朋好友分享新年祝福的广大群众——我们制造了更多拿红包的机会。

趁着岁末,iH5推出了微信红包功能,只要你有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服务号,就能在H5中派红包。

让我们猜猜能怎么用iH5把微信红包玩坏——

1、不看完广告,不能拿红包!

傲娇的广告君,需要我们的指压神功才能启动。手指连续按住屏幕播放广告,广告结束就能领取红包——这广告看得实在,分分钟有回报。

2、默契合格,马上有福利!

想要领红包,就让好友扫描自己手机上的二维码,一起进行默契度答题。根据题目要求答题过关,两人都可以获得红包——不过要是你让我当着那谁的面回答“落水救谁”的千古难题,这红包我还真不想领了。

3、欲求神秘红包,请一直向上翻!

观看一段聊天记录,找到蛛丝马迹,动动手指去翻聊天对话,就有红包拿。

4、这年头许个愿都有红包!

填写新年愿望,加入弹幕大军就能领取红包。别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简单粗暴的红包领取方式,有钱就是任性!

5、红包只属于胜利者!

让好友用手机扫一扫你的手机上的二维码,立刻共同参与双机赛车游戏。胜者为王,赢家就能拿红包。

6、有一种幸福,叫双喜临门!

欲求2016年的兴旺发达,且看今日一摇。不仅能摇出新一年的运势情况,更能领取意外红包大礼。瞧瞧,老天给我爱情的同时,还给了我红包!

7、得分有多高,红包就多大!

参与轻松益智的小游戏则有机会领取红包,红包大小取决于得分高低,游戏玩得越好钱拿得越多。

8、幸运转盘,转出幸运!

转盘转一转,好运跟着来。轻轻一点“我要抽奖”,就可以启动幸运转盘。想要红包还是更多的红包,容朕想想。

实际上,iH5的红包功能本身就有很大门道。比方说,土豪企业包一个88888元的红包,设置红包最大值和最小值,写上祝福语——“猴年发发发发发!”。

如果土豪企业把红包发给员工当年终奖励,可以规定每人只能领一次;

如果土豪企业在搞活动,想要扩散福利,可以规定每人一天只能领一次。

简单一句话,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我们呢?就坐等各大企业公司春节来花式派红包吧!

鞭炮、看春晚、抢红包、摇一摇、咻一咻、集福……这个2016年的除夕夜相信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吃过饺子、领过压岁钱也不能忘了拜大年!毕竟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拜年则是这个节日中最能体现传统的“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拜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着:20年前,手机还未普及,百姓的拜年方式就是挨家串门,拜访亲朋好友。2000年后,随着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家开始进行短信拜年,看到好的段子,朋友之间互相转发感觉很新鲜。但近几年,随着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新媒体在生活中介入并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短信拜年也渐渐成了历史,传统拜年方式呈现更多元化的一面。

从2012年后,微信这个新的社交平台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特别是在去年的春晚红包大战中让微信一夜间似乎成了每个人的标配!作为拜年新利器,微信不局限于文字发送祝福话语,还可以发语音、图片,更是可以实时聊天,发好玩的表情。而且随着这两年微信的深度开发功能,微信拜年有了更多的花样!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这个春节用微信拜年的那些新花样!

1、分享年夜饭+祝福

使用各种图片制作软件将精美的图文自定义到一张图片上,分享给亲朋好友!DIY的图片可以随心所欲的添加文字和图片,在确保精美的基础上还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原创,而且这种分享年夜饭的图片也能让收到者感受到新年的热闹,增加参与感,无疑让收到者格外舒心。

2、大胆出镜+创意文字

春节期间一定也有很多无法见面的亲朋好友,那么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本人图片出镜的方式既能感觉就像彼此面对面,亲切又生动,而且让很多人少了录制视频的紧张感。

3、语音祝福

这种方式应该说是电话拜年的升级版,和电话的点对点相比,微信语音祝福既可以是采用录制专属的拜年语音群发也可以为每位亲朋送去语音祝福!方式上比较灵活、内容上更是可以多样,搞笑、严肃、喜庆、萌萌的……

4、文字祝福

这种就是非常简单的了,短信的2.0版本,不过相信也是对方自己原创的内容……不过由于属于最简单的方式,所以就不多介绍了!

5、文字+表情

微信时代,大家都习惯了表情文化,在日常的聊天中多多少少的都会用到表情,丰富多彩的表情无疑带给了日常聊天中更好的体验!而在拜年祝福中势必不能少了表情的位置。这种内容虽然简单,但是也是发送者精心设计的内容,虽然没有图片加文字那种别样,也没有视频那种特色,但是却也很讨人喜欢。不过这种也比较容易被复制转发……

6、自制视频

这种就比较直接了,直接自己录制专属视频,将自己的祝福话自己演绎,自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接收者的手机里,会特别的亲切,没准一高兴发个红包回复一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能说我就给其发了红包吗?相信随着移动视频的发展,未来这种方式会越来普遍。当然视频拜年也有一些人好发送的是祝福动画,似乎就黯淡了很多!

7、GIF动画片

这种GIF动图虽然也是网络传播转发的,不过精美的设计,动感的表现形式,笔者倒也是比较喜欢,虽然少了几分原创但是多了几分新意!其实和这种转发的创意动画相比,大家完全可以选择使用H5页面制作软件设计DIY自己的HTML5 页面发送自己的祝福!笔者使用过爆米兔、易企秀等H5软件,感觉素材非常丰富,简单易用! 8、拜年红包

“能用红包表达的事情别说话”,直接发送拜年红包这种方式可谓是简单粗暴!不过笔者喜欢,相信很多人也很喜欢。虽然红包钱不多,但是新年就图一个喜气,大家相互发送小红包无疑让每个人都欢欢喜喜!而且这次微信还特意设计了拜年红包,会随机出现金额出现祝福,无疑更是增加了可玩性!

总之,如果说电话短信这些功能手机能完成的拜年方式是1.0时代,那么使用智能手机用微信来拜年的方式,则开启了远距离拜年2.0时代。未来或许还会出现微视、美拍等等APP新媒体的3.0、4.0时代!不过不管拜年方式如何变迁,大家拜年送祝福、期盼幸福生活的心情是不会变的。

最后,你昨晚被二马耍猴了吗?你收到了敬业福? 其实春节这个传统佳节虽然越来越缺少年味,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放下手机和家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希望每个人都不会被新科技而冷漠了亲情!

文首发《人工智能学家》公众号:Aitists

2016年春晚,阿里旗下的支付宝花费了2.69亿元成为独家互动平台,给全国人民发红包。除了多轮“咻一咻”(基于LBS服务,以用户定位为中心)现金红包外,还有倍受关注的就是“福卡”红包玩法:用户只要集成5张福卡,就可平分春晚支付宝2亿元的超级大红包。而只要加好友就可以收集福卡。

回顾2015年7月18日,阿里支付宝发布了被称为“12年历史上最大一次进化”的新版本。而“朋友”作为一级入口更是引发了行业的大讨论:“用支付宝聊天”成为现实,支付宝要做社交了。

关于阿里巴巴的社交产品,从最早的旺旺、雅虎关系、淘江湖,到后来的来往、钉钉,再到改版的支付宝,应该说阿里对于社交这一领域一直没有放弃。深层次讲,阿里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本质上原本就是社交网站,一个关于商业买卖的社交网站,或者商业垂直领域的社交网站。

从这个层面讲,阿里的社交举动是战略突围,从商业社交突围到全领域或泛领域社交,从而避免腾讯的覆盖式压力。从战略上讲,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也是决定未来阿里命运的举动。

承受腾讯全领域社交压力更重的巨头是百度,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微信号,QQ空间向腾讯社交网络集中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网站关闭的时候,当腾讯推出微信的“应用号”,试图用html5的微信应用取代手机App的时候,百度的生命源泉“互联网大数据”面临着萎缩和枯竭的危险。

无论是阿里还是百度,面对社交网络产生的竞争压力,的确应该不顾一切的发展出自己的社交网络,否者再过5年,90%以上的数据,社会关系收敛到qq,微信,脸书等社交网络后,危机将不可挽回。

从阿里和百度的产品看,支付宝和贴吧是这两个巨头离社交网络最近的武器,阿里选择了正确的突围方式,但百度却没有动静。可以预言,如果支付宝突围成果,它的名字一定会被换掉,叫什么,本文没有办法预测。

社交网络对互联网其他巨头产生强大压力的根源不是商业竞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互联网的大脑化趋势。我们在互联网神经学研究中提到,互联网正在向与人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

它将具备自己的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物联网和云计算正是这些系统的萌芽,而社交网络中的个人空间正是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神经元。

这些互联网神经元不但通过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信息交互,也必然会与互联网的感觉,运动神经系统接驳,形成完整的互联网神经元结构。这一进化趋势导致社交网络必然会发展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互的大社交网络。

我们知道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对于正在大脑化的互联网,腾讯,facebook恰巧占据了互联网大脑的核心位置。

当腾讯,facebook通过社交网络直接连接了互联网用户,收割着这些互联网用户产生的信息,用互联网用户通过交互产生的强关系让用户难以脱离,通过与物联网结合形成真正的互联网神经元和神经网络架构。阿里和百度这样的巨头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阿里和百度的未来,不仅仅面对商业的竞争,还有互联网向类大脑结构进化的趋势产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