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前端-css-属性-滚动条(scrollbar)样式

前端-css-属性-滚动条(scrollbar)样式

用场景

::-webkit-scrollbar 只支持WebKit的浏览器 (谷歌Chrome, 苹果Safari)可以使用。

全局样式

* {
  scrollbar-width: thin;
  // auto -浏览器默认滚动条宽度
  // thin -设置比默认滚动条更窄的宽度
  // none -隐藏滚动条,但是元素还可以滚动
  // **px -直接设置滚动条的宽度
}

// 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相交的部分
::-webkit-scrollbar-corner {
  display: none;
  width: 0;
  height: 0;
}

// 整个滚动条
::-webkit-scrollbar {
  width: 5px; // 宽度
  height: 5px; // 高度
  background-color: #a7b1c2; // 颜色
}

// 滚动条上的滚动滑块。
::-webkit-scrollbar-thumb {
  width: 6px;
  height: 6px;
  background: rgba(0, 0, 0, 0.1);
  background-clip: padding-box;
  border: 2px solid transparent;
  border-radius: 6px;
}

// 滚动条上的按钮(上下箭头)。
::-webkit-scrollbar-button {
  display: none;
  width: 0;
  height: 0;
}

// 滚动条轨道
::-webkit-scrollbar-track {
  display: none;
}

// 滚动条没有滑块的轨道部分。
::-webkit-scrollbar-track-piece {
  display: none;
}

// 右下角拖动块(如:textarea的可拖动按钮)
::-webkit-resizer {
  background: #991d28;
}

局部样式

级下拉选择器,是原型设计里常用的原件,本文以省市级行政区选择器为案例,分析如何用中继器制作一个二级下拉选择器,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分级下拉选择器是原型设计里常用的元件,今天作者就教大家如何用中继器制作一个二级下拉选择器,本教程以省市级行政区选择器为案例,制作完成后应具备以下效果:

  1. 下拉效果:点击选择地区显示选择器,点击页面空白地方可收起选择器
  2. 选择效果:选择省级行政区后,自动显示改一级选项下的二级选项,可以选择对应的市级行政区
  3. 回显效果:选择一二级选项后,选择的内容会自动回显
  4. 中继器效果:具体选项可以在中继器表格里维护,填写后自动生成交互效果

原型地址:https://5tad3q.axshare.com/#g=1

一、材料准备和原型制作

1. 一级选择器的制作

我们主要用中继器来做选择器,中继器里面的矩形我们设置选中样式和默认样式,选中样式是鼠标移入变色的样式,这里不用悬停样式的原因是因为在中继器中后续设计更新行的交互,如果用移入样式会出现bug;禁用样式是点击选择该选项后的样式。取消边框线,增加选中样式为蓝色文字,调整一下尺寸。

在矩形上方我们放置一个热区,尺寸和矩形一致,因为矩形禁用了就无法点击,所以我们只需要矩形做变色效果,后续交互写在热区上就可以避免无法再次点击的情况

中继器按网格排布。中继器表格里两列内容:

  1. Column1:里面填写一级选项,例如广东省、陕西省……
  2. true:默认为空即可,后续用来做选中的交互

2. 二级选择器的制作

制作完一级选择器后,我们将整个中继器转为动态面板,复制这个面板状态,在新的面板状态里面的中继器就是时二级选择器,在中继器表格中增加一列:

Column2:里面填写二级选项,例如广州市、深证市;这里要和前面Column1对应,Column1就是该二级选项的一级选项,例如二级选项是广州市,Column1就应该填写广东省。

二级选项因为在案例中已经是最后一项了,禁用后不会影响后续的交互,所以这里可以不需要热区遮挡矩形,后续的交互也可以直接写在矩形里。

3. 标签文字的制作

标签文字就是可以通过点击切换的文字,例如选择广东省广州市后,点击省份行政区,就可以重新回到一级选择器重新选择省份。

那我们用两个文本标签来制作即可,这里我们增加选中样式为显示下边线为蓝色。一级选项文字默认选中,二级选项文字默认禁用,因为一开始没有选一级选项时,是看不到二级选项的。

最后把两个标签文字设置为单选组。

4. 其他材料

包括矩形框,用于点击显示选择器、填写默认文字和回显已选择的文字,我们可以增加悬停、选中的样式让他更加美观;

上下箭头——默认显示下箭头,隐藏上箭头;

把上下箭头、和矩形框组合在一起。

最后还需要一个背景矩形,用矩形增加阴影即可,将背景矩形和上面1、2、3的元件组合在一起,默认隐藏。如下图所示摆放:

二、交互制作

1. 回显框组合的交互事件

鼠标单击回显框组合时,我们用显示的交互,将下面选择框组合显示出来,这里主要我们要选择灯箱效果,这样点击空白的地方才可以收起灯箱,灯箱颜色可以自由设置,一样是黑色,50%透明度。

2. 选择器组合的交互事件

选择器组合显示时,我们用显示隐藏的交互,显示上箭头,隐藏下箭头;选择器组合隐藏时,我们隐藏上箭头,显示下箭头。

3. 一级选择器交互事件

中继器每项加载时,我们用设置文本的交互设置中继器内矩形的文字值为中继器表格内Column1列对应的文字。

如果true列的值等于1,我们就禁用当前行中继器内矩形,前面加了一个禁用的交互样式,这样就由一个选择变色的效果:

鼠标移入矩形上方的热区时,我们用选中的交互,将矩形设置为真;鼠标移出矩形上方的热区时,我们用选中的交互,将矩形设置为假。结合前面设置的选中样式,就会有一个移入变色的效果。

鼠标单击矩形上方的热区时,我们首先要用更新行的交互,将当前行true列的值更新为1,结合上面的交互,相当于该元件会禁用变色。

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之前是否有选项已经被选中变色了,所以我们用要做一个重置,简单来说就是把true列所有的值先变成0,然后在更新当前行。所以我们要先用标记行的事件,标记所有行,然后用更新行的交互,更新已标记的行,将true列的值更新为0。

这里我们要考虑到,点击了一级选项,如果二级选项之前有选择过选项,也是应该被重置,所以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将2级选择器里面的中继器也要更新所有行true列的值为0。

1级选项器选择之后,我们就用启动的交互,将前面禁用的市级行政区的文字启用,这样就可以点击了。

在点击之前,我们还要用筛选的事件,因为现在二级选择器里面的内容是全部选项,我们要筛选出该一级选项对应的二级选项,所以用筛选事件,筛选的条件就是当前中继器表格当前行的Column1列的文字值等于二级选择器里中继器表格中Column1的文字值。

选择之后,我们还要将文本回显到回显框里,我们用设置文本的交互,将中继器表格中当前行Column1的值设置到回显框里即可。

最后我们触发二级标签文字(市级行政区)鼠标单击时的交互。

4. 二级标签文字的交互事件

二级标签文字鼠标单击时,首先用选择的事件,将当前元件设置为真,结合前面的选中样式,改文本就会显示下边线。

然后我们用设置面板状态的交互,将选择器的动态面板设置到2级选项的面板,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选择二级的选项。

最后,我们如果需要做一个背景矩形和动态面板自适应尺寸的大小,就是随着选项多少自动改变尺寸。我们用设置尺寸的交互,宽是还是原来的宽度,高度我们设置为二级选项中继器的高,背景矩形还要额外留出一点空隙。

5. 二级选择器交互事件

二级中继器每项加载时,这里和前面一级中继器的交互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点是一级中继器设置文本是按Column1列的值设置,这里改成按Column2列的值来设置。

同样鼠标移入矩形时,我们用选中的交互,将矩形设置为真;鼠标移出矩形时,我们用选中的交互,将矩形设置为假。结合前面设置的选中样式,就会有一个移入变色的效果。这里和一级中继器里面的是一样的。

鼠标单击矩形时,同样我们首先要用更新行的交互,将当前行true列的值更新为1,结合上面的交互,相当于该元件会禁用变色。这里我们同样还需要考虑到之前是否有选项已经被选中变色了,所以我们用要做一个重置,简单来说就是把true列所有的值先变成0,然后在更新当前行。

所以我们要先用标记行的事件,标记所有行,然后用更新行的交互,更新已标记的行,将true列的值更新为0。

选择之后,我们还要将文本回显到回显框里,我们用设置文本的交互,将中继器表格中当前行Column1和Column2的值设置到回显框里即可。

6. 一级标签文字的交互事件

如果我们选择省份后发现选择错了,那么我们可以店家一级标签的文字,重新回到一级选择器的界面选择。

所以鼠标单击一级标签文字时,首先用选择的事件,将当前元件设置为真,结合前面的选中样式,改文本就会显示下边线。

然后我们用设置面板状态的交互,将选择器的动态面板设置到1级选项的面板,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选择1级的选项。

最后,我们如果需要做一个背景矩形和动态面板自适应尺寸的大小,就是随着选项多少自动改变尺寸。我们用设置尺寸的交互,宽是还是原来的宽度,高度我们设置为1级选项中继器的高,背景矩形还要额外留出一点空隙。

这里和扇面二级文字的交互基本一直,只是选择的对象不同: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二级下拉选择器原型模板的制作了,下次使用时,只需要修改中继器表格里的选项信息,即可自动生成交互效果,是不是很方便呢?

那以上就是分级下拉选择器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见~~~

本文由 @Axure高保真原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打开素材“小箭头”Excel表,在(图1)所示的【A1:C3】单元格区域中,显示的是“表姐”“凌祯”2名员工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业绩情况。我们的目标是制作出如最终效果图所示的具有指示箭头的业绩对比图,利用上下(↑↓)小箭头来表示每个人的业绩上升或下降情况。

(图1)

(2)创建柱形图:选中【A1:B3】单元格,选择【插入】选项卡下选择插入一个【二维柱形图】(见图1)。

(3)在(图1)中,我们只创建了一组“2016年”(见图1蓝色柱形)2名员工的业绩柱形图。下面介绍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快速增加其他数据系列。选中【C1:C3】单元格,按快捷键【Ctrl+C】复制选中单元格内容,然后选中图表区域,并按下快捷键【Ctrl+V】,即可将【C1:C3】的数据内容,创建到图表新的数据系列中,(如图2)所示橘色柱形。

(图2)

(4)在(图2)中,我们已经完成基础图表结构的创建。但是,我们要在图表中,它们对应的升降小箭头。因此,还要额外制作两组数据系列。在(图3)中,F列和G列中制作两组辅助列:

(图3)

【F列“Y1”】

F2单元格的公式=IF(C2<B2,C2+1,NA())
F3单元格的公式=IF(C3<B3,C3+1,NA())

说明:判断业绩是否下降(↓),公式的含义是:判断C列“2017年”的值是否小于(<)B列“2016年”的值,如果满足就显示C列“2017年”的值+1,否则就显示错误值。

G列【Y2】

G2单元格的公式=IF(C2>=B2,C2+1,NA())
G3单元格的公式=IF(C3>=B3,C3+1,NA())

说明:判断业绩是否上升(↑),公式的含义是:判断C列“2017年”的值是否大于等于(>=)B列“2016年”的值,如果满足就显示C列“2017年”的值+1,否则就显示错误值。

提示:使用NA()(错误值)的好处是,制作图表时,该数据系列不会显示任何值;而设置显示为0(零值),则会产生一个数值为0的数据系列,影响图表呈现效果。

做好数据准备后,我们开始具体操作:同操作步骤(3)一样,选中【F1:G3】单元格,将内容复制后,再粘贴到图表(图3)中。此时,图中出现另外两个数据标签(黄色和灰色),它们是为了制作辅助标签(小箭头)而创建的。

(5)下面开始优化图表结构:选中图表,选择【图表工具-设计】选项卡下的【更改图表类型】选项→在弹出的【更改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组合】选项→将【Y1】【Y2】改为【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见图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图4)

(6)选中案例素材中上下的箭头图片,分别复制后,粘贴到对应的数据标记点位置(见图5)。

(图5)

提示:

①本例中的上下箭头是通过【插入】选项卡下的绘制图形,直接绘制并填充颜色后得到的。如果喜欢其他形状的箭头样式,可以从其他图片网站下载,应用到本例中即可。

②因为Y1、Y2设置的是【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在本例中,恰巧Y1、Y2系列只有一个有效数据(另一个数据为#N/A错误值),因此不会形成数据标记点之间的折线(连线)。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Y1、Y2的数据系列的填充样式为【无线条】的样式(如图3所示)。

(7)对于图表的快速美化,还可以在选中图表以后,通过【图表工具-设计】选项卡下的【图表样式】→选择一个你想要的样式,进行图表的快速美化。在完成图表样式的设置后,还需要再次重复步骤(4),重新将上下的箭头图片,复制粘贴到相应的数据标记点的位置上(见效果图)。

(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