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之家(ChinaZ.com) 8月23日 消息:近日,拉钩招聘APP发布《2019 年90后程序员职场报告》,报告显示,程序员平均年薪近20K!北京地区收入最高,javascript求职难,java、C#更抢手!每 6 个程序员里就有 1 个女程序员……
其中, 字节跳动蝉联“ 90 后程序员最青睐的互联网公司”榜首,腾讯、阿里紧跟其后;而北上深就业压力小,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二线互联网城市正在崛起;
此外,java类语言岗位求职难度低,平均一个岗位只有 4 个人竞争;而Javascript类很难,平均一个岗位有28. 8 人争夺。
以下为拉钩《 2019 年 90 后程序员职场报告》全部内容:
90 后程序员平均月薪近20K
大厂依旧难进
根据拉勾平台最新数据。在程序员群体中, 70 后已基本退出“江湖”。 90 后占比高达82%,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主力军。
70 后几乎“绝迹”程序猿圈
根据拉勾后台数据显示, 90 后程序员平均薪酬近20K,雄踞所有互联网岗位之首,产品岗位紧随其后。
之前网络盛传 2019 年是互联网寒冬,但从薪资上来看并非如此。和 18 年对比, 19 年的平均薪资并没有降低之趋,甚至应届生和5- 10 年资深技术的薪资还有明显增幅。分别从8.4K、27.8K升至9.5K、29.1K。
鉴于高端工程师薪资易拉高平均数,我们再来看组薪资中位数数据。
从上图不难看出,近两年程序员薪资变化不大。5- 10 年的资深技术薪资中位数从25K升至27K。
从城市分布来看, 90 后互联网从业者大都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
北京、深圳、上海领跑全国
从不同规模公司分布情况上看, 90 后程序员大多分布在 500 人以下的中小规模公司,互联网大厂虽好但难进,只有21%的 90 后在 2000 人以上的大公司工作。
六成 90 后在规模 500 人以下公司工作
大多数人潜意识中,程序员都是男性,但根据拉勾后台数据显示,女性程序员占比高达17%
每 6 个程序员就有 1 个是女性
北上深就业压力爆冷垫底
南京等二线城市求职难
就薪资水平而言,北京遥遥领先,月薪20K以上占64%。上海紧跟其后,为50%。北京地区程序员薪资涨幅后劲十足(深蓝色代表月薪20K以上人群比例)。
北京程序员薪资遥遥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超越广深,月薪20K以上的占42%,后劲同样迅猛。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8 年年底,杭州平均房价为3. 19 万元/平米。相较于北京的 6 万+,上海、深圳的 5 万+来说,杭州确实是比较适合程序员发展。
此外,成都凭借良心的房价( 2018 年底,平均房价约1. 54 万元/平米),成为程序员最易买房城市。不吃不喝,8. 2 年就能买一套 80 平米的房。
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二线互联网城市正在崛起在。
北上深爆冷“垫底”
90 后程序员就业难度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南京、成都、武汉。被认为工作压力大的北京、上海、深圳却爆冷垫底。这可能与南京、成都、武汉的互联网公司量、岗位需求量少有关。
90 后程序员青睐哪些互联网公司?
90 后是富有想法、态度的一代,那么他们都想去哪些公司呢?拉勾平台数据显示,截至当前, 2019 年平均简历投递量最高的公司是字节跳动、腾讯、阿里。根据最近三年的简历投递数据,不难看出大厂仍然是 90 后求职者的首选。
字节跳动这样处于稳步上升期的巨头,因业务快速扩张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吸引的简历数最多。
图注:本排名以2018- 2019 历年各企业在拉勾上收到的简历投递量为依据
在 2019 上半年招收 90 后程序员最多的企业TOP榜中,字节跳动同样雄踞榜首,美团点评、腾讯、小米、商汤科技、网易、百度、快手、蚂蚁金服、滴滴紧跟其后。
图注:本排名以 2019 年(截至当前)各企业在拉勾上各职位发布量为依据。
上面这份图表对现在的求职者参考意义很大,几乎囊括了所有职位类别。字节跳动、美团对后端开发、移动前端开发、数据开发等岗位需求量很大。商汤科技对AI岗需求旺盛,有相关求职意向的朋友可以参考这张表进行针对性投递。
Javascript、html5 竞争大
java、c# 更抢手
java、javascript为大热门语言
就 90 后程序员擅长的语言来说,擅长Java、Javascript类语言的求职者较多。对比目前企业的岗位需求量来说,java类语言岗位求职难度最低,平均每个岗位只有 4 人竞争;而学习Javascript的找工作就很难了,平均每个岗位有28. 8 人抢。
java、c#/.net更抢手
整体来看,擅长 c#/.net 、 java 、delphi、c/c++ 、php 语言的求职者找工作压力略小。
洪声和他创办的DnsPod
?吴洪声,网名“声仔”,又叫“奶罩”。大专学历。DNSPod创始人、帝思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精通Windows、LAMP、FreeBSD,同时也是一名开源爱好者。2012年,腾讯以4000万元收购DNSPod100%股权。
一、从小对高科技浓厚兴趣 动手能力强
学前班的时候,吴洪声从一个哥哥那接触到了无线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别的小孩在外面打闹,吴洪声一个人闷头看《少年科学》,琢磨上面的电路图,电容电阻。看到新奇的电路图总想试一下,每天家里房间总是一股松香味。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电烙铁和电子原件,吴洪声就跑到废品收购站去找那些废旧的电路板,把上面的元件偷偷抠下来,有时候还会因为找到一个稀有的电阻而激动。当然也没被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少抓。
1992年,小学一年级,在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在图书馆楼下看到有家打字培训班,从那时候开始,吴洪声对这个叫电脑的东西着了迷。每天放学吴洪声都会趴在培训班的窗口外看别人打字,虽然吴洪声对上面的东西不懂。
小学四年级,仙剑火遍大江南北。同年,吴洪声被班主任没收了两本书,一本是DOS 3.2的英文教材,一本是朗文英汉大字典。从班主任到校长,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吴洪声被视为异类。父母很恐慌,坚决禁止吴洪声学电脑,认为电脑和街机是一样的东西,洪水猛兽。
堂哥大学毕业,带回来一台AMD K5,吴洪声连续两天两夜没睡,一直在琢磨那家伙,把我笔记本上面记下的东西全部试了一遍。最后顺利的一个format就把堂哥的所有资料付之一炬。从此堂哥成为了吴洪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教吴洪声电脑的人。
在这之后,吴洪声技术在当地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一次偶然机会在五年级的时候,吴洪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桩无本的生意:免费给电脑室维护电脑,他们给吴洪声免费的上机时间。从此吴洪声不再需要偷父母的钱出来玩电脑,并且还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但父母还是极力反对吴洪声玩电脑,没少吊起来打。在他们看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初次接触互联网 无法自拔
1996年的一天放学,吴洪声看到街上有电信的人在推广一种叫视聆通的东西,很好奇的凑了上去。电信的人打开一个叫做Netmeeting的软件,然后拨号,之后就可以和其他城市的人一起语音聊天。听着电信的人用蹩脚的普通话和别人聊天,吴洪声彻底被震住了。这个叫视聆通的东西,就是广东互联网的前身。
很快,互联网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在湛江小城里面冒了出来,电脑室都开始有了网络接入。吴洪声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学会了frontpage,做了自己的个人网站。玩UO,建UO服务器,到碧聊上面发一些HTML和JS代码组成的炸弹。
之后有些网吧接入了163,可以访问国外的网站,当年最大的兴趣就是在上面找国外的一些好玩的网站,之后逐渐有了很多中文网站。大家在网吧一边看各种新奇好玩的网站,一边互相交流网址。
上了初中,吴洪声的兴趣完全不在学习上。唯一能跟学习相关的就是英语学得特别好,这跟吴洪声一直都翻英汉字典学英文的电脑教材有关。因为英语好,班主任又是教英语的,所以很顺利的当上了班长,一个每天上午到学校就睡觉,早操时间吃早饭,早饭回来后睡到中午放学。下午回到学校后继续睡觉到晚自习。如果说不睡觉,那吴洪声一定是在网吧玩电脑。
初中毕业,吴洪声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父母很无奈,吴洪声的说法是要尽快出去赚钱,养活家里人。
三、18岁通过自己做网站 给家里买了一套房
上中专第一学期,吴洪声就黑了学校的网站。而且还不是一次。为了向宿舍的人证明是自己黑的,吴洪声当着全宿舍人的面,两分钟把学校网站的主页改掉,上面放着校长的照片,照片下面有一堆便便。报应来得很快,没多久吴洪声就被叫走了。这是吴洪声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从那以后,吴洪声成了学校第一个网管。叫走他的恩师买了台二手的双至强服务器,花了4600托管在碧海银沙机房。吴洪声开始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器,做真正意义上的网站。
就这样通过做网站,吴洪声在18岁那年,给家里买了一套房子。
去买套房那天,吴洪声母亲觉得我开玩笑;而事实是那天吴洪声的母亲想哭,但已经没有了泪水。
四、加入顶级站长圈子 草根站长华丽转身
做网站的时候,吴洪声无意中加入了1Ting站长杜雪骞创建的一个站长群。这是吴洪声的第二个转折点。
在群里,吴洪声因为昵称像一个眼镜(^●_●^) ,被时任一听音乐网副总经理赵明亮称为“奶罩”。从那时候开始,别人只认识奶罩这个昵称,而记不住吴洪声的名字了。
在群里吴洪声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的大鳄们,比如高春辉,比如caoz,比如黄一孟,比如阿飞。而caoz,则给了吴洪声第三个转折点。
说起caoz,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caoz对中国互联网的改变,则是所有站长都能体会到的。caoz开发的文字交换链,让中国有了hao123。caoz开发的统计系统,让中国有了cnzz。更因为caoz的统计系统,让庞升东购买了一个交友网站,而caoz在一个午餐上做的中间人,让庞升东买回来了51.com。
吴洪声在进入caoz建立的QQ群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能有如此近的距离去接触如此多的顶尖人物。互联网圈的,网络安全圈的,各色各样的人。高春辉,李兴平,戴志康,yahoo中国的CTO,瑞星的副总裁,冰河的作者黄鑫,很多很多牛人。
吴洪声后来总结,再偶像级的人物,也不是那么的难接近。只要你努力,展现出你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你总有机会和他们坐在一起。没人会一开始就在金字塔的顶端,他们都是从草根开始往上爬。
五、大专文凭被百度拒绝面试 一气之下创办DNSPod
2005年底,caoz让吴洪声去北京,说要给介绍份工作。吴洪声和caoz从来没见过面,只是在QQ上聊过,可以说只算是网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吴洪声,孤身一人去了北京。
到了北京,吴洪声住在了同样是caoz群里面认识的黑马帮主家。那天晚上,帮主把群里的一些人约了出来,为吴洪声接风。吴洪声第一次见到了高春辉,吴洪声甚至都不敢坐他旁边,远远找了一个位置坐下。高春辉笑着跟吴洪声说,坐那么远干嘛,过来坐我旁边。就这样跟偶像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caoz给吴洪声介绍的工作在百度,因为没文凭,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吴洪声就留在了帮主的公司上班。帮主公司的网站叫黑马帮,交换链和广告联盟。当时黑马帮是仅有的几家投放淘宝广告的联盟之一。淘宝广告都是flash格式的,文件大,服务器最开始放在三元桥的BGP机房,速度还不错。但后来随着带宽消耗越来越大,光靠昂贵的BGP机房已经撑不住了,必须要尽快找到一个廉价并且可行方案。
于是吴洪声在电信和网通各找了一个廉价的机房,把swf文件传上去,然后把DNS服务器改了一下,支持电信网通的区分。廉价的方案有了,同时也有了DNSPod。
好东西自然受欢迎,caoz群里面的老大们听说后,纷纷要求使用。1ting、VeryCD、Chinaz,这么多大站用,无疑给我带来了极好的口碑。
为了让大家方便管理域名,吴洪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学PHP,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自学Linux,再用一周时间做了版面、贴好图片、写了样式表、搭好DNS服务器,鼓捣出了一套DNS系统。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通过域名并不能直接找到要访问的主机,中间要加上从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于是“域名解析”服务诞生了。它曾被当做CDN(内容分发网络)的最底层服务,也是万网、新网这些域名注册服务商捎带手提供的服务。同时注册了DNSPod.com。
2006年3月份,DNSPod正式上线运营。DNSPod就挂在那里,免费供大家使用。
六、DNSPod被攻陷 暴风影音瘫痪
2009年5月19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暴风影音”网站的域名解析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出现故障,导致江苏、安徽、广西、海南、甘肃、浙江等省份全省网络瘫痪,工信部特意对此展开查证。
一个年轻的黑客被缉拿归案。他黑掉了一台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因端口流量异常被关闭,此时它恰好正在为大约10万家网站进行域名解析服务(常称为“DNS服务”),其中包括暴风影音。由于暴风影音的装机量很大,暴风域名的缓存在服务器上失效,不断向其他地方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请求,造成大量访问,结果网络瘫痪。将事件的原委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分析,最终核心指向了一个地方:DNSPod。
这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可以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产品,被黑掉的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服务器。它的创始人叫吴洪声。DNSPod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10G流量的攻击持续了一天多。吴洪声压力巨大,他迅速在网站上发布了道歉信,然后做客几家门户网站科技频道——接受访问,解释,致歉。
所有客户的态度是先抱怨,后力挺。此后DNSPod的客户成倍增长。公司化运作的DNSPod客户包括美团、58同城、360、VeryCD、创新工场旗下全线产品等,据WebHosting.info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26日,它在国内域名解析服务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当时的中国万网。
全中国的大部分流量都要从DNSPod这里经过。如果把它当做一家互联网公司来看,它充满了很奇特的元素:公司设在山东烟台,一个远离北上广深的海滨城市;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盈利,即使面对暴风影音这样级别的大客户,服务都是免费;几乎没有做过营销,只靠“圈子化”自传播;从来没有购置过服务器,所有服务器都来自友情赞助和投资者的提供。
七、与360谈恋爱,和腾讯结婚
DNSPod几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隐形冠军。准确地讲,也许叫它“隐形亚军”更合适,它在国内域名解析服务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当时的中国万网。“一个网民平均一天要用26次以上我们的服务。”吴洪声说。
从生意的角度,DNSPod无法让人满意。它只能保证每个月不亏钱。在至少3年的时间中,DNSPod都是免费的,即使是帮它的上游、万网等域名提供商来做托管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大家的“建议”下,吴洪声推出了“120元收费版”,再后来终于有了上千元的收费服务。
吴洪声的第一台服务器是向当年帮忙的第一家公司借用的,此后,它的忠实用户黄一孟送来几台服务器以示感谢和鼓励,还有一些客户也在借服务器给吴洪声使用。“一直是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支撑过来的。”在“暴风门”事件中,当时DNSPod有十几台服务器,被封的就是它在常州的主服务器。
2010年,客户陡增,其中包括很多游戏、下载类网站。这类“优质客户”为吴洪声带来了无限的压力,服务器数量不够,他有些撑不住了,服务质量开始受到影响。360找到吴洪声,借他30多台服务器救急,并提到了战略投资。
风险投资商对DNSPod普遍兴趣寥寥,但中国本土IT大公司对它却情有独钟。很早之前的盛大也曾与吴洪声接触,“我看了下盛大之前的案例,好像死的挺多,所以拒绝了。”如今360找来,吴洪声感到了一片诚意,但由于当时360要运作上市,又无法迅速推进。
腾讯也对DNSPod有些兴趣,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很早就关注了吴洪声。有天张志东给吴洪声打电话求投资,放下电话,半夜从深圳飞到北京与DNSPod的股东之一郭海滨见面,从深夜一直聊到天亮。当天早上他又坐了最早的班机,飞到烟台莱山机场见吴洪声。
几个月前,吴洪声还告诉公司的兄弟们,DNSPod可能要被360收购。很快情况就变了,他把橄榄枝抛向了腾讯。DNSPod原本在行业就低调,这个消息一直隐匿着,直到DNSPod的投资方之一绿盟科技向证监会提交创业板申报文件,曾向DNSPod投资15万元占股15%,并在2011年6月与吴洪声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的消息才披露出来。腾讯并非战略投资,而是全资收购,4000万人民币。
八、继续创业失败后 又回腾讯做T4大佬
这个85年出生的少年在2011年以4000万元价格,把闹过全国断网的公司DNSpod卖给腾讯,这并不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交易,但足以给他的互联网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本外界以为,吴洪声会就这么一直把DNSpod做下去,可腾讯当初承诺的独立运作在具体操作上暴露出诸多问题,DNSpod既不能算独立运作的外部公司,又无法调动腾讯内部资源,吴洪声成为尴尬的“外人”。
带着一点任性、赌气及遗憾,吴洪声离开了带给他光环的DNSpod和腾讯。刚刚进入而立之年,吴洪声依然充满创业热情。
2014年8月15日,吴洪声发布微博宣布将于月底离开DNSpod,8月26日,吴洪声在微博宣布正式离开DNSpod。他做出离职决定后就打算找投资人聊聊,但又不能空着手去,于是用5分钟瞎掰了一个想法打算先忽悠下投资人。
这个想法的雏形就是“洋葱”,简单说是改变需要输入有形密码的账号密码体系。没想到的是,小米CEO雷军及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前后分别只和吴洪声聊了3-5分钟,都决定进行投资。就这样,“洋葱”完善成为“基于云计算推出的帐号安全登录工具”,这个随性少年误打误撞开始新一轮创业。
一句话说,洋葱是一个基于云和用户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服务。网站和应用通过集成洋葱,就可以快速实现在登录、支付、授权等关键业务中使用指纹、声纹及人脸识别功能,从而彻底抛弃传统的账号密码体系。
对个人用户而言,访问集成洋葱服务的网站和应用将无需记住账号密码,而是直接使用生物特征验证来提高账号安全性,无需担心账号被盗。
很可惜该项目运作了2年后,以失败而告终。
如今奶罩”吴洪声重回鹅厂,重启曾经站长心中最牛逼的论坛系统“Discuz!”,给更多草根站长创业者带来优质可靠的网站系统。
编辑:琚叶青,来源:网络整理,题图:网络搜索
天遇到个来咨询利用原生的JS代码来修改HTML代码的的童鞋,耐心的给这个童鞋做了解答后,然后整理了一下测试代码,写成文章记录一下,方便以后有同需求的站长们。
HTML原始代码
<form action="" method="post" class="form"> <input id="mm" type="text" > <input id="mochu" type="text" onclick="act(this.value)" /> <input id="mc" type="text" > </form>
利用JS代码将以上HTML代中的 id 为 mochu 的 input 中的 cnclick 属性去掉
<input id="mochu" type="text" onclick="act(this.value)" />
换成
<input id="mochu" type="text" />
利用 JS中dom对象的 outerHTML 属性,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
outerHTML:设置或获取对象及其内容的 HTML 形式
例:JS获取元表本身的HTML代码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head>
<body>
<form action="" method="post" class="form">
<input id="mm" type="text" value="飞鸟慕鱼博客" >
<input id="mochu" type="text" onclick="act(this.value)" value="http://www.feiniaomy.com" />
<input id="mc" type="text" >
</form>
<script>
var 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mochu').outerHTML;
console.log(html);
</script>
</body>
</html>
打印结果:
例:js修改指定元素的本身的HTML代码
通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 outerHTML 属性可以获取到元素本身的HTML代码,既然可以获取也能设置或修改元素本身的代码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head> <body> <form action="" method="post" class="form"> <input id="mm" type="text" value="飞鸟慕鱼博客" > <input id="mochu" type="text" onclick="act(this.value)"/> <input id="mc" type="text" > </form> <script> var 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mochu').outerHTML='<input id="mochu" type="text" value="http://www.feiniaomy.com" />'; </script> </body> </html>
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是与 outerHTML 功能相似的属性,下一篇文章会详细说明一下他们的作用与区别
innerHTML:设置或获取对象起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内容。
innerText:设置或获取位于对象起始和结束标签内的文本
outerHTML:设置或获取对象及其内容的 HTML 形式
outerText:设置或获取对象的文本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