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讲解了《前端开发:ES6 与 ECMAScript 2015 的关系》,这一节,我们开始进入ES6的详解,首先我要说明一下,在ES6之前,还有ES5,我们的ES6教程系列,主要是针对,ES6新增的命令进行讲解。若想索取编辑软件和源码,请关注我后,私信我索取软件或源码,其它课程请持续关注本号。
ES6新增了let命令,这个命令和var一样,都是用来声明变量的。只不过,let命令一般只用在{}中,也就是说let命令一般用在代码块中,如果let用在代码块外,那么就和var一样了。
直接上例子:
图1 示例文件 a.html
图2 用浏览器通过F12调出控制后显示的结果
在上面的a.html中,有三个变量x0,x1,x2,其中x0用let定义在块外,x1和x2分别用let和var定义在块内。然后我们在块内与块外,分别在控制台输入这三个变量。就出现了图2的结果。
x0用let定义在块外,那么在块内和块外输出正常,并且都一样,变得像var了。
x1用let定义在块内,在块内输出正常,在块外提示“x1未定义”,并且其后面的命令不会再执行。这是因为x1用let定义后,其作用域仅限在块内,在块外无法访问,保定了其安全性,不至于造成变量泄露。
x2用var定义在块内,其它和定义在块外是一样的,输出时,块内和块外均能正常输出。
我们下面两个应用的例子:
图3 FOR循环中用var定义i,在循环外输出i,结果是 10
图4 FOR循环中用let定义i,在循环外输出i,结果是报错显示“i未定义”
这说明如果循环中,用let定义变量i,则i的作用域仅在循环内。
好了,我们再看最后一个例子:
我们期望得到 6 ,但是输出结果是10
这样一改,就得到了我们期望的6
上面代码中,变量i是var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每一次循环,变量i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a的function在运行时,会通过闭包读到这同一个变量i,导致最后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的值,也就是10。
所以说,let命令的出现,也是为解决闭包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
后面课程更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
起HTML标签,前端工程师会非常的有发言权,因为在平时开发中一定会用到,可以说是前端的入门必备知识。但往往在意更多的是页面的渲染效果及交互方式,也就是页面可见的部分,比如导航栏,菜单栏,列表,图文等。
其实还有一些页面上没有呈现出来却非常重要的标签,这些标签大部分在页面的头部head标签内,虽然在页面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在特定的场景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将从交互优化,性能优化,搜索优化三个方面并结合场景来聊聊被“忽视”的HTML标签。
交互优化
meta 标签:自动跳转/刷新
假设要实现一个类似自动播放的页面,首先我们第一反应会想到用js定时器控制页面跳转来完成。但是其实有更加简便的方法,通过meta标签的refresh功能来实现。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10; url=view2.html">
上面的代码会在 10s 之后自动跳转到同域下的 view2.html 页面。我们要实现自动播放的功能,只需要在每个页面的 meta 标签内设置好下一个页面的地址即可。
如果要实现定时刷新的功能,只要去除后面url即可: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10">
注意,用meta标签实现刷新/跳转的过程是不可取消的,所以需要手动取消的还是得老老实实使用js的定时器,但是对于简单的定时刷新或跳转,还是可以去亲自实践meta的用法。
title 标签:消息提醒
消息提醒功能实现在HTML5标准发布之前,浏览器还没有开放图标闪烁、音频播放,弹出系统消息之类的api,只能借助其他非常规的手段,比如修改title 标签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下面的代码通过定时修改title标签的内容,实现了消息提醒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浏览其他页面时候,及时发现服务端返回的消息。
let messageNum=1; // 消息条数
let count=0; // 计数器
const msgInterval=setInterval(()=> {
count=(count + 1) % 2;
if(messageNum===0) {
// 通过DOM修改title
document.title +=`当前页面`;
clearInterval(msgInterval);
return;
}
const pre=count % 2 ? `新消息(${msgNum})` : '';
document.title=`${pre}当前页面`;
}, 1000);
当然,动态修改title标签的用途不仅仅是消息提醒,还可以显示一些异步进行的任务,比如下载进度,上传进度等。
性能优化
script 标签:调整加载顺序提升渲染速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在浏览器打开某个页面时,发现页面一直在loading转圈,或者等了好长的时间页面才有响应。这一现象,除了网络网速的原因外,大多数都是由于页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加载时间过长。因此,如果想要提升页面的渲染速度,就需要了解浏览器页面的渲染过程是怎样的,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浏览器在加载页面的时候会用到 GUI 渲染线程和 JavaScript 引擎线程。其中,GUI 渲染线程负责渲染浏览器界面 HTML 元素,JavaScript 引擎线程主要负责处理 JavaScript 脚本程序。由于 JavaScript 在执行过程中还可能会改动界面结构和样式,因此它们之间被设计为互斥的关系。也就是说,当 JavaScript 引擎执行时,GUI 线程会被挂起,等执行完 JavaScript 的脚本程序后又会切换 GUI 线程继续渲染页面。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页面渲染过程中包含了请求脚本文件以及执行脚本文件的时间,但页面的首次渲染可能并不需要执行完全部的文件,这些请求和执行文件的动作反而延长了用户看到页面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了快速将内容呈现给用户,减少用户等待时间,可以借助script标签的3个属性来实现:
async:表示立即请求脚本文件,但不阻塞 GUI 渲染引擎,而是文件加载完毕后阻塞 GUI 渲染引擎并立即执行文件内容。
defer。立即请求脚本脚本,但不阻塞 GUI 渲染引擎,等到解析完 HTML 之后再执行文件内容。
HTML5 标准 type,对应值为“module”。让浏览器按照 ECMA Script 6 标准将文件当作模块进行解析,默认阻塞效果同 defer,也可以配合 async 在请求完成后立即执行。
所以可以得知,采用defer 属性以及 type="module" 情况下能保证渲染引擎的优先执行,从而减少执行文件内容消耗的时间,让用户更快地看见页面(即使这些页面内容可能并没有完全地显示)。除此外还要知道,当渲染引擎解析 HTML 遇到 script 标签引入文件时,会立即进行一次渲染,这就是为什么会把引用JavaScript 代码的 script 标签放入到 body 标签底部。
link 标签:通过预处理提升渲染速度
在我们对中大型项目进行性能优化时,往往会对资源做减法(gzip压缩,缓存等)或除法(按需打包,按需加载),可是如果能想到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来进行预加载,也能加快页面的渲染速度。
dns-prefetch。当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为“dns-prefetch”时,浏览器会对某个域名预先进行 DNS 解析并缓存。这样,当浏览器在请求同域名资源的时候,能省去从域名查询 IP 的过程(DNS查询),从而减少时间损耗。(注意:这个属性还在实验阶段,部分浏览器的部分版本支持)
preconnect。让浏览器在一个 HTTP 请求正式发给服务器前预先执行一些操作,这包括 DNS 解析、TLS 协商、TCP 握手,通过消除往返延迟来为用户节省时间。(注意:这个属性还在实验阶段,部分浏览器的部分版本支持)
prefetch/preload。两个值都是让浏览器预先下载并缓存某个资源,但不同的是,prefetch 可能会在浏览器忙时被忽略,而 preload 则是一定会被预先下载。
prerender。浏览器不仅会加载资源,还会解析执行页面,进行预渲染。(注意:这个属性还在实验阶段,部分浏览器的部分版本支持)
搜索优化
你所写的前端代码,除了要让浏览器更好执行,有时候也要考虑更方便其他程序(如搜索引擎)理解。合理地使用 meta 标签和 link 标签,恰好能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和收录我们的页面。
meta 标签:提取关键信息
通过 meta 标签可以设置页面的描述信息,从而让搜索引擎更好地展示搜索结果。
例如,在百度中搜索“淘宝”,就会发现网站的描述信息,这些描述信息就是通过 meta 标签专门为搜索引擎设置的,目的是方便用户预览搜索到的结果。
为了让搜索引擎更好地识别页面,除了描述信息description之外还可以使用关键字,这样即使页面其他地方没有包含搜索内容,也可以被搜索到(当然搜索引擎有自己的权重和算法,如果滥用关键字是会被降权的,比如 Google 引擎就会对堆砌大量相同关键词的网页进行惩罚,降低它被搜索到的权重)。
当我们搜索关键字“安全购物”的时候搜索结果会显示淘宝网的信息,虽然显示的搜索内容上并没有看到“安全购物”字样,这就是因为淘宝网页面中设置了这个关键字。
对应代码如下:
<meta content="淘宝,掏宝,网上购物,C2C,在线交易,交易市场,网上交易,交易市场,网上买,网上卖,购物网站,团购,网上贸易,安全购物,电子商务,放心买,供应,买卖信息,网店,一口价,拍卖,网上开店,网络购物,打折,免费开店,网购,频道,店铺" name="keywords">
在实际工作中,推荐使用一些关键字工具来挑选,比如
Google Trends
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
站长工具
https://data.chinaz.com/keyword/
link 标签:减少重复
有时候为了用户访问方便或者出于历史原因,对于同一个页面会有多个网址,又或者存在某些重定向页面,比如:
- https://baidu.com/a.html
- https://baidu.com/detail?id=abcd
那么在这些页面中可以这样设置:
<link href="https://baidu.com/a.html" rel="canonical">
这样可以让搜索引擎避免花费时间抓取重复网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还有个限制条件,那就是指向的网站不允许跨域。
当然,要合并网址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使用站点地图,或者在 HTTP 请求响应头部添加 rel="canonical"。
文主要讲解那些“看不见”的 HTML 标签。
提到 HTML 标签,前端工程师会非常熟悉,因为在开发页面时经常使用。但往往关注更多的是页面渲染效果及交互逻辑,也就是对用户可见可操作的部分,比如表单、菜单栏、列表、图文。
其实还有一些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标签,这些标签大多数用在页面头部 head 标签内,虽然对用户不可见,但如果在某些场景下,比如交互实现、性能优化、搜索优化,合理利用它们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课时就和你来聊聊那些“看不见”的 HTML 标签及其使用场景。
交互实现
我经常会向我的团队成员提倡一个编码原则:Less code, less bug。
在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我们编写的代码越多,不仅开发成本越高,而且代码的健壮性也越差。
它和 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原则及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有相同的意思,都是提倡编码简约。
下面介绍几个标签,来看看如何帮助我们更简单地实现一些页面交互效果。
meta 标签:自动刷新/跳转
假设要实现一个类似 PPT 自动播放的效果,你很可能会想到使用 JavaScript 定时器控制页面跳转来实现。但其实有更加简洁的实现方法,比如通过 meta 标签来实现: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 URL=page2.html">
上面的代码会在 5s 之后自动跳转到同域下的 page2.html 页面。我们要实现 PPT 自动播放的功能,只需要在每个页面的 meta 标签内设置好下一个页面的地址即可。
另一种场景,比如每隔一分钟就需要刷新页面的大屏幕监控,也可以通过 meta 标签来实现,只需去掉后面的 URL 即可: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0">
细心的你可能会好奇,既然这样做又方便又快捷,为什么这种用法比较少见呢?
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前端工程师对 meta 标签用法缺乏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使用它的时候,刷新和跳转操作是不可取消的,所以对刷新时间间隔或者需要手动取消的,还是推荐使用 JavaScript 定时器来实现。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实现页面的定时刷新或跳转(比如某些页面缺乏访问权限,在 x 秒后跳回首页这样的场景)建议你可以实践下 meta 标签的用法。
title 标签与 Hack 手段:消息提醒
作为前端工程师的你对 B/S 架构肯定不陌生,它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版本更新方便、跨平台、跨终端,但在处理某些场景,比如即时通信场景时,就会变得比较麻烦。
因为前后端通信深度依赖 HTTP 协议,而 HTTP 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式,这就决定了服务端也只能被动地发送数据。一种低效的解决方案是客户端通过轮询机制获取最新消息(HTML5 下可使用 WebSocket 协议)。
消息提醒功能实现则比较困难,HTML5 标准发布之前,浏览器没有开放图标闪烁、弹出系统消息之类的接口,只能借助一些 Hack 的手段,比如修改 title 标签来达到类似的效果(HTML5 下可使用 Web Notifications API 弹出系统消息)。
下面这段代码中,通过定时修改 title 标签内容,模拟了类似消息提醒的闪烁效果:
let msgNum=1 // 消息条数
let cnt=0 // 计数器
const inerval=setInterval(()=> {
cnt=(cnt + 1) % 2
if(msgNum===0) {
// 通过DOM修改title
document.title +=`聊天页面`
clearInterval(interval)
return
}
const prefix=cnt % 2 ? `新消息(${msgNum})` : ''
document.title=`${prefix}聊天页面`
}, 1000)
通过模拟消息闪烁,可以让用户在浏览其他页面的时候,及时得知服务端返回的消息。
定时修改 title 标签内容,除了用来实现闪烁效果之外,还可以制作其他动画效果,比如文字滚动,但需要注意浏览器会对 title 标签文本进行去空格操作。
动态修改 title 标签的用途不仅在于消息提醒,你还可以将一些关键信息显示到标签上(比如下载时的进度、当前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是前端开发中避不开的问题,性能问题无外乎两方面原因:渲染速度慢、请求时间长。性能优化虽然涉及很多复杂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但其实只要通过合理地使用标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渲染速度以及减少请求时间。
script 标签:调整加载顺序提升渲染速度
由于浏览器的底层运行机制,渲染引擎在解析 HTML 时,若遇到 script 标签引用文件,则会暂停解析过程,同时通知网络线程加载文件,文件加载后会切换至 JavaScript 引擎来执行对应代码,代码执行完成之后切换至渲染引擎继续渲染页面。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页面渲染过程中包含了请求文件以及执行文件的时间,但页面的首次渲染可能并不依赖这些文件,这些请求和执行文件的动作反而延长了用户看到页面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了减少这些时间损耗,可以借助 script 标签的 3 个属性来实现。
async 属性。立即请求文件,但不阻塞渲染引擎,而是文件加载完毕后阻塞渲染引擎并立即执行文件内容。
defer 属性。立即请求文件,但不阻塞渲染引擎,等到解析完 HTML 之后再执行文件内容。
HTML5 标准 type 属性,对应值为“module”。让浏览器按照 ECMA Script 6 标准将文件当作模块进行解析,默认阻塞效果同 defer,也可以配合 async 在请求完成后立即执行。
具体效果可以参看下图:
其中,绿色的线表示执行解析 HTML ,蓝色的线表示请求文件,红色的线表示执行文件。
从图中可以得知,采用 3 种属性都能减少请求文件引起的阻塞时间,只有 defer 属性以及 type="module" 情况下能保证渲染引擎的优先执行,从而减少执行文件内容消耗的时间,让用户更快地看见页面(即使这些页面内容可能并没有完全地显示)。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当渲染引擎解析 HTML 遇到 script 标签引入文件时,会立即进行一次渲染。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构建工具会把编译好的引用 JavaScript 代码的 script 标签放入到 body 标签底部,因为当渲染引擎执行到 body 底部时会先将已解析的内容渲染出来,然后再去请求相应的 JavaScript 文件。如果是内联脚本(即不通过 src 属性引用外部脚本文件直接在 HTML 编写 JavaScript 代码的形式),渲染引擎则不会渲染。
link 标签:通过预处理提升渲染速度
在我们对大型单页应用进行性能优化时,也许会用到按需要加载的方式,来加载对应的模块,但如果能合理利用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来进行预加载,就能进一步提升渲染速度。
dns-prefetch。当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为“dns-prefetch”时,浏览器会对某个域名预先进行 DNS 解析并缓存。这样,当浏览器在请求同域名资源的时候,能省去从域名查询 IP 的过程,从而减少时间损耗。下图是淘宝网设置的 DNS 预解析。
preconnect。让浏览器在一个 HTTP 请求正式发给服务器前预先执行一些操作,这包括 DNS 解析、TLS 协商、TCP 握手,通过消除往返延迟来为用户节省时间。
prefetch/preload。两个值都是让浏览器预先下载并缓存某个资源,但不同的是,prefetch 可能会在浏览器忙时被忽略,而 preload 则是一定会被预先下载。
prerender。浏览器不仅会加载资源,还会解析执行页面,进行预渲染。
这几个属性值恰好反映了浏览器获取资源文件的过程,在这里我绘制了一个流程简图,方便你记忆。
浏览器获取资源文件的流程
搜索优化
你所写的前端代码,除了要让浏览器更好执行,有时候也要考虑更方便其他程序(如搜索引擎)理解。合理地使用 meta 标签和 link 标签,恰好能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和收录我们的页面。
meta 标签:提取关键信息
通过 meta 标签可以设置页面的描述信息,从而让搜索引擎更好地展示搜索结果。
例如,在百度中搜索“拉勾”,就会发现网站的描述信息,这些描述信息就是通过 meta 标签专门为搜索引擎设置的,目的是方便用户预览搜索到的结果。
为了让搜索引擎更好地识别页面,除了描述信息之外还可以使用关键字,这样即使页面其他地方没有包含搜索内容,也可以被搜索到(当然搜索引擎有自己的权重和算法,如果滥用关键字是会被降权的,比如 Google 引擎就会对堆砌大量相同关键词的网页进行惩罚,降低它被搜索到的权重)。
当我们搜索关键字“垂直互联网招聘”的时候搜索结果会显示拉勾网的信息,虽然显示的搜索内容上并没有看到“垂直互联网招聘”字样,这就是因为拉勾网页面中设置了这个关键字。
对应代码如下:
<meta content="拉勾,拉勾网,拉勾招聘,拉钩, 拉钩网 ,互联网招聘,拉勾互联网招聘, 移动互联网招聘, 垂直互联网招聘, 微信招聘, 微博招聘, 拉勾官网, 拉勾百科,跳槽, 高薪职位, 互联网圈子, IT招聘, 职场招聘, 猎头招聘,O2O招聘, LBS招聘, 社交招聘, 校园招聘, 校招,社会招聘,社招" name="keywords">
在实际工作中,推荐使用一些关键字工具来挑选,比如 Google Trends、站长工具。下图是我使用站长工具搜索“招聘”关键字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得到了相当关键的一些信息,比如全网搜索指数、关键词特点。
link 标签:减少重复
有时候为了用户访问方便或者出于历史原因,对于同一个页面会有多个网址,又或者存在某些重定向页面,比如:
https://xx.com/a.html
https://xx.com/detail?id="abcd"
那么在这些页面中可以这样设置:
<link href="https://xx.com/a.html" rel="canonical">
这样可以让搜索引擎避免花费时间抓取重复网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还有个限制条件,那就是指向的网站不允许跨域。
当然,要合并网址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使用站点地图,或者在 HTTP 请求响应头部添加 rel="canonical"。这里,我就不展开介绍了,道理都是相通的,你平时可以多探索和实践。
延伸内容:OGP(开放图表协议)
好了,前面我们说了 HTML5 标准的一些标签和属性,下面再延伸说一说基于 meta 标签扩展属性值实现的第三方协议——OGP(Open Graph Protocal,开放图表协议 )。
OGP 是 Facebook 公司在 2010 年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文档信息来提升社交网页在被分享时的预览效果。你只需要在一些分享页面中添加一些 meta 标签及属性,支持 OGP 协议的社交网站就会在解析页面时生成丰富的预览信息,比如站点名称、网页作者、预览图片。具体预览效果会因各个网站而有所变化。
下面是微信文章支持 OGP 协议的代码,可以看到通过 meta 标签属性值声明了:网址、预览图片、描述信息、站点名称、网页类型和作者信息。

现在百度已经宣布支持,微信文章的不少页面上也添加了相关标签属性,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查看官方网站:https://ogp.me/
总结
本文,从交互实现、性能优化、搜索优化场景出发,分别讲解了 meta 标签、title 标签、link 标签,以及 script 标签在这些场景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这些内容你都能有效地应用到工作场景中,不再只是了解,而是能够熟练运用。
最后留下一道思考题: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看不见”的标签及用法?
态度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