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GNPs电极结构的“超级电容纸”可以随意弯折
Heliyon 11月20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阿萨德大学(IAU)等离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制造“超级电容纸”的新方法。这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可以弯折并储存电能。超级电容器的单位体积储能容量是传统电容器的10倍以上,但充放电速度是后者的数倍,使用寿命也更长。蕾拉·费克里·阿瓦尔博士(Dr. Leila Fekri Aval)团队制造的超级电容纸比其他电容纸更轻薄、成本更低。阿瓦尔说:“在不久的将来,超级电容纸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当它的成本降低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用上这种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和储能性质。虽然它的强度很高,但却兼有出色的柔性。阿瓦尔博士的团队对商用超级电容器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制造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纸的复合层电容纸。为了分隔复合层,他们了使用经济性的钛酸钡。这种复合层超级电容纸即使被折叠起来,也能有效存储能量。
新型超级电容纸在医疗植入物、可穿戴技术、以及智能包装等领域都有潜在应用价值——可以卷起来放在衣服口袋里的平板电脑,用衣服给手机充电,这些设想可能都会逐渐成为现实。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责编: 唐林芳
期刊来源:《Heliyon》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18-11-flexible-foldable-supercapacitors-energy-storage.htm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ew Foldable Phone /Bendable Phone
可折叠智能手机
http://www.51voa.com/VOA_Special_English/samsung-shows-off-new-foldable-phone-80700.html
2019-02-27
1)Samsung has provided the public a first look at its new foldable smartphone.
三星首次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新的可折叠智能手机。
2)The device was shown for the first time Wednesday on November 7, 2018, during a Samsung developer's conference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可折叠智能手机于2018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三星开发者会议上首次公开。
3)The South Korea-based technology company first announced plans to build a fully foldable phone six years ago.
六年前三星公司就说公司计划要造一部可折叠手机了。
4)The phone is designed to fold open to make the device the size of a small tablet. It can also perform some operations of a tablet. When folded closed, the device looks and works like a normal smartphone.
手机设计成:打开后就是一个小的平板电脑大小,部分运行方式也跟平板电脑一样。合上之后,它就像一部正常的智能手机一样运行了。
5) When it's open, it's a tablet, offering a big screen experience. When closed, it's a phone that fits neatly inside your pocket.”
打开就是一部平板电脑,给你大屏幕的体验;合上,就是一部手机,轻轻松松装入口袋!
6)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dable device was very complex. He said Samsung had to invent new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and "re-imagine the display from the ground up.”
设计和开发可折叠设备极其复杂。三星不得不发明新的制造材料、新方法、“从头开始再想象手机的显示”
7)One of the biggest difficulties was finding a material that was flexible, but also strong enough to support repeated folding and unfolding of the device.
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找到一种材料,既要柔软/灵活/弯曲度高、又要够硬才能撑得起设备一次次的折叠、打开、折叠、打开。
8)The device will permit users to keep up to three apps open at one time. With normal size smartphones, users have to keep changing between apps.
可折叠手机允许用户同屏运行三个app;而正常大小的智能手机手机,用户得一次次地在不同app间转换(屏幕上只能开一个)。
9)Samsung planned to introduce a new device with an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early next year.
三星计划明年初发行一个安卓操作系统的新设备。
10)several other Android manufacturers were also working on foldable products.
其他几家安卓制造商也致力于开发可折叠手机。
11)Technology experts see the new foldable design as a way to get users to buy a new device seen as revolutionary. More people are deciding to hold onto smartphones longer because newly launched models do not offer major improvements and can be very costly.
技术专家把新的可折叠设计视为吸引用户购买划时代新设备的新方式。更多人决定还是先不买新手机了,因为新发行的型号没有大的变化、而且价格非常贵。
本材料源自51voa.com官方网站,经过本人节选、后期翻译而成,若有翻译的不妥当的地方,欢迎指正
……据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今年度中国的安卓手机品牌厂商,下调手机订单合计2.7亿台;”
“…..据供应链消息指出,芯片公司联发科下调第4季订单调整幅度达30%~35%,而另一芯片公司高通,亦将高阶芯片订单下调约10%~15%。”
“……据DIGITIMES报道称,苹果 iPhone 14 系列的大规模生产已经开始,但首批 9000 万台的目标出货量,已经减少 10%。”
“……据彭博报道,苹果为应对下半年的经济困境,已暂停招聘新员工,并冻结支出增长。”
“据韩国网站 The Elec 报告,三星智能手机库存累计达5000万台。”
“据工商时报消息指出,三星史无前例地通知包括面板、IC、手机零组件等所有供应商,即日起暂停拉货。”
近月,全球手机业界一片愁云惨雾,犹如大难将至。由于目前手机产业的规模巨大,手机产业不景气的震动波,不但向上冲击供应链,也会向下冲击渠道商,进而对整体经济带来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手机业界面对的困境,背后因素众多。全球经济环境固然带来一定影响,但无论是你、我、或是一般消费者,可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个中关键,是大家怎么都不换手机了?
手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多年,渗透率已高达80%,差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而进入存量阶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开始放缓。因此,手机厂商要想像以往一样取得高速增长,就必须让用户更频繁地更换手机。
厂商想吸引用户提高换机的频率,自然需要提供足够的诱因。可是,目前智能手机性能早已过剩,一般用户拿着一台旧手机,也能流畅健康地持续用上好几年;如果新手机没有带来明显的优势或变化,人们就没有必要去更换。
用户不愿意换手机,责任当然不在用户,而是在手机厂商。
然而,整个手机产业近年来均陷于创新乏力的困局。即便是强如苹果,也只能稍稍提升芯片、拍照性能而已;但这些年复一年的常规升级,并没有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全新的应用场景。最终,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过31个月,导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变动,图片来源:CEIC
偏偏在这危急关头,全球各国在疫情、战争、通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将迎来一波经济衰退。消费者换机意愿本就不高,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态度自然更为谨慎。对于那些小打小闹式的微创新、或是华而不实的伪创新,更难刺激用户的购买欲。因此,在“前方经济困境,后方创新乏力”的双重压力下,消费者势必进一步放慢换手机的速度。
可见,整个手机产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但手机厂商们并没有就此认命,而是继续寻找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创新空间。
对创新能力的一场大考
这个创新的空间在哪里?新形态产品或是一个答案。
目前消费者重视的影像领域,技术已相当成熟,提升空间不多,恐难刺激用户升级手机。而AR/VR、元宇宙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为消费者带来稳定的良好体验。
相比之下,折叠屏手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技术更为成熟和可靠。多家知名分析机构也看好折叠屏手机,认为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大爆发。
分析机构Counterpoint就指出,2021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幅高达3倍,预计在2023年增幅可高达10倍。而分析机构Canalys则认为折叠屏手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并预测折叠屏手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将高达122%。
但由于“折叠屏手机”的确是全新的手机形态,厂商缺乏足够的经验,并不知道用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导致用户用顶配旗舰级直板机的价格,换来的却是又笨又重、屏幕易坏、折痕处理也不尽如人意的折叠屏手机。
最终,这些新形态的手机,没有为用户带来预期的体验突破,也没有创造新的价值。一般消费者的反应相当冷淡,更有不少人把折叠屏手机讥为“伪创新”。因此,折叠屏手机的销量迟迟未有迎来大爆发,用户也没有因此加快换手机。
但,折叠屏手机真的是“伪创新”吗?
折叠屏设备的开发,涉及折叠、摄像头摆放方式、铰链形态、软件系统、重量与续航控制等。与快充、摄像能力这种局部创新不同,折叠屏的创新需要公司的上下打通,是对公司制度与创新能力的一场大考,更是对手机品牌生命力的一次评估。
转折点:从尝鲜到常用
尽管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早在2018年就已上市,接下来的四年间也有多家厂商入局折叠屏市场。但是“大而笨重”、“小而无用”的痛点一直备受诟病。
直至2021年末,OPPO推出了一款不同于其他折叠屏尺寸的OPPO Find N。分析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期间,OPPO Find N持续位居国内折叠屏品类的销量前三,还成为2022上半年京东自营平台折叠屏品类的销量冠军。
诚然,OPPO Find N并不是一台完美的折叠屏手机,它在软件适配上仍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但是OPPO Find N克服以往折叠屏的弱点:它能兼顾小屏旗舰手感和平板级观感;手机在折叠20万次后,屏幕仍然不会损坏或出现明显折痕;目前TOP 3000 折叠屏应用的适配率也已超过了 80%。
为手机注入生命力
近十年来,手机产业虽迎来众多推动换机潮的创新技术,但这些技术往往只能带来一次性的提升,无法持续地推动用户升级。以 2017 年的全面屏手机为例,当时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全面屏手机,用户也纷纷更换了全面屏手机。但很快地,全面屏便无法为用户再次带来新价值,用户便丧失了更换手机的激情。
然而,折叠屏手机所带来的并不仅是一块大屏幕,而是一套灵活多变的人机交互形态,能针对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交互体验。
以OPPO Find N悬停观影为例,用户可以把折叠屏手机的上半部分当作屏幕,下半部分则变成手机支架,而下半部分的屏幕还能当做触控板,轻松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当折叠屏灵活多变的特性,与开发者无穷的创意相结合,消费者便能感受到传统手机无法提供的创新体验。
而且,折叠屏的形态也并不局限于左右对折,例如三星去年发布的上下翻盖的Z Flip3,通过更轻巧便携的外观,吸引了女性用户。
可见,只要折叠屏凭借差异化的形态,持续升级新的用户体验,就能源源不绝地为手机市场注入生命力。
手机创新之路,尚未完结
据Counterpoint最新的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同比增长391%,随着4月和5月折叠屏销售保持势头,中国折叠屏市场预计全年同比增长225%,出货量有望达270万。
可见,目前国内用户开始认可折叠屏成为手机的全新创新方向,而折叠屏手机也或将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下一个机遇赛道。
折叠屏是否能持续打动用户,再造另一个智能手机风潮?目前仍言之过早。
但肯定的是:手机创新之路,仍未完结。
数据来源:
1.https://www.sohu.com/a/549783104_114760
2.https://www.163.com/dy/article/H9TRPK4R05198CJN.html
3.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7-02/doc-imizmscu9782108.shtml
4.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internet/2022-07-19/doc-imizirav4290786.shtml
5.https://new.qq.com/omn/20220621/20220621A06YSZ00.html
6.https://www.163.com/dy/article/HA36GMOK05119734.html
7.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china-foldable-market-trends-favor-domestic-brands
8.https://www.canalys.com/newsroom/global-smartphone-market-Q2-2022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