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产能年底前根本交不了一万辆车。”
“蔚来ES8在高速上只能跑不到两百公里。”
"蔚来ES8在只是一个半成品。”
“蔚来汽车就是一家打着新能源造车旗号,玩金融的企业。”
“李斌竟说江淮的工厂比保时捷的好…..”嘴撇的和八万似得吐一地酸水的人。
第一次试驾蔚来es8前一天晚上,在蔚来APP里看到了蔚来ES8赛道版在上海F1赛道刷出的圈速。好奇心大起,微信里和上海一个赛车手朋友彻夜详聊。赛道版ES8跑出了2分35秒889的成绩,刷新了由JEEP SRT8保持的2分38秒SUV赛道记录。对于蔚来ES8这样的中大型SUV去跑赛道,本人内心其实是这麽想:“真有这麽疯狂(傻)的人用SUV下赛道!”和大家一样,对于圈速本人也并没有十分准确的感性认识,于是那位上海赛车手朋友给我发来了一张参考圈速榜单。
相信看到这个表单后,很多人会说:“赛道版车和民用版车完全不一样,会改的除了车壳子外,面目全非。赛道成绩没啥了不起,就是烧钱呗,我有钱我也行。”对于这种言论的后半句我们自然只能付之一笑,前面半句恰恰能在介绍ES8赛道版这篇文章中找到详细介绍。
“在本次测试中,全车搭载的遥感设备以及诊断电脑收集了大量的测试数据,涉及到车辆每个ECU电子控制单元的数据以及车辆在每个细微的姿态数据,为今后的操控性能提升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一直很喜欢蔚来汽车的科普工作,用最贴切轻松的语言讲述科学的道理,并不会因为是用的讲故事方式,而忽略重点逻辑,为什么这麽改,这麽做的目的是什么?而又不会因为太多的冰冷知识过度烧损读者脑细胞。
另外,请注意赛道版一定不能混同于民用版,赛道版目标只有一个,获得最好的圈速。民用版是为了长期生活使用。相信这样一辆赛道版的车,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是接受不了的,过硬的悬挂,日常生活中会让你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都会觉得很累很闹心。并且为了榨取加速、极速性能,车内电池、轮胎甚至整车的寿命都会大打折扣,跑赛道的轮胎基本跑完赛程也就都废了。至于电池长时间大功率的持续输出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燃油车是一样,极限跑几次发动机就废了)正如蔚来汽车在叙述中告诉我们的,赛车是为了积累经验,获取极限数据。
无独有偶,几天后一位蔚来es8车主自己开着未经改装的ES8下了赛道。
据车主总结,因为21寸大轮毂,不敢借用路肩,否则成绩还有望在提升一秒。
第一次试驾,2018年10月27日,星期六,晴。
试驾前言:蔚来的服务一直是高档次质量的,这种高档是从每个细节凸显的,一周前蔚来工作人员王先生给我打电话,帮我预约了这次试驾,加微信确认信息后,直到周五他才在微信里提醒了我试驾时间,并周到把东方广场店的位置信息发给了我。我们平时会收到很多推销电话,我们每个人的黑名单都落落大满,有时候我们未必是根本不希望去了解对方推销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不厌其扰。适度的介绍,在我需要的时候,适度的引导,在我需要的时候,其他时间免打扰。如果预约好后有变化又不事先告知,自然商家会有所损失,毕竟人家要安排预留出人、车、时间。所以多数商家会反复和你敲定何时来?几个人来?能不能确定来?而蔚来做的恰如其分,信任每一名预约试驾的客户都会守约。
第二次来到NIO HOUSE东方广场店。万圣节将至,店里装饰很有节日氛围。
虽然一直比较关注蔚来ES8,但第一次试驾体验还是有些懵懂。第一关就是如何开车门,蔚来ES8采用的是隐藏式门把手,当检测到智能钥匙解锁后,门把手会自动弹出,隐藏在把手内侧的照明灯点亮,很有仪式感。这次试驾由于车位里较窄,副驾驶距离边上车偏近,需要驾驶员把车开出后,我才能坐进副驾驶席。于是我就面对了隐藏把手已经收起的尴尬局面,我用一个手指按把手前端,以跷跷板的方法,翘起后端,再拉开进入,感觉不爽的事是我的手有点儿小,按前端时无法单手跨越拉住后端(当时另一只手拎着相机),只能用一只手按,另一只手拉才能打开车门,心下暗想“这个槽点必须吐一吐~”后来第二次试驾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在车辆解锁后,我只要按一下后端,把手会自动弹出。(事实证明,不是人家设计有槽点是我不会用。)
第二关就是启动,和特斯拉一样,只要你带着智能钥匙进入车内,坐到驾驶座位上,车子就已经完成了启动。当要挂挡行车时,就要先踩住刹车踏板再挂挡。然而进驾驶舱后,我第一个反应不是挂挡行车,而是先被驾驶席的强烈环抱感所吸引,这是我坐在副驾驶位时不曾感受过的。蔚来es8从一般车内中央扶手位置到仪表台之间“架起了一座浮桥”,这种浮桥式设计本人在驾驶林肯MKZ时体验过,只是ES8高度上远比林肯MKZ夸张的多。
这种设计除了为了增加环抱感(安全感)外,有助于在司机和副驾驶脚边中间位置留下特殊的储物空间,在美国驾驶MKZ HYBRID的时候就感觉这块储物空间很好用,随手可以放下雨伞类的很多杂物,而ES8的这块储物空间能放的下较大的女士包,我加了竖拍把手的单反相机放进去后,仅仅占据冰山一角的感觉。爱穿高跟鞋的女士,开车时换鞋后,把换下来的高跟鞋放在这里是绝对没问题。
虽然这个不寻常的高度会让驾驶者有点儿始料未及,但适应起来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因为高度在驾驶者坐姿时胳膊肘以下,所以不影响驾驶并且用起来更顺手。“挡扳”设计在中控屏下方,只有D、R、P三个档位,科技感十足,且简单易懂。
本次试驾蔚来ES8只是5公里左右的体验,毕竟在北京的城市最中心地区,除了试了一次地板油,其他都是佛系驾驶。全力加速时ES8动力喷薄而出,由于电动机输出扭矩过猛,两侧车轮分别出现打滑现象,在esp的控制下整个加速体验还是很爽的。只是这次加速感觉动力输出的不太线性,中间有明显二次发力的体感。Es8庞大的车身,游走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之间并不显得笨重,相反驾驶起来很轻灵而迅捷。车轮转向跟随方向盘的动作不算快,转向的精准度很好。
第一次试驾的动态感受是,ES8动力充沛,操控性和宝马X5不相上下,而整车的灵活性,和轻松、舒适感要强于X5。
接下来的时间我体验了蔚来es8被称为“半成品”的中控屏和女王副驾。ES8最富科技感的就是中控台中间位置的可爱的行车管家“nomi”,一个有型、有表情、会动的小“机器人”,用语音的方式和车主、乘员交流,执行指令。
2013年比亚迪秦正式上市前,就在同样位置设计过一个小机器人管家“小迪”,资料显示也是可以通过表情和车主用语音交流,然而在真正量产上市时被优化掉了,消息称是出于安全和售后成本的考虑,怕车主家的小朋友动手把它掰坏。
上图蔚来ES8 –NOMI,下图比亚迪秦-小迪。
当车主进入蔚来ES8车内,nomi会主动打招呼问好。在蔚来APP里有专业人士对于这个语音助手进行了非常全面、细致的考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极其详尽、细致入微。)
虽然中控功能未完全开放,但明显已经强于市面上八成以上燃油车的功能、智能体验。并且每个功能设置都能让人一目了然。比如车辆的音响控制,我一直觉得自家的车,可以随手在中控屏幕上设置音场中心点位置非常人性化和智能化,而蔚来es8却用了一种更清晰、简单直接的文字虚拟按键的方式。从操作角度或许难分伯仲,操作上可以说我家的车的中心点触摸调整更快捷高效,然而细想一下,有多少人能对“音场位置”这样的语言一望而知呢?总有人嘲笑小白车主,什么无知、不会用。车只是我们一件出行工具,有多少人愿意花费时间和脑力去了解更多呢?智能科技的目的是为了使应用更友善,更简单,而不是炫耀高深莫测的技术。
上图蔚来ES8,下图比亚迪秦(14款)
接下来体验女王副驾,个人以为这里亮点和槽点参半,VIP副驾驶座椅在造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座椅的腿托突出较多,使得副驾驶席乘坐人的小腿不能像普通坐座椅一样垂直立于地板,初体验者会稍感不适,为了副驾驶座儿获得更好的腿部、脚步空间,副驾驶前的手套箱被舍弃了。座椅不仅仅有腿托、脚托儿、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更特别之处在于可以向后大幅移动的长滑轨设计,与之呼应的是司机后面的座位有向前的长滑轨,这样可以巧妙的组合成母婴互动空间。方便副驾驶的“女王”不用走下王位,就能照顾后排座椅上的婴幼儿。设计可谓体贴周到,并且超凡脱俗。然而在此本人却有几个疑问。1.实用性,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两岁以内的孩子,而两岁以内的孩子乘车外出机会一般不多。2.“女王”可以直接选择坐在后排座椅看护孩子,毕竟带小孩子外出不会时间太长。前后怎么对接,也不如同排更方便。3.长滑轨的轨道在第二排座椅脚下显得很不美观,又无法遮盖,技术处理起来很难。(最好就是把整个后排地板的花纹都做成轨道行驶,让人分辨不出来,哪个是真轨道,哪个是地板花纹。)另外过长的滑轨势必对碰撞安全性有所影响。
至此蔚来ES8的初次体验告一段落,接下来接待我的美女fellow带我参观了一下NIO HOUSE。
虽然是第二次上到东方广场店的二层心理还是很激动,因为这里可是车主专区,一般访客无法入内。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试驾过程中,美女FELLOW在给我讲解介绍产品和服务时,言辞间没有任何带有侵略性的推销,没有试图用语言诱导、探查客户的购买意图。试驾整个过程我们都是在如朋友聊天一样的轻松氛围中进行。交谈中她的一句“蔚来不用狼性销售。”成为了我本次体验中最大的收获。
作为厂商,销售商品一定是最终目的,但未必是结果,喜欢蔚来、关注蔚来汽车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客户服务观念,视车主为第一合伙人,视销售为客户服务关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这在汽车行业内是绝无仅有的!传统模式是当车厂把车销售给客户后,双方就进入了一种互相算计的敌对模式,车厂推诿责任,车主感受是从销售前的上帝陨落下来的滋味。不提倡狼性营销,源自强大的自信、长远的眼光与平和的心态。
第一次试驾后的第二天蔚来汽车掌门人李斌在CCTV2的专题片里的一句,“蔚来的工厂肯定比保时捷的好……”一时间引起发了各方质疑的声音,当晚看到“斌哥”发的朋友圈。
其实新的工厂比几十年前的老工厂好,更先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吧,有这麽不好理解吗?
对于一款车型,是无法在这麽短的试驾中做到全面体验。几天后在蔚来APP中看到ES8向公众开放深度试驾的消息,于是立刻报名参与。
2018年11月10日,一大早兴冲冲的赶到蔚来汽车亦庄交付中心。然而,我竟然记错了时间,大约是在APP里手滑了一下,预约的是第二天(11日)试驾。此刻,再一次体会到了蔚来汽车友善的客户服务机制。工作人员对我说:“不会让您白跑,您今天可以试驾,只是给您上的保险是11日的,因此您今天不能进入场地试驾,只能在场地外道路自由试驾。或者,您可以选择明天再来试驾。”有礼有节,有人情味的通融,也有不容跨越安全标准的严格规则。生活中总是难免发生意外,一家成熟的企业可以用严格的规则来消除意外事件的不良影响。也可以用融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情味。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有各自的弊端,比如今天如果一味的表达人情味,让我进入场地进行激烈试驾,厂商将会承担意外事件的风险。相反,严格执行规则,企业风险自然规避,但对于访客来说必然败兴而归。仅仅一件小事处理,就能体现出一家公司的文化底蕴和员工素养。定位于高端品牌,不仅仅是体现在价格和产品上,一定会从各个层面做出自己一流的品质,高贵的气质。
虽然仅有我一个人到场,但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始了试驾前的培训,蔚来公司的介绍、es8产品的介绍、试驾场地的介绍说明。讲解中让我了解到蔚来ES8,33.8米的刹车成绩,是全球SUV中的之最。
蔚来交付中心,和NIO HOUSE近似,处处体现着温暖的关怀,儿童游乐区同样被安置在最里面的最安全的区域。
第二次试驾,我先向工作人员抛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低速行驶时引擎模拟音是否可以关掉?本人确实不喜欢这个声音。第二,怎么给车管家NOMI改名?
第一, 引擎模拟音可以通过中控屏手动关闭,但不提倡,因为影响安全。第二,NOMI
名有两种方式。既可以通过语音告诉NOMI改名,也可以通过中控屏手动输入。
详见视频:蔚来ES8中控屏使用介绍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g0795jd6aro.html
本次试驾,除了体验了一次百公里加速外,分别体验了舒适和运动模式两种驾驶模式。
这次尝试蔚来ES8的百公里4.4秒加速和上次试驾体验不同,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未出现二次发力的体感。
蔚来ES8可能是目前全球唯一使用空气悬挂的纯电动SUV车型,在运动模式下,动力输出刚猛(百公里加速4.4秒),油门踏板呼唤动力随叫随到。能量回收默认较小,方向盘手感较重,车身降低,悬挂变硬,使得路面信息更多的能传入驾驶舱内,同时有助于高速过弯侧倾更小,让驾驶者更有信心。在舒适模式,动力输出适当限制(百公里加速6.9秒),动力输出相对平和,深踩油门时会稍有迟滞。能量回收默认较大,方向盘变得非常轻盈,底盘升高,悬挂变软,尽可能的过滤路面振动,阻隔路面颠簸信息进入驾驶舱。
蔚来ES8的8寸长方形液晶仪表,显示信息乏善可陈,且黑色边框深蓝色(黑色)背光稍显呆板,和整车的科技感、豪华舒适感不太相称。抬头显示车速非常实用,有助于司机把注意力集中在路面。如有剩余续航里程抬头显示会更好,毕竟对于电动车主来说,续航里程是“安全的生命线”。
第二次试驾体会是对于蔚来ES8的运动模式爱不释手,不仅仅动力强劲,操控出色,令人放心尝试激烈驾驶的资本是凶悍的刹车系统,想走就走,说停就停。前后双电机的天然四驱系统没有设计安装差速锁,因此无法通过单轮脱困等较为苛刻的考验。当然,真想驾驶纯电动汽车去越野目前还任重道远。
英国著名汽车媒体Auto Express,对蔚来ES8的评价是:这是一款与众不同,性能卓越的超级SUV,它完全可以和当前欧美最好的电动汽车媲美。在对于蔚来es8的创新的换电技术、女王副驾等表达赞赏后,同时指出,蔚来ES8最大的问题是软件没有准备好,倒车全景影像、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要通过今后的空中升级才能开启。
没能进入场地试驾蔚来ES8,我深感遗憾,辗转反侧后第二天又厚着脸皮再次来到蔚来亦庄交付中心,第三次场地试驾ES8。希望前两次体验沉淀后的试驾能对ES8多一分真切的了解。
在前往场地的路上,我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蔚来ES8除了轮胎、玻璃等易损件,全车终生质保,包括空气悬挂系统。在别的厂商新能源车主还在为电池质保问题担忧时,蔚来汽车已经做到了全车质保。我们都知道悬挂本身是车辆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特别是可调高度的空气悬挂,一旦出问题维修成本相当可观!感叹,蔚来车主好省心!
插一段题外话,很多新能源小白车主用车出问题后会被老车主嘲笑不会用,不懂车。那么他们真的需要懂车吗?在互联网造就的信息如此通畅的当今时代,一个小白车主要真想懂车,只需要用一、两周的时间专心上网查阅资料,就能达到相当专业的水平。但汽车对人家只是出行工具,真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懂吗?记得蔚来es8上市发布会后第二天我和同事聊起了蔚来汽车,我和他介绍了ES8的优秀后没过几天,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想换辆新车(燃油牌照)问他意见,于是他就推荐了蔚来es8,他的朋友就去了一趟NIO HOUSE,当时就订车了,上个月(10月份)就已经完成提车。他就说他的这个朋友完全不懂车,也不愿多心思了解更多,信朋友的推荐,自己看着顺眼,开着顺手就对了。我估计要是上来就给他的朋友讲ADAS、OTA、BMS、IGBT,他很可能会觉得太烦而放弃购买,没人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被一件消费品“科普”。当然,本人还是提倡在选择购买新能源车前,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蔚来APP中有大量绘声绘色相关知识的科普文章(电池、电控、冬季用车等)。
第三次试驾,任性的地板油和前所未有的刹车体验。同车的一个小伙伴说:“地板油敢踩,刹停不敢踩,太猛了!”体验前我徒步去观察了一下,加速停止牌后到转弯前的距离,充分相信这段距离足够es8两倍刹停用的了,并检查了轮胎是否有过度磨损。刹停测试比地板油风险大很多,体验前需做好检查工作很重要。即使做了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蔚来ES8的刹停体验还是让我感到震撼,迅速联想到现场观看F1赛车时听到的那种巨大制动声浪, 这一刻感觉真的被它的魅力征服了。
接下来的碎石路面,是为了体验蔚来ES8的NVH和底盘调教,ES8前排采用双层玻璃,整体NVH做到了很高的水准,底盘悬挂,回弹速度很快,在回馈路面信息的同时,过滤扰波振动。最后一项枕木路是为了让用户体验空气悬挂过滤路面信息的能力,在颠簸路面上能享受一份平稳和舒适。个人觉得在乱石路上,蔚来es8表现非常出色,而枕木路段并不亮眼,显然底盘悬挂调教更偏运动型。
总结:蔚来ES8外观符合中大型SUV的大气之美。(个人以为和路虎揽胜有几分神似)前卫的X-BAR前脸、锋利的大灯,让人过目不忘。心跳尾灯、方正的车身、尾部浑然一体,又不失个性的雕琢。
蔚来ES8的内饰,温暖舒适,体贴细腻,如家居般的温馨空间。用料考究(NAPPA真皮包裹),设计独到(NOMI车管家、女王副驾、环保座舱)。作为中大型豪华纯电动汽车,内饰体现出的整体感、精致感、豪华感稍有不足。
性能:动力过剩,完美的刹车系统,完胜特斯拉MODEL X的操控性。全铝车身、空气悬挂、出色的NVH使得动态下的ES8实现了运动性和舒适感上的双赢。
储物空间:大7座SUV,储物空间够大肯定不是问题,ES8提供了更有趣两个储物空间,1.主副驾驶位中间的方包空间。2.中置手枕下的巨大储物盒,完全可以容纳下一个17寸笔记本电脑。车主的随身物品、常用办公设备不必再放到后座上了。
“半成品”中控屏:除了常规空调、导航、娱乐等设置外,蔚来ES8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改变车身离地间隙、能量回收强度、方向盘助力强弱、悬挂软硬等。目前部分车辆已经完成了OTA升级为360全景影像,ADAS尚未解锁。
关于纯电动汽车的要素:
电池、续航:70度三元锂电(带智能恒温系统),综合续航350公里,60公里等速最大续航500公里。有人质疑蔚来ES8高速续航缩水至两百多公里?这不是蔚来ES8的问题,是所有电动汽车的问题,所有电动汽车在跑高速(100公里时速以上)无一例外都会折损起码三分之一的续航里程(全程高速)。
充电问题:蔚来汽车是目前有最全面立体解决充电问题方案的车企。最大亮点是三分钟换电技术,AUTO EXPRESS的报道也是以此为题,称赞这种新技术或许是纯电动汽车的破局者。
2018年11月14日23点19分,四辆从北京出发的蔚来ES8抵达深圳。在19家媒体的见证下完成了经历33小时全程2234公里长途奔袭。并宣告自北京到深圳的蔚来高速换电站部署完成。虽然比起两年前一位北京新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唐车主26小时完成自深圳到北京提车回家多了7个小时,但这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个里程碑。起码在这条贯穿南北长达2200多公里的高速上,纯电动汽车的跑长途能力已经可以和汽油车媲美了。蔚来汽车在全程14个服务区,部署了18个换电站。
不可否认蔚来ES8虽不完美,但确实是一辆物有所值的纯电动汽车!随着产能的上量,随着万辆订单的交付,北半球的冬天来了,对ES8产品的稳定性考验才刚刚开始,不知道经过寒冬的历练后它是否能安好?
并且随着上汽荣威MARVEL X,和比亚迪唐EV600的上市,包括预计明年上市的理想智造ONE,市场上的竞品会渐渐增多,这些来自不同厂商不同层面上的竞品,都会是蔚来ES8的挑战。
蔚来汽车虽是一家造车新势力车企,但从NIO HOUSE、精心打造的产品ES8、换电站的部署等方面不难看出它的心怀高远!
前,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年一度THINK大会上,IBM宣布了有关一年前发布的watsonx平台的几项新的更新,以及即将推出的新的数据与自动化功能,旨在使人工智能(AI)对企业而言更具开放性、成本效益与灵活性。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开幕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公司投资、建设和为开源AI社区做贡献的计划,并将其作为IBM战略的核心。
Arvind Krishna表示,"我们坚信要将开放创新的精神引入AI。希望借助开源的力量,在AI领域取得像Linux和OpenShift那样的成功。开放意味着更多选择,意味着有更多人关注代码,更多人集思广益,更多人着手解决问题。任何技术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和普及,必须同时兼顾以下三点:竞争、创新和安全。开源是实现这三点的绝佳途径。"
开源一系列Granite模型,与红帽联手推出业界首创功能InstructLab
为进一步履行对开源AI生态的承诺,IBM现已将其最先进、性能最佳的一系列Grantie语言和代码模型开源。开源之后,IBM将邀请客户、开发人员和全球专家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进一步拓展AI在企业中应用的边界。
Granite开源的模型现已在Apache 2.0协议下于HuggingFace平台及Github上发布,并因其在开发流程、质量、透明性和效率方面的优势脱颖而出。Granite代码模型的参数范围在3B到34B之间,有基础模型和指令跟随模型两种变体,适用于复杂的应用现代化、代码生成、错误修复、解释和记录代码、维护资源库等多种任务。这些代码模型经过116种编程语言训练,在各种代码相关任务中始终保持着开源代码大模型的一流性能[i]:
· IBM的测试显示,Granite代码模型在所有模型规模和基准测试中全都表现出强大性能,往往优于其他规模为其两倍的开源模型[ii]。
· IBM针对HumanEvalPack、HumanEvalPlus和推理基准GSM8K等基准测试的测试表明,Granite代码模型在涵盖大多数主要编程语言(包括Python、JavaScript、Java、Go、 C++和Rust)的代码合成、修复、解释、编辑和翻译方面都表现出色[iii]。
· 20B参数的Granite基础代码模型已被用于训练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WCA),以支持当前可用的专门领域。 它还为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提供支持,该产品旨在帮助企业将整体COBOL应用程序转换为针对IBM Z的优化服务。
· 20B参数的Granite基础代码模型经过调校,可以从自然语言问题生成SQL,用于转换结构化数据并从中提取洞察。IBM在自然语言生成SQL这一重要的行业应用领域展现出领先优势,这一点得到了BIRD独立排行榜的认可,该排行榜根据执行准确性(EX)和有效效率得分(VES)对模型进行排名[iv]。
IBM和红帽最近还推出了InstructLab ,一种围绕大模型推动真正开源创新的革命性方法。
InstructLab允许通过不断的增量贡献来持续开发基础模型,这与数十年来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一样。通过 InstructLab,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构建针对其业务领域或行业的模型,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直接价值,而不是仅让模型提供商看到价值。IBM计划利用这些开源资源,通过与watsonx.ai和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I(RHEL AI)解决方案的集成,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RHEL AI包含InstructLab的企业就绪版本、IBM的开源Granite模型和企业级Linux平台,可简化跨混合基础架构环境的人工智能部署。
IBM咨询还推出了一项实践,帮助客户利用InstructLab和他们自己的专有数据来训练特定目的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可以进行扩展,以更好地满足企业业务对成本和性能的要求。阅读以详细了解IBM 咨询如何帮助企业采用人工智能。
IBM推出多款新的watsonx assistant产品
新一轮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有望每年为各行各业带来约4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v]。然而,IBM最近发布的2023年《全球AI采用指数》显示,在接受调研的企业级(规模超过1000名员工)组织中,约有42%已经在其业务中积极使用人工智能,另有40%表示目前正在探索或试验AI,但尚未部署自己的模型。对于这些停留在验证阶段的企业来说,2024年将是克服AI入门障碍的一年,这些障碍包括技能差距、数据复杂性,以及信任——而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IBM宣布即将对其watsonx Assistant产品线进行更新和升级,并推出一项watsonx Orchestrate的新功能,以帮助客户跨领域构建自己的AI助手。
新的AI Assistants产品包括watsonx Code Assistantfor Enterprise Java Applications(计划于2024年10月推出)、可以改变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方式从而快速传递知识与专业技能的 watsonx Assistant for Z(计划于2024年6月推出),以及附有代码解释的watsonx Code Assistantfor Z Service的扩展版(计划于2024年6月上市),用于帮助客户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记录应用程序。
IBM也在扩展其 NVIDIA GPU产品,现在提供NVIDIA L40S和NVIDIA L4 Tensor Core GPU,以及对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I(RHEL AI)和OpenShift AI的支持,以帮助企业和开发人员满足AI和其他关键任务工作负载的需求。此外,为了帮助客户加快实现AI的价值,IBM正在为watsonx采用可部署架构,以实现AI 的快速部署,同时赋予企业安全和合规能力,帮助他们保护自身数据和掌控合规管理。
此外,IBM 还宣布了几款新的和即将推出的生成式AI数据产品和功能,以增强企业对AI工作负载的数据进行观察、治理和优化的能力。
AI驱动的自动化新愿景展望与功能预告
混合云和AI正在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如今,企业一般都要管理多个云环境(公共云和私有云)和平均大约 1000个应用程序,且每个应用程序都与多个应用程序彼此相依。他们还需要处理PB级的数据。预计到2028年,生成式AI将驱动多达10亿个应用程序[vi],因此自动化已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企业节省时间、解决问题和更快做出决策的方式。
IBM正在通过提供一系列AI驱动的自动化功能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让首席信息官能够从自主管理 IT 环境转变为AI驱动的预测性自动化管理。AI驱动的自动化将成为帮助企业提升基础设施速度、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与成本效益的重要工具。
如今,IBM的自动化、网络、数据、应用和基础架构管理产品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日益复杂的IT环境。在技术业务管理方面,Apptio使企业能够明确技术支出及其如何推动业务价值,由此做出明智的、数据驱动的投资决策,从而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还可以将Apptio与Instana的自动观测功能和Turbonomic的性能优化功能相结合,通过增强可视性和实时洞察力,帮助客户有效地分配资源和控制IT支出,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部署和扩展人工智能,以推动新的创新举措。
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些产品,IBM最近宣布收购HashiCorp的意向,该公司借助其Terraform、Vault等基础架构和安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帮助企业实现多云和混合环境IT自动化。有了HashiCorp,客户可以轻松地迁移到多云和混合云环境中,并在其中运行。
在THINK大会上,作为继续推进其业界领先的自动化产品组合的最新举措,IBM预告了一款名为IBM Concert的生成式AI工具。这款工具将于2024年6月全面上市,有望成为成为企业技术和运营的 “神经中枢”。
在watsonx的AI能力支持下,IBM Concert可以在客户多个应用程序产品中提供生成式AI驱动的洞察力,以识别、预测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款新工具可以集成到客户的现有系统中,利用生成式AI连接来自云基础设施、源代码库、CI/CD管道和其他现有应用管理解决方案的数据,以构建其相互连接的应用程序的详细视图。
Concert允许客户消除不必要的任务并加快其他任务的执行,使团队更加了解情况,从而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和解决。Concert最初将着重于帮助应用程序所有者、SREs(站点可靠性工程师) 和 IT 领导者深入了解、预先防范并更快速地解决与应用程序风险和合规性管理有关的问题。
IBM扩展了对watsonx的生态系统访问,并添加了第三方模型
IBM继续扩展和壮大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通过将第三方模型引入watsonx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性,使领先的软件公司能够将watsonx的功能嵌入其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通过IBM咨询服务为企业业务转型提供支持。IBM咨询快速扩展了其全球生成式 AI 咨询专业人才库,目前已有超过50,000名从业者获得了IBM与战略合作伙伴技术的认证。IBM的生态合作伙伴,无论规模大小,都在帮助企业客户在其业务中采用和扩展其量身定制的AI。
· 亚马逊云科技(AWS):IBM与AWS正在合作,将Amazon SageMaker与watsonx.governance集成在AWS云平台上。该产品现已上市,将为Amazon SageMaker客户提供先进的AI治理功能,用于管理其预测性机器学习与生成式AI模型。 企业客户现在可以跨平台治理、监控和管理他们的模型,从而简化AI运营的风险管理与合规流程。
· Adobe:IBM和Adobe正在混合云和AI领域展开合作,将Red Hat OpenShift和watsonx引入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并探索在企业本地基础设施和私有云中提供watsonx.ai和Adobe Acrobat AI Assistant。IBM还推出了一项新的咨询服务,以促进客户对Adobe Express的采用。 这些功能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 Meta:IBM宣布在watsonx上提供Meta的下一代开源大语言模型Meta Llama 3,助力企业借助AI之旅展开创新。Llama 3是在IBM与Meta达成合作后纳入,以推进人工智能的开放式创新。两家公司于去年底联合多家公司成立了AI联盟(AI Alliance),该联盟由来自业界、初创企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的领先组织组成,目前已拥有100多名成员与合作者。
· 微软:IBM宣布将支持其AI和数据平台watsonx在Microsoft Azure上运行,并可作为Azure Red Hat OpenShift(ARO)上的客户管理解决方案,通过IBM及其合作伙伴购买。
· Mistral AI:IBM宣布计划与Mistral AI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其最新的商业模型引入watsonx 平台,包括该公司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的领先的Mistral Large模型。 IBM期待以两家公司在开源社区的工作为基础,在开放创新层面展开合作。
· Palo Alto Networks :IBM深化了与Palo Alto的合作关系,共同提供AI驱动的安全产品和多项计划,以提升客户的安全成效。
· Salesforce:IBM和Salesforce正在探讨在今年晚些时候将IBM Granite模型系列引入
Salesforce Einstein 1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模型选择,以增强AI CRM用例的决策功能。
· SAP:IBM Consulting和SAP也在合作探索如何帮助更多客户利用RISE with SAP加速云转型,从而在云端实现生成式AI对业务的变革与赋能。这项举措旨在深化双方的合作,尤其是围绕将IBM WatsonAI技术嵌入SAP解决方案中。作为与SAP合作的一部分,IBM Granite模型系列有望在SAP的云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组合中使用,这套产品由SAP AI Core中的生成式AI中心提供支持。
SDAIA:IBM在watsonx上推出了沙特数据和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的“ALLaM”阿拉伯语模型,为该平台添加了新的语言功能,包括理解多种阿拉伯方言的能力。
[i] IBM. “Granite Code Models: A Family of Open Foundation Models for Code Intelligence”
[ii] IBM. “Granite Code Models: A Family of Open Foundation Models for Code Intelligence”
[iii] IBM. “Granite Code Models: A Family of Open Foundation Models for Code Intelligence”
[iv] 对于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工作负载而言,从自然语言问题生成SQL是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代码生成任务之一。2024年5月14日,基于IBM Granite的模型在文本到SQL生成的BIRD(BIg Benchfor LaRge-scale Database Grounded Text-to-SQL Evaluation)排行榜上获得了最高的准确率和效率分数,证明了IBM在这一关键企业用例中的领先地位。
[v] McKinsey.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Generative AI.”
[vi] IDC: Gary Chen, Jim Mercer. "1 Billion New Logical Applications: More Background.”
(8736212)
沐杨
科林·鲍威尔去世:爱国者或是杀人犯?
10月18日,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因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并发症去世,得年84岁。据报道,鲍威尔此前已经接种了两剂疫苗,但由于同时罹患癌症,最终不敌病魔。鲍威尔的军事和政治生涯见证了美国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作为首位非裔国务卿的身份更是为人熟知。他的离世也同时引来了悼念与批评,赞扬声主要称他是一名杰出的爱国者,而批评的矛头则对准了他在小布什总统第一届任期内,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负有的责任。
科林·鲍威尔
鲍威尔的父母均是来自牙买加的非裔与苏格兰裔,出生于纽约的他在大学毕业后从军,并在军中服役长达35年,先后在西德服役,并两次出征越南。鲍威尔在里根和老布什两位总统任上先后担任国家安全顾问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是在后一职务任上,他指挥了海湾战争并获得胜利。此后鲍威尔于1993年退役。在小布什上台之后,鲍威尔获提名出任国务卿。
在国务卿任上,鲍威尔被认为是与强硬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人立场相左的“鸽派”,但他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对反恐战争的支持,以及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声称国际社会应该介入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并支持出兵),仍被认为对于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持积极态度,同时也招致许多争议。尤其是当伊拉克并不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事实被公诸于众之后,鲍威尔等人也成为众矢之的。由于与包括拉姆斯菲尔德以及时任副总统切尼在内的诸多高层政见相左,加之自身职权由此受限,鲍威尔在2004年底辞去了国务卿一职。尽管有着战争罪行的污点,鲍威尔作为美国黑人精英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他也借此光环和过去积累的声誉继续发挥余热。
鲍威尔逝世后,小布什方面也发电悼念这位老下属,称鲍威尔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公仆,一位朋友。拜登也发表声明称赞鲍威尔对美国的贡献,其评价与小布什大同小异,同时也强调了鲍威尔是一位“打破障碍”的友人——在卸任国务卿之后,仍为共和党人的鲍威尔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几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支持,包括奥巴马、希拉里以及拜登。一些观点也认为,在特朗普主义洗礼后,如今的共和党内已经很难找到鲍威尔式的共和党人了。换句话说,鲍威尔晚年的确在政治立场上有所转变,但这种转变却也折射出了美国政治生态在近年来的迅速极化。而这种极化的一个表现,也与鲍威尔之死相关,也就是围绕新冠疫苗问题的争论。接种了两剂疫苗之后,鲍威尔依然死于新冠病毒引起的并发症,这或许会进一步强化反疫苗人群的立场,但也有观点认为,正是那些不接种疫苗的人给周遭人群带来了更大的感染风险,使得许多像鲍威尔这样抵抗力低下的人士会因此丧命。
对鲍威尔一生的评价注定会充满争议,这些争议也折射出了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军政要员带来的某种历史感。《纽约时报》就刊登了一篇题为《科林·鲍威尔的悖论》的文章,作者西奥多·约翰逊是一位退役海军军官,并长期关注美国黑人政治。在约翰逊看来,鲍威尔有着多重身份,每一层都反映了美国政治与社会在不同时期的某些特质。作为军人,他的军旅生涯历经了美军的转型历程,从深陷越战泥淖到海湾战争的大获全胜,这些都是鲍威尔亲身经历的。作为一个非裔高级将领,鲍威尔在海湾战争后获得的巨大声望,对于不少非裔美国人来说十分振奋人心,这种声望让他得以一度接近参选总统,也让他能够以一个非典型的共和党人及一个非典型政治立场的美国黑人从事公共活动,且勇于面对零星的嘘声。当然,这种声望最终将他推向国务卿这一要职,以及此后的生涯“滑铁卢”。总体而言,鲍威尔是过去典型的务实派,但这种务实的精英形象很快随着政治生态的转变,而被过去他同时受益的族裔与党派立场撕裂。
如果说《纽约时报》这则评论对鲍威尔的生涯评价还算客气,那么其他一些媒体上刊载的文章则可以说是不留情面。《卫报》的一则评论文章称鲍威尔是尽其一生为美国的帝国主义提供养料。作者先是回忆了自己的父亲如何与鲍威尔一样出身黑人家庭并且到美军服役,却又深陷种族歧视的泥潭,为自己的前途时刻提心吊胆,遑论像鲍威尔一样成为军政精英。而鲍威尔这种与美国政治体制相互选择的精英养料,也最终在伊拉克战争前后付出了“浮士德式”的代价,并且声誉扫地。另一篇评论文章则称鲍威尔是一个“帮助摧毁了伊拉克的好人”,在个人层面,鲍威尔无疑可以被称作一个诚实的好人,或者像两党总统都夸赞的那样,是一个值得一交的朋友,也在许多领域被视作一位有开拓之功的爱国者,但同样明确的是,他就是犯下了战争罪行。
这也是为什么半岛新闻网上贝伦·费尔南德斯(Belen Fernandez)撰写的评论文章告诉大家不必再对鲍威尔之死显得这么“礼貌”了,鲍威尔就是一个杀手。而在左翼立场更为鲜明的《雅各宾人》上,鲍威尔的一长串战争罪行让他得不到太多尊重。对国家的奉献与忠诚,对身边人的诚实与互相尊重,固然是足以令人称赞的品质,但在一些观点看来,鲍威尔正是利用了人们对其品质的信赖,最终促成了一场摧毁一整个国家、掠走无数人生命的战争。他的鲍威尔主义(Powell Doctrine)向世人允诺了一个怀柔的霸权形象,他本人在伊战前后的暧昧表态则让他在声誉受损的同时又依然能吊诡地维持自身的良好形象。但在反思鲍威尔其人其行之余,一些人所担心的,还是在政治生态迅速转变的当下,诚实的好人鲍威尔会越来越稀缺,长袖善舞、利用舆论和民意的国务卿鲍威尔则已成常态。
参考资料:
Colin Powell, first Black US secretary of state, dies of Covid-19 complications amid cancer battle: https://edition.cnn.com/2021/10/18/politics/colin-powell-dies/index.html
Who Killed Colin Powell?: https://slate.com/news-and-politics/2021/10/colin-powell-vaccinated-covid-anti-vaxxers-endanger-others.html
The Paradox of Colin Powell: https://www.nytimes.com/2021/10/21/opinion/colin-powell.html
Colin Powell: a life served as fodder for US imperialism: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1/oct/21/colin-powell-faustian-bargains-service-of-war
Colin Powell was a Nice Man Who Helped Destroy Iraq: https://theintercept.com/2021/10/18/colin-powell-dead-iraq/
Stop being polite – Colin Powell was a killer: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21/10/20/stop-being-polite-colin-powell-was-a-killer
There’s Nothing Honorable or Decent About Colin Powell’s Long List of War Crimes: https://www.jacobinmag.com/2021/10/colin-powell-war-crimes-iraq-my-lai-massacre-iran-contra
博索纳罗的政治生命与极右翼的赌注
在巴西,一份长达一千多页的报告表明,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因为有意放任新冠疫情在该国蔓延扩散,而负有“危害人类”罪行。像《经济学人》所说的,本来并没有太多巴西民众指望这次调查报告能够得出什么有力结论,但报告出炉之后,对于总统“罪行”的揭露和指控,还是超乎了多数人的想象。报告建议对这位犯有反人类罪行的总统进行审判,他对待疫情的措施令人发指(macabre),其中包括煽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并诋毁科学家们在应对疫情时做出的努力。
2021年9月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巴西独立日当天,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在多个城市同时上街举行游行活动。
根据BBC的报道,这场调查由11名巴西议员牵头完成,揭露了不少巴西政府中存在的腐败丑闻,而最为令人震惊的还是上述对于总统一系列罪行的指控。迄今为止,新冠疫情在巴西已经造成了60万人死亡,而如果措施得当,有40万巴西人本可以避免死亡。此外,这份报告最初还试图指控总统对于土著居民的种族灭绝罪行,但该指控在敲定的报告中被撤掉。博索纳罗方面依然嘴硬,表示自己并没有犯下任何报告中提到的罪行,尤其是防疫相关的指控,甚至声称自己“知道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对了”。博索纳罗依然拥有数量可观的支持者,对于报告罗列的种种,他们认为这都是出于政治考量的算计。在负责调查的11名议员之中,有7人是博索纳罗的批评者,另外的4名调查委员会成员中则包括了博索纳罗的儿子。除了令人震撼的危害人类罪行指控之外,博索纳罗还被控有伪造文件和煽动犯罪等罪行。
不过,虽然反对博索纳罗的声浪四起,但多数观点对于报告提出的指控能否真正落实到司法执行层面依然持悲观态度。这位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依然反对戴口罩、组织大规模集会、同时要求国人在日新增死亡人数达到历史第二新高时“停止抱怨”的领导人,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备战2022年的总统大选,预计他也会如往常一样否认所有指控。MSNBC将巴西目前的政治极化与美国的情况相比较,认为两国的政治生态都在新冠疫情之中进一步被改变,而巴西人对于法西斯统治其实并不陌生,且当下的问题是,虽然说博索纳罗的一些举动在外界看来非常荒谬可笑,但人们其实也已经不用再担心独裁统治是否会在巴西卷土重来——因为博索纳罗的出现,独裁已经降临在巴西好几年了。
许多巴西民众和国内外舆论对于博索纳罗的声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总统本人对民主的攻击也无休无止。就在今年9月份,他又在首都巴西利亚和另一个大城市圣保罗接连发动两场群众集会,并发表了煽动性的演说。在集会上,博索纳罗的支持者们高喊口号,诉求则是反对司法机构、反对左翼政治、反对女权主义以及反对新冠疫苗。尽管博索纳罗的民调处于低点,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选,他还是坚持选择拥抱和巩固极右翼支持者这一选举基本盘。透过博索纳罗的这些举动,我们也可认为进入到选举状态的博索纳罗,会延续过去的策略,持续伤害巴西业已被撕裂的民主政治。
而在10月初,面对记者对于巴西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再攀新高的提问时,博索纳罗更是不耐烦地表示,他觉得人们反复提及巴西的死亡率是很“无聊”的。当时博索纳罗正在举办又一场群众集会,并进一步反问记者:哪个国家没有因为疫情死人?博索纳罗也开始抱怨巴西各州推行的疫苗通行证政策,他表示自己想去看一场桑托斯俱乐部的足球比赛,但却因为没有打疫苗而被当地政府拒之门外。桑托斯俱乐部方面随后立即声明他们事先并没有接到任何总统想来看球赛的申请或通知。
随着博索纳罗对于记者提及新冠死亡数字感到“无聊”的言论一出,民众对于这位总统的不满再度达到顶峰。几乎同一时间,巴西卫生部则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表示全国上下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60万,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一些观点认为,虽然前总统卢拉依然没有宣布正式参选下一届巴西总统,但只要他肯出马,根据现有的民调,几乎可以肯定卢拉会轻松击败博索纳罗,重返总统宝座。
另外,《雅各宾人》也刊文关注博索纳罗与全球极右翼政治组织的关联。文章认为,全球各地串联在一起的极右翼组织正在将巴西视作他们事业版图的关键一环。基于博索纳罗的号召力,一些极右势力因此将“赌注”押在了博索纳罗和即将到来的巴西总统大选上。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在延续博索纳罗的政治生命上一度着力颇多,而巴西总统的儿子们也从中牵线搭桥,让巴西成为了全球极右翼组织眼中的政治大本营。
但眼下班农因为今年初的美国国会山动乱以藐视法庭罪名被逮捕,博索纳罗的民调日渐下滑,他的三个儿子也因为资助假新闻网站而遭到指控,或许巴西这处极右翼眼中的关键大本营也即将“陷落”。但即使如此,全球各地的极右翼思潮显然也不会就此消散,尤其在这个多国都面临政治极化的大气候下,加上看上去永远也打击不掉的假新闻集散地,以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社交网络巨头对这些资讯有选择性的纵容,极端思潮仍会以某种潜流形态扎根在各国政治生态的草根阶层中,又在恰当时机被重新集结动员,或是像近期发生在挪威的恐怖袭击案件一样,零星但又切实地加剧政治生态和民众心态的极化。
参考资料:
Jair Bolsonaro is accused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Brazil: https://www.economist.com/the-americas/2021/10/23/jair-bolsonaro-is-accused-of-crimes-against-humanity-in-brazil
Covid: Brazil's Bolsonaro 'should be charged with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58976197
Bolsonaro's Covid denial puts Trump to shame: https://www.msnbc.com/opinion/bolsonaro-s-covid-denial-puts-trump-shame-n1281987
Bolsonaro’s war on Brazilian democracy is not over: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21/9/22/bolsonaros-war-on-brazilian-democracy-is-not-over
Brazil’s Bolsonaro says he is ‘bored’ with COVID deaths questions: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10/11/brazil-bolsonaro-says-he-is-bored-with-covid-deaths-questions
The Global Far Right Is Betting the House on Bolsonaro: https://www.jacobinmag.com/2021/10/international-far-right-jair-bolsonaro-bannon-abascal-cpac-brazil-2022-elections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张亮亮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