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制作一个漂亮的墨水屏电子钟(附两种版本)

制作一个漂亮的墨水屏电子钟(附两种版本)


周和大家介绍一个漂亮的墨水屏电子钟,兼具气象站功能(可以通过GPS自动设置),用4节AAA电池可以续航6个月左右,而且,为了保证安全和可靠性,它不需要任何网络连接。

特点包括:

  • 自动设置(通过GPS)
  • 当前温度。
  • 当前的湿度。
  • 显示过去25小时内压力的压力图。
  • 日出和日落时间
  • 当前的月相
  • 在12小时或24小时模式之间选择。
  • 在英文和公制单位之间选择。

这个项目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 “简易”版本“低功率”版本

“简易”版本是基于Arduino Nano的。这个版本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成本、零件数量和制作的复杂性;缺点是你需要用一个USB 5V适配器来给时钟供电。

“低功率”版本使用一个32k的振荡器,以极小的功率保持精确的计时。这个振荡器让时钟可以用电池运行。

第1步:"简易 "版零件清单

  • Arduino Nano
  • Waveshare 2.9 in EPaper模块
  • Adafruit MS8607压力/湿度/温度传感器
  • 任何带有9600 Baud TX的GPS模块
  • 电路板(可以是一块原型板或一块用于CNC的铜板)
  • 几个按钮开关(用来改变UTC时间偏移和显示偏好的)
  • 制作外壳的材料(文末会有提供.3mf.scad.dxf文件)
  • USB充电器和充电线

第2步:"低功率 "版本

这些材料和上面的简易版本一样:

  • Waveshare 2.9 in EPaper Module
  • Adafruit MS8607压力/湿度/温度传感器
  • 电路板
  • 几个按钮开关
  • 制作外壳的材料

此外,你还需要:

  • Atmega328P DIP版(你也可以选择SMD封装版本,但在32K晶体上焊接会更难)
  • 32768 Hz晶体(这个振荡器是设计中低功率的关键)
  • Adafruit GPS模块(这个模块比 "简易 "版中的模块质量要高一些,因为它可以跟踪更多的卫星(以便更快地锁定),提供一个使能引脚(用于低功耗)和一个用于保持其内存活动的端口(用于快速重新锁定)。如果所有这些功能对你来说不值得增加成本,你可以通过添加你自己的使能FET,魔改一个更便宜的模块来完成这项工作。后面会解释怎么做)
  • LED+电阻(光秃秃的Atmega328P没有办法告诉你它是否在工作,闪烁的灯可以提供一个1ms/秒的 "心跳",几乎不耗电,但提供了有用的反馈)
  • 几个10uF和100nF的电容来平滑电源电压
  • 电池(我用的是4个AAA电池,但任何能可以获得5-7伏电压的电池都可以使用)
  • (可选)一个用于通过ICSP对芯片进行编程的3x2针头(如果你可以拆下Atmega328P重新编程,那么你可以跳过这个连接器)
  • (可选)一个用于UART调试的1x2针脚接头(只有在板子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下才需要这个)

第3步:Arduino Mini版本

前面说有两个版本,这个是一个额外的版本,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额外的版本,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处于 "零件荒 ",像Atmega328P这样的芯片会长期缺货。

你可以用 "简单 "版本的固件运行这个版本,或者,如果你对自己的焊接技术有信心,你可以在微控制器上焊接一个32k的晶体(如上图所示),并使用32k版本的固件(更多细节见下节)。

上面的原理图是用一个 "便宜的GPS "解决方案来连接的,但是如果你用了别的(比如Adafruit)的设置来替换原理图中的GPS部分,你也可以使用别的(比如Adafruit的)GPS(如上一步的原理图所示)。

第4步:便宜的GPS(可选)

与竞争对手(12美元)相比,Adafruit的GPS装置很贵(30美元)。如果你认为增加的功能(在低功耗部件部分有描述)不 "值得",你可以把任何能以9600波特传输NMEA字符串的GPS模块丢进去(大多数的GPS模块都可以)。

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单元中的大多数缺乏一个启用/禁用引脚,而GPS单元通常消耗30-100毫安的电力。我们可以用一个N-MOSFET(或类似的)黑掉一个禁用开关。上面的原理图显示了基本的想法。我们也可以在falstad[1]中进行尝试。

这个电源开关电路是有取舍的。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细节,请参见附录B。

第5步:低功率硬件修改

如果你正在制作 "简易 "版本,你不需要阅读这一部分。对于“低功率”版本,这些改装将大大改善电池寿命。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将假设电源来自一组AAA电池,可以提供1000毫安时。让我们假设你使用的是32K的Adafruit版本,并且没有做任何修改。下面是一个电源分解的例子。

  • "睡眠/关闭 " CPU、GPS、MS8607和EPaper:测量值为30-70uA(我们认为是50uA)。
  • 屏幕更新:5毫安,每分钟2秒一次:5 * 2 / 60=166 uA
  • GPS更新:每天一次,每次50毫安,每次10秒。50 * 10 / 86400=6 uA
  • MS8607 LED:100 uA
  • Adafruit GPS上拉电阻:500 uA

因此,我们有(50 + 166 + 6 + 100 + 500)=822 uA的平均电流消耗,相当于约50天的功率。

如果去掉MS8607 LED和GPS上拉电阻,我们的用电量就会减少到222 uA,也就是大约187天的用电量,大大增加了使用时间。

1、首先,建议从MS8607上拆下LED(具体如上图所示)

2、Adafruit GPS上的上拉电阻是由Adafruit的设计人员添加的,使得EN引脚变成一个可选项。不过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当你把它拉到地(禁用GPS)时,大约有500uA的电流在上拉电阻中被消耗掉了。由于这个设计的使能引脚是主动驱动的,你可以去掉这个电阻(具体如上图所示)

3、专业的迷你修改。搜索引擎搜索 "Arduino mini低功耗 "了解详情,基本上,你会想去掉电压调节器和LED,来减少电源使用。我们改用MS8607的电压调节器(3.3V,空闲时损失35-55uA的功率)为pro mini供电。

4、在pro mini的照片中,我还去掉了晶体振荡器,为32K晶体的芯片做准备。只有在32K晶体版本的情况下才去掉这个晶体,而且只有在对pro mini的内熔丝进行重新编程后才去掉,后面会解释。

第6步:固件

在这个步骤中,我附上了nano和32k晶体版本的.hex文件(这两个版本都适用于pro-mini,如果你不确定使用哪个版本,就使用nano版本)。

如果想自己构建/修改源代码,可以访问GitHub: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

自己构建.hex固件文件(可选)

注意,这段代码没有使用Arduino库,因为产生的代码太大,无法在Atmega328P上安装(而且这是我的个人偏好)。它是用C语言编写的,使用了Arduino[2]也使用的AVR基础库作为基础。如果你想编译代码,你需要安装(免费的)avr-gcc工具[3],克隆epaper项目[4]的源码。然后进入firmware/[5]目录并输入。

make

如果代码建立了,可以打开Makefile[6],看看这些选项。

# This is the Low-power stand alone chip configuration.
CLOCK_MODE ?=USE_32K_CRYSTAL
UART_MODE ?=HARDWARE_UART
F_CPU ?=8000000

# This is the easy-to-build firmware that is based on an Ardino Nano
#CLOCK_MODE ?=USE_CPU_CRYSTAL
#UART_MODE ?=SOFTWARE_UART
#F_CPU ?=16000000

如果你正在构建32k晶体固件,配置已经正确了。如果构建nano的版本,你需要注释32k那段,取消注释nano那段代码,然后再次make

还有一个特殊的调试模式,通过硬件UART以9600波特的速度转储日志信息。你现在可以忽略,但要记住它,因为它以后可能会有用。

# Uncomment to activate debug via the UART TX (9600 baud)
#DEBUG_CFLAG :=-DDEBUG

最后,你可以通过改变几个变量来决定GPS应该多长时间被激活。默认每天运行一次,但如果GPS需要很长时间锁定,它会减少运行频率,从而减少电池的消耗。请在src/gps.c[7]中阅读所有相关内容。

这部分的文件可以在文末下载!

第7步:使用ICSP上传固件

本节是为那些上传代码到独立的Atmega328P芯片的小伙伴准备的,如果你要上传到Arduino Nano,请跳到下一个步骤。

你需要一个ISP(或ICSP)编程器。可以用一个备用的Aruino Uno/Nano自己做一个。可以在搜索引擎搜索"Arduino ISP Programmer" 请注意,这些指南中的很多内容都假定你的真正目的是安装一个引导程序,但对于我们来说,不需要引导程序,因为我们将直接用ICSP上传.hex文件。

断电检测

在我的Atmega328P上,断电检测设置为3.5V(貌似是旧版本),所以我用这个命令禁用断电检测。

/usr/bin/avrdude -patmega328p -cusbasp -Uefuse:w:0xFF:m

你的可能不一样,这取决于你的“ISP programmer”(-c选项)。也有可能你不需要设置,只是以防万一。

第8步:使用Avrdude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叫avrdude的免费工具,来把它创建的十六进制文件上传到你的Uno/Nano/。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命令行下载并使用avrdude。

  • 用Arduino IDE在输出记录打开的情况下运行一个上传(点灯的demo或者其他的demo),然后复制它使用的命令。或者
  • 阅读官方的avrdude文档[8]或者
  • 阅读参考网上使用avrdude的教程

这里是我在nano版本中使用的avrdude命令(通过make上传)。

供参考:

/usr/bin/avrdude \
  -v \
  -patmega328p \
  -carduino \
  -P/dev/ttyUSB0 \
  -b57600 \
  -D \
  -Uflash:w:epaper_firmware_using_arduino_nano.hex:i 

这个是我在ISP版本中使用的:

/usr/bin/avrdude \
  -v \
  -patmega328p \
  -cusbasp \
  -Uflash:w:epaper_firmware_using_32k_crystal.hex:i 

这边使用的是Linux。Mac和Windows也能正常工作,但像-P这样的选项会有所不同(即在Windows中可能是-PCOM1)。

同样,这部分的文件可以在文末下载

第9步:32K晶振

如果你正在制作 "简易 "版本,请跳过这一步。如果你使用的是32k晶体固件,则需要安装晶体以使固件发挥作用。

首先(!) 你还需要配置ATMega328P的内部内熔丝,以使用内部的8Mhz晶体。

先做这一步很重要,因为32K晶体将取代任何现有晶体。如果你不改变这些内熔丝,芯片会变得没有反应,直到你重新连接一个8或16Mhz的振荡器。

据我所知,Arduino pro mini也需要ISP来改变内熔丝(但我可能是错的)。我查找了 "Arduino ISP",来获得正确的引脚映射,以便将ISP连接器与面包板对接(如上图所示)。

在连接了我的ISP programmer后,可以用这个命令检查当前的内熔丝配置。

$ avrdude -patmega328p -cusbasp
...
avrdude: safemode: Fuses OK (E:FF, H:DE, L:E2)

L:E2是我们想要的内部8mhz的设置。如果你的值不一样,可以用类似于这个的命令来更新它。

/usr/bin/avrdude -patmega328p -cusbasp -Ulfuse:w:0xE2:m

然后重新检查。

内熔丝设置完毕后,你就可以焊接晶体了。建议将晶体直接连接到微控制器引脚上,以减少杂散电容。太多的电容会使晶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开始振荡(或无法启动)。

第10步:(可选)第一个步骤

请参考步骤1、步骤2或步骤3中你所选择的设计原理图。

  • 你可以在面包板上验证到目前为止的情况,只需将一个LED/Resistor从D5连接到地,然后上传固件。如果一切正常,LED将每秒短暂地闪烁一次;
  • 接下来,你可以添加EPaper显示屏。显示器上的数据都不会是正确的,但它应该显示一些一些数据;
  • 然后,添加PHT模块,并验证它是否工作;
  • 最后是GPS模块。

如果测试正常,我们可以把所有东西转移到一个更“永久”的固定装置上。

第11步:线路板组装

你可以选择使用perf板,用CNC切割板子,或者把设计送到工厂去制造。

Kicad设计文件可以在schematic/目录[9]中找到。有三种硬件可供选择(都是从后面显示的,因为这是你手工布线的方式)。

我用我的CNC机器制作ATMega328P版本。如果你没有用CNC切割过PCB而又感兴趣,可以尝试在搜索引擎上搜索 "3018 PCB",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视频和文章。

间隙设置0.4毫米,但你可以更窄(可能不会更宽)。我使用Flatcam将Kicad的Gerber输出转换为G代码。

相关文件可以在文末下载到。

第12步:案例设计

你可以设计你想要的任何类型的外观,非常鼓励大家发挥创意!

这里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制作的(所有的设计文件都可以在文末下载到)。

我的设计使用了一个3D打印的支撑结构和两个CNC部件:一个顶盖和前面板。数控部件是用木头做的,因为我认为它比塑料看起来更漂亮。我在OpenSCAD中预先设计了整个东西。

我用0.2毫米的层高打印了主要结构。在我的3D打印机上,打印花了5个小时多一点。

我使用OpenSCAD的 "projection"[10] 功能,为顶盖和前板创建了2D DXF文件。

我通常会使用一个名为 "Carbide Create"[11]的免费程序,为数控机床制作G代码。但面板有一个45度的倒角,而Carbide Create是一个太基本的程序,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至少我通过谷歌搜索他们网站上的论坛,得出了这个结论)。所以我尝试了一个不同的程序,叫做"CamBam"[12],它的效果非常好。(CamBam不是免费的,但可以免费使用40次)

第13步:附录A:时钟漂移校正(可选)

你的32k/CPU晶体不会是完美的。当GPS开启时,它将修正漂移。但是如果漂移不好或者你的GPS信号不好,你也可以在固件中应用一个校正。目前这需要构建代码。在main.c的顶部,有一些被注释掉的定义。

// Clock drift correction
// If your clock runs too fast or too slow, then you can enable these
//#define CORRECT_CLOCK_DRIFT
// number of seconds that a second should be added or removed
//#define CLOCK_DRIFT_SECONDS_PER_CORRECT 1800
// define this if the clock is too slow, otherwise leave it commented out
//#define CLOCK_DRIFT_TOO_SLOW

你可以取消对上面两个#define语句的加注,以启用校正。

只需取消对CLOCK_DRIFT_TOO_SLOW的注释(你的时钟已经慢了的话)。

如果你的时钟太快了,就不要注释。唯一要做的是设置CLOCK_DRIFT_SECONDS_PER_CORRECT...

数学方法

等了大约一天,然后看看时钟漂移了多少。例如,你可能要等23个小时。如果这时你看到时钟慢了10秒,那么你的修正将是。

(3600 * 23) / 10=8280秒,每次修正。

#define CORRECT_CLOCK_DRIFT
#define CLOCK_DRIFT_SECONDS_PER_CORRECT 8280
#define CLOCK_DRIFT_TOO_SLOW

非数学的方法

只需尝试一个像5000这样的数字,并在你注意到时钟仍然过快或过慢时对其进行完善。还是太慢?试试2,500。太快了?试试10,000。保持记录,并反复完善到可接受的数值,就像你在某些时候可能玩过的猜数字游戏一样。

第14步:附录B:廉价的GPS电源控制(关于BS170 N-MOSFET)

重温一下第四步"便宜GPS " 里描述的电源控制电路,上面的电源切断电路被称为 "low side switch"。它的好处是比较容易理解,而且零件数量少。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设计上的问题。

  • GPS的地线并不与GND相连,而是与MOSFET相连。这意味着从GPS到微控制器的UART信号会有MOSFET的压降加在上面(Vds),增加了噪声的敏感性,并可能造成的错误。
  • 如果你的微控制器的输入被规定为3.3V的最大值,你就不会想使用这种设计(我选择的ATMega328P没有这个限制)。
  • 3.3V(上面的EN引脚)对每个MOSFET来说都不是一个很强的开启电压。

但是,UART是一个数字信号,地线的差异并不大,所以也许它无论如何都会工作?我试过了,而且工作得很好......起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它并不可靠。为了了解原因,我们参考一下我最初选择的BS170作为我的N-MOSFET的特性曲线[13]

在X轴的3.3V时,我们将坐在图上的3.0和4.0V线之间。因此,也许我们会得到100mA?也许足够?

万用表告诉我,GPS消耗40-60mA,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平均值。根据GPS试图做什么,它只是需要比晶体管能够允许的更多的电流,因此GPS的地(MOSFET漏极)电压会上升。这既造成了UART错误,又降低了GPS装置的整体电压,而GPS装置有时仍然可以工作,有时则进入复位循环。

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 "high side"电源电路,在上面增加一个P-MOSFET来实现这个目标。见上面的原理图。这消除了单独接地的问题,并提供一个完整的5V(电池)栅极电压波动,这将使相关的P-MOSFET完全打开。

这里[14]是falstad中的一个高边设计实例。

目前我已经订购了带有低端布线的PCB,所以我的次要解决方案是放弃BS170,而用FQP30N06L代替。这种较高电流的MOSFET(最大30A!)似乎严重过剩,而且确实如此,但其曲线看起来要好得多。在3.3V电压下,大约有10A的电流余量,比BS170改进了100倍,现在应该足够了;而且确实没有恢复不稳定。

参考资料

[1]falstad: http://www.falstad.com/circuit/circuitjs.html?ctz=CQAgjCAMB0l3BWcMBMcUHYMGZIA4UA2ATmIxAUgoqoQFMBaMMAKADMLiUQUAWKwvx5Ds3MNCQwELAEoUMhEIIphuyqlSGSoUCSwBOSoczVCUfHZRYAPJQnJpeIDJAeuQTiwHEACgGUWACMlfHAUPGcwRRQwJ0gWAHd5RWVBATjEo3Ss8FUoFgBzHJQEFJFIOPzDBC5hTWJooSoweFkPZT5NUTqdTSpsaGxe3WkAZ3bPIV4GnuaQNgBDABtRugMPGc6NxVENZHg4Qu2QXePsbEUNFiA

[2]Arduino: https://www.arduino.cc/

[3]avr-gcc工具: https://www.pololu.com/docs/0J61/6.3

[4]epaper项目: 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

[5]firmware目录: 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tree/main/firmware

[6]Makefile: 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blob/main/src/Makefile

[7]src/gps.c: 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blob/main/src/gps.c

[8]https://www.nongnu.org/avrdude/: https://www.nongnu.org/avrdude/

[9]schematic/: https://github.com/mattwach/epaper_clock/tree/main/schematic

[10]projection功能: https://en.wikibooks.org/wiki/OpenSCAD_User_Manual/Using_the_2D_Subsystem#3D_to_2D_Projection

[11]Carbide Create: https://carbide3d.com/carbidecreate/

[12]CamBam: http://www.cambam.info/

[13]N-MOSFET的特性曲线: https://www.onsemi.com/pdf/datasheet/mmbf170-d.pdf

[14]falstad中的一个高边设计实例: http://www.falstad.com/circuit/circuitjs.html?ctz=CQAgjCAMB0l3BWcMBMcUHYMGZIA4UA2ATmIxAUgoqoQFMBaMMAKADMLiUQUAWKwvx5Ds3MNCQxIKdiEFUwGQnKFgUeELwjjJsGQCcVCpRULHlC+JBYB3OX3DrTCp9bsIzjjR-NQWAJWcvTWJlNQ0qKiFJKCgJFkMMNHATJKp1CJoWAA8QHHIiDQw8AowIXmEQAHEABQBlFgAjOTwNMC480J5ivwBzPOSMgapRSL87Qg9gtOC3YenkxQtbIxTleR4Ha36NlCmN3ArIhM5uPiiu89iweADNQWEo0UfYqJHobFe4hBYAZ3uKldeJchAoQGwAIYAG1+dBYQA



原文链接:https://www.instructables.com/E-Paper-Clock/

原文作者:mattwach

译文首发:DF创客社区 https://mc.dfrobot.com.cn/thread-313226-1-1.html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今天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谢丹阳给研究生上了一下午课,讲解罗默的两篇文章(JPE1986、1990).下课前助教告知谢丹阳,罗默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谢丹阳在微博上写下“可喜可贺”表达了对导师的祝贺。

根据谢丹阳回忆,罗默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罗彻斯特大学经济系任助理教授(始于1982年)。而谢丹阳1983年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两年于1985年通过邹至庄项目来到罗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由此,两人开始认识。

今天晚间,谢丹阳在微博行发布了一篇名为《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Romer教授介绍》的文章,概述了罗默的理论贡献、创业实践等,也介绍了两人交往的花絮。谢丹阳在文章中提到,罗默在1990年撰写《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一文时,“写了多稿,有时甚至完全推倒重来。现在想来,正是那么多的心血和投入,成就了这篇经典。”

经谢丹阳允许,全文刊登如下: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Romer教授介绍

下面的介绍写于2016年7月世界银行任命罗默教授为首席经济学家之时(现已离开世界银行回到纽约大学),现在重发一遍祝贺导师荣获诺奖(更新了其文章引用率数字)。本文对他的介绍分为四部分:理论贡献、创业实践、政策实践、个人花絮(本人作为学生与导师的交往以及对导师的所闻所见)

理论贡献

罗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始人及主要贡献者之一。他于1986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开辟了在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内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可能性。这篇文章的贡献体现在三点:一是强调了知识这类带有外部性属性的生产要素可以导致收益递增的总体产出函数,使得经济增长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甚至增长可以越来越快,这一点一反此前《增长的极限》等书中描述的担忧;二是探讨了如何将收益递增和市场完全竞争统一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去;三是阐明了在此情形下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次优结果,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征税和补贴等组合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将这些外部性内生化,从而重新达至社会最优。

这篇文章吸引了大批学者们的追随,一时间各种类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的研究蜂拥而至。卢卡斯(Lucas,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研究了人力资本通过教育的积累过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巴罗(Barro)及其合作者在理论和实证上集中研究了政府支出、教育、及民主政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格鲁斯曼和海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研究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阿吉昂和豪威特(Aghion and Howitt)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概念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雷拜罗和斯托基(Rebelo and Stokey)研究了税收的影响,等等,多得实在无法穷举。

罗默本人也续有佳作。事实上,他于1990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增长特刊上的文章被认为是该领域中令人叹为观止之作,也是他自认为最得意之作。该文构造了一个多部门的模型:最终制造业部门、由不同类型的仪器组成的资本品部门和研究开发部门。研究开发部门发明新型仪器,然后将专利卖给资本品部门生产商,这些生产商将制成的仪器以垄断价格卖给最终制造业部门,所获得的利润的现值总和与专利费等值。该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的高低取决于投入到研究开发部门的人力资本的多寡,从而其一般均衡下的稳态值与下列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人力资本总量、研究开发部门的生产率、最终制造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乃至消费偏好 以及时间贴现因子。利用该模型可以很方便地讨论经济一体化的益处以及哪些税收和补贴政策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改善社会福利等等。

罗默在此文及其他文章中反复强调他从公共财政领域借用来的两个概念:共享属性(Nonrivalry,又译非竞争性:即一件物品可以同时被大家所使用)和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无权排除他人使用)。人力资本(比如外科大夫)是不可共享的,他不能被你我同时使用,而且人力资本是具有排他性的:除非得到我的同意否则其他人不能无偿使用我的特殊能力。相反,知识却是可以共享的。你使用巴斯德发明的巴氏消毒法并不妨碍别人同时也使用该消毒法。但知识比如某些软件程序可以受到专利保护从而具有部分排他性。之所以我们说“部分”排他性,是因为这些程序中的一些想法可能会给其他研究开发人员启迪。罗默认为正是这些具有共享属性和部分排他性的物品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得以持续。“部分”排他性当然也意味着“部分”非排他性。“部分”排他性给予私有研究开发部门追逐利润从而创造新型产品的动力;“部分”非排他性使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986和1990这两篇文章在谷歌搜索上的引用率均超过25,000次,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其后,他通过学术文章以及公共媒体多方面讨论“创意经济学”(Economics of Ideas), 他认为从经济增长这个角度来看,“创意经济学”比“物品经济学” (Economics of Goods)更为关键。

创业实践:Aplia

罗默教授1996年加入斯坦福商学院,开始承担MBA教学任务。意识到这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他希望这些投入能够产生一些可“共享”但“部分”排他的内容。于是他和商学院商定他将用自己的资金招聘专职人员帮他设计和管理教学网页,他自己将投入部分工作时间充实网页内容,最后成品的知识产权属于他个人。这成为他2001年创立Aplia的基础。Aplia汇集各类科目与权威教科书相对接的网上预习、复习、网上测验等功能。初期只局限于经济学,目前发展到涵盖商科、社会学、乃至生物学教学。

罗默曾一度放下其他工作,专任Aplia总裁并为之撰写经济学时评。2007年,他将Aplia出售给Cengage Learning,转向下一个更大的实践目标。

政策实践:宪章城市

宪章城市我2012年三月曾撰文介绍过: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29ee323010111ef.html?vt=4。这里作部分摘录:

“宪章城市(Charter Cities)的想法由罗默教授2007年提出。他一直对体制问题非常之关心。在他2009年录制的TED讲座中,为了简单地说明体制的重要性,他展示了来自美国太空总署的图片。在相邻地区辉煌灯火的衬托下,北朝鲜(第一幅)和海地(第二幅)犹如两个黑洞。

图一:北朝鲜黑洞

图二:海地黑洞

罗默教授认为滋生这些黑洞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那么如何使这些黑洞出现光明呢?他从中国香港的巨大成功中得到了启示:能否在其他国家复制香港?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划出一块地,将政治经济法律法规让给某个民主政治及经济发展高度完善的国家去管理(比如挪威或加拿大)。他称这个设想为“Charter Cities”,即宪章城市。

这个设想提出后,批评者认为这是殖民主义的新形式,政治上是行不通的。确实,可能正是因为这一层顾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承担“管理国”的义务。但令人欣慰的是,愿意托管的国家已经浮出水面: 洪都拉斯已经和罗默教授达成一致,宪章城市这一工程已经启动。毕竟,先进的法律法规均是可以“拿来”的, “管理国”的参与并非必不可少,关键是一个国家在引进这些制度时会对现有利益分配造成冲击,因此这种引进在一个崭新的宪章城市中进行阻力会小得多。2013年二月底罗默教授在香港智库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作了一场小型研讨会(肖耿主持),介绍最新进展,其中谈到洪都拉斯如何借鉴香港基本法的框架。晚餐时他还进一步征求大家对某些细节的看法,比如应采用什么样的医疗保险体制,邀请中国、尤其是中国开发行参与投资建设的利与弊等。”

需要补充的是,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洪都拉斯于2012年9月宣布推出宪章城市计划,并与国外投资者签订了备忘录。在这一切看来十分顺利的时候,罗默教授作为洪都拉斯宪章城市“公开委员会”主席突然与其他成员共同发布公开信申明不再与洪都拉斯政府有任何官方联系。简而言之,其前因后果为:洪都拉斯总统虽然曾签署“公开委员会”五位成员的任命书,赋予其任命“特首”、维护政策制订中的公正透明等权力,但该任命却没经过政府正式发布(其中原委一直没有公开),因此从法律上来讲,该委员会尚未存在。当该委员会向洪都拉斯政府索取上述备忘录的细节时竟然无法获得。罗默教授等认为在此环境下,“公开委员会”已无法继续开展工作,故而退出。

虽说罗默教授未能就宪章城市计划在洪都拉斯贯彻始终,但宪章城市的设想仍然有着它的生命力。罗默教授凭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应该能更有效地与有兴趣的国家进行磋商。

个人花絮:

初次交往

罗默教授1977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专业为数学,1983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第一份工作是在罗彻斯特大学经济系任助理教授(始于1982年)。我1983年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两年于1985年通过邹至庄项目来到罗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罗默教授拿到博士已两年,尚未有任何文章发表。其实这在美国是常见现象,与中国国内博士毕业要求发表多篇论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制度上的差别,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美国学术文章追求的是创新故门槛较高,而在国内梳理性的文章也能发表故相对较易。

我初到美国,英文听力勉强应付课堂内容,只有在罗默教授的数理经济学课堂中才觉得游刃有余。该课不设期中和期末考试,以一系列小测验代之。没曾想第三次小测验那天我睡得太死,竟没听见闹钟,晚到45分钟,助教拒绝让我参加小测验。不得已,只好去找罗默教授商量解决办法。教授却很通情达理,说那就用你前面两次中的最低分算作这次的成绩吧。他一查,发现前面两次几乎都是满分,乐了。这算是我和罗默教授初次交往吧。1986年我在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提出在罗默教授的指导下做研究,他欣然答应了。

芝加哥在召唤

罗默教授1986年《政治经济学杂志》的文章发表后,立刻引起注意。芝加哥大学1987年请他做访问教授并为长期聘用作铺垫,他问我是否愿意以访问学生的身份随他前往。能够访问一心向往的芝加哥大学,我自是非常乐意。

去芝加哥的时候,正是寒冬。罗默教授自驾,车后挂着一辆租来的小拖车,装着他的家当和我的箱子。我一路陪他聊天,算是让他保持清醒。中途我们在酒店歇了一晚。也是这次聊天才知道他原是“高干子弟”:其父当时是科罗拉多州长,后来更成为民主党党魁。罗默教授一向很平实,绝想不到他有这样的家庭背景。

也是在这次聊天中,他说起在罗彻斯特开始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就告诉家人:我这个职业,今后出去开会的时候很多,但时间会比较紧,所以不要指望我带礼物回来。他深明“规则”和“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培养

中国学生的优势在于技术上,而劣势便是缺乏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的直觉判断。罗默教授为了提升我在这方面的能力,特意为我订了一份《华尔街日报》,要求我每天至少读读第一版的摘要。

此外,他让我锻炼收集数据的能力,在Lotus 1-2-3刚刚出现的时候,他就为我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租了一间隔间,方便我熟悉使用这套软件整理数据。

总之,我在哪些方面需要强化,他看得很清楚,并要求我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罗默教授后来决定留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于是我必须决定是否留下,留下则面临着博士资格考试可能出局的风险: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博士资格考试之难是闻名的。幸运的是芝加哥大学居然允许我在未正式注册成为其博士生之前,先让我参加该资格考试(如此严肃的学府在学籍管理上居然如此宽松灵活,估计我们大陆高校的师生难以想象)。罗默教授面授机宜:将Alchian and Allen的教科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我顺利通过考试,得以正式转入芝加哥大学继续跟随罗默教授。

加盟斯坦福

罗默教授当时的太太在医学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的事业,而芝加哥对她而言并不很理想。罗默教授于1989年接受了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先去经济系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访问。我再次沦为访问学生的境地,当然我仍然是满心欢喜的。虽然多次转学会延迟我的毕业,但多见见世面总是好事。

在斯坦福的这段时间,我和罗默教授的办公室在校园附近的一座山上。他的在山顶,我的在山腰。有问题我就上去见他。这期间值得记叙的是两件事。一是他曾慨叹卢卡斯(他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之一,后来也成为我的指导老师之一)的文笔实在是好,而且似乎信手拈来。而他自己则需要一改再改。其实,那段时间他正在撰写1990年那篇文章。他写了多稿,有时甚至完全推倒重来。现在想来,正是那么多的心血和投入,成就了这篇经典。

同样的,他对我的写作也要求很严格。我的博士论文的第一章基于我1986年第一个夏天的研究成果。罗默教授觉得我应当正式写下它并试投。开始写作前,罗默教授让我通读William Strunk, Jr. and E. B. White的《Elements of Style》。当时读后记取的几点其实都很简单:1.猛用动词,少用名词,尤其不可堆砌名词;2.被动语态能躲就躲;3.不要拖泥带水:good就是good, 别说rather good, pretty good; 4. 注意连词;5.熟练使用冒号、分号、破折号。

我的这篇短文虽然只有六页纸,罗默教授却让我改了七稿。每次罗默教授只给我反馈意见,但并不直接在我的文章上涂改。他认为只有这样,我才能通过每写一稿,迈进一步。因该文是对他1986年文章的补充和评论,故罗默教授建议我在投递时附上几句他本人的看法,我想这对该文顺利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评论栏是有积极作用的。

罗默和巴罗

罗默在芝加哥攻读博士的时候, 巴罗在芝加哥任教。其后,两人又是罗彻斯特的同事,关系非常密切。两人曾共同合著一文于1987年发表在经济学顶尖杂志《美国经济评论》上。这篇文章未涉及“经济增长”,可以说与两位的主要研究兴趣并无太大联系。这应该是两位重量级学者学术生涯中影响最小的一篇,谷歌学术搜索引用只有百来次,看来顶尖杂志加顶尖学者未必等于高被引。

罗默1989年将我带到斯坦福后,曾一度研究经费告瓮,于是请正在斯坦福胡佛研究所访问的巴罗暂时“聘”我为研究助手。可见两人的关系不一般。为了使巴罗能正常地从他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经费中给我资助,我还办理了一张哈佛大学的访问学生证。这么说来,我估计自己是读博阶段唯一一位拥有四所大学学生证的学生(正式或访问:罗彻斯特、芝加哥、斯坦福、哈佛)。

1993年罗默和巴罗在哈佛大学共同主办NBER夏季经济增长会议,我1994年发表在《经济理论杂志》上的文章便是在这次会议上被讨论。会议期间,有幸和巴罗聊天,我说起在罗彻斯特读的第二门宏观课是从他那儿学的。你读得如何,他问。我说不好意思,只拿了个B+。“早知道我们就不应该邀请你来参会了,”他开着玩笑。

几年后,巴罗来到香港科技大学给讲座,晚饭时说起要去澳门赌21点。我说我在斯坦福的时候也曾有一段时间想在21点上战胜庄家,曾组成三人小组去拉斯维加斯,铩羽而归。后来还通过Gauss软件模拟所谓制胜决策(即后来某电影中宣传的),结果都没法证实其可靠性,于是立刻金盆洗手。巴罗听了颇有兴趣,说他就是在用同样的决策,到目前为止总体而言还是赢多输少。不知他现在是否还有这闲情雅致。

罗默与卢卡斯

罗默关于内生增长的研究(JPE 1986)引起卢卡斯对此问题的关注。卢卡斯文章的发表(JME 1988)大幅提升了学术界对罗默文章的关注度。两人虽然都关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罗默更为强调“人力资本”与知识之间的区别:“人力资本”具有排他性,知识,即使在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下,仍然无法完全排他。(延伸阅读:沈沁、谢丹阳“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容置疑”,《金融研究》,2016年02期)

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因“偷懒”而遭到家长“嫌弃”的时刻:内裤懒得手洗,直接丢进洗衣机;醒来之后不叠被子,直接铺在床上等等。

其实,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这样多,偶尔偷个懒也实属难免。何况,这些看似“不干净、不卫生”的“偷懒行为”,也许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健康得多。

内裤和袜子扔进洗衣机洗

实际上,洗衣机在清洗衣物时,往往会对其进行搅拌和摔打,而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同样有杀菌的功效。德国某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20.5°C 的水中,只要清洗 15 分钟,就能消灭 99%以上的微生物。

在洗净之后,我们还会把衣服晾干,而去除水分,其实也是一次“杀菌”。如果是用烘干机进行高温烘干,残留的微生物就会清除得更彻底了。

同时,我们的皮肤还会为我们提供一道保障,经过洗衣机的清洗、脱干以及晾晒,就算仍有一点点微生物,也会被皮肤隔绝在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要注意的是,这需要你有一台干净的洗衣机和合格的洗涤产品,另外如果有脚气或者具备传染性的皮肤病 ,最好就不要盲目地把衣物一股脑扔进洗衣机。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觉得把内裤和袜子同时洗让人有点膈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鸡蛋不用水洗直接装袋放进冰箱

长辈们选鸡蛋时,大多都中意表面沾了鸡毛和鸡粪的,这表明它原生态,很健康。

而他们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大多是把这些鸡蛋清洗干净,或者挨个放进冰箱的蛋壳格子里,依次码好。

可其实,这个做法,恰恰影响了鸡蛋的食用安全。

这和鸡蛋的构造有关。诞生之后,鸡蛋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封闭住蛋壳上的气孔,以此隔绝微生物和细菌。可一旦清洗擦拭,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空气中的微生物也会快速和鸡蛋接触,加速污染。

同时,鸡蛋壳上有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一系列细菌,它们在低温的环境中依然可以繁殖,如果直接放进冰箱,会污染环境,交叉感染。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它们装进袋子里放进冰箱,如果表面不干净,可以简单擦拭一下。虽然看似偷懒,却无形之中让细菌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既不会进入蛋壳,也不会入侵冰箱。吃的时候,再清洗一下就好。

早晨醒来脸不油

于是不用洗面奶洗脸

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而用洗面奶洗脸,自然也可以省略了。有人会说:这会洗不干净脸。可早晨是否用洗面奶,真的因人而异,如果脸部不油,也真的没必要再用洗面奶洗。

洗脸的内在逻辑,其实就是用洗面奶中的表面活性剂把脸部各类污垢清洁掉。这些污垢主要包括三类:

生理性污垢:即人体产生、分泌的代谢物,包括皮脂、汗水以及老化的细胞和黏膜的排泄物。

病理性污垢:即某些皮肤病引起的脓液、痂等等。

外源性污垢:也就是微生物、环境污物和化妆品以及药物的残留。

忙了一天回到家,用洗面奶来清洁脸部,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带着这些入睡,它们会影响毛孔畅通,阻碍皮肤和黏膜发挥正常的功能。

如果是油性肤质以及长痘的人,可以早晚都用洗面奶洗脸,这会让脸部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对于干性皮肤的人来说,经过一夜的休息,脸上只有自然分泌的油脂,过度使用清洁能力强的洗面奶,很可能会让皮肤的屏障受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鉴于此,请各位闹钟一连定几个的干性肤质打工人,放心地省去“早晨用洗面奶”这个步骤吧。

早上会赖床 周末睡懒觉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赖床时被揪起来,昏昏沉沉地去洗漱、吃早饭,但今天,我们要为其正名:赖床和懒觉都是对的。

在刚刚睡醒之后,人体会经过从抑制状态到兴奋状态的转变,如果此时立刻起身,身体没有适应过来,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看似是在“赖床”,其实是你的身体在慢慢苏醒。当然,把闹钟关掉继续熟睡的,除外。

而多项研究证实,周末睡懒觉,同样有好处,比如,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睡懒觉可以降低自杀概率,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可以稍微弥补一下平时睡眠时间过短带来的风险,像是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病率都会明显降低。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要注意的是,睡懒觉可以,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不然就会恶性循环,影响到人的昼夜节律(也就是生物钟)。

起床不叠被子

有一个冷知识:卧室是最容易滋生螨虫的地方,容纳它们的,就是你每天都会睡在上面的床。

这不是危言耸听。螨虫会以人类脱落的皮屑角质蛋白为食,只要温度和湿度适中,它们就能大量繁殖。

有研究证实,人在每晚睡觉时流失的液体最多可达 1 升。如果起床立刻叠被子,和人体接触的那面就会被层层压在最里面,而积累了一晚的温度和湿度,也就成了螨虫的培养皿。

有人懒得叠,直接把被子翻过来,其实是健康的,阳光一晒,水分就蒸发了,螨虫的生长也会得到抑制。

生肉买回家不清洗就煮

很多人在处理肉类时都习惯打开水龙头,让水飞流而下,冲洗生肉。这个做法,看似卫生,却十分危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生肉往往都携带细菌,像是生鸡肉,还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如果直接拿水冲洗,飞溅的水花就会在你难以看见的情况下把致病菌带到厨房的各个角落。

如果是在街边小摊贩买的肉类,由于环境不够卫生、处理不够干净或表面残留有灰尘,是需要适当清洗一下的。可以提前接好水,把它放进不流动的水中清理,洗干净后,再用厨房纸巾进行蘸干即可。另外,清洗完生肉,别忘了手和盛肉的器皿都需要用洗涤剂进行清洗。

很多人为了去腥,会有给肉焯水的习惯:冷水下锅,热水烧开。实际上,这个过程,就已经是最好的杀菌了。

洗澡时间短,冲冲就出来

一些人认为,洗澡就要像某些平台上的带货博主们一样,各个道具都用一遍,每个流程都不能少,洗完怎么也要半小时起步,一小时不封顶。而洗澡时间短的,往往会被认为是敷衍了事。

但洗得时间长,对身体并没有好处。首先,人的皮肤表层会有一层屏障,过度清洁,导致其受损,就会引起皮肤的干燥和瘙痒。其次,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里用热水洗澡,会导致氧气被消耗,可能出现大脑缺氧,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最好的洗澡时间,是在 10 分钟到 15 分钟,刚好唱完两三首歌。

只要不脏不油

就不会每天都用洗发水洗头

关于洗头,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洗派认为,一天一洗才能保持清洁,防止发痒,少洗派认为,多洗会让头皮受损,容易脱发。

实际上,怎样洗头,也是因人而异的。

头皮上分布着皮脂腺,它的密度极高,这让头皮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出油,当油脂变多、产生角质,清洁不到位就会容易引起皮肤问题。如果是油性发质,且在灰尘比较多的环境工作或整天在露天场合,还是建议每天洗一次头。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假使是干性发质,且并不会暴露在污染比较多的场合,就不需要每天都洗了,可能两三天洗一次,也是没问题的。

洗衣机用完不立刻关上

在结束工作之后,洗衣机的内部,其实还是潮湿的,有些洗衣机有加热功能,如果立刻关上盖子,无疑会让微生物在内部大批量繁殖,污染新放进去的衣服。

最好的做法,是洗完衣服之后,打开盖子,让内部自然风干。

同理,有些人洗完盘子会立刻收进柜子里去,这也是会让微生物繁殖的,最好等它晾干之后再摞起来。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用完马桶之后,盖子最好还是关着,这样可以防止细菌跳脱出来,四处飞溅。

懒得在意、懒得计较、懒得着急

有人把这称作佛系心态,也有人管它叫人淡如菊,做什么都淡淡的,好像什么都不在意。

其实,这样对人体,同样是有好处的。

情绪的剧烈波动,既会影响到人的身体,也会影响人的状态。而在极端情绪下做出的事情,往往也都不是人的本意。

试想想,心情烦闷的时候,哪怕对劝你来吃饭的父母,也会习惯地语气变差,当心态缓和下来又会后悔。

为着不值得的人和事,没必要伤害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当然,这仅限于小事,如果是一些损害到你个人利益的事,那还是收起人淡如菊的心态,平复下心情,再好好为自己抗争吧。

参考文献

[1]Honisch M, et al. (2014). Impact of wash cycle time, temperature and detergent formulation on the hygiene effectiveness of domestic laundering.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117(6), 1787-1797.

[2]Pasparakis, et al. (2014). Mechanisms regulating skin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4(5), 289.

[3]Tano, E.K., & Melhus, ?. (2014). Level of decontamination after washing textiles at 60°C or 70°C followed by tumble drying. Infection ecology & epidemiology.

[4]Wood RA,Eggleston PA, Lind P, Ingemann L, Schwartz B, Graveson S, Terry D, Wheeler B,Adkinson NF Jr. Antigen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dust samples. Am Rev RespirDis.1988 Feb;137(2):358-63.

[5]Okamoto-MizunoK, Mizuno K. Effects of thermal environment o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JPhysiolAnthropol. 2012 May 31;31(1):14.[6]Koulenti,D., & Rello, J. (2006). Gram-negative bacterial pneumonia: aetiology and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pulmonary medicine,12(3),198-204.

[7]Punyani S, Tosti A, Hordinsky M, et al. The Impact of Shampoo Wash Frequency on Scalp and Hair Conditions. Skin Appendage Disord 2021;7:183-93

[8]Why avoiding cross-contamination is important retrieve fromhttps://www.food.gov.uk/safety-hygiene/why-avoiding-cross-contamination-is-important

[9]Sundelin T,Landry S, Axelsson J. Is snoozing losing? Why intermittent morning alarm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ffect sleep, cognition, cortisol, and mood[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24, 33(3): e14054.

[10]Mednick S C, Cai D J, Kanady J, et al. Comparing the benefits of caffeine, naps and placebo on verbal, motor and perceptual memory[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08,193(1):79-86.

[11]Cates S C, Shumaker E, Chapman B, et al. Food safety consumer research project: meal preparation experiment related to poultry washing[J]. The 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9.

[12]Mitchell, Heidi. What is the best water temperature for a shower or bath? Wall Street Journal - Eastern Edition.2016;267(3):D2.

[13]Verdier-Sévrain S, BontéF. Skin hydration: a review on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J Cosmet Dermatol.2007 Jun;6(2):75-82. doi:10.1111/j.1473-2165.2007.00300.x. PMID: 17524122.

[14]Draelos ZD. The science behind skin care:Cleansers. J Cosmet Dermatol.2018 Feb;17(1):8-14. doi:10.1111/jocd.12469. Epub 2017 Dec 12. PMID: 29231284.

[15]程佳雯, 吴丽娟, 何多芬. 城市家庭冰箱微生物污染现状与成因分析[C]// 第三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2012.10.12.[3]李炎, 梁辰, 孙惠惠,等. 普通民用洗衣机微生物污染状况[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005):313-316.

[16]许慧慧, 苏瑾, 阮素云,等. 上海市家用洗衣机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 2005, 017(005):225-226

[17]宇光.去油不能靠频繁洗脸[J].医药与保健,2005(08):40.

[18]金瑞涛,吴庆辉,李建树.头皮生态与头发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5):168-172.

[1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lmonella and Eggs[O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trieve fromhttps://www.cdc.gov/foodsafety/communication/salmonella-and-eggs.html.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 米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唐教清 皮肤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审校丨徐来、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