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电脑」如何识别假无损?这个软件精准鉴别

「电脑」如何识别假无损?这个软件精准鉴别

件简介:无损音乐软件鉴别检测软件,使用非常简单。

适用平台:Windows

软件名称:Loseless Audio Validator(无损音乐校验助手)

首先普及一下音乐文件常识:
音乐文件播放格式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常见到的MP3、WMA、OGG被称为有损压缩,有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另一种音频压缩被称为无损压缩,能够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数据的前提下,将音频文件的体积压缩的更小,而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还原后,能够实现与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码率。无损压缩格式常见的、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有APE、FLAC、TTA、TAK。百度百科

有人就说了,那我直接看文件格式和文件大小不就得了吗?

NO!这个方法是非常不可靠的!

很多假无损,要么是原CD碟为盗版碟,要么文件是由早期磁带转录而成,即盒带数字化,要么由MP3等有损转录的,从容量和文件格式来看,根本看不出来!坑爹啊,这种人!

关于这些基础知识,这个贴文说的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去伪存真 这几招教你辨析真假无损音乐(全文)_音频HiFi-中关村在线sound.zol.com.cn/599/5991974_all.html

以往检测音乐,一般都是使用频谱软件,譬如Adobe Audition等专业软件,但是这类软件使用复杂、而且专业性强。

下面小编介绍的这款软件,使用非常的简单。

文件导入软件界面后,点击菜单栏“校验”按钮,即可开始验证无损文件真伪。文件名前面打对号“√”绿色显示的即真无损;前面打问号“?”或者“!”显示的判定为假无损,显示“MPEG(表示由低劣MP3转换而成)。从验证结果图中,我们还看到“正确率”一栏,表示的是判定结果的准确程度。当然,100%的CDDA是理想状态;其实,只要结果是“CDDA”就可以接受。

上面的假无损是小编下载的192码率的MP3音乐文件,然后将其转换成flac格式,体积高达66M,可见使用扩展名和容量判断真假无损是极不准确的!

TML5 是第五个且是当前的 HTML 版本,它是用于在万维网上构建和呈现内容的标记语言。本文将帮助读者了解它。 -- Palak Shah

本文导航
  • -新标签和元素 …… 08%

  • -HTML5 的高级功能 …… 16%

  • -地理位置 …… 16%

  • -网络存储 …… 33%

  • -应用缓存(AppCache) …… 44%

  • -视频 …… 50%

  • -音频 …… 61%

  • -画布(Canvas) …… 71%

  • -HTML5 工具 …… 78%

编译自: http://opensourceforu.com/2017/06/introduction-to-html5/

作者: Palak Shah

译者: geekpi

HTML5 是第五个且是当前的 HTML 版本,它是用于在万维网上构建和呈现内容的标记语言。本文将帮助读者了解它。

HTML5 通过 W3C 和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之间的合作发展起来。它是一个更高版本的 HTML,它的许多新元素可以使你的页面更加语义化和动态。它是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 Web 体验而开发的。HTML5 提供了很多的功能,使 Web 更加动态和交互。

HTML5 的新功能是:

  • 新标签,如 <header> 和 <section>

  • 用于 2D 绘图的 <canvas> 元素

  • 本地存储

  • 新的表单控件,如日历、日期和时间

  • 新媒体功能

  • 地理位置

HTML5 还不是正式标准(LCTT 译注:HTML5 已于 2014 年成为“推荐标准”),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它或其中一些功能。开发 HTML5 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防止用户下载并安装像 Silverlight 和 Flash 这样的多个插件。

新标签和元素

  • 语义化元素: 图 1 展示了一些有用的语义化元素。

  • 表单元素: HTML5 中的表单元素如图 2 所示。

  • 图形元素: HTML5 中的图形元素如图 3 所示。

  • 媒体元素: HTML5 中的新媒体元素如图 4 所示。

图 1:语义化元素

图 2:表单元素

图 3:图形元素

图 4:媒体元素

HTML5 的高级功能

地理位置

这是一个 HTML5 API,用于获取网站用户的地理位置,用户必须首先允许网站获取他或她的位置。这通常通过按钮和/或浏览器弹出窗口来实现。所有最新版本的 Chrome、Firefox、IE、Safari 和 Opera 都可以使用 HTML5 的地理位置功能。

地理位置的一些用途是:

  • 公共交通网站

  • 出租车及其他运输网站

  • 电子商务网站计算运费

  • 旅行社网站

  • 房地产网站

  • 在附近播放的电影的电影院网站

  • 在线游戏

  • 网站首页提供本地标题和天气

  • 工作职位可以自动计算通勤时间

工作原理: 地理位置通过扫描位置信息的常见源进行工作,其中包括以下:

  •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准确的

  • 网络信号 - IP地址、RFID、Wi-Fi 和蓝牙 MAC地址

  • GSM/CDMA 蜂窝 ID

  • 用户输入

该 API 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函数来检测浏览器中的地理位置支持:

if (navigator.geolocation) {

// do stuff

}

getCurrentPosition API 是使用地理位置的主要方法。它检索用户设备的当前地理位置。该位置被描述为一组地理坐标以及航向和速度。位置信息作为位置对象返回。

语法是:

getCurrentPosition(showLocation, ErrorHandler, options);
  • showLocation:定义了检索位置信息的回调方法。

  • ErrorHandler(可选):定义了在处理异步调用时发生错误时调用的回调方法。

  • options (可选): 定义了一组用于检索位置信息的选项。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位置信息:测地和民用。

  1. 描述位置的测地方式直接指向纬度和经度。

  2. 位置信息的民用表示法是人类可读的且容易理解。

如下表 1 所示,每个属性/参数都具有测地和民用表示。

图 5 包含了一个位置对象返回的属性集。

图5:位置对象属性

网络存储

在 HTML 中,为了在本机存储用户数据,我们需要使用 JavaScript cookie。为了避免这种情况,HTML5 已经引入了 Web 存储,网站利用它在本机上存储用户数据。

与 Cookie 相比,Web 存储的优点是:

  • 更安全

  • 更快

  • 存储更多的数据

  • 存储的数据不会随每个服务器请求一起发送。只有在被要求时才包括在内。这是 HTML5 Web 存储超过 Cookie 的一大优势。

有两种类型的 Web 存储对象:

  1. 本地 - 存储没有到期日期的数据。

  2. 会话 - 仅存储一个会话的数据。

如何工作: 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对象创建一个 key=value 对。比如: key="Name", value="Palak"。

这些存储为字符串,但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JavaScript 函数(如 parseInt() 和 parseFloat())进行转换。

下面给出了使用 Web 存储对象的语法:

  • 存储一个值:

  • localStorage.setItem("key1", "value1");

  • localStorage["key1"]="value1";

  • 得到一个值:

  • alert(localStorage.getItem("key1"));

  • alert(localStorage["key1"]);

  • 删除一个值: -removeItem("key1");

  • 删除所有值:

  • localStorage.clear();

应用缓存(AppCache)

使用 HTML5 AppCache,我们可以使 Web 应用程序在没有 Internet 连接的情况下脱机工作。除 IE 之外,所有浏览器都可以使用 AppCache(截止至此时)。

应用缓存的优点是:

  • 网页浏览可以脱机

  • 页面加载速度更快

  • 服务器负载更小

cache manifest 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其中列出了浏览器应缓存的资源以进行脱机访问。 manifest 属性可以包含在文档的 HTML 标签中,如下所示:

<html manifest="test.appcache">

...

</html>

它应该在你要缓存的所有页面上。

缓存的应用程序页面将一直保留,除非:

  1. 用户清除它们

  2. manifest 被修改

  3. 缓存更新

视频

在 HTML5 发布之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显示网页上的视频。大多数视频都是通过 Flash 等不同的插件显示的。但 HTML5 规定了使用 video 元素在网页上显示视频的标准方式。

目前,video 元素支持三种视频格式,如表 2 所示。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 video 元素的使用:

<! DOCTYPE HTML>

<html>

<body>

<video src=" vdeo.ogg" width="320" height="240" controls="controls">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video>

</body>

</html>

例子使用了 Ogg 文件,并且可以在 Firefox、Opera 和 Chrome 中使用。要使视频在 Safari 和未来版本的 Chrome 中工作,我们必须添加一个 MPEG4 和 WebM 文件。

video 元素允许多个 source 元素。source 元素可以链接到不同的视频文件。浏览器将使用第一个识别的格式,如下所示:

<video width="320" height="240" controls="controls">

<source src="vdeo.ogg" type="video/ogg" />

<source src=" vdeo.mp4" type="video/mp4" />

<source src=" vdeo.webm" type="video/webm" />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video>

图6:Canvas 的输出

音频

对于音频,情况类似于视频。在 HTML5 发布之前,在网页上播放音频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音频也通过 Flash 等不同的插件播放。但 HTML5 规定了通过使用音频元素在网页上播放音频的标准方式。音频元素用于播放声音文件和音频流。

目前,HTML5 audio 元素支持三种音频格式,如表 3 所示。

audio 元素的使用如下所示:

<! DOCTYPE HTML>

<html>

<body>

<audio src=" song.ogg" controls="controls">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video>

</body>

</html>

此例使用 Ogg 文件,并且可以在 Firefox、Opera 和 Chrome 中使用。要在 Safari 和 Chrome 的未来版本中使 audio 工作,我们必须添加一个 MP3 和 Wav 文件。

audio 元素允许多个 source 元素,它可以链接到不同的音频文件。浏览器将使用第一个识别的格式,如下所示:

<audio controls="controls">

<source src="song.ogg" type="audio/ogg" />

<source src="song.mp3" type="audio/mpeg" />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audio>

画布(Canvas)

要在网页上创建图形,HTML5 使用 画布 API。我们可以用它绘制任何东西,并且它使用 JavaScript。它通过避免从网络下载图像而提高网站性能。使用画布,我们可以绘制形状和线条、弧线和文本、渐变和图案。此外,画布可以让我们操作图像中甚至视频中的像素。你可以将 canvas 元素添加到 HTML 页面,如下所示:

<canvas id="myCanvas" width="200" height="100"></canvas>

画布元素不具有绘制元素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JavaScript 来实现绘制。所有绘画应在 JavaScript 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anvas");

var cxt=c.getContext("2d");

cxt.fillStyle="blue";

cxt.storkeStyle="red";

cxt.fillRect(10,10,100,100);

cxt.storkeRect(10,10,100,100);

</script>

以上脚本的输出如图 6 所示。

你可以绘制许多对象,如弧、圆、线/垂直梯度等。

HTML5 工具

为了有效操作,所有熟练的或业余的 Web 开发人员/设计人员都应该使用 HTML5 工具,当需要设置工作流/网站或执行重复任务时,这些工具非常有帮助。它们提高了网页设计的可用性。

以下是一些帮助创建很棒的网站的必要工具。

  • HTML5 Maker: 用来在 HTML、JavaScript 和 CSS 的帮助下与网站内容交互。非常容易使用。它还允许我们开发幻灯片、滑块、HTML5 动画等。

  • Liveweave: 用来测试代码。它减少了保存代码并将其加载到屏幕上所花费的时间。在编辑器中粘贴代码即可得到结果。它非常易于使用,并为一些代码提供自动完成功能,这使得开发和测试更快更容易。

  • Font dragr: 在浏览器中预览定制的 Web 字体。它会直接载入该字体,以便你可以知道看起来是否正确。也提供了拖放界面,允许你拖动字形、Web 开放字体和矢量图形来马上测试。

  • HTML5 Please: 可以让我们找到与 HTML5 相关的任何内容。如果你想知道如何使用任何一个功能,你可以在 HTML Please 中搜索。它提供了支持的浏览器和设备的有用资源的列表,语法,以及如何使用元素的一般建议等。

  • Modernizr: 这是一个开源工具,用于给访问者浏览器提供最佳体验。使用此工具,你可以检测访问者的浏览器是否支持 HTML5 功能,并加载相应的脚本。

  • Adobe Edge Animate: 这是必须处理交互式 HTML 动画的 HTML5 开发人员的有用工具。它用于数字出版、网络和广告领域。此工具允许用户创建无瑕疵的动画,可以跨多个设备运行。

  • Video.js: 这是一款基于 JavaScript 的 HTML5 视频播放器。如果要将视频添加到你的网站,你应该使用此工具。它使视频看起来不错,并且是网站的一部分。

  • The W3 Validator: W3 验证工具测试 HTML、XHTML、SMIL、MathML 等中的网站标记的有效性。要测试任何网站的标记有效性,你必须选择文档类型为 HTML5 并输入你网页的 URL。这样做之后,你的代码将被检查,并将提供所有错误和警告。

  • HTML5 Reset: 此工具允许开发人员在 HTML5 中重写旧网站的代码。你可以使用这些工具为你网站的访问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体验。


Palak Shah

作者是高级软件工程师。她喜欢探索新技术,学习创新概念。她也喜欢哲学。你可以通过 palak311@gmail.com[1] 联系她。


via: http://opensourceforu.com/2017/06/introduction-to-html5/

作者:Palak Shah[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点击“了解更多”可访问文内链接

多用户量大并发度高的应用系统为了避免发布过程中的流量有损,一般选择在流量较小的半夜发布,虽然这样做有效果,但不可控导致背后的研发运维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基于此,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 在应用发布过程中,通过应用下线时进行自适应等待+主动通知,应用上线时就绪检查与微服务生命周期对齐+服务预热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微服务应用无损上下线功能,能有效帮助企业规避线上发布所出现的流量资损。

无损上下线功能设计

常见的流量有损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服务无法及时下线:服务消费者感知注册中心服务列表存在延时,导致应用下线后在一段时间内服务消费者仍然调用已下线应用造成请求报错。
  • 初始化慢:应用刚启动接收线上流量进行资源初始化加载,由于流量太大,初始化过程慢,出现大量请求响应超时、阻塞、资源耗尽从而造成刚启动应用宕机。
  • 注册太早:服务存在异步资源加载问题,当服务还未初始化完全就被注册到注册中心,导致调用时资源未加载完毕出现请求响应慢、调用超时报错等现象。
  • 发布态与运行态未对齐:使用 Kubernetes 的滚动发布功能进行应用发布,由于Kubernetes 的滚动发布一般关联的就绪检查机制,是通过检查应用特定端口是否启动作为应用就绪的标志来触发下一批次的实例发布,但在微服务应用中只有当应用完成了服务注册才可对外提供服务调用。因此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新应用还未注册到注册中心,老应用实例就被下线,导致无服务可用。

无损下线

其中的服务无法及时下线问题,如下图 1 所示:

图1. Spring Cloud 应用消费者无法及时感知提供者服务下线

对于 Spring Cloud 应用,当应用的两个实例 A’ 和 A 中的 A 下线时,由于 Spring Cloud 框架为了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做平衡,消费者默认是 30s 去注册中心拉取最新的服务列表,因此 A 实例的下线不能被实时感知,此时消费者继续通过本地缓存继续调用 A 就会出现调用已下线实例出现流量有损。

针对该问题,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 基于 Java Agent 字节码技术设计实现的无损下线功能如下图 2 所示:

图2. 无损下线方案

在该套无损下线方案中,服务提供者应用仅需接入 MSE,相比一般的有损下线。应用在下线前会有一段自适应等待时期,该时期待下线应用会通过主动通知的方式,向其在自适应等待阶段发送了请求的服务消费者发送下线事件,消费者接收到下线事件后会主动拉取注册中心服务实例列表以便实时感知应用下线事件避免调用已下线实例造成应用下线流量有损。

无损上线

延迟加载是软件框架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策略,例如在 Spring Cloud 框架中 Ribbon 组件的拉取服务列表初始化时机默认是要等到服务的第 1 次调用时刻,例如下图 3 是 Spring Cloud 应用中第 1 次和第 2 次通过 RestTemplate 调用远程服务的请求耗时情况:

图3. 应用启动资源初始化与正常运行过程中耗时情况对比

由测试结果可见,第一次调用由于进行了一些资源初始化,耗时是正常情况的数倍之多。因此把新应用发布到线上直接处理大流量极易出现大量请求响应慢,资源阻塞,应用实例宕机的现象。针对该类大流量下应用资源初始化慢问题,MSE 提供的小流量预热功能通过调节刚上线应用所分配的流量帮助其在进行充分预热后再处理正常流量从而对新实例进行保护。小流量预热过程如下图 4 所示:

图4. 小流量服务预热过程 QPS 与启动时间关系图

除了针对上述应用第一次调用初始化慢所造成的有损上线问题,MSE 还提供了资源预建连接、延迟注册、确保 Kubernetes 就绪检查通过前完成服务注册和确保 Kubernetes 就绪检查通过前完成服务预热等一整套无损上线手段来满足各类不同应用的无损上线需求,整套方案如图 5 所示:

图5. MSE 无损上线方案

如何使用 MSE 的无损上下线

接下来将演示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 在应用发布时提供的无损上下线和服务预热能力最佳实践。假设应用的架构由 Zuul 网关以及后端的微服务应用实例(Spring Cloud)构成。具体的后端调用链路有购物车应用 A,交易中心应用 B,库存中心应用 C,这些应用中的服务之间通过 Nacos 注册中心实现服务注册与发现。

前提条件

开启 MSE 微服务治理

  • 已创建 Kubernetes 集群,请参见创建 Kubernetes 托管版集群[1]
  • 已开通 MSE 微服务治理专业版,请参见开通 MSE 微服务治理[2]

准备工作

注意,本实践所使用的 Agent 目前还在灰度中,需要对应用 Agent 进行灰度升级,升级文档: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392373.html

应用部署在不同的 Region(暂时仅支持国内 Region)请使用对应的 Agent 下载地址:

http://arms-apm-cn-[regionId].oss-cn-[regionId].aliyuncs.com/2.7.1.3-mse-beta/

注意替换地址中的[RegionId],RegionId 是阿里云 RegionId。

例如 Region 北京 Agent 地址为:

http://arms-apm-cn-beiji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2.7.1.3-mse-beta/

应用部署流量架构图

图6. 演示应用部署架构

流量压力来源

在 spring-cloud-zuul 应用中,如图 6 所示,其分别向 spring-cloud-a 的灰度版本和正常版本以 QPS 为 100 的速率同时进行服务调用。

部署 Demo 应用程序

将下面的内容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假设取名为 mse-demo.yaml,并执行 kubectl apply -f mse-demo.yaml 以部署应用到提前创建好的 Kubernetes 集群中(注意因为 demo 中有 CronHPA 任务,所以请先在集群中安装 ack-kubernetes-cronhpa-controller 组件,具体在容器服务-Kubernetes->市场->应用目录中搜索组件在测试集群中进行安装),这里我们将要部署 Zuul,A, B 和 C 三个应用,其中 A、B 两个应用分别部署一个基线版本和一个灰度版本,B 应用的基线版本关闭了无损下线能力,灰度版本开启了无损下线能力。C 应用开启了服务预热能力,其中预热时长为 120 秒。

# Nacos Server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nacos-server
  name: nacos-server
spec:
  replicas: 1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acos-server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acos-server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MODE
          value: standalon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nacos-server:lates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nacos-server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dnsPolicy: ClusterFirst
      restartPolicy: Always

# Nacos Server Service 配置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acos-server
spec:
  ports:
  - port: 8848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8848
  selector:
    app: nacos-server
  type: ClusterIP

#入口 zuul 应用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pring-cloud-zuul
spec:
  replicas: 1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zuul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AutoEnable: "on"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zuul
      labels:
        app: spring-cloud-zuul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 name: LANG
              value: C.UTF-8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zuul:1.0.1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zuul
          ports:
            - containerPort: 20000

# A 应用 base 版本,开启按照机器纬度全链路透传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name: spring-cloud-a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a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a
        msePilotAutoEnable: "on"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 name: profiler.micro.service.tag.trace.enable
          value: "tru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a:0.1-SNAPSHO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a
        ports:
        - containerPort: 20001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20001
          initialDelaySeconds: 10
          periodSeconds: 30
      
# A 应用 gray 版本,开启按照机器纬度全链路透传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gray
  name: spring-cloud-a-gray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a-gray
  strategy: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alicloud.service.tag: gray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 -a
        msePilotAutoEnable: "on"
      labels:
        app: spring-cloud-a-gray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 name: profiler.micro.service.tag.trace.enable
          value: "tru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a:0.1-SNAPSHO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a-gray
        ports:
        - containerPort: 20001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20001
          initialDelaySeconds: 10
          periodSeconds: 30
            
# B 应用 base 版本,关闭无损下线能力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b
  name: spring-cloud-b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b
  strategy: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b
        msePilotAutoEnable: "on"
      labels:
        app: spring-cloud-b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 name: micro.service.shutdown.server.enable
          value: "false"
        - name: profiler.micro.service.http.server.enable
          value: "fals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b:0.1-SNAPSHO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b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20002
          initialDelaySeconds: 10
          periodSeconds: 30
            
# B 应用 gray 版本,默认开启无损下线功能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b-gray
  name: spring-cloud-b-gray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b-gray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alicloud.service.tag: gray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b
        msePilotAutoEnable: "on"
      labels:
        app: spring-cloud-b-gray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b:0.1-SNAPSHO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b-gray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lifecycle:
            preStop:
              exec:
                command:
                  - /bin/sh
                  - '-c'
                  - >-
                    wget http://127.0.0.1:54199/offline 2>/tmp/null;sleep
                    30;exit 0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20002
          initialDelaySeconds: 10
          periodSeconds: 30
            
# C 应用 base 版本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c
  name: spring-cloud-c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c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c
        msePilotAutoEnable: "on"
      labels:
        app: spring-cloud-c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JAVA_HOME
          value: /usr/lib/jvm/java-1.8-openjdk/jre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yizhan/spring-cloud-c:0.1-SNAPSHOT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c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20003
          initialDelaySeconds: 10
          periodSeconds: 30

#HPA 配置
---
apiVersion: autoscaling.alibabacloud.com/v1beta1
kind: CronHorizontalPodAutoscaler
metadata:
  labels:
    controller-tools.k8s.io: "1.0"
  name: spring-cloud-b
spec:
   scaleTargetRef:
      apiVersion: apps/v1beta2
      kind: Deployment
      name: spring-cloud-b
   jobs:
   - name: "scale-down"
     schedule: "0 0/5 * * * *"
     targetSize: 1
   - name: "scale-up"
     schedule: "10 0/5 * * * *"
     targetSize: 2
---
apiVersion: autoscaling.alibabacloud.com/v1beta1
kind: CronHorizontalPodAutoscaler
metadata:
  labels:
    controller-tools.k8s.io: "1.0"
  name: spring-cloud-b-gray
spec:
   scaleTargetRef:
      apiVersion: apps/v1beta2
      kind: Deployment
      name: spring-cloud-b-gray
   jobs:
   - name: "scale-down"
     schedule: "0 0/5 * * * *"
     targetSize: 1
   - name: "scale-up"
     schedule: "10 0/5 * * * *"
     targetSize: 2
---
apiVersion: autoscaling.alibabacloud.com/v1beta1
kind: CronHorizontalPodAutoscaler
metadata:
  labels:
    controller-tools.k8s.io: "1.0"
  name: spring-cloud-c
spec:
   scaleTargetRef:
      apiVersion: apps/v1beta2
      kind: Deployment
      name: spring-cloud-c
   jobs:
   - name: "scale-down"
     schedule: "0 2/5 * * * *"
     targetSize: 1 
   - name: "scale-up"
     schedule: "10 2/5 * * * *"
     targetSize: 2


# zuul 网关开启 SLB 暴露展示页面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zuul-slb
spec:
  ports:
    - port: 80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20000
  selector:
    app: spring-cloud-zuul
  type: ClusterIP

# a 应用暴露 k8s service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pring-cloud-a-base
spec:
  ports:
    - name: http
      port: 20001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20001
  selector:
    app: spring-cloud-a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pring-cloud-a-gray
spec:
  ports:
    - name: http
      port: 20001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20001
  selector:
    app: spring-cloud-a-gray

# Nacos Server SLB Service 配置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acos-slb
spec:
  ports:
  - port: 8848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8848
  selector:
    app: nacos-server
  type: LoadBalancer

结果验证一:无损下线功能

由于我们对 spring-cloud-b 跟 spring-cloud-b-gray 应用均开启了定时 HPA,模拟每 5 分钟进行一次定时的扩缩容。

登录 MSE 控制台,进入微服务治理中心->应用列表->spring-cloud-a->应用详情,从应用监控曲线,我们可以看到 spring-cloud-a 应用的流量数据:

gray 版本的流量在 pod 扩缩容的过程中请求错误数为 0,无流量损失。未打标的版本由于关闭了无损下线功能,在 pod 扩缩容的过程中有 20 个从 spring-cloud-a 发到 spring-cloud-b 的请求出现报错,发生了请求流量损耗。

结果验证二:服务预热功能

我们在 spring-cloud-c 应用开启了定时 HPA 模拟应用上线过程,每隔 5 分钟做一次伸缩,在扩缩容周期内第 2 分钟第 0 秒缩容到 1 个节点,第 2 分钟第 10 秒扩容到 2 个节点。

在预热应用的消费端 spring-cloud-b 开启服务预热功能。

在预热应用的服务提供端 spring-cloud-c 开启服务预热功能。预热时长配置为 120 秒。

观察节点的流量,发现节点流量缓慢上升。并且能看到节点的预热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相关的事件。

从上图可以看到开启预热功能的应用重启后的流量会随时间缓慢增加,在一些应用启动过程中需要预建连接池和缓存等资源的慢启动场景,开启服务预热能有效保护应用启动过程中缓存资源有序创建保障应用安全启动从而实现应用上线的流量无损。

方案介绍 & 实操

更多方案设计细节,请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微服务应用如何实现无损上下线主题直播视频回放:

https://yqh.aliyun.com/live/detail/27936

相关链接

[1]创建 Kubernetes 托管版集群: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95108.htm#task-skz-qwk-qfb

[2]开通 MSE 微服务治理: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347625.htm#task-2140253

原文链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872430?utm_content=g_1000331001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