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氪体」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我们在上海,目睹了NBA中国赛前72小时这里最真实的模样。
在社交媒体骤风急雨的暴风中,这里却如同那宁静的风暴眼,在平静之中暗流涌动,暗藏着可能影响未来数年NBA在华命运的最新故事。
文 / 李禄源 郭阳
编辑 / 殷豪男
题图摄影来自Yong Xiong
01
暴风中心
10月8日。
这是大家十一小长假后恢复工作的第一天。按照日程,这也是NBA中国赛相关活动的第一天。
在去往上海的高铁上,我们收到NBA中国方面的邮件,篮网队的NBA关怀捐赠活动临时取消。同时,多位中国娱乐明星宣布退出在10月9日举办的「NBA球迷之夜」以及NBA中国赛。这也就意味着,今日的官方行程一下子被抽空了。而NBA中国与火箭队工作人员,仍然对所有问题都三缄其口。
回到9月中旬,我们申请NBA中国赛媒体证件的那个早上,怎么也想不到,大家即将经历有生以来,最不平凡的一次赛事报道。
10月5日,火箭总经理莫雷的一条备受争议的推特,在世界体坛掀起了一场风暴。看似坚不可摧的NBA大堤迅速坍塌:篮协声明,CBA声明,人民日报发声,到央视、腾讯体育等转播平台的表态,到休斯敦总领馆发言人与外交部的强硬回应,再到一家又一家国内商业合作伙伴停止合作的声明……洪流从决堤处涌入,潮水迅速淹没了双方30多年来悉心搭建起的桥梁。
这其中,也有不少当局者,尝试着在漫天的炮火声中修补裂痕。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NBA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新老板蔡崇信,在10月7日晚其个人社交网页上,发表了一封致所有NBA球迷的公开信,然而这封得到国人点赞的公开信,未能抹平海外的信息差和价值观的鸿沟,一场「大崩盘」愈演愈烈。
虽然过往岁月中,NBA也曾几次在中国遭遇停播。但毫无疑问,这是让人最看不到反转希望的一次困局。人们不免得在想:NBA在中国的苦心运营,是否真的会就此画上句号?
而处在暴风中心的,便是10月10日首先在中国上海开打的湖人vs篮网的中国赛。
当我们抵达现场时,领取媒体证件的办公室还在运营中,但由于报道阵容强大的央视、腾讯体育都打道回府,比很多大赛都要冷清。仍驻守在现场的媒体们,只好相互询问着报道计划,「一筹莫展」是普遍的情绪。
有知情的媒体在现场说,由于多家赞助商合作中止,记者证件不得不再次临时赶制,紧急去掉了众多赞助商的名单。此外,NBA中国赛上海站的大批宣路灯和宣传牌,也都于比赛开打前,便提前进行了拆除工作,一个又一个伴随着吊车轰鸣的拆除视频,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而在上海梅奔中心外面,各大赞助商展台也开始进行清理,几乎看不出两天之后,这里就要进行一场NBA中国赛了。
值得玩味的是,10月8日晚,在与NBA中国赛的主场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一街之隔的上海世博庆典广场,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2019-20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揭幕战拉开序幕。作为NBA官方合作伙伴的Nike,把宣传资源都铺在了这次赛事上。火热的高中赛事现场,与隔壁梅奔中心的肃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混杂着各种复杂情绪的24小时,就这样带着无数的问号翻了篇。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次日抵达上海的NBA总裁萧华,能否为风波带来一点转机。
8号晚上,正在拆除的NBA中国赛宣传展台
8号晚上,梅奔中心外火爆的耐高现场
02
萧华抵沪
10月9日。
一早,「NBA总裁抵达上海」悄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第一位。
上午10点,我们来到了NBA中国赛工作团队所在的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与梅奔中心外一片拆除景象不同的是,酒店旁建筑物上的巨型赛事宣传广告,此刻依然完好。而酒店内,赛事工作组各项工作也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只是似乎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挂着不安与忐忑。
当我们来到媒体接待处,询问赛事最新动态时,工作人员告知「原定于上午11点在梅奔中心进行的篮网队公开训练将不再开放,而媒体采访时间也挪至下午4点30分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二楼进行,其他活动一切照常。」
而此时在上海的另一个角落,萧华携团队正在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以及其他官员进行着谈判。
在前一日的发布会上,萧华说「姚明现在非常生气(is extremely hot),我希望我和姚明能达成共识,但他此刻非常激动,我能够理解。」双方这次关键会晤的最终进展,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019年NBA中国赛是否还会举办。
9号早上球员入住酒店时,对面未拆的宣传广告
从媒体接待处出来的时候,我们又正好遇到了马刺队名宿「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携一行人进入旁边的「传奇球星访谈间」。快步跟上,却在距离门口3米的地方被工作人员拦下,并告知不能进入,房间门也立刻被紧闭,并有两名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守。我们拿出了媒体证,得到的回复却是「这次访谈不对任何媒体公开,请远离这个区域。」而在20分钟采访结束后,媒体依然没有获得靠近「海军上将」的机会,气氛严肃而压抑。
而在采访间一旁的票务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正神情紧张地盯着电脑屏幕处理工作,没有外人进入,也没有电话铃声响起。但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在球场外大批屯了货的黄牛党,他们依旧在卖力地叫卖着球票。不管比赛是否能如期举行,对于票贩子来说,亏本的生意已经不可挽回,此时能够多卖出一张票,对他们来说,都是挽回一点本金的机会。
在香格里拉大酒店隔壁的,则是两队球员入住的丽思卡尔顿酒店,这也是按计划将要举行媒体采访的地方。酒店大门外,两侧共有不到20名球迷在那里等待,有的身着湖人詹姆斯球衣,有的则身着篮网欧文的球衣。我们试图与其中几位球迷进行交流,但他们见到了挂在我们脖子上的媒体证件,纷纷表示了拒绝。
而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二楼,整个公共区域已经被清空。酒店工作人员告知,上午接到取消的通知后,酒店便迅速撤除了所有布置。在酒店大厅另一边的封锁区域则有NBA的美国工作人员,其透露的信息是「只能告诉你球员们都出去训练了,其他的我们一概不知。」
期间,不断有工作人员将一些设备用行李车送入封锁区域,看起来像是为了布置下午的采访。美方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与NBA中国的工作人员一样,他们脸上也尽是疲惫,神情紧张。
有一名美方工作人员用英文与一位中方人员进行着交谈,由于距离不远,我们听到她在询问中方人员10号正赛之后,如何去机场最为便捷。而当我们试图采访时,则同样被告知「对不起,我没有权限与媒体交流任何事宜,实在抱歉」。
此刻,两队工作人员和球员已经陆陆续续回到酒店,整个二层开始实行封锁。在吸取之前的教训后,联盟对于发声越发谨慎。在互联网沸反盈天热议NBA的同时,风暴的中心眼,依旧无比安静。
从媒体到球迷,大家都在等待着计划中4点半的媒体发布会。「萧华这次可少说两句吧……」有同行的媒体人轻轻念叨了一句。
03
消失的球迷之夜
10月9日,下午2点。
当我们再度回到位于香格里拉酒店时,工作人员正在讨论晚上「球迷之夜」活动的安保布置。询问其中一名正在看手机的工作人员,他告知,联盟将按计划举行既定的活动。
当我们想要进一步交流时,他看着手机突然眉头一紧,随后便流露出了慌乱的神情,和我说了声抱歉之后,便快速走向一旁正在讨论安保布置的团队。见此情景,自觉不妙的我们拿出手机一看,果然,上海体育总会发布了禁令,取消晚上NBA球迷之夜活动的通知。
本来有条不紊的赛事工作区域瞬间炸了锅,「怎么办?」「联盟那边有接到消息吗?」之类的声音充斥耳边。
东方体育中心内原本布置好的球迷之夜现场
一小时后,那块位于大厦外墙上的宣传广告也开始被一点点拆除,在丽思卡尔顿酒店大厅里,则挤满了来自中国和外国的媒体。经过焦急的等待之后,下午4点20分,距离原定媒体发布会召开还有10分钟的时间,NBA公关团队中方负责人突然快步走到大厅里,大声宣布:
「原定媒体发布会将改期举行,过多事宜不再透露!」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记者一哄而上,都想要再问些什么,但全都被挡了回去。见不会再有消息放出,也无望再举行发布会,很多媒体纷纷离去,现场陷入一片沉寂。
在大厅临时宣布发布会改期时的场景
下午五点三十分,我们在酒店的电梯上遇见了一名美方公关负责人员,便赶紧询问他,联盟是否还会有消息放出。他透露「今天到明天联盟都不会再有任何媒体活动以及消息了,联盟管理层此刻只能选择保持安静,只等明天比赛开打。」
「如果比赛还有的话。」他又补了一句。
而当我问他为什么要取消发布会时,他说道「相信我们,我们非常爱我们的球迷,他们是无辜的。我们不会主动取消任何活动,而当我们被告知晚上的活动取消之后,整个管理层都不知所措,我们不知道该向媒体说些什么,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取消发布会,目前的局面真的非常遗憾。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过来,真的希望明天的比赛能够照常进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最后他说,「如果真的有什么消息,或许你们会比我们先知道。」
从52层电梯直下到1层,余下的只有沉默。
04
比赛日
10月10日,NBA中国赛当天。
从此前了解到的情况看,NBA方面不会单方面叫停比赛,而中方的态度,将会是比赛能否如约而至的关键。
上午,梅奔中心与酒店附近的球迷开始逐渐增多,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从外地专程赶来,而其中不少人都说从黄牛手中加了数千元购买了门票。一旦比赛停办,先不论住宿与交通问题,如何退票都无从知晓。
但就在11点03分,NBA官网微博发布新闻,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NBA中国赛2019#今晚19:30,勒布朗-詹姆斯将带领湖人在NBA中国赛上海站中对阵凯里-欧文领军的篮网队。」
文案之下,还配上了两位球员的主题宣传短视频。
关于比赛能否如期进行的疑问,终于在比赛日当天画上了句号。
@NBA中国微博截图
距离开赛两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球场附近。距场馆1km处已经安置了警戒线和安保人员,转播方及转播车辆已就位,由于央视和腾讯均取消了转播,我们推测仅有的信号车可能来自美国媒体方。随询问了转播车负责人员,信号将如何输送,他们警惕地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信号送到哪儿,但国内确实无法收看到实况转播了。
「那美国人瞎TM说话,我们都赔了。球票照着两倍价格屯的,基本都原价出了。我就少赚点,黄牛大老板都亏好几百万了。」有黄牛跟我们抱怨道。
对于赛事方来说,这场比赛的安检任务也变得尤为艰巨了起来。我们(ECO氪体 微信号:ECO-SPORTS)从安保人员手中发现了被没收的印有敏感标语的宣传图片,梅奔中心也禁止悬挂条幅与带条幅入场。冗长细密的安检,也让比赛在开打前,依旧有大批球迷在球场外排队等候入场。还有不少球迷用国旗,把球衣或者T恤上的NBA相关Logo标识都粘上了。
赛前一个半小时,马路对面排队等候入场的球迷
「发个朋友圈不知道会不会被骂?」,「你试试,我不敢发,等会儿吧……」拥挤的人群中,不乏这样的对话。
排队的尾巴在一点点在缩短,冷清的场馆内部,也逐渐开始变得熙熙攘攘。在绚烂的场地灯光照耀下,天皇巨星,蓝领板凳、教练职员、媒体记者,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可爱球迷们,再次汇聚一堂。
因为篮球。
就这样,一场巨星云集却没有宣传与转播的NBA球赛,开打了。
05
尾声
114:111,篮网3分险胜湖人。
对于赛事方而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场平稳收场的比赛,是目前的特殊情况下,最稳妥的结局。
比赛散场后,安保疏导着球迷有序从地铁离开,尽量不让退场球迷在路上过多停留。我们在人群中,见到了一个穿姚明时期火箭队服的球迷。我们很想与他聊聊,但在再三的请求下,他还是委婉拒绝了我们的采访。
10月10日,上海梅奔中心,暗流依旧涌动,却悄然无声。
「ECO氪体」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播吧2月21日讯 各位吧友们大家好啊,sese又带着最新一期的NBA表情包回归啦~
保存方法:网页版点击图片,右键点击保存;App长按图片,点击选择保存。
(Sese)
假尾声,舆论场上最热闹的焦点之一当属莫雷这事儿了。
北京时间10月5日,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推特上发布涉港错误言论:“为自由而战,和香港在一起(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轩然大波由此起,不仅国内媒体、赞助商、社会组织等各方宣布抵制莫雷、火箭乃至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年之久的NBA;这两天,事情在美国和西方也激起了万千“反应”。
看似“舆论摩擦”之下,有些人在中国的命运注定要撞上冰山。
“硬刚”
“一句推特引发的连串封锁”已经明明白白的了。截至目前,火箭队在中国的赞助商们,李宁、浦发银行、嘉银金科,均宣布暂停或终止相关合作;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和拥有NBA网络独家版权的腾讯体育为首的媒体,暂停了NBA季前赛(中国赛)转播等一切交流事宜。
此外,中国篮协宣布终止和火箭队的合作,CBA联盟随即取消了10月和NBA发展联盟的全部四场比赛;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与火箭队相关的周边已全线下架。
10月7日,NBA篮网队老板蔡崇信在个人社交网页发表一封致所有NBA球迷的公开信,直言事情伤了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感情,岛上众人也满心附和。
不过莫雷和NBA高层那儿似乎没太“起共鸣”。
莫雷这边,先是火速撤帖,其后连更两推,“推特只代表本人,绝不代表火箭队或者NBA”“我只是基于某种阐释,对一个复杂事件表达某一种想法”,完全没有一丁点儿道歉的意思。
稍晚,NBA官方声明被网友挖出的中英表述差别,足以担当教科书级“公关失败”;当然,声明里还藏了一个“彩蛋”——“在NBA的价值观下,人们可对感兴趣的事情深入了解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最新一轮的“NBA拔草”,肇始自NBA总裁亚当·肖华。昨晚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其承认,莫雷涉港推文对NBA在中国的品牌“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然而NBA“作为一家基于价值观的组织”,会支持莫雷“行使他的言论自由”。
同时还不忘一展自己的“价值观”:“许多原本不那么关注政治、或者不了解中国和香港事情的体育迷,现在可能对形势了解得更多。也许最终会带来一些积极的结果。”而在今天傍晚的最新声明中,这位总裁还继续“硬刚”:NBA绝对不会让员工闭嘴。
岛叔觉得有趣的倒是,与肖华此番力挺“言论自由”相矛盾,2014年,正是它自个儿宣布了对快船队老板种族歧视言论的调查结果,还对其处以终身禁赛、250万美元罚款。
怎么到了涉港话题,就“需要一些时间来弥合争议”?
市场
事情在美国和西方挑起的舆论潮也愈演愈烈。
一些美国媒体人要求删掉了原始推特的莫雷和表示“他只代表自己”的火箭队要“立场坚定”;情急之下,莫雷和NBA总裁的“言论自由”也被说成“里外不是人”之际的救命稻草。
岛叔一路看下来,“硬刚者”真正介意的、“道歉者”偏要补救的,首先倒都是同一样东西——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
这从部分美方声音中就能见出一二:
美国某人权组织主席表示,莫雷事件是“中国政府依靠经济实力,打压言论自由的最新例证”;而据美中科技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观点,“中国对一位商界人士发表只代表自己的个人看法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似乎太过分”——
“莫雷只是发表了代表个人的一种看法,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弄得很大,然后再把它联系到什么把你从中国市场赶出去,不让你在中国市场上做生意。”
当然了,美国政界人士也没少公开置评,共和党籍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白纸黑字写道,对莫雷挺香港的言论感到“骄傲”,同时抨击“NBA为了追求金钱正在做可耻的后退”。
甚至有外媒以“NBA成为了不得不与市场丰厚的中国小心翼翼斡旋的另一个国际商业组织”作结语。
有意味的是,当年执意打入中国市场、甘受所谓“金钱笼络”的,还真就是NBA自家;倒是中国人要反问,中国球迷的“老朋友”,在新中国庆祝70岁生日期间,闹啥?
中国人对火箭队怀着的朴素感情由来已久,哪怕你从来没摸过篮球,估计也知道姚明在NBA效力多年的老东家,叫休斯顿火箭。
2002年,球队用“状元签”选中姚明,官方数字显示,中国巨人曾为NBA联盟带来3亿多新球迷,超过六成人在其退役后仍然关注NBA;也自姚明登陆开始,火箭队成了在中国市场“捞金”最多的NBA球队,2019年,球队身价达22亿美元,较十余年前增长近10倍。
尝到甜头的火箭队也一直致力于扩展中国市场,球员选择越来越倾向于选用中国人不说,2017年开始,更直言要将中国赞助商数量稳定在12个,占总收入比重20%。
只是没想到的是,去年杜嘉班纳涉嫌辱华的事情还没过多久,向来有中国缘的火箭队也步其后尘。
中国球迷自然懂得该队当红球星出来道歉的诚意,在商言商,经济的力量也是国际力量中重要的一支,为市场“认个错”这没什么可说的。
但对于另外一些“雷语”,你来挣我的钱,可以,我也乐意花钱有球看;但我不能接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边挣着钱,一边骂乃至分裂消费者所在的国家——你如果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我同样也有维护国家主权、于是不合作、不消费的权利。跨国商业行为若不懂得这么点道理,还要啥自行车?
底线
事发之后,有关人士和NBA极力为莫雷推特失言找了个金牌靠山:“言论自由”。
但岛叔也想说,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对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缺乏基本了解的时候,自由的神龛之下,难免是对他国政治的误读和歪曲。
有外媒形容中国这次的举国反应让人“毛骨悚然”,忽视了作为“美国文化中天然的一部分”的自由与NBA的开放价值观;但问题是,有的话题在有的国家、群体中是绝对的雷区。
比如“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之于中国。
蔡崇信在公开信中写道,“学过历史的人就会明白,中国人对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企图,不管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沉重的心理阴影”。
跟经历过1840年的国人谈“Stand with Hongkong”、欲在香港止暴制乱的关键时刻横插一刀,是“蠢”还是“坏”,都无法避过每一位中国人的出离愤怒。
10月7日,供职于ESPN的美国知名媒体人史蒂芬·A·史密斯(Stephen A Smith)在节目上愤怒谴责莫雷,说的也是同样的理儿:“不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看法,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这不是你莫雷能够涉及的领域。”
说白了就是,你不能吃中国,还去戳中国的政治底线;不是中国消费者有超出世界平均标准的敏感,而是这个错,真的不能犯。(文/侠客岛 点苍居士)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